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8812U - 换热管、换热水箱及燃气热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管、换热水箱及燃气热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8812U
CN216868812U CN202120731711.1U CN202120731711U CN216868812U CN 216868812 U CN216868812 U CN 216868812U CN 202120731711 U CN202120731711 U CN 202120731711U CN 216868812 U CN216868812 U CN 216868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
stopper
corrugated structure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17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玮
姜子晗
刘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317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8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8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8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管、换热水箱及燃气热水装置,该换热管中设置挡件,所述挡件的外表面设有波纹状结构,所述波纹状结构沿所述换热管的轴向延伸。该换热水箱包括所述的多根换热管。该燃气热水装置包括所述的换热水箱。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换热水箱及燃气热水装置,可改善并延缓换热管内部的结垢问题,提高换热管、换热水箱及燃气热水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有利于避免流体在换热管内汽化,从而降低换热管的汽化噪音,进一步降低燃气热水装置的使用噪音。

Description

换热管、换热水箱及燃气热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水箱及燃气热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管在高硬度地区长期使用后,可能会存在结垢问题,从而影响换热管的换热效率,进而加重换热管汽化噪音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管、换热水箱、以及燃气热水装置,通过提高流体在换热管内的扰动,可改善并延缓换热管内部的结垢问题,提高换热管的使用寿命,并且有利于避免流体在换热管内汽化,从而降低换热管的汽化噪音,进一步降低燃气热水装置的使用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中设置挡件,所述挡件的外表面设有波纹状结构,所述波纹状结构沿所述换热管的轴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波纹状结构为凹部和/或凸起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波纹状结构包括多圈交替设置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均绕所述挡件的外表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之间形成有过渡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凸部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部为弧形波纹,和/或,所述第二凸部为弧形波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件的内部形成有中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波纹状结构自所述中空腔径向向外形成在所述挡件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内壁,所述挡件位于所述弹簧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波纹状结构为螺旋凹槽和/或螺旋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内壁,所述挡件位于所述弹簧的内侧,所述弹簧的螺旋方向与所述螺旋凹槽和/或螺旋凸起的螺旋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件的至少一端形成有固定
部,所述挡件通过所述固定部卡接于所述换热管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热水箱,包括:如上所述的多根换热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热水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换热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一、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通过其内设置的挡件并配合挡件上的波纹状结构,可达到有效扰动流经换热管内的水流的目的,以改善并延缓换热管内部的结垢问题,提高换热管的使用寿命,并且有利于避免流体在换热管内汽化,进而降低换热管的汽化噪音。
二、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换热管内的挡件上的波纹状结构采用第一凹部和第二凸部交替设置的结构,可使通入换热管内的水流与第一凹部的内壁相撞、以及与第二凸部相碰撞,进而使水流朝向换热管内壁的方向流动进而冲击换热管,达到扰动靠近换热管内壁的水流的目的;另外,相邻连接的第一凹部与第二凸部相互配合,使得水流与挡件的碰撞面积增大,能够达到扰动更多水流的目的,从而形成对换热管内壁的冲刷效应,以改善并缓解换热管内部的结垢问题,并且有利于避免流体在换热管内汽化,进而降低换热管的汽化噪音。
三、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水箱、以及燃气热水装置,通过在至少一根换热管内设置挡件和/或弹簧,可有效改善并延缓换热管内部的结垢问题,提高了换热水箱的使用寿命,并且有利于避免流体在换热管内汽化,进而降低燃气热水装置的使用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其中显示换热管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其中显示换热管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挡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挡件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的B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挡件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挡件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挡件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与说明:
1、换热管;11、环形通道;2、挡件;21、波纹状结构;211、第一凹部;212、第二凸部;213、过渡部;214、螺旋凹槽;215、螺旋凸起;23、凹部;24、凸起;25、中空腔;3、弹簧;4、固定部;41、卡接片;42、抵接凸部;F、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实施方式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管1,所述换热管1中设置挡件2,所述挡件2的外表面设有波纹状结构21,所述波纹状结构21沿所述换热管1的轴向F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1,通过其内设置的挡件2并配合挡件2上的波纹状结构21,可达到有效扰动流经换热管1内的水流的目的,以改善并延缓换热管1内部的结垢问题,提高换热管1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换热管1,挡件2穿设在换热管1的内通道中,二者之间形成了可供水流通过的环形通道11,由于挡件2占据了换热管1的内通道的一部分空间,在同等流量的水流的情况下,提高了换热管1单位时间内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的,挡件2的外表面设有波纹状结构21,该波纹状结构21朝向环形通道11设置,流经环形通道11的水流,在遇到波纹状结构21时会被扰动而偏离其原来的流动轨迹,水流自换热管1的一端向其另一端流动的大趋势作用下,环形通道11内的水流出现不规则翻转运动,水流间互相混掺且轨迹曲折混乱而呈现紊流态,在此状态下水流会与换热管1内壁发生碰撞、冲击,达到冲刷换热管1内壁的作用,改善并延缓了换热管1内部的结垢问题。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换热管1,在该实施例中,换热管1包括挡件2以及弹簧3,其中,挡件2穿设在换热管1的内通道中,二者之间形成了可供水流通过的环形通道11,弹簧3设置在换热管1的内壁,挡件2位于弹簧3的内侧。
该实施方式的换热管1,由于挡件2占据了换热管1的内通道的一部分空间,在同等流量的水流的情况下,提高了换热管1单位时间内的换热效率。另外,配合挡件2外表面的波纹状结构21,流经换热管1的水流在环形通道11内会出现不规则的翻转运动,水流间互相混掺且轨迹曲折混乱而呈现紊流态,水流与换热管1的内壁发生碰撞、冲击,达到冲刷换热管1内壁的作用,改善并延缓了换热管1内部的结垢问题。
进一步的,在该实施例中,设置在换热管1内壁的弹簧3,可对靠近换热管1内壁的水流起到进一步扰动的效果,减少了水流停留的时间,进而减少了靠近换热管1的内壁的水流由于换热管1内壁处的温度过高而产生的汽化现象,一方面防止出现沸腾音,另一方面减少了换热管1内壁的结垢问题。
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弹簧3固定贴设在换热管1的内壁;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弹簧3可一体成型于换热管1的内壁,在此不做限制。只要在换热管1的内壁处设置弹簧3即可。在再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弹簧3还可由间隔相连的多个圆环替换,例如多个圆环平行且间隔设置,两两相邻的圆环之间通过一连杆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波纹状结构21为凹部和/或凸起间隔设置。也即,图2和图3实施方式中的挡件2上的波纹状结构21可为凹部和/或凸起间隔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的挡件2特别适用于水流为低流速下的换热管内的扰流,该低流速约为5升/分钟。
具体的,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波纹状结构21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凹部23,该些凹部23设置在挡件2的外表面上,从而在挡件2的外表面形成了多圈的环凹槽,该些环凹槽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并沿挡件2的轴向延伸覆盖挡件2的整个外表面,当环形通道11内的水流流经该些凹部23时,水流会在凹部23处出现流动路径的突然变化,流入凹部23的水流在其本身的流速以及凹部23的内壁的反作用下,会朝向换热管1内壁的方向流动进而冲击换热管1,达到扰动靠近换热管1内壁的水流的目的,以改善并缓解换热管1内部的结垢问题。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波纹状结构21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凸起24,该些凸起24设置在挡件2的外表面上,从而在挡件2的外表面形成了多圈的环凸棱,该些环凸棱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并沿挡件2的轴向延伸覆盖挡件2的整个外表面,当环形通道11内的水流流经该些凸起24时,水流会在凸起24处出现流动路径的突然变化,与凸起24相碰撞的水流会反向朝换热管1内壁的方向流动进而冲击换热管1,达到扰动靠近换热管1内壁的水流的目的,以改善并缓解换热管1内部的结垢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波纹状结构21包括多圈交替设置的第一凹部211和第二凸部212,该第一凹部211和第二凸部212均绕挡件2的外表面设置。
具体的,第一凹部211为形成在挡件2外表面的环凹槽,第二凸部212为形成在挡件2外表面的环凸棱,环凹槽和环凸棱交替设置并沿挡件2的轴向延伸覆盖挡件2的整个外表面,当环形通道11内的水流流经该些第一凹部211和第二凸部212时,水流会在第一凹部211和第二凸部212处出现流动路径的突然变化,与第一凹部211的内壁相撞的水流、以及与第二凸部212相碰撞的水流会朝向换热管1内壁的方向流动进而冲击换热管1,达到扰动靠近换热管1内壁的水流的目的;另外,相邻连接的第一凹部211与第二凸部212相互配合,使得水流与挡件2的碰撞面积增大,能够达到扰动更多水流的目的,从而形成对换热管1内壁的冲刷效应,以改善并缓解换热管1内部的结垢问题,如图7中的箭头所示为水流被扰动后的流动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部211、凹部23可为弧形波纹,和/或,第二凸部212、凸起24可为弧形波纹。一方面便于加工制造,另一方面,减少挡件2表面应力的产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相邻的第一凹部211和第二凸部212之间形成有过渡部213。该过渡部213用于连接相邻设置的第一凹部211和第二凸部212,其增大了第一凹部211与第二凸部212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使第一凹部211的谷底,相对第二凸部212的谷顶更深,为流经环形通道11的水流朝向第一凹部211的流动提供了过渡基础,以使水流更易流入相邻的两个第二凸部212之间的第一凹部211内,同时该过渡部213还可为水流朝向换热管1内壁的方向冲击流动提供了更大面积的反冲,提高了水流的扰动和冲击力,有效改善并缓解换热管1内壁的结垢问题。
进一步的,该第一凹部211的宽度b1大于或等于第二凸部222的宽度b2。采用该设计结构,可使相邻的两个第二凸部212之间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凹部211的宽度,可使水流更易朝向第一凹部211的方向流动,并为水流朝向换热管1内壁的冲击回流提供了更大的释放空间,有效提高了环形通道11内的扰流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挡件2的内部形成有中空腔25。该中空腔25的设置,相对实心的挡件2来说,减少了挡件2的自重。
在本实施例中,该波纹状结构21自中空腔25径向向外形成在挡件2的外表面,可相对增加中空腔25的横截面面积,且便于加工制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该波纹状结构21为螺旋凹槽和/或螺旋凸起。也即,在图2和图3的实施方式中的挡件2上的波纹状结构21可为螺旋凹槽和/或螺旋凸起。该波纹状结构21采用螺旋凹槽和/螺旋凸起的结构形式,不但具备上述凹部23和/或凸起24的波纹状结构21的优点,还具备引导环形通道11内的水流自换热管1的一端朝向换热管1的另一端快速流动的趋势。
具体的,在一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挡件2上的波纹状结构21为设置在挡件2外表面的螺旋凹槽;如图9所示,在另一可行的实施例中,该挡件2上的波纹状结构21可为设置在挡件2外表面的螺旋凸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该挡件2上的波纹状结构21可为设置在挡件2外表面的交替设置的螺旋凹槽214和螺旋凸起215。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具有螺旋凹槽和/或螺旋凸起的波纹状结构21的挡件2应用在图3所示的换热管中时,该换热管1内的弹簧3的螺旋方向与螺旋凹槽和/或螺旋凸起的螺旋方向相反。采用该种设计,可进一步增大对换热管1内的水流的扰流作用,提高了水流冲击换热管1内壁的冲刷力,改善并防止换热管1内部结垢的问题,提高了换热管1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挡件2的至少一端形成有固定部4,挡件2通过固定部4卡接于换热管1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可在挡件2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固定部4,以便挡件2可稳固地连接在换热管1内。
具体的,该固定部4包括至少两个卡接片41,该至少两个卡接片41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并卡接于换热管1的内壁,在图2至图6的实施例中,该固定部4包括两个卡接片41,两个卡接片41例如可并排设置并沿换热管1的直径方向延伸以抵接于换热管1的内壁;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固定部4的结构进行改进,例如如图11所示,该固定部4还可包括两个横向并排设置的卡接片41,以便与之前竖向设置的两个卡接片41呈90度交叉设置,以利提高挡件2在换热管1内的卡接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当该挡件2应用在图3所示的换热管1中时,该卡接片41与挡件2相接的端部形成有抵接弹簧3的抵接凸部42,该抵接凸部42的设置,可保证弹簧3在换热管1的稳固性,防止因环形通道11内的水流扰动效应,对弹簧3产生冲击而使其在换热管1内发生窜动。
实施方式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换热水箱,包括:实施方式一中所述的多根换热管1。该换热管1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水箱,其内放置有实施方式一中的多根换热管1,通过至少一根换热管1内设置挡件2和/或弹簧3,可有效改善并延缓换热管1内部的结垢问题,提高了换热水箱的使用寿命。
实施方式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燃气热水装置,包括:实施方式二中所述的换热水箱。该换热水箱、以及其内的多根换热管1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热水装置,通过至少一根换热管1内设置挡件2和/或弹簧3,可有效改善并延缓换热管内部的结垢问题,提高燃气热水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中设置挡件,所述挡件的外表面设有波纹状结构,所述波纹状结构沿所述换热管的轴向延伸;所述换热管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换热管的内壁,所述挡件位于所述弹簧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状结构为凹部和/或凸起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状结构包括多圈交替设置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均绕所述挡件的外表面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凸部之间形成有过渡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凸部的宽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为弧形波纹,和/或,所述第二凸部为弧形波纹。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的内部形成有中空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状结构自所述中空腔径向向外形成在所述挡件的外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状结构为螺旋凹槽和/或螺旋凸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螺旋方向与所述螺旋凹槽和/或螺旋凸起的螺旋方向相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的至少一端形成有固定部,所述挡件通过所述固定部卡接于所述换热管的内壁。
12.一种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多根换热管。
13.一种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水箱。
CN202120731711.1U 2021-04-09 2021-04-09 换热管、换热水箱及燃气热水装置 Active CN216868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1711.1U CN216868812U (zh) 2021-04-09 2021-04-09 换热管、换热水箱及燃气热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1711.1U CN216868812U (zh) 2021-04-09 2021-04-09 换热管、换热水箱及燃气热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8812U true CN216868812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0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1711.1U Active CN216868812U (zh) 2021-04-09 2021-04-09 换热管、换热水箱及燃气热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8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40876C2 (ru) Теплопередающая труба и крекинг-печь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теплопередающей трубы
RU2654766C2 (ru) Теплопередающая труба и крекинг-печь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теплопередающей трубы
KR101882928B1 (ko) 열교환기 튜브, 그리고 상기 열교환기 튜브를 포함하는 난방 보일러
CN100507427C (zh) 斜向流管壳式换热器
KR101436079B1 (ko) 열교환용 나선형 전열관
JPH0124997B2 (zh)
US20020088611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liquid and gaseous media
CN216868812U (zh) 换热管、换热水箱及燃气热水装置
CN105890405A (zh) 一种双槽式强化管型换热器
KR102100151B1 (ko) 조리 기구의 증기 밸브 및 조리 기구
JP6648036B2 (ja) 改善された熱交換器用チューブ
JP6479695B2 (ja) 煙管を備えた真空式温水機
CN105202950A (zh) 管壳式换热器
CN212645474U (zh) 一种波浪形状热交换管
KR101436078B1 (ko) 열교환용 전열관
CN203132413U (zh) 一种强化传热的换热器管束
CN211234047U (zh) 一种全旋流管壳式换热器
CN211626218U (zh) 一种具有扰流腔结构的h型翅片管
CN209445601U (zh) 新型热交换管
CN106288928A (zh) 一种换热器用螺旋折流板
WO1996012151A1 (en) Heat transfer tube
CN107816803B (zh) 一种改良铸铝换热器
JP3300728B2 (ja) スパイラルフィンチューブを用いた熱交換器
CN217032168U (zh) 管道扰流结构、换热组件和热水器
JP3157103U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