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7622U - 一种蒸发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发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97622U
CN216897622U CN202123341032.2U CN202123341032U CN216897622U CN 216897622 U CN216897622 U CN 216897622U CN 202123341032 U CN202123341032 U CN 202123341032U CN 216897622 U CN216897622 U CN 216897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evaporation
evaporative cooler
fa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410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友华
苏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410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97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97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97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蒸发冷却器,包括竖向设置的蒸发管、供水管路、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蒸发管内设有与蒸发管同向延伸的内管,内管与供水管路连通,且内管的管壁上设有沿内管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喷孔;第一风机用于引导室内空气与蒸发管的外壁换热;第二风机用于引导室外空气自下而上的穿过蒸发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发管内设置用于进行喷淋的内管,以提高气水混合效果和蒸发换热效率;取消了传统蒸发冷却器设置在蒸发管顶部的喷淋设备,同时将排气管、存水盒和蒸发管进行集成,减少了蒸发冷却器的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蒸发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冷却器。
背景技术
在低湿度地区,蒸发冷却器可以作为一种自然冷源替代或者部分替代传统制冷空调进行降温。蒸发冷却器同时具有相隔离的干风道和湿风道,室内的循环空气经过干风道与蒸发冷却器进行换热降温,同时室外空气经过湿通道通过蒸发作用带走蒸发冷却器的热量。整个换热过程不需要压缩机和制冷剂,因此消耗能源较少,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目前的蒸发冷却器在蒸发管的顶部向管内喷淋,通过喷淋水与室外空气混合蒸发来降温。但是这种方式的气水混合效果不好、蒸发换热效率低。如果喷淋的水滴粒径太小,很容易来不及蒸发即被气流直接带离蒸发管;如果喷淋的水滴粒径太大,则会降低蒸发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蒸发冷却器,能够解决传统的蒸发冷却器气水混合效果不好、蒸发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蒸发冷却器,包括竖向设置的蒸发管、供水管路、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蒸发管内设有与蒸发管同向延伸的内管,内管与供水管路连通,且内管的管壁上设有沿内管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喷孔;
第一风机用于引导室内空气与蒸发管的外壁换热;
第二风机用于引导室外空气自下而上的穿过蒸发管。
优选的,蒸发管和内管之间留有环形的间隙。
优选的,蒸发管与内管一体连接。
优选的,蒸发冷却器还包括排气管;
排气管位于蒸发管的顶部,并与蒸发管的顶端管口连通;
第二风机设置在排气管中。
优选的,蒸发冷却器还包括存水盒;
存水盒位于蒸发管的底部,并与蒸发管的底端管口连通。
优选的,供水管路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存水盒连通。
优选的,排气管构成了蒸发冷却器的上框体,存水盒构成了蒸发冷却器的下框体;
上框体和下框体之间设有多根蒸发管。
优选的,多根蒸发管至少包括前后错位分布的两组蒸发管,每组蒸发管呈等间距线型排列。
优选的,存水盒设有换热盘管,
优选的,蒸发管的内壁和/或内管的外壁设有螺旋槽;
螺旋槽设有断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蒸发管内设置用于进行喷淋的内管,以提高气水混合效果和蒸发换热效率;取消了传统蒸发冷却器设置在蒸发管顶部的喷淋设备,同时将排气管、存水盒和蒸发管进行集成,减少了蒸发冷却器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蒸发冷却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蒸发冷却器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蒸发冷却器的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4是蒸发管内壁展开图。
图5是实施例1的蒸发管剖面图。
图6是实施例2的蒸发管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蒸发管,11-内管,12-喷孔,21-第一风机,22-第二风机,3-排气管,31-排气口,4-存水盒,41-进气口,42-上水口,43-蓄水槽,5-螺旋槽,51-断口,6-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蒸发冷却器,包括竖向设置的蒸发管1、供水管路、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
蒸发管1内设有与蒸发管1同向延伸的内管11,内管11与供水管路连通,且内管11的管壁上设有沿内管11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喷孔12;
第一风机21设置在蒸发管1的背风侧,用于引导室内空气与蒸发管1的外壁换热;
第二风机22用于引导室外空气自下而上的穿过蒸发管1。
本实施例通过在蒸发管1内设置用于进行喷淋的内管11,提高了气水混合效果和蒸发换热效率。即室外空气在第二风机22的引导下穿过蒸发管1,最终排出至室外。室外空气在穿过蒸发管1的过程中,与蒸发管1内的喷淋水接触并蒸发换热,同时降低蒸发管1的管壁温度。室内空气在第一风机21的作用下与蒸发管1的管壁外侧接触换热,达到降温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蒸发冷却器包括上框体、下框体以及设置在上框体和下框体之间的多根蒸发管1。多根蒸发管1至少包括前后错位分布的两组蒸发管1,每组蒸发管1呈等间距线型排列。
其中上框体由排气管3构成,下框体由存水盒4构成。
蒸发管1的顶端和底端开口设置,各蒸发管1的顶端开口与排气管3连通,底端开口与存水盒4连通,并且排气管3设有排气口31,存水盒4设有进气口41。第二风机22安装在排气管3中,在第二风机22的作用下,室外空气从进气口41进入存水盒4,然后在存水盒4中分流进入各蒸发管1,穿过蒸发管1后气流在排气管3中汇聚,最终从排气口31排至室外。
本实施例中内管11一体的设置在蒸发管1内,并沿蒸发管1的一侧与蒸发管1同向延伸。内管11侧面布设有多个纵向排列的喷孔12,喷孔12会喷出水雾会布满蒸发管1内壁以及蒸发管1内部的空间,以扩大蒸发作用的范围。内管11也是蒸发管1的一部分,增加了蒸发管1总体的内表面积,提高了室外空气与蒸发管1之间的换热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高室外空气与蒸发管1之间的换热效果,本实施例中蒸发管1的内壁设有用于导流的螺旋槽5。喷淋的水雾接触到蒸发罐内壁之后,不会直接顺着管壁留下,而是通过毛细效应附着在螺旋槽5上。随着螺旋槽5上附着的水滴增多,水雾会汇集成水滴,水滴沿着螺旋槽5向下流动,延缓其流出蒸发管1的时间。水滴在螺旋槽5中逐渐吸附更小的水滴生长,当水滴的重力无法克服附着力时,会继续生长,在毛细作用下,水滴会沿着螺旋槽5延伸,而新的水滴接触到螺旋槽5后会直接滑落,导致先前附着的水滴不容易被新的水滴替换掉,进而影响蒸发管1的换热效率。因此本实施例在螺旋槽5上设有多个断口51,当水滴延伸到断口51位置时会从断口51流道下一层,与下一层的水滴汇合后继续沿螺旋槽5运动。由于设置了断口51,加快了水滴在蒸发管1管壁上的排出速度,并且提高了换热效率。
本实施例的存水盒4存有从蒸发管1流出的喷淋水,并开设有与供水管路连通的上水口42和进气口41。因此,存水盒4在底部设置了蓄水槽43,蓄水槽43的上部为室外空气的气流通道。
本实施例在蓄水槽43内设置了用于补冷的换热管6。蒸发冷却器的制冷能力受到室外的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制约。当蒸发冷却器无法满足室内的的降温要求时,可以通过换热管6给蓄水槽43内的喷淋水降温,使喷淋水作为载冷剂与蒸发管1进行换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蒸发管1与内管11的配合形状。
本实施例中,蒸发管1与内管11分别制作,然后将内管11安装在蒸发管1内。蒸发管1与内管11之间留有环形的间隙,
相比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喷孔12可以开设在内管11周侧的任意方向,更适于设计换热功率更大的蒸发冷却器。

Claims (10)

1.一种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蒸发管、供水管路、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所述蒸发管内设有与所述蒸发管同向延伸的内管,所述内管与所述供水管路连通,且所述内管的管壁上设有沿所述内管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喷孔;
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引导室内空气与所述蒸发管的外壁换热;
所述第二风机用于引导室外空气自下而上的穿过所述蒸发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和所述内管之间留有环形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与所述内管一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器还包括排气管;
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蒸发管的顶部,并与所述蒸发管的顶端管口连通;
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排气管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器还包括存水盒;
所述存水盒位于所述蒸发管的底部,并与所述蒸发管的底端管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路的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存水盒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构成了所述蒸发冷却器的上框体,所述存水盒构成了所述蒸发冷却器的下框体;
所述上框体和所述下框体之间设有多根蒸发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蒸发管至少包括前后错位分布的两组蒸发管,每组蒸发管呈等间距线型排列。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盒设有换热盘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的内壁和/或所述内管的外壁设有螺旋槽;
所述螺旋槽设有断口。
CN202123341032.2U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蒸发冷却器 Active CN216897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1032.2U CN216897622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蒸发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41032.2U CN216897622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蒸发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97622U true CN216897622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08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41032.2U Active CN216897622U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蒸发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97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4960B (zh) 分体式水冷空调扇装置及其制冷方法
CN202254037U (zh) 蒸发冷却-风冷式直接膨胀机组复合空调机组
CN106247501A (zh) 数据中心用封闭热通道‑全回风干空气能中央空调系统
CN101377338B (zh) 递进式间接蒸发冷却器
CN109751689A (zh) 一体式两级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109990411A (zh) 一种结合重力热管的立管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111878936A (zh) 空调器
CN216897622U (zh) 一种蒸发冷却器
CN109747377B (zh) 一种车辆空调废水利用系统及车辆
CN108826539B (zh) 管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
CN110260567A (zh) 一种喷淋式冷凝器、蒸发冷制冷机、蒸发冷空调机及其应用方法
CN109915968A (zh) 一种防堵塞的蒸发冷却结合机械制冷的空调机组
CN214949408U (zh) 吊顶空调器
CN201382508Y (zh) 一种复合空调器
CN201191051Y (zh) 一种再循环管式露点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102003850A (zh) 空调器能效改进装置
CN213901318U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机组及空调系统
CN112628894A (zh) 一种具有生态环保功效的楼宇系统
CN218065194U (zh) 一种蒸发冷却一体式直膨机组
CN107576050B (zh) 一种冷凝水循环系统及其空调
CN201199078Y (zh) 空调器
CN212457244U (zh) 换热单元、冷却芯体及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
CN221036030U (zh) 一种套管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
CN215113342U (zh) 一种空气制水用蒸发器
CN202392975U (zh) 一种露点管式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