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78478U - 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878478U CN216878478U CN202220396382.4U CN202220396382U CN216878478U CN 216878478 U CN216878478 U CN 216878478U CN 202220396382 U CN202220396382 U CN 202220396382U CN 216878478 U CN216878478 U CN 2168784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shell
- fluidized bed
- dust
- spray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其包括:壳体、导流端盖、管道组件、喷头一和喷头二;壳体为圆柱管状结构;导流端盖设置在壳体的上端;导流端盖上具有粉尘入口;粉尘入口的直径较壳体的内径小;管道组件包括:环管组件和输水管;环管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环状管;至少两个环状管同轴设置,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连通;多个环管组件沿壳体的轴向间隔设置;环管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多个喷头一间隔地分布在环状管上;喷头一沿环状管的外环径向由外至内延伸时,倾斜向上设置;多个喷头二间隔地分布在环状管上;喷头二向下设置。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安全除尘,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将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之中,从而使颗粒具有流体的某些表观特征,这种流固接触状态称为固体流态化,即流化床。当流体通过床层的速度逐渐提高到某值时,颗粒出现松动,颗粒间空隙增大,床层体积出现膨胀。如果再进一步提高流体速度,床层将不能维持固定状态。此时,颗粒全部悬浮于流体中,显示出相当不规则的运动。随着流速的提高,颗粒的运动愈加剧烈,床层的膨胀也随之增大,但是颗粒仍逗留在床层内而不被流体带出。床层的这种状态和液体相似称为流化床。流化床在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粉尘,所以都会配备除尘设备。目前的除尘设备多为粉尘加湿搅拌机,其主要采用以下两个方式,一是在粉尘进入搅拌箱体时,进行喷水混合;二是在搅拌过程中,进行喷水混合。方式一中,由于粉尘颗粒小,溶水性差,而搅拌箱进料口尺寸有限,难以保障粉尘得到了充分的加湿;方式二中,由于粉尘本身的漂浮性,在从进料口进入搅拌箱体时,又极易出现二次污染;另外加湿后的粉尘平移过程中易粘附在搅拌箱的内壁上,造成物料移动阻力增大。造成两种方式都不适用于遇空气容易闪燃和溶水性差的粉尘,而且设备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安全除尘,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导流端盖、管道组件、喷头一和喷头二;
所述壳体为圆柱管状结构;
所述导流端盖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导流端盖上具有粉尘入口;所述粉尘入口的直径较所述壳体的内径小;
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环管组件和输水管;
所述环管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环状管;至少两个所述环状管同轴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环状管位于同一平面上;至少两个所述环状管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环管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环管组件沿所述壳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所述环管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环管组件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喷头一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头一间隔地分布在所述环状管上;所述喷头一沿所述环状管的外环径向由外至内延伸时,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喷头一与所述环状管所在的平面具有预定夹角;
所述喷头二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头二间隔地分布在所述环状管上;所述喷头二向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夹角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夹角为45°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一的喷射距离较所述喷头二的喷射距离远。
进一步地,所述喷头二的雾化粒度较所述喷头一的雾化粒度小。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端盖的内侧设置有聚烯烃内衬。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聚烯烃内衬。
进一步地,还包括:水泵;
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输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管的数量为2~4个。
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组件为不锈钢材料。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能够实现安全除尘,结构简单,成本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为壳体,2为导流端盖,3为粉尘入口,4为输水管,5为连接管,6为喷头一,7为喷头二,8为环管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包括:壳体1、导流端盖2、管道组件、喷头一6和喷头二7;
壳体1为圆柱管状结构;本实施例优选,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聚烯烃内衬,防止雾化液体造成的腐蚀,同时也有效降低粉尘对壳体1的磨损,以延长壳体1的使用寿命。导流端盖2固定地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本实施例优选导流端盖2通过焊接固定在壳体1上,以使结构可靠。本实施例优选,导流端盖2的内侧设置有聚烯烃内衬,防止雾化液体造成的腐蚀,同时也有效降低粉尘对导流端盖2的磨损,以延长导流端盖2的使用寿命。导流端盖2上具有粉尘入口3;粉尘从粉尘入口3进入,从壳体1的下端流出。粉尘入口3的直径较壳体1的内径小,以使通过粉尘入口3进入的粉尘在达到直径较大的壳体1后能够降速,以增加与水滴接触的机会,改善除尘效果。
管道组件包括:环管组件8和输水管4;环管组件8包括至少两个环状管;至少两个环状管同轴设置;至少两个环状管位于同一平面上;至少两个环状管之间相互连通;本实施例优选,环状管的数量为2~4个,以适应目前的流化床除灰要求。环管组件8能够在同一平面上对喷头一6和喷头二7形成支撑,且能够起到对气流减速的作用。
环管组件8为多个;多个环管组件8沿壳体1的轴向间隔设置,以在气流在壳体1内由上向下流动时,持续地对灰尘进行喷射水雾。本实施例优选,管道组件为不锈钢材料,以防止腐蚀。环管组件8之间通过连接管5连通;输水管4的一端与环管组件8连通;输水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本实施例优选,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还包括:水泵;水泵的出水口与输水管4连通,以向输水管4提供高压水。
喷头一6为多个;多个喷头一6间隔地分布在环状管上;喷头一6沿环状管的外环径向由外至内延伸时,倾斜向上设置;喷头一6与环状管所在的平面具有预定夹角;喷头一6倾斜向上喷射水雾,对粉尘的下落有降速的作用,使得粉尘能够在壳体1内停留更长时间,保证壳体1的内部粉尘被充分雾化的水雾覆盖。本实施例优选,预定夹角为30°~60°,以使喷头一6倾斜向上喷射,具有较好的雾化加湿和减少效果。进一步优选,预定夹角为45°,以具有较好的效果。
喷头二7为多个;多个喷头二7间隔地分布在环状管上;喷头二7向下设置,以向下喷雾,对流动的灰尘进行加湿;喷射的水雾和粉尘碰撞,使得湿雾状粉尘通过重力作用自行向下流出。本实施例优选,喷头一6的喷射距离较喷头二7的喷射距离远,以实现对灰尘较大的减速效果。进一步优选,喷头二7的雾化粒度较喷头一6的雾化粒度小,以使喷头二7能够对向下流动的灰尘具有更好的雾化加湿效果。
作业时,通过氮气加压后,将具有一定流速的细微粉尘通过粉尘入口3,进入壳体1的内部,由于壳体1的内腔较大,对粉尘具有一定的降速作用;同时,喷头一6和喷头二7雾化的细小水粒与飘起的尘埃接触,形成一种潮湿雾状体,能够快速抑制粉尘的降沉;喷头一6倾斜向上喷射水雾,对粉尘的下落有降速的作用,使得粉尘能够在壳体1内停留更长时间,保证壳体1的内部粉尘被充分雾化的水雾覆盖。喷头二7喷射的水雾和粉尘碰撞,使得湿雾状粉尘通过重力作用自行向下流出。多个环管组件8喷雾速度快、对粉尘有较强的穿透力和雾珠附着力、有效节约用水量和减少环境污染,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粉尘加湿搅拌机,能够减少用电,节约能耗;同时因为壳体1的下部是排灰口,且口径较大,能防止粉尘未充分雾化时发生闪燃、闪爆等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能够实现安全除尘,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体积较小,适用于现场的安全转移,适用细微粉尘排放口除尘使用。
进一步说明,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术语不应该限制这些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这没有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类似地,元件一、元件二也不代表元件的顺序,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如本文所用,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意结合和所有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流端盖、管道组件、喷头一和喷头二;
所述壳体为圆柱管状结构;
所述导流端盖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导流端盖上具有粉尘入口;所述粉尘入口的直径较所述壳体的内径小;
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环管组件和输水管;
所述环管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环状管;至少两个所述环状管同轴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环状管位于同一平面上;至少两个所述环状管之间相互连通;
所述环管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环管组件沿所述壳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所述环管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环管组件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喷头一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头一间隔地分布在所述环状管上;所述喷头一沿所述环状管的外环径向由外至内延伸时,倾斜向上设置;所述喷头一与所述环状管所在的平面具有预定夹角;
所述喷头二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头二间隔地分布在所述环状管上;所述喷头二向下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夹角为30°~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夹角为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一的喷射距离较所述喷头二的喷射距离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二的雾化粒度较所述喷头一的雾化粒度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端盖的内侧设置有聚烯烃内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聚烯烃内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
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输水管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管的数量为2~4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组件为不锈钢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96382.4U CN216878478U (zh) | 2022-02-25 | 2022-02-25 | 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96382.4U CN216878478U (zh) | 2022-02-25 | 2022-02-25 | 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878478U true CN216878478U (zh) | 2022-07-05 |
Family
ID=82187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396382.4U Active CN216878478U (zh) | 2022-02-25 | 2022-02-25 | 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878478U (zh) |
-
2022
- 2022-02-25 CN CN202220396382.4U patent/CN21687847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64984A (zh) | 矿用卧式湍流球填料除尘器 | |
CN216878478U (zh) | 一种流化床排灰加湿除尘装置 | |
CN202527302U (zh) | 一种雾化喷头 | |
CN204158924U (zh) | 一种稳流器横截面为双层圆管形状的细水雾消防水炮炮头 | |
CN204522081U (zh) | 采用多矩形稳流器的细水雾消防水炮炮头 | |
CN115212497B (zh) | 用于灭火系统的压缩空气泡沫发生仓 | |
CN208032248U (zh) | 一种旋流塔 | |
CN215195180U (zh) | 一种除尘降温的中低压细水雾化喷头 | |
CN214811807U (zh) | 一种逆喷喷嘴及高效逆喷烟气除尘装置 | |
CN112361721B (zh) | 一种用于饲料蛋白肽的喷雾塔 | |
CN219091642U (zh) | 一种半干法脱硫用烟气除尘装置 | |
CN210045433U (zh) | 自动抑尘喷淋装置 | |
CN209222400U (zh) | 一种旋流式空心锥形液膜喷嘴 | |
CN114789097B (zh) | 一种双介质气液两相流混合装置 | |
CN110745893A (zh) | 适用于废水蒸发工艺中防止干燥塔结垢腐蚀系统及方法 | |
CN204522080U (zh) | 采用弹尾形稳流器的细水雾消防水炮炮头 | |
CN214554537U (zh) | 一种出雾口结构、雾化系统及便携式迷雾机 | |
CN213725487U (zh) | 一种旋流式降尘雾炮机 | |
CN220658000U (zh) | 一种抗氧化剂喷涂装置 | |
CN220657052U (zh) | 高效脱硫剂混匀喷射装置 | |
CN208542705U (zh) | 碰撞式容器表面清洗喷嘴 | |
CN221424853U (zh) | 补水除氧装置及汽轮机 | |
CN218221841U (zh) | 一种烟气脱硫机构 | |
CN221471387U (zh) | 一种吸收剂下料装置 | |
CN201343502Y (zh) | 一种尿素造粒喷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