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66737U - 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66737U
CN216866737U CN202220634939.3U CN202220634939U CN216866737U CN 216866737 U CN216866737 U CN 216866737U CN 202220634939 U CN202220634939 U CN 202220634939U CN 216866737 U CN216866737 U CN 216866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ontact block
sliding
fixing device
soft r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349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哲豪
席永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6349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66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66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6673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软岩支护技术领域的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内壁均匀对称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动块,同一侧所述滑动块的顶端均通过下接触块固定连接,所述下接触块的一端均匀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接触凹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通过设置的缓冲支撑机构,可对上接触块和顶板下移时进行缓冲保护,增加了该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使用时的缓冲保护性,通过设置的调整卡接机构,可对夹持座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可对放置的锚网进行夹持固定,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锚网进行调整固定,增加了该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使用时的固定可调性。

Description

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岩支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软岩的自然特性基本上可归纳为软弱、松散、膨胀、风化和高地应力等,随着巷道的开挖,围岩应力开始发生变化,产生显著的塑性变形,深井地压问题是软岩开采达到一定深度后出现的一大技术难题,现有的软岩巷道支护结构一般采用锚、网、喷支护等方式,锚网支护其中一项关键技术,安全、合理、有效的巷道支护是保证软岩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在专利号为201922150199.7的中国专利中,具体提及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锚网横向纵向上存在高度差,使得锚网变形,降低锚网强度,影响支护效果,难以对不稳定的软岩巷道进行支护的问题。
但是该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使用时,对支护锚网进行固定时无法进行很好的缓冲保护,容易因此影响支护锚网的固定效果,也会影响软岩巷道的支护效果,难以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支护锚网进行固定时无法进行很好的缓冲保护,容易因此影响支护锚网的固定效果,也会影响软岩巷道的支护效果,难以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缓冲支撑机构,所述缓冲支撑机构至少包括下接触块、缓冲弹簧、接触凹槽、上接触块和顶板;
所述底座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下接触块,所述下接触块的一端均匀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接触凹槽,所述接触凹槽的内侧设置有上接触块,所述上接触块的顶端设置有顶板;
所述顶板的顶端安装有调整卡接机构,所述调整卡接机构至少包括滑动座、夹持座、移动夹板和调整螺杆;
所述顶板的顶端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顶端设置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内侧设置有移动夹板,所述移动夹板的一端设置有调整螺杆。
优选的,所述缓冲支撑机构包括滑动槽、滑动块、下接触块、缓冲弹簧、接触凹槽、上接触块和顶板;
所述底座的底端内壁均匀对称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动块,同一侧所述滑动块的顶端均通过下接触块固定连接,所述下接触块的一端均匀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接触凹槽,所述接触凹槽的内侧放置有上接触块,所述上接触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接触块的外侧与下接触块的外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调整卡接机构包括滑动轨、滑动座、紧固旋钮、夹持座、移动夹板、限位杆和调整螺杆;
所述顶板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滑动轨,所述滑动轨的顶端滑动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顶端对应滑动轨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紧固旋钮,所述滑动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一端内壁放置有移动夹板,所述移动夹板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滑动座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调整螺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一端穿过夹持座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调整螺杆与夹持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侧安装有便捷安装机构,所述便捷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孔、安装边板、固定螺栓、转动盘和固定锥;
所述底座的两端均匀对称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底座的两端对应固定孔位置处均对称放置有安装边板,所述安装边板的一端对称嵌入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安装边板的顶端嵌入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锥。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安装边板停留在固定孔内部,所述固定锥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缓冲支撑机构,可在顶板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带动下接触块产生横向移动,使得缓冲弹簧产生收缩,能够对上接触块和顶板下移时进行缓冲保护,增加了该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使用时的缓冲保护性。
2、通过设置的调整卡接机构,可根据支护锚网的实际位置,对夹持座的位置进行调整,并可对放置的锚网进行夹持固定,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锚网进行调整固定,增加了该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使用时的固定可调性。
3、通过设置的便捷安装机构,可对安装边板进行安装固定,再将固定锥旋转进入泥土中,能够对该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使用时进行安装固定,增加了该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使用时的安装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整卡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便捷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
2、缓冲支撑机构;201、滑动槽;202、滑动块;203、下接触块;204、缓冲弹簧;205、接触凹槽;206、上接触块;207、顶板;
3、调整卡接机构;301、滑动轨;302、滑动座;303、紧固旋钮;304、夹持座;305、移动夹板;306、限位杆;307、调整螺杆;
4、便捷安装机构;401、固定孔;402、安装边板;403、固定螺栓;404、转动盘;405、固定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缓冲支撑机构2,缓冲支撑机构2包括滑动槽201、滑动块202、下接触块203、缓冲弹簧204、接触凹槽205、上接触块206和顶板207;
底座1的底端内壁均匀对称开设有滑动槽201,滑动槽201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动块202,同一侧滑动块202的顶端均通过下接触块203固定连接,下接触块203的一端均匀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204,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接触凹槽205,接触凹槽205的内侧放置有上接触块206,上接触块20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207,缓冲弹簧204的另一端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上接触块206的外侧与下接触块203的外侧接触,便于上接触块206下移时,带动下接触块203产生横向移动。
该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使用时,若是顶板207受到向下的压力,会带动上接触块206和顶板207下移,使得下接触块203产生横向移动,同时使得滑动块202顺着滑动槽201移动,并带动缓冲弹簧204产生收缩,可使用缓冲弹簧204收缩对下接触块203横移时进行缓冲,从而能够对上接触块206和顶板207下移时进行缓冲保护,增加了该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使用时的缓冲保护性。
如图4所示,顶板207的顶端安装有调整卡接机构3,调整卡接机构3包括滑动轨301、滑动座302、紧固旋钮303、夹持座304、移动夹板305、限位杆306和调整螺杆307;
顶板207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滑动轨301,滑动轨301的顶端滑动安装有滑动座302,滑动座302的顶端对应滑动轨301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紧固旋钮303,滑动座30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夹持座304,夹持座304的一端内壁放置有移动夹板305,移动夹板305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杆306,滑动座30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调整螺杆307,限位杆306的一端穿过夹持座304连接有限位板,调整螺杆307与夹持座30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便于调整螺杆307旋转时与夹持座304之间产生相对移动。
在对支护锚网放置时,可顺着滑动轨301推动滑动座302进行移动,再旋转紧固旋钮303,对滑动座302的位置进行固定,能够根据支护锚网的实际位置,对夹持座304的位置进行调整,再将支护锚网置于夹持座304内侧,随后旋转调整螺杆307,结合调整螺杆307与夹持座304的螺纹连接,会带动移动夹板305产生移动,可使用移动夹板305和夹持座304对放置的锚网进行夹持固定,便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锚网进行调整固定,增加了该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使用时的固定可调性。
如图5所示,底座1的外侧安装有便捷安装机构4,便捷安装机构4包括固定孔401、安装边板402、固定螺栓403、转动盘404和固定锥405;
底座1的两端均匀对称开设有固定孔401,底座1的两端对应固定孔401位置处均对称放置有安装边板402,安装边板402的一端对称嵌入安装有固定螺栓403,安装边板402的顶端嵌入安装有转动盘404,转动盘4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锥405,固定螺栓403的一端穿过安装边板402停留在固定孔401内部,固定锥405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槽,便于使用固定螺栓403对安装边板402与底座1之间进行安装固定。
在对该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安装时,可将底座1置于软岩巷道内,随后将安装边板402置于底座1两端,再使用固定螺栓403至固定孔401内,对安装边板402进行安装固定,再之后旋转转动盘404,可将固定锥405旋转进入泥土中,将底座1安装在软岩巷道内部,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该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使用时进行安装固定,增加了该支护锚网固定装置使用时的安装便捷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安装有缓冲支撑机构(2),所述缓冲支撑机构(2)至少包括下接触块(203)、缓冲弹簧(204)、接触凹槽(205)、上接触块(206)和顶板(207);
所述底座(1)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下接触块(203),所述下接触块(203)的一端均匀设置有缓冲弹簧(204),所述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接触凹槽(205),所述接触凹槽(205)的内侧设置有上接触块(206),所述上接触块(206)的顶端设置有顶板(207);
所述顶板(207)的顶端安装有调整卡接机构(3),所述调整卡接机构(3)至少包括滑动座(302)、夹持座(304)、移动夹板(305)和调整螺杆(307);
所述顶板(207)的顶端设置有滑动座(302),所述滑动座(302)的顶端设置有夹持座(304),所述夹持座(304)的内侧设置有移动夹板(305),所述移动夹板(305)的一端设置有调整螺杆(3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撑机构(2)包括滑动槽(201)、滑动块(202)、下接触块(203)、缓冲弹簧(204)、接触凹槽(205)、上接触块(206)和顶板(207);
所述底座(1)的底端内壁均匀对称开设有滑动槽(201),所述滑动槽(201)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滑动块(202),同一侧所述滑动块(202)的顶端均通过下接触块(203)固定连接,所述下接触块(203)的一端均匀固定安装有缓冲弹簧(204),所述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接触凹槽(205),所述接触凹槽(205)的内侧放置有上接触块(206),所述上接触块(20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2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204)的另一端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接触块(206)的外侧与下接触块(203)的外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卡接机构(3)包括滑动轨(301)、滑动座(302)、紧固旋钮(303)、夹持座(304)、移动夹板(305)、限位杆(306)和调整螺杆(307);
所述顶板(207)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滑动轨(301),所述滑动轨(301)的顶端滑动安装有滑动座(302),所述滑动座(302)的顶端对应滑动轨(301)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紧固旋钮(303),所述滑动座(30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夹持座(304),所述夹持座(304)的一端内壁放置有移动夹板(305),所述移动夹板(305)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杆(306),所述滑动座(302)的一端转动安装有调整螺杆(3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06)的一端穿过夹持座(304)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调整螺杆(307)与夹持座(30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安装有便捷安装机构(4),所述便捷安装机构(4)包括固定孔(401)、安装边板(402)、固定螺栓(403)、转动盘(404)和固定锥(405);
所述底座(1)的两端均匀对称开设有固定孔(401),所述底座(1)的两端对应固定孔(401)位置处均对称放置有安装边板(402),所述安装边板(402)的一端对称嵌入安装有固定螺栓(403),所述安装边板(402)的顶端嵌入安装有转动盘(404),所述转动盘(4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锥(4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403)的一端穿过安装边板(402)停留在固定孔(401)内部,所述固定锥(405)的外侧开设有螺纹槽。
CN202220634939.3U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866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4939.3U CN216866737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34939.3U CN216866737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66737U true CN216866737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3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3493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866737U (zh) 2022-03-22 2022-03-22 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66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3331B (zh) 混凝土建筑快装式预应力锚具
CN216866737U (zh) 一种软岩巷道支护锚网固定装置
CN113718803A (zh) 一种用于边坡抗震加固的新型消能式桩锚结构
CN112240127A (zh) 一种方便调节及快速固定电线的电线杆
CN214798789U (zh) 一种电缆防震锤
CN201100130Y (zh) 连续螺纹树脂锚杆
CN114370065A (zh) 一种高边坡挡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KR101410397B1 (ko) 타격쐐기를 구비한 다중 확장 영구앵커 구조체
CN21802766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地桩打夯装置
CN207847665U (zh) 一种分级注浆锚杆
JP2001348818A (ja) 衝撃吸収柵
CN112098216B (zh) 一种锚杆的拉拔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18291938U (zh) 一种岩溶区高边坡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
KR102126260B1 (ko) 도로노면의 저수 방지를 위한 도로지반 강화용 쐐기 지압형 앵커 장치
CN212406605U (zh) 一种岩土工程用钻探装置
US4862576A (en) Method for restressing and locking HHL anchor
CN209603877U (zh) 一种煤矿锚杆钻孔深度限位装置
CN219886802U (zh) 一种预应力锚索
CN103114586B (zh) 持压式土坡锚及其施工方法
CN208171741U (zh) 一种拱肋的拱脚限位装置
CN112098140A (zh) 一种地质勘测设备及其勘测方法
CN201502385U (zh) 一种可测量楔锁行程的后扩孔锚杆安装器
CN215718828U (zh) 一种隧道洞内施工用管棚安装装置
CN220977986U (zh) 一种用于楼体改造用锚杆结构
CN220767745U (zh) 一种预应力锚具的夹具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