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79281U - 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79281U
CN216879281U CN202220245002.7U CN202220245002U CN216879281U CN 216879281 U CN216879281 U CN 216879281U CN 202220245002 U CN202220245002 U CN 202220245002U CN 216879281 U CN216879281 U CN 216879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late
fixing plate
waste heat
heat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450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南飞
王明贺
卢爱平
陈辰
陈家树
史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engcheng Silico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engcheng Silic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engcheng Silico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engcheng Silic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450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79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79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79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罐余热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固接有铜筒,铜筒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罐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内部安装有进水固定块,进水槽的内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通过安装铜筒,可以加强铜筒内部的水和罐体内部之间的导热速度,并且通过安装止水箱,可以避免出水管内部的水回流到空腔的内部,通过安装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以便于对进水管连接头和进水固定块之间进行安装,避免在出水水管接头安装好的情况下,空腔内部的水回流,影响安装,并且通过设置旋钮,可以通过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环转动,从而对进水量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罐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白炭黑是橡胶工业中一种重要的补强填料,同炭黑比较,白炭黑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填充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磨性均较高;但它与烃类橡胶的相容性较差,大量填充胶料的粘度较大,加工性能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变差,贮存后胶料存在硬化、挤出困难以及成型粘性差等问题,填充胶料还易产生静电积累,加工性能较差,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使用建烷偶联剂对白炭黑进行改性,解决了白炭黑与胶料的亲和性,改善了胶料的加工性能。同时可使胶料的定伸应力、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及耐磨性提高。轮胎使用白炭黑补强时加入硅烷偶联剂,可以获得滚动阻力(生热),抓着性能和耐磨耗性能三者之间的最佳平衡。
但是反应罐在使用时,罐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罐体保温性能好,罐体在使用后内部的热量会慢慢散失,虽然有对反应罐做余热回收的,但是回收效率低,且余热回收组件和罐体之间组装麻烦,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反应罐回收效率低,且余热回收组件和罐体之间组装麻烦,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传统反应罐回收效率低,且余热回收组件和罐体之间组装麻烦,费时费力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固接有铜筒,铜筒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罐体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水槽,进水槽的内部安装有进水固定块,进水槽的内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第一固定板的内部等距贯穿开设有第一过水孔,第二固定板的侧面固接有环形块,第二固定板的内部等距贯穿开设有第二过水孔,第二固定板的外表面固接有被动齿环,罐体的内部安装有旋钮,旋钮的外表面固接有限位板,旋钮的外表面还固接有主动齿轮,旋钮的末端安装有固定轴承;
所述罐体的内部安装有止水箱,止水箱的内部螺纹安装有出水水管接头,出水水管接头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止水箱的内部等距安装有抵块,抵块的侧面固接有滑板,滑板的表面固接有限位块,限位块和止水箱的连接处安装有限位弹簧,止水箱的内部安装有主动止水板,主动止水板的侧面等距固接有止水柱,主动止水板的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过水口,止水箱的内部固接有被动止水板,被动止水板的表面等距开设有过水槽。
优选的,所述旋钮的一端延伸到罐体的外表面,限位板和主动齿轮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在罐体的内部,第二固定板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在罐体的内部,被动齿环的外表面啮合连接在主动齿轮的外表面,通过转动旋钮,可以带动第二固定板转动,从而控制进水量。
优选的,所述进水固定块和止水箱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且进水固定块和止水箱的口径相等,避免空腔内部进出水量不同,导致内部压强变大,影响使用。
优选的,所述环形块的外表面安装在环形槽的内部,第一固定板的侧面贴合在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增强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进水槽的一端和空腔的内部相连,止水箱的一端和空腔的内部相连,第二过水孔的一端和进水槽的内部相连,让进水固定块、空腔和出水水管接头之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抵块的数量为两个,抵块、滑板和限位块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在止水箱的内部,滑板的末端固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下表面为弧形,且连接柱的下表面固接在主动止水板的外表面,当出水水管接头没有安装时,可以避免空腔内部的水溢出。
优选的,所述主动止水板和被动止水板的大小相匹配,过水槽的口径和止水柱的直径相等,且止水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过水槽的内部,增强主动止水板和被动止水板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方形,且限位弹簧的一端抵靠在限位块的侧面,限位块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止水箱的内部,当出水水管接头没有安装的时候,可以对止水箱右侧的水进行阻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装铜筒,可以加强铜筒内部的水和罐体内部之间的导热速度,并且通过安装止水箱,当出水水管接头没有安装时,可以保证空腔内部的密封性,避免出水管内部的水回流到空腔的内部。
2、通过安装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可以便于对进水管连接头和进水固定块之间进行安装,避免在出水水管接头安装好的情况下,空腔内部的水回流,影响安装,并且通过设置旋钮,可以通过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环转动,从而对进水量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罐体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止水箱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被动止水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滑板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铜筒;3、空腔;4、进水槽;5、进水固定块;6、第一固定板;61、环形槽;62、第一过水孔;7、第二固定板;71、环形块;72、第二过水孔;73、被动齿环;8、旋钮;81、限位板;82、主动齿轮;83、固定轴承;9、止水箱;91、抵块;92、滑板;93、限位块;94、主动止水板;95、止水柱;96、过水口;97、被动止水板;98、过水槽;921、连接柱;931、限位弹簧;10、出水水管接头;101、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由图1-7给出,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罐体1,罐体1的内部固接有铜筒2,铜筒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罐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水槽4,进水槽4的内部安装有进水固定块5,进水槽4的内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6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固定板7,第一固定板6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61,第一固定板6的内部等距贯穿开设有第一过水孔62,第二固定板7的侧面固接有环形块71,环形块71的外表面安装在环形槽61的内部,第一固定板6的侧面贴合在第二固定板7的表面,第二固定板7的内部等距贯穿开设有第二过水孔72,进水槽4的一端和空腔3的内部相连,止水箱9的一端和空腔3的内部相连,第二过水孔72的一端和进水槽4的内部相连,第二固定板7的外表面固接有被动齿环73,罐体1的内部安装有旋钮8,旋钮8的外表面固接有限位板81,旋钮8的外表面还固接有主动齿轮82,旋钮8的末端安装有固定轴承83,旋钮8的一端延伸到罐体1的外表面,限位板81和主动齿轮82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在罐体1的内部,第二固定板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在罐体1的内部,被动齿环73的外表面啮合连接在主动齿轮82的外表面;
罐体1的内部安装有止水箱9,进水固定块5和止水箱9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且进水固定块5和止水箱9的口径相等,止水箱9的内部螺纹安装有出水水管接头10,出水水管接头10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101,止水箱9的内部等距安装有抵块91,抵块91的侧面固接有滑板92,滑板92的表面固接有限位块93,限位块93和止水箱9的连接处安装有限位弹簧931,止水箱9的内部安装有主动止水板94,主动止水板94的侧面等距固接有止水柱95,主动止水板94的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过水口96,止水箱9的内部固接有被动止水板97,被动止水板97的表面等距开设有过水槽98,主动止水板94和被动止水板97的大小相匹配,过水槽98的口径和止水柱95的直径相等,且止水柱9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过水槽98的内部;
抵块91的数量为两个,抵块91、滑板92和限位块93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在止水箱9的内部,限位块93为方形,且限位弹簧931的一端抵靠在限位块93的侧面,限位块9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止水箱9的内部,滑板92的末端固接有连接柱921,连接柱921的下表面为弧形,且连接柱921的下表面固接在主动止水板94的外表面。
工作原理:安装时,将进水水管接头和进水固定块5进行安装,然后将出水水管接头10和止水箱9进行安装,通过转动出水水管接头10,使出水水管接头10抵靠着抵块91向右运动,同时滑板92带动主动止水板94向右运动,此时主动止水板94和被动止水板97不接触,止水柱95远离过水槽98的内部,限位块93在止水箱9的内部也向右滑动,限位弹簧931呈压缩状态;
使用时,进水管的水通过进水固定块5进入到进水槽4的内部,此时通过转动旋钮8,使主动齿轮82带动被动齿环73转动,而被动齿环73带动第二固定板7转动,调节第一过水孔62和第二过水孔72之间相交的范围,从而调节进水量,水穿过第二过水孔72和第一过水孔62的内部后,进入到空腔3的内部,由于铜筒2的导热性,罐体1内部的热量快速将铜筒2内部的水导热,导热后的水通过止水箱9的一端进入到止水箱9的内部,穿过过水口96的内部,从过水槽98流入出水水管接头10,最终从出水管101流出进行收集或者二次使用,通过安装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可以便于对进水管连接头和进水固定块5之间进行安装,避免在出水水管接头10安装好的情况下,空腔3内部的水回流,影响安装,并且通过设置旋钮8,可以通过主动齿轮82带动被动齿环73转动,从而对进水量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固接有铜筒(2),铜筒(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3),罐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进水槽(4),进水槽(4)的内部安装有进水固定块(5),进水槽(4)的内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6)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固定板(7),第一固定板(6)的表面开设有环形槽(61),第一固定板(6)的内部等距贯穿开设有第一过水孔(62),第二固定板(7)的侧面固接有环形块(71),第二固定板(7)的内部等距贯穿开设有第二过水孔(72),第二固定板(7)的外表面固接有被动齿环(73),罐体(1)的内部安装有旋钮(8),旋钮(8)的外表面固接有限位板(81),旋钮(8)的外表面还固接有主动齿轮(82),旋钮(8)的末端安装有固定轴承(83);
所述罐体(1)的内部安装有止水箱(9),止水箱(9)的内部螺纹安装有出水水管接头(10),出水水管接头(10)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101),止水箱(9)的内部等距安装有抵块(91),抵块(91)的侧面固接有滑板(92),滑板(92)的表面固接有限位块(93),限位块(93)和止水箱(9)的连接处安装有限位弹簧(931),止水箱(9)的内部安装有主动止水板(94),主动止水板(94)的侧面等距固接有止水柱(95),主动止水板(94)的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过水口(96),止水箱(9)的内部固接有被动止水板(97),被动止水板(97)的表面等距开设有过水槽(9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8)的一端延伸到罐体(1)的外表面,限位板(81)和主动齿轮(82)的外表面均转动连接在罐体(1)的内部,第二固定板(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在罐体(1)的内部,被动齿环(73)的外表面啮合连接在主动齿轮(82)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固定块(5)和止水箱(9)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且进水固定块(5)和止水箱(9)的口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块(71)的外表面安装在环形槽(61)的内部,第一固定板(6)的侧面贴合在第二固定板(7)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4)的一端和空腔(3)的内部相连,止水箱(9)的一端和空腔(3)的内部相连,第二过水孔(72)的一端和进水槽(4)的内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块(91)的数量为两个,抵块(91)、滑板(92)和限位块(93)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在止水箱(9)的内部,滑板(92)的末端固接有连接柱(921),连接柱(921)的下表面为弧形,且连接柱(921)的下表面固接在主动止水板(94)的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止水板(94)和被动止水板(97)的大小相匹配,过水槽(98)的口径和止水柱(95)的直径相等,且止水柱(9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过水槽(98)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93)为方形,且限位弹簧(931)的一端抵靠在限位块(93)的侧面,限位块(9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止水箱(9)的内部。
CN202220245002.7U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 Active CN216879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5002.7U CN216879281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45002.7U CN216879281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79281U true CN216879281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2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5002.7U Active CN216879281U (zh) 2022-01-29 2022-01-29 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792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0281A (zh) * 2022-01-29 2022-03-22 无锡恒诚硅业有限公司 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0281A (zh) * 2022-01-29 2022-03-22 无锡恒诚硅业有限公司 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79281U (zh) 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
CN114210281A (zh) 一种浆料反应罐余热回收系统
CN1514157A (zh) 交联高密度聚乙烯管及其穿插修复旧管道的施工工艺
CN207648315U (zh) 一种用于市政污水管道连接装置
CN202509613U (zh) 流槽
CN212700670U (zh) 一种可油水分离的天然气排污罐
CN201723895U (zh) 滚塑管接头
CN205824388U (zh) 一种煤矿井下用骨架增强双抗ppr管线
CN213330949U (zh) 碳纤维连续抽油杆扶正刮蜡装置
CN210687394U (zh) 一种玻璃钢复合管道
CN20706489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hdpe室内排水管道沟槽压环
CN203363456U (zh) 一种钢骨架复合管的连接结构
CN216885669U (zh) 一种高密度型防水复合膜
CN219472960U (zh) 一种高强度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
CN214146753U (zh) 一种防渗漏效果好的液控阀门
CN112227998A (zh) 一种双管热采井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379141U (zh) 一种高韧性ppr管材
CN220167915U (zh) 一种防砂筛管
CN1834516A (zh) 新型管道型材及其连接件
CN211722400U (zh) 一种uv内衬储料装置
CN204828978U (zh) 一种阻氧铝合金衬塑ⅱ型耐热聚乙烯复合管
CN206682437U (zh) 一种新型橡塑复合管
CN215172929U (zh) 一种车用橡胶水管
CN214534890U (zh) 一种新型多层钢网塑料管道
CN202381454U (zh) 大倾角采煤机及其吸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