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0310U - 热工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工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0310U
CN216900310U CN202220146889.4U CN202220146889U CN216900310U CN 216900310 U CN216900310 U CN 216900310U CN 202220146889 U CN202220146889 U CN 202220146889U CN 216900310 U CN216900310 U CN 216900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ing system
flow
experiment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468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剑飞
陆友莲
杨巍
尉盛强
梁天骄
孙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CAS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Scien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CAS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Scien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CAS,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 Scien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2201468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0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0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03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热工加热系统,其包括测量系统、泵功系统、流量测量系统、水箱恒温系统和加热系统,加热系统分别与流量测量系统和水箱恒温系统相通连接;测量系统设置在加热系统的外侧;流量测量系统一端通过管道与加热系统相通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泵功系统相通连接;泵功系统分别与流量测量系统和水箱恒温系统相通连接,且泵功系统包括双向推拉型注射泵和多个离心泵,用于控制不同流量调控的精度。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系统实现了试验件加热密度从瓦级至兆瓦级的稳定加热功率的热工实验要求,提供了不同环境压力的测量条件,也实现了不同热量分布的热沉积;采用多点测量手段,实现大范围、低影响地检测被测点温度。

Description

热工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或高压工况实验测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工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热工实验平台功能单一,主要针对换热特性测量和流动阻力测量。目前的测定平台测试范围有限,很难实现真空或高压工况的实验测量,无法满足不同加热功率特别是高热负荷和低热负荷等多种功能需求,且不能完成实验对不同热量分布的要求。基于强流加速器的大科学装置中,被轰击靶体、慢化器等核心受热部件存在高热流密度和高功率情况,需要开展真空或高压条件下的低功率高热流密度的高精度测量实验,同时也对热流分布提出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热工实验平台,来满足不同实验设备的测试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热工加热系统,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工加热系统,其包括测量系统、泵功系统、流量测量系统、水箱恒温系统和加热系统,所述的加热系统分别与流量测量系统和水箱恒温系统相通连接;
所述的测量系统设置在加热系统的外侧;
所述的流量测量系统一端通过管道与加热系统相通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泵功系统相通连接;
所述的泵功系统分别与流量测量系统和水箱恒温系统相通连接,且所述泵功系统包括双向推拉型注射泵和多个离心泵,用于控制不同流量调控的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测量系统包括多点红外测温系统和可视化拍摄系统,所述的可视化拍摄系统用于对实验件的高速、高倍图像的捕捉,并追踪试验件状态变化,所述的多点红外测温系统用于对实验件高功率加热时温度的测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流量测量系统包括设置在管道上的多个流量计和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切换并联管道上的流量计以实现量程互补,所述多个流量计通过多个管道并联相通连接的。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箱恒温系统包括氮气加压泵、板式换热器和容器槽,所述的容器槽通过管道分别与氮气加压泵和板式换热器相通连接,且所述的容器槽内设置有加热棒、温度变迭器和流量变迭器,以及所述的容器槽上设置有进水口、管道入口和管道出口,同时所述的容器槽底部相通连接有排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实验腔和实验件,所述的实验件设置在实验腔的内部,且所述实验件分别与流量测量系统和水箱恒温系统相通连接,而所述的实验腔上设置有调压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测量系统设置在实验腔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器是激光加热器,所述激光加热器设置在实验腔的外侧,激光通过透镜进入实验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器是火焰加热器,所述火焰加热器设置在实验腔的外侧,火焰喷口位于实验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器是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实验腔的内部,并安装在实验件的表面上,且所述电加热器包括加热体、MCU控制器和多组电加热棒,所述MCU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棒功率以调整热沉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热工加热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工作压力的测量需求;
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系统实现了试验件加热密度从瓦级至兆瓦级的稳定加热功率的热工实验要求,提供了不同环境压力的测量条件,也实现了不同热量分布的热沉积;
3、采用多点测量手段,实现大范围、低影响地检测被测点温度;
4、能够监测高速、高倍流体图像的捕捉,追踪实验对象的状态;
5、采用双向推拉型注射泵和不同扬程的变频离心泵,满足不同流量调控精度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将根据以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是加热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流量测量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泵功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水箱恒温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电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加热系统;11-实验腔;12-实验件;13-电加热器;131-加热体;132-MCU控制器;133-电加热棒;14-激光加热器;15-火焰加热器;151-火焰喷口;16-调压管道;
2-测量系统;21-多点红外测温系统;22-可视化拍摄系统;
3-流量测量系统;31-流量计;32-阀门;
4-泵功系统;41-双向推拉型注射泵;42-离心泵;
5-水箱恒温系统;51-容器槽;52-氮气加压泵;53-压力表;54-板式换热器; 55-加热棒;56-温度变迭器;57-流量变迭器;58-管道入口;59-管道出口;60-进水阀门;61-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热工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系统1、测量系统2、流量测量系统3、泵功系统4和水箱恒温系统5;加热系统1一端通过管道与流量测量系统3相通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箱恒温系统5相通连接;泵功系统4一端通过管道与流量测量系统3,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箱恒温系统5相通连接;测量系统2设置在加热系统1的外侧;接着,参考图2,加热系统1包括实验腔11、加热器和实验件12,该实验件12可拆卸式安装在实验腔11的内部,且该实验件12一端通过管道与流量测量系统3相通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箱恒温系统5相通连接,用于冷却实验件12;同时,实验腔11上通过调压管道16相通连接有真空泵和增压泵,满足实验腔11内的真空环境或高气压环境。
本实施例过程中,实验腔11的外侧还设置有测量系统2,其设置在实验腔11的外侧是为了避免高压环境或真空环境带来的损害,也避免了电加热器13或激光加热器14或火焰加热器15加热时产生的超高温环境对测量系统2的损害,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测量系统设置在实验腔内,这种测量的精准度低、捕捉程度不灵敏、机械性能差、故障率高、使用寿命短等,因此,本实施例过程中的测量系统2是设置在实验腔11的外侧。该测量系统2包括多点红外测温系统21和可视化拍摄系统22;多点红外测温系统21用于对实验兆瓦级加热功率的实验件12温度测量;可视化拍摄系统22由高速摄像机、计算机、体视显微镜及其配件、以及三维坐标架组成,用于对实验件12的高速、高倍图像的捕捉,并追踪试验件状态变化。测量系统2设置在实验腔11的外侧,实现测量的精准度高、高速高倍图像的捕捉程度灵敏、机械性能强、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然后,加热器是电加热器13或激光加热器14或火焰加热器15的一种,根据不同的加热功率、热沉分布,选用不同的加热器。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实验压力环境在实验腔11中设置相应的气压环境或真空环境,对于高压环境或真空环境有要求的实验,则选择激光加热器14或电加热器13。其中,激光加热器14是设置在实验腔11 的外侧,激光通过透镜进入实验腔11,能减少激光加热器14在真空环境内对实验件 12的加热时间,还能提升激光加热器14的机械性能,降低激光加热器14的故障;而对热源分布有要求的,则选择电加热器13,电加热器13是设置在实验腔11的内部,并安装在实验件12的表面上,同时如图6所示,电加热器13包括加热体131、 MCU控制器132和多组电加热棒133,通过MCU控制器132控制不同加热棒133的加热功率,进而调整所需的热沉分布;最后,对于高功率加热的,则选择火焰加热器15,但是火焰加热器15是不能在真空环境下运行的,只能设置在实验腔11的外侧,火焰喷口151位于实验腔11内部,以提供实验兆瓦级的加热功率。
进一步参考图3,流量测量系统3一端通过管道与实验腔11内的实验件相通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泵功系统4相通连接,该流量测量系统3包括设置在管道上的多个流量计31和阀门32,流量计31之间是通过多个管道并联相通连接的,而阀门32用于切换并联管道上的流量计31以实现量程互补,这样经过阀门32和并联管道回路的配合,可以精准调节实验件12的流量入口,还可以根据流量的实际大小选择不同范围量程的流量计31,对于小管径的管道流量可使用低量程流量计,对于大管径的管道流量可使用高量程流量计。
进一步参考图4,泵功系统4包括双向推拉型注射泵41和多个离心泵42,该双向推拉型注射泵41和离心泵42通过管道并联相通连接,且并联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流量测量系统3的流量计31相通连接,并联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水箱恒温系统5相通连接,用于控制不同流量调控的精度。
进一步参考图5,水箱恒温系统5包括氮气加压泵52、板式换热器54和容器槽 51,该容器槽51上设置有进水口、管道入口58和管道出口59,管道入口58通过管道与泵功系统4相通连接,管道出口59通过管道与实验腔11内的实验件12相通连接;同时,容器槽51通过管道分别与氮气加压泵52和板式换热器54相通连接,氮气加压泵52具有调节管道内运行压力的功能,容器槽51和氮气加压泵52之间的管道上还设置有压力表53;以及,容器槽51上的进水口外接有进水阀门60;接着,容器槽51内设置有加热棒55、温度变迭器56和流量变迭器57;另外,容器槽51 底部相通连接有排液管61,排液管61上设置有排水阀。通过压力表53反馈容器槽 51中的压力,氮气加压泵52使容器槽51达到实验所需的操作压力,通过温度变迭器56反馈容器槽中温度,板式换热器54和加热棒55一起配合调控容器槽51以使达到实验所需的温度。当水位不足时,打开进水阀门60补水,保证实验腔11的安全与稳定。而设置的排水阀可使得容器槽51更换不同的冷却介质,进而进行下一步的不同工质实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验开始前,首先根据实验需求选定适用的加热系统1、泵功系统4、流量测量系统3和水箱恒温系统5,之后在水箱恒温系统5设置需要的管道压力条件及其温度,打开泵功系统4调节冷却介质流量,以至于预期流量的冷却介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工加热系统的回路循环,然后打开加热系统1,开始实验,由于实验过程热量沉积会导致整体热工加热系统冷却介质的温度上升,因此设置的水箱恒温系统5主要功能稳定热工加热系统的冷却介质温度,保证实验腔11内实验件12进口的冷却介质温度恒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工加热系统的实验件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工具、仪器等硬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热工加热系统可以满足不同工作压力的测量需求;
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系统实现了试验件加热密度从瓦级至兆瓦级的稳定加热功率的热工实验要求,提供了不同环境压力的测量条件,也实现了不同热量分布的热沉积;
3、采用多点测量手段,实现大范围、低影响地检测被测点温度;
4、能够监测高速、高倍流体图像的捕捉,追踪实验对象的状态;
5、采用双向推拉型注射泵和不同扬程的变频离心泵,满足不同流量调控精度的需要。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热工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工加热系统包括测量系统、泵功系统、流量测量系统、水箱恒温系统和加热系统,所述的加热系统分别与流量测量系统和水箱恒温系统相通连接;
所述的测量系统设置在加热系统的外侧;
所述的流量测量系统一端通过管道与加热系统相通连接,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泵功系统相通连接;
所述的泵功系统分别与流量测量系统和水箱恒温系统相通连接,且所述泵功系统包括双向推拉型注射泵和多个离心泵,用于控制不同流量调控的精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工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系统包括多点红外测温系统和可视化拍摄系统,所述的可视化拍摄系统用于对实验件的高速、高倍图像的捕捉,并追踪试验件状态变化,所述的多点红外测温系统用于对实验件高功率加热时温度的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工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测量系统包括设置在管道上的多个流量计和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切换并联管道上的流量计以实现量程互补,所述多个流量计通过多个管道并联相通连接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工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恒温系统包括氮气加压泵、板式换热器和容器槽,所述的容器槽通过管道分别与氮气加压泵和板式换热器相通连接,且所述的容器槽内设置有加热棒、温度变迭器和流量变迭器,以及所述的容器槽上设置有进水口、管道入口和管道出口,同时所述的容器槽底部相通连接有排液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工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器、实验腔和实验件,所述的实验件设置在实验腔的内部,且所述实验件分别与流量测量系统和水箱恒温系统相通连接,而所述的实验腔上设置有调压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热工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系统设置在实验腔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工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是激光加热器,所述激光加热器设置在实验腔的外侧,激光通过透镜进入实验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工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是火焰加热器,所述火焰加热器设置在实验腔的外侧,火焰喷口位于实验腔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工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是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设置在实验腔的内部,并安装在实验件的表面上,且所述电加热器包括加热体、MCU控制器和多组电加热棒,所述MCU控制器用于控制加热棒功率以调整热沉分布。
CN202220146889.4U 2022-01-19 2022-01-19 热工加热系统 Active CN216900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6889.4U CN216900310U (zh) 2022-01-19 2022-01-19 热工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6889.4U CN216900310U (zh) 2022-01-19 2022-01-19 热工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0310U true CN216900310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1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46889.4U Active CN216900310U (zh) 2022-01-19 2022-01-19 热工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03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8806B (zh) 一种直升机液冷综合控制系统
WO2022228225A1 (zh) 一种多功能热工实验平台
CN105605955A (zh) 一种熔盐换热实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02904B (zh) 换流阀冷却系统冷热交替测试装置及方法
EP4395485A1 (en) Two-phase liquid cooling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10243607B (zh) 一种发动机性能试验台架机油温度控制系统
CN113899569A (zh) 换热器性能与寿命测试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测试方法
CN216900310U (zh) 热工加热系统
CN104074844B (zh) 一种可调试移动液压油源
CN114487006A (zh) 一种多功能热工加热平台
CN207212790U (zh) 油冷机
CN110838376B (zh) 一种模拟自然循环反应堆二回路系统的实验装置
CN107621334B (zh) 用于热氦检漏的气体加热循环系统及快速加热冷却方法
CN109974320B (zh) 一种高温去离子水冷却装置
CN110307949B (zh) 一种迷宫型密封件水力实验台架
CN109357963A (zh) 液体循环式冷热冲击试验箱
CN214794552U (zh) 一种多功能热工实验平台
CN114653321A (zh) 一种利用初级能源换热的温度控制系统
CN219679080U (zh) 舰载特装设备定压换热装置
CN106016827B (zh) 一种控温精度高的高低温热油控制系统
CN209496296U (zh) 一种新型蒸汽压力温度控制装置
CN209731868U (zh) 一种大功率特高压液冷装置
CN211292507U (zh) 一种内腐蚀试验系统
CN110849205B (zh) 一种水冷定压补液水箱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6084962U (zh) 一种燃料电池测试台温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