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7635U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97635U CN216897635U CN202123000900.0U CN202123000900U CN216897635U CN 216897635 U CN216897635 U CN 216897635U CN 202123000900 U CN202123000900 U CN 202123000900U CN 216897635 U CN216897635 U CN 2168976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wet curtain
- electric heating
- heating pipe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5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55925 Dip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90070 Sarracenia purpur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包括机壳、风机、电加热管和湿帘,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上部,所述电加热管盘绕成具有过风空隙的盘状,所述机壳内具有用于向所述湿帘供水的储水腔,所述风机、所述电加热管和所述湿帘沿从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气流方向上顺次地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机与所述电加热管沿所述气流方向间隔开,所述风机朝向所述电加热管吹风,所述电加热管加热的热风输送到所述湿帘以将所述湿帘吸附的水加热成蒸汽从所述出风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不易结水垢、结构紧凑,加湿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常用的家用电器,通常分为超声波加湿器和无雾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水雾,实用性较差。无雾加湿器是通过电加热方式使水蒸发汽化,实现加湿效果,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欢迎。然而,由于相关技术中的无雾加湿器技术未发展成熟,存在改进的需要。
相关技术中,无雾加湿器的加热元件,通常采用电加热体或PTC加热片,加热元件放在水箱内,以将水加热成蒸汽。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认识到,这种加热方式导致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水垢,降低了加热效率,增加了能耗,并且需要清洗,导致使用不便,且拆卸复杂,而且,水箱内容易产生有害细菌。
相关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无雾加湿器,其中电加热体与风机紧贴在一起,风扇将电加热体加热的热风送到可转动的水膜组件上,该加湿器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垢问题,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认识到,该无雾加热器使用转动的水膜组件,导致结构复杂,且加湿器的体积大,而且,由于加热体紧贴风机设置,加热体的热量容易导致风机老化和损坏,降低了风机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易出现水垢且加湿效果好的加湿器。
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包括机壳、风机、电加热管和湿帘,所述机壳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的上部,所述电加热管盘绕成具有过风空隙的盘状,所述机壳内具有用于向所述湿帘供水的储水腔,所述风机、所述电加热管和所述湿帘沿从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气流方向上顺次地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机与所述电加热管沿所述气流方向间隔开,所述风机朝向所述电加热管吹风,所述电加热管加热的热风输送到所述湿帘以将所述湿帘吸附的水加热成蒸汽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不易产生水垢,加热过程中还可以对空气和湿帘进行杀菌消毒,此外电加热件发热不易影响风机,提高了风机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设在所述机壳的后表面上,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机壳的前表面上,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沿水平方向相对,所述风机、所述电加热管和所述湿帘沿水平方向顺次地设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风机、所述电加热管和所述湿帘设在所述机壳的内腔的上部,所述机壳的内腔的下部设有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的内腔构成所述储水腔,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连通,用于向所述湿帘供水。
优选地,所述机壳内腔的顶部设有加水盘,所述加水盘通过水通道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机壳的顶壁设有用于向所述加水盘内加水的加水口。
优选地,所述加湿器还包括设在所述机壳的内腔的上部的安装架,所述风机和所述电加热管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设有容纳腔,所述湿帘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具有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开口,所述水通道形成在所述安装支架内,所述机壳包括上壳体和与所述上壳体接合的下壳体,所述安装架的底板将所述机壳的内腔分成上腔和下腔,所述风机、所述电加热管和所述湿帘位于所述上腔内,所述水箱和所述水泵位于所述下腔内。
优选地,所述加湿器还包括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湿帘壳,所述湿帘设在所述湿帘壳内,所述安装架的底板设有用于将所述上腔内的水漏到所述水箱内的漏水间隙。
优选地,所述湿帘壳包括U形框和设在所述U形框的顶部的布水槽,所述安装支架的底板内设有与所述水泵相连的进水孔,所述安装支架的顶壁内设有与所述进水孔连通且用于向所述布水槽内供水的出水孔,所述布水槽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湿帘供水的多个布水孔。
优选地,所述布水槽内设有多个堰板以将所述布水槽的内腔分成多个布水区,每个布水区的底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布水孔。
优选地,所述湿帘为HEAP过滤网或由湿滤纸制成。
优选地,所述风机与所述电加热管之间的间距为8毫米-25毫米,和/或所述湿帘与所述电加热管之间的间距为10毫米-45毫米,和/或所述湿帘与所述电加热管之间的漏水间隙的宽度为10毫米-40毫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上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安装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湿帘壳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安装架的仰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下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水箱和水泵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电加热管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加水盘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布水槽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雾加湿器的风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壳1,上壳体11,进风口111,出风口112,加水口113,下壳体12,
风机2,电加热件3,湿帘4,水箱5,水泵6,加水盘7,
安装架8,底板81,漏水间隙811,进水孔82,出水孔83,水通道84,箱体85,立管86,
湿帘壳9,U形框91,布水槽92,布水孔921,堰板922,
风道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
如图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湿器包括机壳1、风机2、电加热管3和湿帘4。
其中,机壳1的后表面(图2中的左表面)具有进风口111,机壳1的前表面具有出风口112,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均位于机壳1的上部,风机2、电加热管3和湿帘4沿从进风口111到出风口112的气流方向(图1的前后方向)上顺次地设在机壳1内。机壳1内具有用于向湿帘4供水的储水腔,如图3所示,风机2朝向电加热管3吹风,将空气吹送至电加热管3处进行加热,电加热管3具有过风空隙,加热后的热风输送到湿帘4以将湿帘4上吸附的水加热成蒸汽并从出风口112排出,从而实现加湿。湿帘4具有吸水、耐水、扩散速度快,效能持久等特点。
如图9所示,电加热管盘绕成盘状,例如类似于盘状蚊香的形状,或者称为涡盘形状,电加热管的相邻圈之间间隔开形成过风空隙。电加热管盘绕成盘状形式的电加热管,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加热效果好,风阻很小,进一步提高气流的流动性顺畅性,并且盘状的电加热管加热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加热效果,提高了加热效率。
具体地,电加热管3可以通过耐热和隔热材料制成的支架安装在机壳1内,避免电加热管3产生的热量传导至风机和其他零部件而影响风机和其他零部件。如图3所示,优选地,风机2为离心风机或离心风扇。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风机2也可以为其他形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通过电加热管3对空气进行加热,避免了电加热管3与水直接接触产生水垢,保证了加热件的加热效率,无需经常拆卸清洗,提高了实用性。此外,加热件3加热空气还可以对空气和湿帘4进行杀菌消毒,而且,风机2与电加热管3沿气流方向间隔开,避免了电加热管3与风机2紧靠设置导致电加热管3发热容易导致风机2受热损坏的问题,提高了风机2的使用寿命。电加热管3形成过风空隙,减小了气流流动的风阻,提高了气流流动的顺畅性。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加热效果提高。
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11设在机壳1的后表面上,出风口112设在机壳1的前表面上,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沿水平方向相对,并且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均位于机壳1的内腔的上部。风机2、电加热管3和湿帘4沿水平方向顺次地设在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之间。
使用中,在风机2的作用下,风从机壳1后面的进风口111进入机壳内,风机2将风吹向电加热管3,加热后的风吹到湿帘4,从而湿帘4吸附的水杯蒸发且随气流并从机壳1前面的出风口112排出,从而实现加湿。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沿水平方向相对,气流沿水平直线路径行进,风的流道短,气流流动顺畅性好,减少了热量损失,可以大大提高对湿帘4内水的加热效果,同时提高了加湿器的加湿效率。而且,加湿器的结构可以更加紧凑和小型化。
如图1-3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机壳1为大体长方体形状,机壳1包括上壳体11和与上壳体11接合的下壳体12,从而可以方便地将机壳拆开进行清理和维护。风机2、电加热管3和湿帘4均设在机壳1的内腔的上部,机壳1的内腔的下部设有水箱5和水泵6。水箱5的内腔构成储水腔,水泵6通过管路与水箱5连通,由此将水泵6将水箱5内的水输送至湿帘4,以此保证湿帘4始终处于潮湿的状态,同时风机2将电加热管3加热后的气流吹向湿帘4,将湿帘4内的水加热成蒸汽排出,实现加湿。通过将水箱和水泵设在机壳1的内腔的下部,风机2、电加热管3和湿帘4设在机壳1的内腔的上部,使用者,加湿器可以更加稳固地放置在诸如桌面的支撑面上,并且加湿器整体结构紧凑。
如图3和图10所示,机壳1的内腔的顶部设有加水盘7,加水盘7通过水通道84与水箱5连通。如图1所示,机壳1的顶壁设有用于向加水盘7内加水的加水口113,加水口113为网格状,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机壳1的顶壁上的加水口113向机壳1内的加水盘7内加水,无需打开机壳1,操作方便。
如图10所示,加水盘7的底壁为高低起伏的非平面结构,加水盘7的底壁上的下水孔位于低洼处,由此,进入到加水盘7的水会自动向水通道84流入,防止加水盘7内留有积水。具体地,加水盘7的底壁中间高,两端低,加水盘7底壁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水通道84连通的下水孔,由此可以通过两个水通道84同时向水箱5内加水,加水效率高。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湿器还包括设在机壳1的内腔的上部的安装架8,安装架8包括底板81和设在底板81上的箱体85。底板81与下壳体12的上端相连,由此将机壳1的内腔分成上腔和下腔,换言之,上壳体11的内腔构成上腔,下壳体12的内腔构成下腔。如图4所示,箱体85为大体矩形框形,且具有前开口和后开口,即箱体85前后通透,风机2和电加热管3可以通过风道10与箱体85的后壁相连,箱体85内设有容纳腔,湿帘4安装在容纳腔内。水通道84位于箱体85的两侧,具体地,安装架8还包括设在底板81上的立管86,立管86的内腔构成水通道84,加水盘7与立管86相连,由此,立管86可以起到支撑加水盘7的作用,简化了结构,并且水通道的设置简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上腔内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紧凑性,加湿器的整体结构也可以更加紧凑。
具体地,如图4所示,箱体85的容纳腔具有与出风口112相对的前开口和与电加热管3相对的后开口,电加热管3加热的空气从后开口到达湿帘4,加热生成的水蒸气经过前开口和出风口112排出至机壳外部。
如图12所示,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用于将电加热管3安装在安装架8上的风道10为前后通透的喇叭状结构,电加热管3设在风道10内,风机2设在风道10的后端,如此设置,风道10可以起到导风通道的作用,经过电加热管3加热的空气可以通过风道10全部到达安装架8上的湿帘4,避免热空气流失而造成能源的浪费和影响其他零部件。
如上所述,机壳1包括上壳体11和与上壳体11接合的下壳体12,安装架8的底板81位于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连接处,以将机壳1的内腔分成上腔和下腔,风机2、电加热管3和湿帘4位于上腔内,水箱5和水泵6位于下腔内,上腔和下腔内的零部件结构不会相互影响。
如图6所示,安装架8的底板81上设有漏水间隙811,用于将上腔内的水漏到水箱5内。所述上腔内的水包括但不限于湿帘4吸附的水较多时流出的水,风从湿帘上吹出的水,蒸汽冷凝产生的水等。例如,上腔内的水流出到底板81上,通过底板81上的漏水间隙811依靠重力落入底板81下方的水箱5内,避免流出的水影响其他零部件,还可以对水进行回收利用,避免了水的浪费。
具体地,如图6所示,漏水间隙811为大体长方形的槽,水通道84位于漏水间隙811的两端,漏水间隙811的宽度(图6中左右方向的尺寸)为10毫米-40毫米,例如,漏水间隙811可以为20mm、25mm、30mm。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通过研发发现,漏水间隙811的宽度在上述尺寸范围内,可以保证水及时漏到水箱内,如果太小,水漏到水箱可能不及时,太大,导致底板81较大,影响加湿器的整体紧凑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加湿器还包括设在箱体85的容纳腔内的湿帘壳9,湿帘壳9包括U形框91和设在U形框91的顶部的布水槽92,湿帘4设在U形框91内,通过布水槽92向湿帘4供水。湿帘壳91为大体长方体形式的板状,与安装架8的箱体85的形状适配,通过设置湿帘壳9,可以提高湿帘4的结构强度和整体结构紧凑性,避免水和蒸汽从湿帘4的两侧逸出,保证蒸汽从排出口112排出,提高了加湿效果,避免了蒸汽对机壳1内的其他零部件的影响。
如上所述,如果湿帘4内水过多,会溢流出U形框91,通过底板81上的漏水间隙811回流到水箱6内。
具体地,如图4所示,安装架8的底板81上设有与水泵6相连的进水孔82,安装架8的顶壁内设有与进水孔82连通且用于向布水槽92内供水的出水孔83。进水孔82与出水孔83可通过管路连通,例如,通过软管相连,由此无需设置单独的连通管路,结构简单,且软管更好方便。设置在机壳1内的水泵6将水箱5内的水通过进水孔82泵送至出水孔83,并由出水孔83流入布水槽92。
如图11所示,布水槽92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向湿帘4供水的多个布水孔921,多个布水孔921在布水槽92的底壁上均匀分布,由此可以保证湿帘内的水均匀分布,提高水蒸发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布水槽92内设有多个堰板922,堰板922将布水槽92的内腔分成多个布水区,每个布水区的底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布水孔921,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布水的均匀性和蒸发效果。
如图11所示,在布水槽92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一半球形凸起,并且半球形凸起正对出水孔83,多个布水区沿半球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如此设置,出水孔83流出的水会沿半球体均匀地流向不同的布水区,并通过各个布水区内的布水孔921流向湿帘4,进一步保证了水的均匀地流入湿帘4的不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帘4可以为HEAP过滤网或由湿滤纸制成,优选为HEPA过滤网。HEPA过滤网可以对直径为0.3微米以上的微粒去除效率可达到99.97%以上,由此,可以起到对气流的过滤作用,提高加湿空气的洁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帘4可以为HEAP过滤网或由湿滤纸制成,优选为HEPA过滤网。HEPA过滤网可以对直径为0.3微米以上的微粒去除效率可达到99.97%以上,由此,可以起到对气流的过滤作用,提高加湿空气的洁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2与电加热管3之间的间距为8毫米-25毫米,例如,可以为12mm、16mm、20mm。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风机2与电加热管3之间的间距过大,会导致加湿器整体的尺寸增大,影响紧凑性,风机2与电加热管3之间的间距过小,风机2容易受到电加热管3发热影响而老化和降低寿命,因此上述间距范围是优选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湿帘4与电加热管3之间的间距为10毫米-45毫米,例如,可以为20mm、25mm、30mm、40mm。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湿帘4与电加热管3之间的间距过大会导致加湿器整体的尺寸增加,影响紧凑性,湿帘4与电加热管3之间的间距过小,湿帘4的水和蒸汽容易影响电加热管3,导致出现短路等问题,影响加湿器的使用寿命,以及水垢容易附着到电加热管3上,影响电加热管3的加热效率和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结构紧凑,气流流动通畅,湿帘吸附的水和受热蒸发后的蒸汽不易影响电加热管,电加热管的发热不易影响风机,加湿效果好,加湿器使用寿命长,不易结水垢,减少了拆卸维护和清洗工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风机(2)、电加热管(3)和湿帘(4),所述机壳(1)具有进风口(111)和出风口(112),所述进风口(111)和所述出风口(112)位于所述机壳(1)的上部,所述电加热管(3)盘绕成具有过风空隙的盘状,所述机壳(1)内具有用于向所述湿帘(4)供水的储水腔,所述风机(2)、所述电加热管(3)和所述湿帘(4)沿从所述进风口(111)到所述出风口(112)的气流方向上顺次地设在所述机壳(1)内,所述风机(2)与所述电加热管(3)沿所述气流方向间隔开,所述风机(2)朝向所述电加热管(3)吹风,所述电加热管(3)加热的热风输送到所述湿帘(4)以将所述湿帘(4)吸附的水加热成蒸汽从所述出风口(112)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1)设在所述机壳(1)的后表面上,所述出风口(112)设在所述机壳(1)的前表面上,所述进风口(111)和所述出风口(112)沿水平方向相对,所述风机(2)、所述电加热管(3)和所述湿帘(4)沿水平方向顺次地设在所述进风口(111)和所述出风口(1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所述电加热管(3)和所述湿帘(4)设在所述机壳(1)的内腔的上部,所述机壳(1)的内腔的下部设有水箱(5)和水泵(6),所述水箱(5)的内腔构成所述储水腔,所述水泵(6)与所述水箱(5)连通,用于向所述湿帘(4)供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腔的顶部设有加水盘(7),所述加水盘(7)通过水通道(84)与所述水箱(5)连通,所述机壳(1)的顶壁设有用于向所述加水盘(7)内加水的加水口(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机壳(1)的内腔的上部的安装架(8),所述风机(2)和所述电加热管(3)安装在所述安装架(8)上,所述安装架(8)设有容纳腔,所述湿帘(4)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具有与所述出风口(112)相对的前开口和与所述电加热管(3)相对的后开口,所述水通道(84)形成在所述安装架(8)内,所述机壳(1)包括上壳体(11)和与所述上壳体(11)接合的下壳体(12),所述安装架(8)的底板(81)将所述机壳(1)的内腔分成上腔和下腔,所述风机(2)、所述电加热管(3)和所述湿帘(4)位于所述上腔内,所述水箱(5)和所述水泵(6)位于所述下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容纳腔内的湿帘壳(9),所述湿帘(4)设在所述湿帘壳(9)内,所述安装架(8)的底板(81)设有用于将所述上腔内的水漏到所述水箱(5)内的漏水间隙(8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壳(9)包括U形框(91) 和设在所述U形框(91)的顶部的布水槽(92),所述安装架(8)的底板(81)内设有与所述水泵(6)相连的进水孔(82),所述安装架(8)的顶壁内设有与所述进水孔(82)连通且用于向所述布水槽(92)内供水的出水孔(83),所述布水槽(92)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向所述湿帘(4)供水的多个布水孔(9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槽(92)内设有多个堰板(922)以将所述布水槽(92)的内腔分成多个布水区,每个布水区的底壁上具有至少一个布水孔(921)。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帘(4)为HEAP过滤网或由湿滤纸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与所述电加热管(3)之间的间距为8毫米-25毫米,和/或所述湿帘(4)与所述电加热管(3)之间的间距为10毫米-45毫米,和/或所述湿帘(4)与所述电加热管(3)之间的漏水间隙(811)的宽度为10毫米-40毫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00900.0U CN216897635U (zh) | 2021-12-01 | 2021-12-01 | 加湿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00900.0U CN216897635U (zh) | 2021-12-01 | 2021-12-01 | 加湿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97635U true CN216897635U (zh) | 2022-07-05 |
Family
ID=82202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000900.0U Active CN216897635U (zh) | 2021-12-01 | 2021-12-01 | 加湿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9763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51891A (zh) * | 2021-12-01 | 2022-03-08 |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雾加湿器 |
-
2021
- 2021-12-01 CN CN202123000900.0U patent/CN21689763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51891A (zh) * | 2021-12-01 | 2022-03-08 | 广东德尔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雾加湿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174082B2 (ja) | スチームジェネレータ | |
US20210222895A1 (en) | Indoor unit for an air conditioner | |
CN216897635U (zh) | 加湿器 | |
KR101923449B1 (ko) | 가습기 | |
CN212619291U (zh) | 电热水器 | |
CN201177327Y (zh) | 带多孔陶瓷湿膜组件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4151891A (zh) | 无雾加湿器 | |
CN216384445U (zh) | 无雾加湿器 | |
CN209857216U (zh) |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 |
KR20100128772A (ko) | 공기조화기 | |
JP2003106578A (ja) | 加湿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気暖房機器 | |
CN216620110U (zh) | 无雾加湿器 | |
US20200063985A1 (en) | Floor-standing air conditioner | |
CN216897634U (zh) | 加湿器 | |
KR102366136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210128434U (zh) | 多联式空调系统 | |
CN209857200U (zh) |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 |
CN216897636U (zh) | 无雾加湿器 | |
KR20130063351A (ko) | 유도 가열 방식 가습기 | |
CN216481298U (zh) |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 | |
JP2002195614A (ja) | 温風暖房機 | |
CN219283529U (zh) | 空气处理设备 | |
JP2002162071A (ja) | 温風暖房機 | |
CN219036892U (zh) | 空调及其加湿装置 | |
CN215175669U (zh) | 一种医用加湿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