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42865U - 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及横置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及横置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42865U
CN216842865U CN202122993191.4U CN202122993191U CN216842865U CN 216842865 U CN216842865 U CN 216842865U CN 202122993191 U CN202122993191 U CN 202122993191U CN 216842865 U CN216842865 U CN 216842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valve
shock absorber
compensation
shaped groove
transverse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31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chang Shanchu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chang Shanchu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chang Shanchu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chang Shanchu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31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42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42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428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及横置减振器,包括设置有U型槽的底阀、安装底阀上的底盖;在所述U型槽内设置有补偿孔和压缩孔,所述压缩孔以底阀轴心为圆心呈环状阵列,所述补偿孔设置在U型槽的开口侧且位于压缩孔远离底阀轴心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的通过补偿孔进行油液补偿。

Description

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及横置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及横置减振器。
背景技术
在部分商用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中,由于驾驶室本身自重较大,在车辆运动转弯时,为兼顾驾驶室上下的震动和水平方向的横向侧倾,确保车身保持平衡,我们在竖直安放的减振器旁边,同时加装一支横向水平减振器,缓解驾驶室横向侧倾程度和改善平顺性。
车辆运行时,当车身与轮胎(轴)发生相对位移时,活塞杆在减振器内部上下往复运动,减振器内的油液通过复原阀、流通阀、补偿阀和压缩阀这四个阀内的孔隙反复从一个腔室流向另一个腔室;孔壁与油液之间的摩擦和油分子之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衰减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实现减振的作用。
在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底阀时,横向减振器的安装位置水平横置,减振器内的油液由于重力的作用,油液只能充满在减振器下部;减振器的压缩阀和补偿阀由于油液未充满而造成油液补偿不足,不能及时补充工作缸内腔,导致减振器阻尼力的输出不稳定,缓冲横向偏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及横置减振器,能够充分的通过补偿孔进行油液补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方面;
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包括设置有U型槽的底阀、安装底阀上的底盖;在所述U型槽内设置有补偿孔和压缩孔,所述压缩孔以底阀轴心为圆心呈环状阵列,所述补偿孔设置在U型槽的开口侧且位于压缩孔远离底阀轴心的一侧。
安装时,将底阀安装在工作缸的端部使得补偿孔、压缩孔分别与工作缸连通,同时保证U型槽的开口向下,这样使得补偿孔将位于工作缸的下半部分且与工作缸连通;在工作时,油液通过底阀底部设置在补偿孔实现油液的进出,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环状设置的补偿孔,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对于工作时,油液的补偿更加及时,相比现有技术油液不会从上部的补偿孔中向底盖一侧输出,本实用新型只能从下部的补偿孔输出,这样使得补偿更加及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实现补偿孔的设置;
所述补偿孔为环状孔,其数量为多个且均匀的设置在U型槽内,多个所述补偿孔依次连接形成一段以底阀轴心为与圆心的圆弧段。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满足油液的补偿需求;
所述补偿孔的面积和大于压缩孔的总面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补偿孔的设置,满足使用要求;
所述U型槽包括弧线段、对称设置且分别与弧线段连接的两根直线段;两根直线段的相交形成夹角A。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角A为30°,其顶点与底阀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底盖能够有效的进行油液的收集;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油液全部通过补偿孔流入工作缸内;
所述底盖设置有安装底阀的安装槽;在所述底阀内还设置有与U型槽对应设置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与安装槽连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满足油液的收集;
所述安装槽呈锥台状,其小端设置在远离底阀的一侧,所述集油槽的底部与安装槽的小端在同一平面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油液能够有效的进入到工作缸内;
所述集油槽的侧面呈U型结构且与U型槽的尺寸大小一致,其开口方向与U型槽的开口方向一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偿孔的数量为多个且以底阀轴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
另一方面:
一种横置减振器,以上所述的底阀结构,所述补偿孔、压缩孔分别与减振器的工作缸连通;所述U型槽的开口设置在靠近工作缸底部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圆环形阵列的补偿孔改进为只在工作缸的下部设置补偿孔;使得油液只能通过该补偿孔进出,相比现有技术,油液不会从上部的补偿孔进出,进而有效的保证减振器内的油液全部由该孔通过,补偿更加及时,使得减振器阻尼力的输出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盖内设置用于收集油液的集油槽,从补偿孔出来的油液将全部收集在集油槽内;相比现有技术其能够有效的保证所有的油液全部进入到工作缸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底阀与底盖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阀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盖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盖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阀;11、U型槽;12、补偿孔;13、压缩孔;2、底盖;21、安装槽;22、集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申请所提及的"第一 "、"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在本申请实施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定位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柱。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
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包括设置有U型槽11的底阀1、安装底阀1上的底盖2;在所述U型槽11内设置有补偿孔12和压缩孔13,所述压缩孔13以底阀1轴心为圆心呈环状阵列,所述补偿孔12设置在U型槽11的开口侧且位于压缩孔13远离底阀1轴心的一侧。
安装时,将底阀1安装在工作缸的端部使得补偿孔12、压缩孔13分别与工作缸连通,同时保证U型槽11的开口向下,这样使得补偿孔12将位于工作缸的下半部分且与工作缸连通;在工作时,油液通过底阀1底部设置在补偿孔12和压缩孔 13实现油液的进出,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环状设置的补偿孔12,部分油液将从上部的补偿孔12进出;在工作时,油液的补偿为瞬时行为,上部的部分油液将不能补充到工作腔内无法补偿到工作缸内;
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对于工作时,油液的补偿更加及时;相比现有技术油液不会从上部的补偿孔12中向底盖2一侧输出,本实用新型只能从下部的补偿孔 12输出,这样使得补偿更加及时、可靠。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的补偿孔12的设置;
所述补偿孔12为环状孔,其数量为多个且均匀的设置在U型槽11内,多个所述补偿孔12依次连接形成一段以底阀1轴心为与圆心的圆弧段。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满足油液的补偿需求;
所述补偿孔12的面积和大于压缩孔13的总面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补偿孔12的设置,满足使用要求;
所述U型槽11包括弧线段、对称设置且分别与弧线段连接的两根直线段;两根直线段的相交形成夹角A。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角A为30°,其顶点与底阀1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底盖2能够有效的进行油液的收集,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油液全部通过补偿孔12流入工作缸内;
所述底盖2设置有安装底阀1的安装槽21;在所述底阀1内还设置有与U型槽11对应设置的集油槽22,所述集油槽22与安装槽21连通。
将集油槽22设置在安装槽21的底部,安装槽21用于底阀1的安装,集油槽22 与补偿孔12对应设置,使得油液通过工作缸流出后能够之间进入到集油槽22中,这样就使得所有的油液能够最大限度的通过补偿孔12回到工作缸中;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满足油液的收集;
所述安装槽21呈锥台状,其小端设置在远离底阀1的一侧,所述集油槽22的底部与安装槽21的小端在同一平面上。
当然安装槽21,也可为球面凹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油液能够有效的进入到工作缸内;
所述集油槽22的侧面呈U型结构且与U型槽11的尺寸大小一致,其开口方向与U型槽11的开口方向一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偿孔12的数量为多个且以底阀1轴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
优选的,如图3所示,补偿孔12为3个,压缩孔13为6个。
优选的,底阀1为粉末冶金件,经烧结后进行熏蒸处理,硬度大致HRB80作业;
底盖采用SPCC或SPHC板材,通过冲压成型工艺制作。
另一方面:
一种横置减振器,包括以上所述的底阀1结构,所述补偿孔12、压缩孔13分别与减振器的工作缸连通;所述U型槽的开口设置在靠近工作缸底部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横向减振器拉伸压缩过程中因油液补偿不足而带来的阻尼力不稳定的问题,能稳定地得到缓冲阻尼力;充分的发挥横向减振器在汽车悬置系统中减少减弱横向偏摆和偏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U型槽的底阀、安装底阀上的底盖;在所述U型槽内设置有补偿孔和压缩孔,所述压缩孔以底阀轴心为圆心呈环状阵列,所述补偿孔设置在U型槽的开口侧且位于压缩孔远离底阀轴心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孔为环状孔,其数量为多个且均匀的设置在U型槽内,多个所述补偿孔依次连接形成一段以底阀轴心为与圆心的圆弧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孔的面积和大于压缩孔的总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包括弧线段、对称设置且分别与弧线段连接的两根直线段;两根直线段的相交形成夹角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A为30°,其顶点与底阀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设置有安装底阀的安装槽;在所述底阀内还设置有与U型槽对应设置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与安装槽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呈锥台状,其小端设置在远离底阀的一侧,所述集油槽的底部与安装槽的小端在同一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的侧面呈U型结构且与U型槽的尺寸大小一致,其开口方向与U型槽的开口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孔的数量为多个且以底阀轴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
10.一种横置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底阀结构,所述补偿孔、压缩孔分别与减振器的工作缸连通;所述U型槽的开口设置在靠近工作缸底部的一侧。
CN202122993191.4U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及横置减振器 Active CN216842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3191.4U CN216842865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及横置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3191.4U CN216842865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及横置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42865U true CN216842865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04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3191.4U Active CN216842865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及横置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428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674143U (zh) 机车车辆用横向减振器
CN105736623A (zh) 一种压控可调阻尼减振器
CN204284289U (zh) 一种振幅选择减振器
CN104482102A (zh) 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
CN111365402A (zh) 一种磁流变液双向阻尼调节阀
CN216842865U (zh) 一种横置减振器的底阀结构及横置减振器
CN206770480U (zh) 一种自动调节减振器
CN200957821Y (zh) 液气缓冲器
CN210087888U (zh) 频率敏感型减振器
CN204327839U (zh) 一种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的油气分离结构
CN203906637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上的液压减震器
CN210889882U (zh) 一种具有选频作用的fcd减振器
CN114877010A (zh) 一种双缸车辆减震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3017426U (zh) 一体式烛式油气悬挂
CN103016603B (zh) 预压阻尼力可调的倒置式后减震
CN209245131U (zh) 单筒可调式减震器
CN1858460A (zh) 自动调控减振器
CN203098723U (zh) 整体气囊式减震器
CN202991999U (zh) 可调预压阻尼力的倒置式后减震
CN112253668A (zh) 一种减振器的可调节低速回弹阻尼结构
CN107989947B (zh) 一种多活塞阻尼可调式减震器机构
CN211525411U (zh) 用于大侧向力减震器的阀座
CN201963801U (zh) 一种阻尼可调的油气弹簧系统
CN216478643U (zh) 用于油压减振器流线形阻尼节流孔结构及油压减振器
CN216519360U (zh) 一种活塞总成及装配有活塞总成的新型双向复原阀组件、减振器阀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