CN216901294U - 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1294U
CN216901294U CN202122984679.0U CN202122984679U CN216901294U CN 216901294 U CN216901294 U CN 216901294U CN 202122984679 U CN202122984679 U CN 202122984679U CN 216901294 U CN216901294 U CN 216901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diaphragm
bottom plate
plate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846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建华
刘宪
郭燊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846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1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1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1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光阑包括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底板开设有与中心通光孔配合的通孔,通孔贯穿底板,底板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边缘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边缘,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不同的方向;第一侧板连接于第一边缘并相对底板弯折;第二侧板连接于第二边缘并相对底板弯折,且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位于底板的同侧。方棒组件包括方棒以及两个上述光阑,方棒开设有中心通光孔,且两个光阑安装于方棒的两端。投影设备包括上述的方棒组件。本申请通过在底板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使得光阑结构简单,无需额外设置固定结构,以节省成本,并可以减小安装的误差。

Description

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空心方棒可以用于匀光,而广泛运用于放映机、激光电视等投影设备中。空心方棒一般由四片玻璃片胶合而成,方棒的横截面为矩形,同时方棒中间形成通道,光源出射的目标光线由通道的一端射入,并从通道的另一端射出,但一部分不属于光源出射的大角度杂散光也可能与目标光线同端射入方棒,部分杂散光射在玻璃片之间的胶点上,使得用于胶合玻璃片的胶水温度升高而失效,另一部分与目标光线同端射出方棒,使得目标光线在成像时,由于杂散光的影响而造成图像的对比度下降,因此常常在方棒的两端设置光阑,以尽可能减小杂散光从方棒的端部与目标光线同端射入和射出。在相关产品中,为了限制投影设备的体积,方棒两端的空间常常设计为较为狭小的空间,但光阑及其固定结构的体积占比往往较大,从而造成空间不足,可能与其他器件接触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阑,适于安装于具有中心通光孔的方棒,光阑包括底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底板开设有与中心通光孔配合的通孔,通孔贯穿底板,底板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边缘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边缘,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不同的方向;第一侧板连接于第一边缘并相对底板弯折;第二侧板连接于第二边缘并相对底板弯折,且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位于底板的同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还包括与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三边缘以及与第二边缘相对的第四边缘,光阑还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三侧板连接于第三边缘并与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第四侧板连接于第四边缘并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侧板相对于底板倾斜,且第三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第四侧板相对于底板倾斜,且第四侧板与底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侧板的远离底板的端部朝远离第一侧板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压脚;第四侧板的远离底板的端部朝远离第二侧板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压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侧板平行于第一侧板,第四侧板平行于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的远离底板的一端以及第四侧板的远离底板的一端均可以设置凸出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边缘开设有第一避让槽,第一避让槽由底板延伸至第一侧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边缘开设有第二避让槽,第二避让槽由底板延伸至第二侧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方棒组件,包括方棒以及上述光阑,其中方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方棒开设有中心通光孔,中心通光孔贯穿连接第一端的端面以及第二端的端面;光阑包括第一光阑和第二光阑,第一光阑安装于第一端,第二光阑安装于第二端,且第一光阑的底板贴合于第一端的端面,第二光阑的底板贴合于第二端的端面;第一光阑的通孔以及第二光阑的通孔均与中心通光孔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设置有胶点,第一光阑的第一侧板以及第二光阑的第一侧板均粘接于方棒的同一侧面。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投影设备包括上述的方棒组件。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通过在底板的不同方向的边缘设置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使得光阑结构简单,当底板安装于方棒的两端时,无需额外设置固定结构,以节省成本,并可以减小安装的误差。另外,底板贴合于方棒的端面,使得目标光线可以穿过通孔进入中心通光孔,同时底板可以反射照射在底板上的干扰光线,以避免干扰光线从方棒端面射入,进而避免投影设备成像后的对比度下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棒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阑与方棒在装配状态下的底板正头影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光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采用激光与荧光光源结合相关投影产品中,为了减弱激光相干性造成的散斑问题,往往需增设散射轮,同时为了节省空间,往往将色轮与散射轮做成一体结构,方棒组件安装于色轮的出光侧,为保证产品的结构设计以及空间的使用率,色轮与方棒组件之间的空间异常狭小,因此当设置方棒的固定结构时,方棒组件可能与色轮之间形成干涉,从而对色轮以及方棒组件产生破坏。基于此,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以改善上述问题。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棒组件20,主要包括方棒21和适于安装于方棒21的光阑10a,其中方棒21大致为棒状的中空结构,且中空部分由方棒2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使得目标光线可以从方棒21的一端射入中空部分,并从方棒21的另一端射出。光阑10a安装于方棒21的两端,以尽量阻挡干扰光线由方棒21的玻璃片的端面射入,从而避免对目标光线产生影响。
请参阅图2,方棒21主要由四片玻璃片胶合而成,且其中两片玻璃片间隔设置,另外两片玻璃片也间隔设置,以使得围成的方棒21的截面大致为矩形。方棒2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且方棒21的第一端211以及第二端212的外侧边缘设置有过渡圆角。四片玻璃片之间围成有中心通光孔213,且中心通光孔213的截面也大致为矩形,中心通光孔213贯穿第一端211的端面和第二端212的端面,目标光线由方棒21的一端射入中心通光孔213,在中心通光孔213传播后,并最终从方棒21的另一端射出。另外,方棒21具有不同朝向的第一侧面214和第二侧面215,由于本实施例中方棒21的截面为矩形,因此第一侧面214和第二侧面215相互垂直,同时,方棒21还具有与第一侧面214相背的第三侧面以及与第二侧面215相背的第四侧面。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光阑10a主要包括底板11、第一侧板12以及第二侧板13,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均设置于底板11的同侧。此外,底板11、第一侧板12以及第二侧板13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镜面铝材质等,当然,底板11、第一侧板12以及第二侧板13也可以由吸光材料制成,在此不做限定。
请继续参阅图3,为了使底板11可以覆盖方棒21两端的端面,可以将底板11设置为矩形板状结构,同时底板11的形状和面积大小与方棒21两端的端面的形状和面积大小大致相同。
另外,底板11开设有与中心通光孔213配合的通孔115,通孔115贯穿底板11,且通孔115的形状与中心通光孔213的横截面的形状大致相同。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通孔115的形状可以为类似于中心通光孔213的矩形,且通孔115的内径大于中心通光孔213的内径,示例性的,在方棒21的径向方向上,底板11的形成通孔115的一侧边缘与相对应的中心通光孔213的一侧边缘之间的间距B约为0.1mm,当然,底板11的形成通孔115的一侧边缘与相对应的中心通光孔213的一侧边缘之间的间距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例如通孔115的内径也可以等于中心通光孔213的内径,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通孔115的内径大小也可以与中心通光孔213的内径大小相同。
请再次参阅图3,底板11包括沿第一方向30设置的第一边缘111以及沿第二方向40设置的第二边缘112,其中第一方向30与第二方向40为不同的方向,且由于底板11为矩形板状结构,因此第一方向30与第二方向40相互垂直,即第一边缘111与第二边缘112为底板11的相邻的两侧边缘。第一侧板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边缘111,另一端朝向远离底板11的方向,第二侧板13的一端连接于第二边缘112,另一端朝向远离底板11的方向,且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均相对底板11朝同一方向弯折。
请再次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光阑10a的第一边缘111开设有第一避让槽16,光阑10a的第二边缘112开设有第二避让槽17,其中第一避让槽16由底板11延伸至第一侧板12,第二避让槽17由底板11延伸至第二侧板13,也就是说,第一避让槽16由第一侧板12与底板11共同开设形成,第二避让槽17由第二侧板13与底板11共同开设形成。当光阑10a安装于方棒21的端部时,第一避让槽16和第二避让槽17可以避开方棒21的位于端面边缘的定位直角边,从而降低光阑10a的安装偏差。
请再次参阅图1,光阑10a包括第一光阑18和第二光阑19,第一光阑18安装于第一端211,第二光阑19安装于第二端212,且第一光阑18的底板11贴合并覆盖第一端211的端面,第二光阑19的底板11贴合并覆盖第二端212的端面,从而避免干扰光线从组成方棒21的玻璃片的端面射入。
为了实现不额外设置固定结构就能将第一光阑18安装于方棒21的第一端211以及将第二光阑19安装于方棒21的第二端2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光阑18的第一侧板12以及第二光阑19的第一侧板12均设置有胶点,第一光阑18的第一侧板12以及第二光阑19的第一侧板12均可以通过胶点粘接于第一侧面214或第三侧面的其中一者,即第一光阑18的第一侧板12与第二光阑19的第一侧板12均可以粘接于方棒的第一侧面214或第三侧面的同一侧面,也可以分别粘接于第一侧面214和第三侧面两个不同的侧面上。
当然,第一光阑18的第一侧板12以及第二光阑19的第一侧板12也可以粘接于第二侧面215或第四侧面的其中一者。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光阑18的第一侧板12的两侧均可以设置卡接扣,当第一侧板12贴合于第一侧面214时,两个卡接扣分别卡接于形成第二侧面215的玻璃片以及形成第四侧面的玻璃片上,从而将第一光阑18以及第二光阑19固定于方棒21的两端。
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100,包括上述的方棒组件20、光源50以及固定机构60,固定机构60夹持方棒21,从而固定方棒组件20,光源50设置于方棒21的第一端211的远离第二端212的一侧,且光源50与第一光阑18间隔设置。另外,请一并参阅图1、图3和图6,光源50可以为荧光光源,光源50发射的荧光经第一光阑18的通孔115射入中心通光孔213,并最终从第二光阑19的通孔115射出。此时,部分干扰光线照射在第一光阑18的底板11上,并被底板11反射,防止了干扰光线从方棒21的第一端211的端面射入,避免了干扰光线使得用于胶合玻璃片而形成方棒21的胶水温度升高而失效,同时也避免了成像后的图像受到干扰光线的干扰而使得对比度下降的情况。
本实施例提供的光阑10a、方棒组件20以及投影设备100,通过在底板11的不同方向的边缘设置不同朝向的第一侧板12和第二侧板13,使得组成的光阑10a结构简单,同时采用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粘接于方棒21的不同侧面的方式,从而无需额外设置固定结构即可将光阑10a安装于方棒21的端部,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减小安装的误差,同时也减小当光阑10a安装于方棒21的端部时,通孔115与中心通光孔213之间的同轴度误差。另外,底板11贴合于方棒21的的端面,使得目标光线可以穿过通孔115进入中心通光孔213,同时底板11可以反射照射在底板11上的干扰光线,以避免干扰光线从方棒21端面射入,进而避免投影设备100成像后的对比度下降。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阑10b,其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光阑10a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光阑10b还包括第三侧板14与第四侧板15,其中第三侧板14与第一侧板12的结构相同,第四侧板15与第二侧板13的结构相同,同时第三侧板14与第四侧板15均连接于底板11,且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第三侧板14以及第四侧板15均位于底板11的同侧。
更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底板11还包括第三边缘113以及第四边缘114,且第三边缘113与第一边缘111相对,第四边缘114与第二边缘112相对,第三侧板14连接于第三边缘113并与第一侧板12相对设置,第四侧板15连接于第四边缘114并与第二侧板13相对设置。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光阑10b也可以仅包括第三侧板14和第四侧板15的其中一者。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方棒组件20,第一光阑18以及第二光阑19的结构均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光阑10b的结构。当第一光阑18安装于方棒21的第一端211,且第二光阑19安装于方棒21的第二端212时,第一光阑18的第一侧板12和第三侧板14分别粘接于方棒21的第一侧面214和第三侧面,第一光阑18的第二侧板13和第四侧板15分别粘接于方棒21的第二侧面215和第四侧面。类似的,第二光阑19的第一侧板12和第三侧板14分别粘接于方棒21的第一侧面214和第三侧面,第二光阑19的第二侧板13和第四侧板15分别粘接于方棒21的第二侧面215和第四侧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阑18的第一侧板12和第三侧板14也可以分别粘接于方棒21的第三侧面和第一侧面214,此时第一光阑18的第二侧板13和第四侧板15分别粘接于方棒的第四侧面和第二侧面215,类似的,第二光阑19的第一侧板12和第三侧板14也可以分别粘接于方棒21的第三侧面和第一侧面214,此时第二光阑19的第二侧板13和第四侧板15分别粘接于方棒的第四侧面和第二侧面215,在此不做限定。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阑10c,其与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光阑10b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三侧板14可以平行于第一侧板12,第四侧板15可以平行于第二侧板13,同时,第三侧板14的远离底板11的一端与第四侧板15的远离底板11的一端均可以设置凸出部70,其中设置于第三侧板14的凸出部70朝向第一侧板12凸出,设置于第四侧板15的凸出部70朝向第二侧板13凸出。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方棒组件20,第一光阑18与第二光阑19的结构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阑10c的结构。当第一光阑18安装于方棒21的第一端211时,第一侧板12可以粘接于方棒21的第一侧面214,同时设置于第三侧板14的凸出部70抵接于第三侧面,且凸出部70与第一侧板12之间的最短距离可以略小于方棒21的第一侧面214与第三侧面之间的间距,此时第三侧板14可以产生轻微弹性形变,并对方棒21施加由第三侧面朝向第一侧面214的力的作用,使得方棒21夹持于第一侧板12与第三侧板14之间。类似的,第二侧板13可以粘接于方棒21的第二侧面215,同时方棒也夹持与第二侧板13和第四侧板15之间,在此不赘述。第一侧板12以及第二侧板13粘接于方棒21的同时,第一侧板12与第三侧板14以及第二侧板13与第四侧板15均夹持方棒21,以形成二次固定的作用,使得第一光阑18可以更稳定地安装于方棒21的第一端211。同时,当第一侧板12与第二侧板13粘接失效时,第一光阑18也可以通过夹持的固定方式安装于方棒21的第一端,从而延长方棒组件20的使用寿命。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阑10d,其与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光阑10b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三侧板14和第四侧板15均具有弹性,其中第三侧板14相对于底板11倾斜,且第三侧板14与底板1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即第三侧板14的远离底板11的一端相比于第三侧板14的另一端更靠近第一侧板12。类似的,第四侧板15也相对于底板11倾斜,且第四侧板15与底板11之间形成的夹角也为锐角,即第四侧板15的远离底板11的一端相比于第四侧板15的另一端更靠近第二侧板1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方棒组件20,第一光阑18与第二光阑19的结构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阑10d的结构。当第一光阑18安装于方棒21的第一端211时,第一侧板12贴合于方棒21的第一侧面214,同时第三侧板14的远离底板11的一端抵接于第三侧面,第三侧板14产生弹性形变,并对方棒21施加第一作用力,其中第一作用力的方向为第三侧面朝向第一侧面214的方向,使得方棒21在第一作用力的作用下夹持于第一侧板12与第三侧板14之间。同样的,第二侧板13贴合于方棒21的第二侧面215,第四侧板15的远离底板11的一端抵接于第四侧面,第四侧板15产生弹性形变,并对方棒21施加第二作用力,其中第二作用力的方向为第四侧面朝向第二侧面215的方向,使得方棒21在第二作用力的作用下夹持于第二侧板13与第四侧板15之间。另外,当第三侧板14以及第四侧板15产生弹性形变后,也可以分别贴合于方棒21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上述方案使得在不设置额外的固定结构的条件下,第一光阑18能稳定地安装于方棒21的第一端211,同时实现第一侧板12能够稳定地贴合于方棒21的第一侧面214,第二侧板13能够稳定地贴合于方棒21的第二侧面215,从而减小第一光阑18安装于方棒21的第一端211时的定位误差。
当第二光阑19安装于方棒21的第二端212时,其原理与结构与第一光阑18安装于方棒21的第一端211的原理与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第五实施例
请参阅图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阑10e,其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阑10c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第三侧板14的远离底板11的端部朝远离第一侧板12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压脚141,且第一压脚141的朝向第一侧板12的表面为圆滑的曲面。同样的,第四侧板15的远离底板11的端部朝远离第二侧板13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压脚151,且第二压脚151的朝向第二侧板13的表面为圆滑的曲面。当光阑10d安装于方棒21的端部,且第一压脚141以及第二压脚151分别抵接于方棒21的两个不同侧面时,不会对方棒21的侧面造成划伤,从而延长方棒21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示例,当第一光阑18的第一侧板12以及第二光阑19的第一侧板12均贴合于方棒21的第一侧面214时,第一光阑18的第一压脚214以及第二光阑19的第一压脚214均抵接于第三侧面,且第一光阑18的第三侧板14可以贴合于第二侧面215,第一光阑18的第二压脚151可以抵接于第四侧面,此时第二光阑19的第三侧板14可以贴合于第四侧面,第二光阑19的第二压脚151可以抵接于第二侧面215。此时,方棒21仅有一个侧面承受两个压脚的力的作用。
作为另一种示例,当第一光阑18安装于方棒21的第一端211时,第一侧板12可以贴合于方棒21的第一侧面214,此时第一压脚141可以抵接于第三侧面,并对第三侧面施加朝向第一侧面214的力的作用,使得方棒21夹持于第一侧板12与第三侧板14之间。同时,第二侧板13可以贴合于方棒的第二面215,第二压脚151可以抵接于第四侧面。类似的,当第二光阑19安装于方棒21的第二端212时,第一侧板12可以贴合于第四侧面,第一压脚141可以抵接于第二侧面215。同时,第二侧板46可以贴合于第三侧面,第二压脚151可以抵接第一侧面214。
此时,第一光阑18的第一压脚141以及第二压脚151与第二光阑19的第一压脚141以及第二压脚151分别抵接于方棒21的四个不同侧面,避免方棒21的一个侧面承受两个不同压脚的力的作用,进一步保护方棒21的侧面不会因承受过大的力的作用而被破坏。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仅为表面接触,或者通过中间媒介的表面接触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特指或特殊结构。术语“一些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阑,其特征在于,适于安装于方棒,所述方棒具有中心通光孔,所述光阑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开设有与所述中心通光孔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底板,所述底板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边缘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不同的方向;
第一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一边缘并相对所述底板弯折;以及
第二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二边缘并相对所述底板弯折,且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底板的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三边缘以及与所述第二边缘相对的第四边缘,所述光阑还包括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连接于所述第三边缘并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侧板连接于所述第四边缘并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倾斜,且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四侧板相对于所述底板倾斜,且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朝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压脚;所述第四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朝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压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平行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以及所述第四侧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均可以设置凸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开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由所述底板延伸至所述第一侧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缘开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避让槽由所述底板延伸至所述第二侧板。
8.一种方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方棒,所述方棒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方棒开设有中心通光孔,所述中心通光孔贯穿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以及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以及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光阑,所述光阑包括第一光阑和第二光阑,所述第一光阑安装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光阑安装于所述第二端,且所述第一光阑的所述底板贴合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二光阑的所述底板贴合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所述第一光阑的所述通孔以及所述第二光阑的所述通孔均与所述中心通光孔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设置有胶点,所述第一光阑的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光阑的所述第一侧板均通过胶点粘接于所述方棒的同一侧面。
10.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棒组件。
CN202122984679.0U 2021-11-30 2021-11-30 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 Active CN216901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4679.0U CN216901294U (zh) 2021-11-30 2021-11-30 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4679.0U CN216901294U (zh) 2021-11-30 2021-11-30 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1294U true CN216901294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02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84679.0U Active CN216901294U (zh) 2021-11-30 2021-11-30 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1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23702B (en) Panel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6600526B2 (en) LCD device having an improved backlight unit
US7901090B2 (en) Adjustable reflective mirror modul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5104694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6979113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JP2014115313A (ja) 表示装置
JP2002117718A (ja) 面状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WO2006070646A1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2019095464A (ja) プリズム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US11256164B2 (en) Optical element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16901294U (zh) 光阑、方棒组件以及投影设备
JPH08122677A (ja) 走査光学装置のミラー固定構造
JP4255333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529045B2 (en) Optical element and optical apparatus having the optical element
CN112859496B (zh) 投影成像系统
JP2006091045A (ja) プロジェクタ用ライトトンネルの保持機構
US6394611B1 (en) Solid rod dust-proof structure for projecting apparatuses
JP5005399B2 (ja) 照明装置
JP2010211140A (ja) プロジェクタ
US20180106997A1 (en) Support for optical element and image drawing apparatus
WO2021261002A1 (ja) ライトガイド及び光検出装置
JP4481866B2 (ja) 面光源装置
TWI774591B (zh) 顯示裝置、背光模組及其光源模組定位結構
CN219758645U (zh) 一种超短焦投影机
US1081671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