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5013U - 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5013U
CN216845013U CN202122746083.7U CN202122746083U CN216845013U CN 216845013 U CN216845013 U CN 216845013U CN 202122746083 U CN202122746083 U CN 202122746083U CN 216845013 U CN216845013 U CN 216845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air
exhaust
pipeline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60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锋
王龙
胡楠
张良
吴群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60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5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5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5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包括集成式风管、通风单元、送风机组与排风机组,集成式风管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隔板以将外壳内的空间分隔为至少一条送风通道以及至少一条排风通道;送风通道通过送风支管与通风单元的内部相连通,排风通道通过排风支管与通风单元相连通;送风机组通过送风管路与送风通道相连通,排风机组通过排风管路与排风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集合式的风管结构,实现了车站纵向高度可压缩,大大的降低了管线的调整难度,减少管线综合调整中的环控专业内部调整环节,简化了地铁机电整体施工工序,环控专业和下游专业课连续施工性强,此种结构更利于空间布置,能够实现地铁的良好通风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通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地铁通风系统是多系统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各系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维持地铁内舒适的环境,在有屏蔽门的地铁车站中,通风系统主要包括区间隧道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车站轨行区排热系统 (兼排烟)、车站公共区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的通风空调、供暖及防排烟系统以及车站空调水系统,其中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的通风空调、供暖及防排烟系统分为设备用房通风系统、管理房间通风系统,各系统均细分风管系统及风机。
对于现有的地铁通风系统来说,存在以下的缺点:(1)各系统风管交错复杂,管线综合难度大且占用了车站内大量的空间,造成了系统整体施工、维护的难度大问题;(2)施工进度限制大,多根风管上下叠加,严重影响后续专业施工进度;(3)施工繁琐,需要支吊架多且排布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包括集成式风管、通风单元、送风机组与排风机组,所述集成式风管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隔板以将外壳内的空间分隔为至少一条送风通道以及至少一条排风通道;
所述送风通道通过送风支管与通风单元的内部相连通,排风通道通过排风支管与通风单元相连通;
所述送风机组通过送风管路与送风通道相连通,排风机组通过排风管路与排风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送风管路与排风管路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路,连通管路上设置切换阀,所述送风管路与排风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送风阀与排风阀。
进一步,所述集成式风管由若干模块单元拼合而成,模块单元之间通过法兰配合螺栓实现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与送风方向相平行的导流片。
进一步,所述送风支管上设置有若干送风口,送风支管上设置有送风支管阀门,所述排风支管上设置有若干排风口,排风支管上设置有排风阀门。
进一步,所述送风管路与排风管路上均设置有消声器。
进一步,所述集成式风管上设置有风阀。
进一步,所述连通管路上在靠近送风管路的一侧设置有只允许连通管路内的风流进入到送风管路中的单向阀。
进一步,所述单向阀并联设置有备用阀,单向阀的两侧设置有截止阀。
进一步,所述备用阀串联设置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集合式的风管结构,相较于传统结构中的多条单独风管设置的形式,相当于将风管的间隙缩为“0”,实现了车站纵向高度可压缩,并且大大的降低了管线的调整难度,减少管线综合调整中的环控专业内部调整环节,简化了地铁机电整体施工工序,环控专业和下游专业课连续施工性强,此种结构更利于空间布置以及保证整体的美观性,能够实现地铁的良好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成式风管的模块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成式风管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道风机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道风机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包括集成式风管1、通风单元2、送风机组3与排风机组4,集成式风管1 包括外壳101,外壳101内设置有隔板102以将外壳101内的空间分隔为至少一条送风通道103以及至少一条排风通道104,优选的,外壳101为方形,更利于空间布置以及保证整体的美观性,相较于传统结构中的多条单独风管设置的形式,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集合式的风管结构,相当于将风管的间隙缩为“0”,实现了车站纵向高度可压缩,并且大大的降低了管线的调整难度,减少管线综合调整中的环控专业内部调整环节,简化了地铁机电整体施工工序,环控专业和下游专业课连续施工性强,简化了地铁机电整体施工工序。
通风单元2指的是任何一个需要通风的结构,如车站设备的通风、车站管理用房的通风、区间隧道的通风、防排烟系统的通风等等。
送风通道103通过送风支管5与通风单元2的内部相连通,排风通道104通过排风支管6与通风单元2相连通,送风通道103通过送风支管5将风流送入每个通风单元2内,然后再通过排风支管6以及排风通道104排出,实现通风单元2内的持续通风。
送风机组3通过送风管路7与送风通道103相连通,排风机组4 通过排风管路8与排风通道104相连通,在具体连接的时候,在集成式风管1的设计位置开孔,然后设置连接法兰,通过法兰结构配合螺栓实现送风管路7、排风管路8与集成式风管1的外壳101的固定连接,进而实现送风管路7与送风管路103的连通以及排风管路8与排风管路104的连通效果。
送风管路7与排风管路8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路9,连通管路9上设置切换阀10。
本实用新型有两种工作模式:
在第一种模式中,切换阀10关闭,送风机组3与排风机组4同时工作,风流由送风管路7进入到送风通道103中,通过送风支管5进入到通风单元2中,然后风流通过排风支管6、排风通道104、排风管路8以及排风机组4排出,实现多个通风单元2的同时通风;
在第二种模式中,能够实现节能的效果,切换阀10打开,排风阀 17关闭,此时送风机组3产生的风流进入到送风通道103内,通过送风支管5进入到通风单元2中,然后风流通过排风支管6、排风通道 104、排风管路8进入到连通管路9中,在负压的作用下,连通管路9中的风流重新汇集到送风管道103内,实现循环,这时候由于只启动了送风机组,故可以大大的降低能耗,起到节能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01设置有一条送风通道103以及一条排风通道104,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可以通过改变隔板102的形状,以使得外壳101内形成多条送风通道103以及多条排风通道104,多条排风通道103连接有同一个送风管路,多条排风通道104连接有同一个排风管路,区别在于,不同送风通道103以及不同排风通道104的通过尺寸不一致,这样就会在不同送风通道103以及排风通道104内形成不同流量的风流,以使得在特定的通风单元2内形成合适的风流。
集成式风管1由若干模块单元拼合而成,模块单元之间通过法兰 105配合螺栓实现可拆卸的连接,每个模块的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预制模块进行集成式风管1的安装,能够大大的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利于后期的维护。
如图4所示,送风通道103和排风通道104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与送风方向相平行的导流片106,该导流片106可以使得风流更加稳定,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噪的作用。
送风支管5上设置有若干送风口501,送风支管5上设置有送风支管阀门502,排风支管6上设置有若干排风口601,排风支管6上设置有排风阀门502,送风口501与排风口601的具体数量以及排布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使得通风单元2内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
送风管路7与排风管路8上均设置有消声器11。
集成式风管1上设置有风阀12,风阀12采用与集成式风管1的外形相适配的方形阀门结构。
连通管路9上在靠近送风管路7的一侧设置有只允许连通管路9 内的风流进入到送风管路7中的单向阀13,单向阀13并联设置有备用阀14,单向阀13的两侧设置有截止阀15,备用阀14串联设置有两个,通过设置单向阀13,能够在节能工作模式中,使得风流的循环更加稳定,而设置备用阀14与截止阀15,可以保证在单向阀13出现故障的时候,不会影响连通管路9的通过性。
送风机组3与排风机组4均由若干并列设置的管道风机18组成,管道风机18通过支架19安装到管道20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式风管、通风单元、送风机组与排风机组,所述集成式风管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隔板以将外壳内的空间分隔为至少一条送风通道以及至少一条排风通道;
所述送风通道通过送风支管与通风单元的内部相连通,排风通道通过排风支管与通风单元相连通;
所述送风机组通过送风管路与送风通道相连通,排风机组通过排风管路与排风通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路与排风管路之间设置有连通管路,连通管路上设置切换阀,所述送风管路与排风管路上分别设置有送风阀与排风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风管由若干模块单元拼合而成,模块单元之间通过法兰配合螺栓实现可拆卸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与送风方向相平行的导流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支管上设置有若干送风口,送风支管上设置有送风支管阀门,所述排风支管上设置有若干排风口,排风支管上设置有排风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路与排风管路上均设置有消声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风管上设置有风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路上在靠近送风管路的一侧设置有只允许连通管路内的风流进入到送风管路中的单向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并联设置有备用阀,单向阀的两侧设置有截止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阀串联设置有两个。
CN202122746083.7U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 Active CN216845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6083.7U CN216845013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6083.7U CN216845013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5013U true CN216845013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0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46083.7U Active CN216845013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5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4313B (zh) 安装有超薄空调机组的城轨车辆
CN212179154U (zh) 平疫结合医院变风量通风系统
CN216845013U (zh) 一种集成式地铁通风系统
WO2020125046A1 (zh) 一种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机柜
CN211778244U (zh) 一种主动降噪的通风装置
CN211953166U (zh) 全热新风机及其骨架
CN101693471A (zh) 低噪声飞机地面空调车
CN208431904U (zh) 一种自带静压分配装置的吊顶式新风换气装置
CN212447548U (zh) 单台空调机组的城轨车辆空调及通风系统
CN106642498A (zh) 全热交换装置
CN212583819U (zh) 一种超静音低噪声发电机组
CN115207516A (zh) 一种风冷式锂电池储能仓及风冷方法
CN212057636U (zh) 一种用于大空间办公室的送风系统
CN210532586U (zh) 一种双制冷空调机组及具有该空调机组的野战方舱医院
CN211926028U (zh) 一种实验室恒温恒湿空调密集散流送风系统
CN210858940U (zh) 一种带有双层风道的超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
CN209374999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微正压系统
CN206086740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空调机组
CN107314493B (zh) 兼具室内净化功能的壁挂新风机
CN210801512U (zh) 立式新风换气室内机
CN2735220Y (zh) 设置屏蔽门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通风空调集成系统
CN220956204U (zh) 一种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散热放空消音装置
CN219775901U (zh) 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共用管路的通风空调装置
CN217154451U (zh) 一种地下车库送风机房
CN21789999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