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4159U - 调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调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4159U
CN216844159U CN202220353273.4U CN202220353273U CN216844159U CN 216844159 U CN216844159 U CN 216844159U CN 202220353273 U CN202220353273 U CN 202220353273U CN 216844159 U CN216844159 U CN 216844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pressure
communicated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32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书
邹江磊
吴琼
查万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Jereh Petroleum Equipment an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32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4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4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4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Fluid Press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压系统,包括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调压系统还包括:调压回路,调压回路的两端分别与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连通;自动阀,设置在调压回路的入口端并与调压回路连通;第一截断阀,设置在调压回路上并与调压回路连通,第一截断阀的入口端与流体入口连通;第一截断阀上设置有阀位监测部件;调压组件,设置在调压回路上并与调压回路连通,调压组件位于自动阀远离第一截断阀的一端;其中,调压回路为多条,多条调压回路并联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调压系统中的调压器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调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调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气体燃料或者其他流体作为工作介质时,流体的供源压力和使用压力的压差很大,通常需要单独设置调压回路来调节流体的压力,以方便适应不同的场合使用。
在现有的调压回路中,通常需要手动切换调压回路或者手动控制调压回路中阀门的开度,以实现调压路安全切入;但是,手动人为控制,受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经验等限制,切换速度慢,不能满足设备的响应时间要求,而且调压系统中的调压器的部件压较快切换、较大的压差冲击时容易损坏,影响调压器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一些调压系统的,阀门部件不能适应较短时间、较大压差冲击而造成的依靠手动控制而导致的受不同操作人员操作经验、出错概率大、切入时间长、阀门部件受到较大冲击易损坏等问题,影响调压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调压系统中的调压器的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压系统,包括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调压系统还包括:调压回路,调压回路的两端分别与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连通;自动阀,设置在调压回路的入口端并与调压回路连通;第一截断阀,设置在调压回路上并与调压回路连通,第一截断阀的入口端与流体入口连通;第一截断阀上设置有阀位监测部件;调压组件,设置在调压回路上并与调压回路连通,调压组件位于自动阀远离第一截断阀的一端;其中,调压回路为多条,多条调压回路并联设置。
进一步地,调压系统还包括:安全回路,设置在调压回路的出口端,安全回路与调压回路连通;安全回路上设置有防护阀,防护阀与安全回路连通。
进一步地,防护阀包括安全阀和第一放空阀,安全回路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上设置有安全阀,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放空阀;安全回路还包括:第一汇流干路,第一汇流干路的入口端与调压回路连通,第一汇流干路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连通。
进一步地,安全回路还包括:第二汇流干路,第二汇流干路的入口端分别与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连通,第二汇流干路的出口端与流体入口连通;第三支路,第三支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汇流干路和调压回路连通,第三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放空阀。
进一步地,调压系统还包括:第一流入支路,与调压回路并联设置,第一流入支路的两端分别与调压回路连通,第一流入支路的入口端位于第一截断阀的流体入口侧,第一流入支路的出口端位于第一截断阀与自动阀之间;第二截断阀,设置在第一流入支路上并与第一流入支路连通。
进一步地,调压系统还包括:第二流入支路,与调压回路并联设置,第二流入支路的两端分别与调压回路连通,第二流入支路的入口端位于第一截断阀与自动阀之间,第二流入支路的出口端位于自动阀的流体出口侧;第三截断阀,设置在第二流入支路上并与第二流入支路连通。
进一步地,自动阀内设置有PID调节模块。
进一步地,调压组件包括:第四截断阀,设置在调压回路上并与调压回路连通;调压管路,调压管路与调压回路并联设置,调压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截断阀和调压回路连通。
进一步地,调压组件还包括:调压阀,设置在调压回路上,调压阀位于第四截断阀的出口端;引压管路,引压管路与调压回路并联设置,引压管路的两端分别与调压阀和调压回路连通;调压管路的出口端位于引压管路的流体出口侧。
进一步地,调压阀为多个,多个调压阀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在调压回路上;引压管路为多个,多个引压管路与多个调压阀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调压阀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压阀和第二调压阀,多个引压管路包括第一引压管路和第二引压管路;第一引压管路与第一调压阀连通,第二引压管路与第二调压阀连通;其中,第一引压管路的出口端位于第二引压管路的流体出口侧,调压管路的出口端位于第一引压管路的流体出口侧。
进一步地,多个调压阀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压阀和第二调压阀,多个引压管路包括第一引压管路和第二引压管路;第一引压管路与第一调压阀连通,第二引压管路与第二调压阀连通;其中,第一引压管路的出口端位于第二调压阀的流体入口侧,调压管路的出口端位于第二引压管路的流体出口侧。
进一步地,多个调压阀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压阀和第二调压阀,多个引压管路包括第一引压管路和第二引压管路;第一引压管路与第一调压阀连通,第二引压管路与第二调压阀连通;其中,第一引压管路的出口端位于第二调压阀的流体入口侧,调压管路的出口端位于第一引压管路的出口端与第二调压阀的入口端之间。
进一步地,第四截断阀为多个,多个第四截断阀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调压管路为多个,多个调压管路与多个第四截断阀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第四截断阀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单元截断阀和第二单元截断阀,多个调压管路包括第一调压管路和第二调压管路,第一调压管路与第一单元截断阀连通,第二调压管路与第二单元截断阀连通;多个调压阀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压阀和第二调压阀,多个引压管路包括第一引压管路和第二引压管路;第一引压管路与第一调压阀连通,第二引压管路与第二调压阀连通;其中,第一引压管路的出口端位于第二调压阀的流体入口侧,第二调压管路的出口端位于第一引压管路的流体出口侧与第二调压阀的流体入口侧之间,第一调压管路的出口端位于第二引压管路的流体出口侧。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调压系统包括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其中,调压系统还包括:调压回路,调压回路的两端分别与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连通;自动阀,设置在调压回路的入口端并与调压回路连通;第一截断阀,设置在调压回路上并与调压回路连通,第一截断阀的入口端与流体入口连通;调压组件,设置在调压回路上并与调压回路连通,调压组件位于自动阀远离第一截断阀的一端。通过在调压回路上设置第一截断阀和自动阀,在收到调压指令之后,分别调整第一截断阀和自动阀的开度,以适应调压回路内流体压力的变化,能够对后续的调压组件起到保护作用,流体不会直接冲入至调压组件内引起元器件损坏,尤其是调压组件中的调压阀,这样设置延长了调压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压系统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调压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压系统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调压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压系统中调压组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压系统中调压组件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压系统中调压组件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压系统中调压组件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压系统中调压组件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压系统控制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压系统控制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压系统控制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流体入口;200、流体出口;300、入口汇集管;400、出口汇集管;
1、调压回路;2、自动阀;3、第一截断阀;4、调压组件;40、第四截断阀;401、第一单元截断阀;402、第二单元截断阀;41、调压管路;411、第一调压管路;412、第二调压管路;42、调压阀;421、第一调压阀;422、第二调压阀;43、引压管路;431、第一引压管路;432、第二引压管路;
5、安全回路;51、第一支路;52、第二支路;510、安全阀;520、第一放空阀;53、第一汇流干路;54、第二汇流干路;55、第三支路;550、第二放空阀;6、第一流入支路;60、第二截断阀;7、第二流入支路;70、第三截断阀;
30、阀位监测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压系统,包括流体入口100和流体出口200,调压系统还包括:调压回路1,调压回路1的两端分别与流体入口100和流体出口200连通;自动阀2,设置在调压回路1的入口端并与调压回路1连通;第一截断阀3,设置在调压回路1上并与调压回路1连通,第一截断阀3的入口端与流体入口100连通;第一截断阀3上设置有阀位监测部件30;调压组件4,设置在调压回路1上并与调压回路1连通,调压组件4位于自动阀2远离第一截断阀3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压系统,包括流体入口100和流体出口200,其中,调压系统还包括:调压回路1,调压回路1的两端分别与流体入口100和流体出口200连通;自动阀2,设置在调压回路1的入口端并与调压回路1连通;第一截断阀3,设置在调压回路1上并与调压回路1连通,第一截断阀3的入口端与流体入口100连通;第一截断阀3上设置有阀位监测部件30;调压组件4,设置在调压回路1上并与调压回路1连通,调压组件4位于自动阀2远离第一截断阀3的一端。通过在调压回路1上设置第一截断阀3和自动阀2,在收到调压指令之后,分别调整第一截断阀3和自动阀2的开度,以适应调压回路内流体压力的变化,能够对后续的调压组件4起到保护作用,流体不会直接冲入至调压组件4内引起元器件损坏,尤其是调压组件4中的调压阀,这样设置延长了调压阀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调压回路1为多条,多条调压回路1并联设置,可根据实际需求分别开启多条调压回路1中的任意一条调压回路1;优选的,阀位监测部件30为阀位传感器。
其中,调压系统还包括入口汇集管300和出口汇集管400,流体入口100设置在入口汇集管300上,各条调压回路1的入口端均与入口汇集管300连通,通过入口汇集管300分别向各条调压回路1内通入流体;各条调压回路1的出口端均与出口汇集管400连通,通过出口汇集管400汇集各条调压回路1流出的流体。
为了保证调压回路1的安全性,避免流体压力过大对调压回路造成损坏,调压系统还包括:安全回路5,设置在调压回路1的出口端,安全回路5与调压回路1连通;安全回路5上设置有防护阀,防护阀与安全回路5连通。通过防护阀,在流体压力过大时释放部分流体,以达到保护调压回路1的作用。
在具体实施时,防护阀包括安全阀510和第一放空阀520,安全回路5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第一支路51上设置有安全阀510,第二支路52上设置有第一放空阀520;安全回路5还包括:第一汇流干路53,第一汇流干路53的入口端与调压回路1连通,第一汇流干路53的出口端分别与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连通。安全回路5还包括:第二汇流干路54,第二汇流干路54的入口端分别与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连通,第二汇流干路54的出口端与流体入口100连通;第三支路55,第三支路5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汇流干路54和调压回路1连通,第三支路55上设置有第二放空阀550。当调压回路1内的流体压力过高时,安全阀510开启,部分流体通过安全阀510流至第二汇流干路54中,自后回流至流体入口处进行下一循环;当流体压力达到一定高度时,第一放空阀520或第二放空阀550中的一个打开或全部打开,将部分流体释放。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改进,具体地,调压系统还包括:第一流入支路6,与调压回路1并联设置,第一流入支路6的两端分别与调压回路1连通,第一流入支路6的入口端位于第一截断阀3的流体入口侧,第一流入支路6的出口端位于第一截断阀3与自动阀2之间;第二截断阀60,设置在第一流入支路6上并与第一流入支路6连通。这样当流体流入调压回路1时,通过第二截断阀60分担第一截断阀3内的部分流体压力,达到对第一截断阀3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调压系统还包括:第二流入支路7,与调压回路1并联设置,第二流入支路7的两端分别与调压回路1连通,第二流入支路7的入口端位于第一截断阀3与自动阀2之间,第二流入支路7的出口端位于自动阀2的流体出口侧;第三截断阀70,设置在第二流入支路7上并与第二流入支路7连通。通过第三截断阀70对自动阀2进行保护,在流体进入调压回路1时,通过开启第二截断阀60和第三截断阀70,以避免第一截断阀3的开度过小无法承受流体压力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是在第二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改进,具体地,自动阀2内设置有PID调节模块。通过在自动阀2内设置PID调节模块,使自动阀2具有PID调节功能,在调压回路1上的第一截断阀3、第二截断阀60和第三截断阀70全开的情况下,实现根据不同进口出口压差,自动调整自动阀2的开度,逐渐自动打开,实现流体安全流入。
在本实用新型中,调压组件4具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以下调压组件4的不同实施方式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意一个实施例,具体地:调压组件4包括:第四截断阀40,设置在调压回路1上并与调压回路1连通;调压管路41,调压管路41与调压回路1并联设置,调压管路41的两端分别与第四截断阀40和调压回路1连通。
在调压组件4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调压组件4还包括:调压阀42,设置在调压回路1上,调压阀42位于第四截断阀40的出口端;引压管路43,引压管路43与调压回路1并联设置,引压管路43的两端分别与调压阀42和调压回路1连通;调压管路41的出口端位于引压管路43的流体出口侧。这样在流体压力过大时,开启第四截断阀40的旁通管路,将部分流体利用引压管路43越过调压阀42流入至调压回路1内,另一部分流体利用调压阀42进行压力调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保证流体出口处的压力为所需压力值,另一部分流体在调压阀42内的压力将小于系统内预定的压力,这样在经过调压阀42调压的流体与引压管路43内的流体汇流时,才能保证流体出口200处的压力为所需压力。
在调压组件4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调压阀42为多个,多个调压阀42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在调压回路1上;引压管路43为多个,多个引压管路43与多个调压阀42一一对应地设置。
其中,本实施例以两个调压阀举例说明,多个调压阀42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压阀421和第二调压阀422,多个引压管路43包括第一引压管路431和第二引压管路432;第一引压管路431与第一调压阀421连通,第二引压管路432与第二调压阀422连通;其中,第一引压管路431的出口端位于第二引压管路432的流体出口侧,调压管路41的出口端位于第一引压管路431的流体出口侧。这样设置利用第一调压阀421和第二调压阀422共同作用对流体进行调压,一份流体利用第一调压阀421调压,另一部分流体利用第二调压阀422调压,以对各个调压阀进行保护。
在调压组件4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调压阀42为多个,多个调压阀42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在调压回路1上;引压管路43为多个,多个引压管路43与多个调压阀42一一对应地设置。
本实施例以两个调压阀举例说明,多个调压阀42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压阀421和第二调压阀422,多个引压管路43包括第一引压管路431和第二引压管路432;第一引压管路431与第一调压阀421连通,第二引压管路432与第二调压阀422连通;其中,第一引压管路431的出口端位于第二调压阀422的流体入口侧,调压管路41的出口端位于第二引压管路432的流体出口侧。这样设置对流体分级调压,通过第一调压阀421对流体第一次调压,利用第二调压阀422对流体第二次调压,这样以达到对各个调压阀42进行保护的目的。
在调压组件4的第四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调压阀42为多个,多个调压阀42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在调压回路1上;引压管路43为多个,多个引压管路43与多个调压阀42一一对应地设置。
本实施例以两个调压阀举例说明,多个调压阀42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压阀421和第二调压阀422,多个引压管路43包括第一引压管路431和第二引压管路432;第一引压管路431与第一调压阀421连通,第二引压管路432与第二调压阀422连通;其中,第一引压管路431的出口端位于第二调压阀422的流体入口侧,调压管路41的出口端位于第一引压管路431的出口端与第二调压阀422的入口端之间。这样设置对流体分级调压,通过第一调压阀421对流体第一次调压,利用第二调压阀422对流体第二次调压,在调压管路41将部分流体引流至调压回路上时,与第一引压管路431内的流体进行汇流,进一步地,利用第二调压阀422进行调压,以对各个调压阀42进行保护。
在调压组件4的第五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四截断阀40为多个,多个第四截断阀40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调压管路41为多个,多个调压管路41与多个第四截断阀40一一对应地设置。
本实施例以两个第四截断阀40和两个调压阀42为例,多个第四截断阀40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单元截断阀401和第二单元截断阀402,多个调压管路41包括第一调压管路411和第二调压管路412,第一调压管路411与第一单元截断阀401连通,第二调压管路412与第二单元截断阀402连通;多个调压阀42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压阀421和第二调压阀422,多个引压管路43包括第一引压管路431和第二引压管路432;第一引压管路431与第一调压阀421连通,第二引压管路432与第二调压阀422连通;其中,第一引压管路431的出口端位于第二调压阀422的流体入口侧,第二调压管路412的出口端位于第一引压管路431的流体出口侧与第二调压阀422的流体入口侧之间,第一调压管路411的出口端位于第二引压管路432的流体出口侧。这样设置利用多个调压管路41对流体进行分流,之后配合多个调压阀42分别对分流的流体进行调压,进而对各个调压阀42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调压系统控制方法,如图10至图12所示,适用于上述实施例的调压系统,调压系统控制方法包括:调节第一截断阀3至第一预定开度值;开启自动阀2;继续打开第一截断阀3至最大开度。这样设置首先将第一截断阀3打开预定开度,当一部分流体通过第一截断阀3之后,开启自动阀2,自动阀2根据流体的流入压力对自身开度进行调节,当系统稳定之后,在将第一截断阀3全部开启。其中,第一截断阀3上设置有阀位检测部件30,以检测第一截断阀3的开度。优选地,阀位监测部件30为阀位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调压系统控制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得出预定开度值的方法包括:在收到调压指令之后,检测流体入口100处流体的瞬时压力值,并检测第一截断阀3的当前开度值;将瞬时压力值与系统中预设的压力阈值进行比较,当瞬时压力值处于压力阈值范围内时,利用插值法确定瞬时压力值所对应的第一截断阀3允许流体通过的允许开度值;将当前开度值与允许开度值进行比较,当当前开度值与允许开度值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差值比率时,当前开度值即第一预定开度值。在调压系统中,流体入口100处的不同压力值分别对应第一截断阀3的不同开度,二者呈线性关系,进而在收到调压指令之后,根据流体入口100处流体的瞬时压力值与系统中存储的压力值进行比较,在实际的瞬时压力值处于系统中存储的要阈值之内时,利用插值法得到第一截断阀3的允许流体通过的允许开度值。具体地,预设差值比率a大于等于0.0001。
调压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当第一截断阀3以第一预定开度值运行预定时长之后;将第一截断阀3打开至最大开度。这样设置是为了在预定时长s时间之内,确保第一截断阀3运行稳定,之后在将第一截断阀3全开。优选地,s大于等于0.01。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压系统控制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中,调压系统为上述实施例二的调压系统,调压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流体入口100的瞬时压力值,开启第一截断阀3至第二预定开度值;开启第二截断阀60和第三截断阀70;开启自动阀2;将第一截断阀3打开至最大开度。由于设置了第二截断阀60和第三截断阀70分担第一截断阀3内的压力,进而本实施例中,可直接将第一截断阀3开启到预定开度a即可,之后打开自动阀之后,缓慢开启第一截断阀3至全开。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个实施例中,由于自动阀内设置了PID调节模块,进而直接将第一截断阀3全开之后,开启自动阀,通过PID调节,确定自动阀的开度至a,进一步地在缓慢打开自动阀至最大开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压系统,包括流体入口100和流体出口200,其中,调压系统还包括:调压回路1,调压回路1的两端分别与流体入口100和流体出口200连通;自动阀2,设置在调压回路1的入口端并与调压回路1连通;第一截断阀3,设置在调压回路1上并与调压回路1连通,第一截断阀3的入口端与流体入口100连通;调压组件4,设置在调压回路1上并与调压回路1连通,调压组件4位于自动阀2远离第一截断阀3的一端。通过在调压回路1上设置第一截断阀3和自动阀2,在收到调压指令之后,分别调整第一截断阀3和自动阀2的开度,以适应调压回路内流体压力的变化,能够对后续的调压组件4起到保护作用,流体不会直接冲入至调压组件4内引起元器件损坏,尤其是调压组件4中的调压阀,这样设置延长了调压阀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调压系统,包括流体入口(100)和流体出口(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系统还包括:
调压回路(1),所述调压回路(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流体入口(100)和所述流体出口(200)连通;
自动阀(2),设置在所述调压回路(1)的入口端并与所述调压回路(1)连通;
第一截断阀(3),设置在所述调压回路(1)上并与所述调压回路(1)连通,所述第一截断阀(3)的入口端与所述流体入口(100)连通;所述第一截断阀(3)上设置有阀位监测部件(30);
调压组件(4),设置在所述调压回路(1)上并与所述调压回路(1)连通,所述调压组件(4)位于所述自动阀(2)远离所述第一截断阀(3)的一端;
其中,所述调压回路(1)为多条,多条所述调压回路(1)并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系统还包括:
安全回路(5),设置在所述调压回路(1)的出口端,所述安全回路(5)与所述调压回路(1)连通;
所述安全回路(5)上设置有防护阀,所述防护阀与所述安全回路(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阀包括安全阀(510)和第一放空阀(520),所述安全回路(5)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51)和第二支路(52),所述第一支路(51)上设置有安全阀(510),所述第二支路(52)上设置有第一放空阀(520);所述安全回路(5)还包括:
第一汇流干路(53),所述第一汇流干路(53)的入口端与所述调压回路(1)连通,所述第一汇流干路(53)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51)和所述第二支路(5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回路(5)还包括:
第二汇流干路(54),所述第二汇流干路(54)的入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51)和所述第二支路(52)连通,所述第二汇流干路(54)的出口端与所述流体入口(100)连通;
第三支路(55),所述第三支路(5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汇流干路(54)和所述调压回路(1)连通,所述第三支路(55)上设置有第二放空阀(55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系统还包括:
第一流入支路(6),与所述调压回路(1)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流入支路(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压回路(1)连通,所述第一流入支路(6)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截断阀(3)的流体入口侧,所述第一流入支路(6)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截断阀(3)与所述自动阀(2)之间;
第二截断阀(60),设置在所述第一流入支路(6)上并与所述第一流入支路(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系统还包括:
第二流入支路(7),与所述调压回路(1)并联设置,所述第二流入支路(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压回路(1)连通,所述第二流入支路(7)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截断阀(3)与所述自动阀(2)之间,所述第二流入支路(7)的出口端位于所述自动阀(2)的流体出口侧;
第三截断阀(70),设置在所述第二流入支路(7)上并与所述第二流入支路(7)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阀(2)内设置有PID调节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4)包括:
第四截断阀(40),设置在所述调压回路(1)上并与所述调压回路(1)连通;
调压管路(41),所述调压管路(41)与所述调压回路(1)并联设置,所述调压管路(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截断阀(40)和所述调压回路(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4)还包括:
调压阀(42),设置在所述调压回路(1)上,所述调压阀(42)位于所述第四截断阀(40)的出口端;
引压管路(43),所述引压管路(43)与所述调压回路(1)并联设置,所述引压管路(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压阀(42)和所述调压回路(1)连通;
所述调压管路(41)的出口端位于所述引压管路(43)的流体出口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阀(42)为多个,多个所述调压阀(42)沿所述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调压回路(1)上;
所述引压管路(43)为多个,多个所述引压管路(43)与多个所述调压阀(42)一一对应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调压阀(42)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压阀(421)和第二调压阀(422),多个所述引压管路(43)包括第一引压管路(431)和第二引压管路(432);
所述第一引压管路(431)与所述第一调压阀(421)连通,所述第二引压管路(432)与所述第二调压阀(422)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引压管路(431)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引压管路(432)的流体出口侧,所述调压管路(41)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引压管路(431)的流体出口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所述调压阀(42)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压阀(421)和第二调压阀(422),多个所述引压管路(43)包括第一引压管路(431)和第二引压管路(432);
所述第一引压管路(431)与所述第一调压阀(421)连通,所述第二引压管路(432)与所述第二调压阀(422)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引压管路(431)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调压阀(422)的流体入口侧,所述调压管路(41)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引压管路(432)的流体出口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调压阀(42)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压阀(421)和第二调压阀(422),多个所述引压管路(43)包括第一引压管路(431)和第二引压管路(432);
所述第一引压管路(431)与所述第一调压阀(421)连通,所述第二引压管路(432)与所述第二调压阀(422)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引压管路(431)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调压阀(422)的流体入口侧,所述调压管路(41)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引压管路(431)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调压阀(422)的入口端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截断阀(4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四截断阀(40)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调压管路(41)为多个,多个所述调压管路(41)与多个所述第四截断阀(40)一一对应地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调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四截断阀(40)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单元截断阀(401)和第二单元截断阀(402),多个所述调压管路(41)包括第一调压管路(411)和第二调压管路(412),所述第一调压管路(411)与所述第一单元截断阀(401)连通,所述第二调压管路(412)与所述第二单元截断阀(402)连通;
多个所述调压阀(42)包括沿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调压阀(421)和第二调压阀(422),多个所述引压管路(43)包括第一引压管路(431)和第二引压管路(432);
所述第一引压管路(431)与所述第一调压阀(421)连通,所述第二引压管路(432)与所述第二调压阀(422)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引压管路(431)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调压阀(422)的流体入口侧,所述第二调压管路(412)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一引压管路(431)的流体出口侧与所述第二调压阀(422)的流体入口侧之间,所述第一调压管路(411)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引压管路(432)的流体出口侧。
CN202220353273.4U 2022-02-21 2022-02-21 调压系统 Active CN216844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3273.4U CN216844159U (zh) 2022-02-21 2022-02-21 调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3273.4U CN216844159U (zh) 2022-02-21 2022-02-21 调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4159U true CN216844159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91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3273.4U Active CN216844159U (zh) 2022-02-21 2022-02-21 调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4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04238B1 (en) Adjustable deadband control system
CN1951740B (zh) 控制空气系统及用于控制该系统中的控制空气压力的方法
WO2021121399A1 (zh) 燃料电池车的储氢系统和燃料电池车
CN210926170U (zh) 储氢系统和燃料电池车
CN216844159U (zh) 调压系统
US9409652B2 (en) Dual pressure regulation system for aerial refueling operations
CN114370609A (zh) 调压系统及调压系统控制方法
CN212131139U (zh) 液压站紧急卸油装置
CN104018894B (zh) 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脉动冲击的检查处理方法
CN1902091B (zh) 用于飞机机舱中的温度控制的设备及方法
US8800594B2 (en) Gas turbine engine fuel return valve and system
CN202493525U (zh) 控制阀组件以及用于阀致动器的旁通装置
US5744034A (en) Hydraulic circuit
EP3517432A1 (en) Aircraft hydraulic system
CN104632303A (zh) 一种燃气轮机透平的自动智能冷却系统和方法
CN111831021A (zh) 压强控制装置以及调压系统
CN203906450U (zh) 用于液压回路的安全装置
RU2039297C1 (ru)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подачи пара к паровой турбине
CN217356512U (zh) 一种防止高压供汽管道调节阀卡涩的系统
CN210688183U (zh) 给水系统和核电站
CN109185143B (zh) 多轴多级齿轮组装式压缩机密封气的控制装置
CN220851788U (zh) 蒸汽稳定调压系统
CN109114058A (zh) 液压系统的卸载装置
CN111831020A (zh) 调压系统
CN209386347U (zh) 液体循环调节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