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8931U - 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8931U
CN216838931U CN202220068770.XU CN202220068770U CN216838931U CN 216838931 U CN216838931 U CN 216838931U CN 202220068770 U CN202220068770 U CN 202220068770U CN 216838931 U CN216838931 U CN 2168389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concrete
lower section
pipe concret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687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赫
靳小波
刘祎扬
敬小辉
李朝晖
王思齐
曹鸿猷
熊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Fourth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Fourth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Fourth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Fourth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687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89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89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89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涉及斜塔斜拉桥技术领域,包括:主梁,主梁上设有贯穿通孔;主塔背向支撑,主塔背向支撑包括上段背向支撑钢管和下段背向支撑钢管,上段背向支撑钢管和下段背向支撑钢管分别位于贯穿通孔的上下两端;钢管混凝土,钢管混凝土为若干个,若干个钢管混凝土固定于贯穿通孔内,钢管混凝土上端与上段背向支撑钢管相连接,钢管混凝土的下端与下段背向支撑钢管相连接,钢管混凝土外壁与贯穿通孔的内壁之间浇筑有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的直径为100mm。本实用新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管混凝土与主梁进行连接,避免主塔背向支撑钢管与主梁直接接触,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主塔背向支撑钢管对主梁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斜塔斜拉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桥梁外形的追求越来越高,具有艺术感的桥梁更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和青眯,桥梁工程师设计出了斜塔斜拉桥,它不仅继承了普通斜拉桥桥体轻盈、线条流畅的特点,而且倾斜的斜塔更给人带来了不对称的美感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但与此同时此类桥梁对施工难度越来越高,该类结构由于桥塔倾斜,容易造成施工过程中桥塔根部弯矩过大以及桥塔根部混凝土裂纹出现。
目前,为解决由主塔倾斜引起施工中的桥塔安全问题,可以在桥塔施工过程中搭设主塔背向支撑,主塔背向支撑的上支点与桥塔连接、下支点与地面连接。其中,主塔背向支撑多采用直径较大的钢管组成,主塔背向支撑钢管需要穿过主梁梁体,穿过梁体时会导致主梁承载力削弱以及应力集中,过大的孔洞还会影响主梁预应力钢束张拉。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新型的主梁与主塔背向支撑的连接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钢管混凝土与主梁相连接,有效的避免主塔背向支撑钢管对主梁造成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包括:
主梁,所述主梁上设有贯穿通孔;
主塔背向支撑,所述主塔背向支撑包括上段背向支撑钢管和下段背向支撑钢管,所述上段背向支撑钢管和所述下段背向支撑钢管分别位于所述贯穿通孔的上下两端;
钢管混凝土,所述钢管混凝土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钢管混凝土固定于所述贯穿通孔内,所述钢管混凝土的上端与所述上段背向支撑钢管相连接,所述钢管混凝土的下端与所述下段背向支撑钢管相连接,所述钢管混凝土的外壁与所述贯穿通孔的内壁之间浇筑有混凝土,所述钢管混凝土的直径为100mm,所述钢管混凝土中的管壁厚度为8mm。
优选的,所述上段背向支撑钢管的下端固定有上段封板,所述上段封板的厚度为20mm;
所述下段背向支撑钢管的上端固定有下段封板,所述下段封板的厚度为20mm。
优选的,所述钢管混凝土的上端固定有上段固定板,所述上段固定板的厚度为34mm;
所述钢管混凝土的下端固定有下段固定板,所述下段固定板的厚度为34mm。
优选的,所述上段封板与所述上段固定板之间固定有若干个上段第一加劲板,所述上段封板与所述上段固定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
所述下段封板与所述下段固定板之间固定有若干个下段第一加劲板,所述下段封板与所述下段固定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上段第一加劲板和所述下段第一加劲板的厚度均为10mm。
优选的,所述钢管混凝土的上端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个上段第二加劲板;
所述钢管混凝土的下端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个下段第二加劲板。
优选的,所述上段第二加劲板和所述下段第二加劲板的厚度均为10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钢管混凝土承载能力高,可以有效保障主塔背向支撑承载力;
(2)主塔背向支撑钢管不直接与主梁接触,与主梁脱离,避免主梁与主塔背向支撑钢管之间受力复杂;
(3)钢管混凝土穿过主梁时孔洞小,基本不影响主梁施工和预应力钢束张拉,方便施工;
(4)方便维护和后期拆除;
(5)所用材料为常规型钢和钢板,无需特殊加工,造价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中钢管混凝土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主梁;21-上段背向支撑钢管;22-下段背向支撑钢管;31-上段封板;32-下段封板;41-上段第一加劲板;42-下段第一加劲板;51-上段固定板;52-下段固定板;61-上段第二加劲板;62-下段第二加劲板;7-钢管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钢管混凝土与主梁相连接,有效的避免主塔背向支撑钢管对主梁造成的影响。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包括:
主梁1,主梁1为斜拉桥的桥梁,主梁1上设有贯穿通孔,即原来供主塔背向支撑钢管穿过的孔;
主塔背向支撑,主塔背向支撑包括上段背向支撑钢管21和下段背向支撑钢管22,可以理解为将原来的背向支撑钢管由中间截断,使其不穿过主梁1,上段背向支撑钢管21和下段背向支撑钢管22分别位于贯穿通孔的上下两端;
钢管混凝土7,钢管混凝土就是把混凝土灌入钢管中并捣实以加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一般的,我们把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下的钢管混凝土称为普通钢管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高强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100以上的钢管混凝土称为钢管超高强混凝土;
钢管混凝土7为若干个,至于钢管混凝土7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主梁1的受力情况进行选择,若干个钢管混凝土7固定于贯穿通孔内,若干个钢管混凝土7相互平行、竖直分布。钢管混凝土7的上端与上段背向支撑钢管21相连接,钢管混凝土7的下端与下段背向支撑钢管22相连接,钢管混凝土7的外壁与贯穿通孔的内壁之间浇筑有混凝土,钢管混凝土7的直径为100mm,钢管混凝土7的管壁厚度为8mm,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其他直径的钢管混凝土7。
使用时,去除了背向支撑钢管,在贯穿通孔处改为用钢管混凝土7进行连接,从而避免背向支撑钢管与主梁1连接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于本实施例中,上段背向支撑钢管21的下端固定有上段封板31,上段封板31的作用是封闭住上段背向支撑钢管21的开口,使其方便连接,上段封板31的厚度为20mm,直径为300mm;
下段背向支撑钢管22的上端固定有下段封板32,同理,下段封板32的作用是封闭住下段背向支撑钢管22的开口,使其方便连接,下段封板32的厚度为20mm,直径为300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段封板31和下段封板32的具体尺寸。
于本实施例中,钢管混凝土7的上端固定有上段固定板51,多个钢管混凝土7的上端连接同一个上段固定板51,上段固定板51的厚度为34mm;
钢管混凝土7的下端固定有下段固定板52,多个钢管混凝土7的下端连接同一个下段固定板52,下段固定板52的厚度为34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段固定板51和下段固定板52的具体厚度。
于本实施例中,上段封板31与上段固定板51之间固定有若干个上段第一加劲板41,上段封板31与上段固定板51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多个上段第一加劲板41通过混凝土被牢牢固定,从而加强整体的强度,混凝土强度为C40;
下段封板32与下段固定板52之间固定有若干个下段第一加劲板42,下段封板32与下段固定板52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多个下段第一加劲板42通过混凝土被牢牢固定,从而加强整体的强度,混凝土强度为C40。
于本实施例中,上段第一加劲板41和下段第一加劲板42的厚度为10mm,长度为150mm,宽度为100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段第一加劲板41和下段第一加劲板42的具体尺寸。
于本实施例中,钢管混凝土7的上端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个上段第二加劲板61,如图2所示,第二加劲板为直角梯形结构,一边与钢管混凝土7固定,一边与上段固定板51固定,一个钢管混凝土7上端的上段第二加劲板61具体设置为四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同理的,钢管混凝土7的下端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个下段第二加劲板62,其形状以及数量与上段第二加劲板61相同,并且与之对称分布。
于本实施例中,上段第二加劲板61和下段第二加劲板62的厚度均为10mm,并且其长度为150mm,宽度为100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段第二加劲板61和下段第二加劲板62的具体尺寸。
整体的制作过程如下:
(1)测量放样,钢管混凝土7柱脚点(即钢管混凝土7的上下两端)在上段固定板51和下段固定板52的位置必须对正,在上段固定板51未盖前测量出钢管混凝土7柱脚点(上下两端)在背向支撑钢管顶口的位置;
(2)在钢管混凝土7柱脚点位置对应的背向支撑钢管管壁内外,用上段第二加劲板61和下段第二加劲板62进行加强,上段第二加劲板61和下段第二加劲板62采用双面焊;
(3)背向支撑钢管遇主梁1时截断采取小直径的钢管混凝土7进行连接,截断处接头钢管通过上段第一加劲板41和上段封板31、下段第一加劲板42和下段封板32进行局部加强,并在钢管接头处灌入混凝土填充。
(4)安装小直径的钢管混凝土7,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在上段固定板51和下段固定板52上放出各钢管混凝土7柱脚位置,将钢管混凝土7安装到指定位置,并用焊接固定。为增强刚度及稳定性在每根钢管混凝土7与上段固定板51或下段固定板52之间设置上段第二加劲板61或下段第二加劲板62。
(5)预留孔洞处理,将穿过主梁1的钢管混凝土7留下的孔洞进行凿毛,表面粗糙后,然后支吊模,采用混凝土进行填充密实。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梁,所述主梁上设有贯穿通孔;
主塔背向支撑,所述主塔背向支撑包括上段背向支撑钢管和下段背向支撑钢管,所述上段背向支撑钢管和所述下段背向支撑钢管分别位于所述贯穿通孔的上下两端;
钢管混凝土,所述钢管混凝土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钢管混凝土固定于所述贯穿通孔内,所述钢管混凝土的上端与所述上段背向支撑钢管相连接,所述钢管混凝土的下端与所述下段背向支撑钢管相连接,所述钢管混凝土的外壁与所述贯穿通孔的内壁之间浇筑有混凝土,所述钢管混凝土的直径为100mm,所述钢管混凝土中的管壁厚度为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背向支撑钢管的下端固定有上段封板,所述上段封板的厚度为20mm;
所述下段背向支撑钢管的上端固定有下段封板,所述下段封板的厚度为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的上端固定有上段固定板,所述上段固定板的厚度为34mm;
所述钢管混凝土的下端固定有下段固定板,所述下段固定板的厚度为34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封板与所述上段固定板之间固定有若干个上段第一加劲板,所述上段封板与所述上段固定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
所述下段封板与所述下段固定板之间固定有若干个下段第一加劲板,所述下段封板与所述下段固定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第一加劲板和所述下段第一加劲板的厚度均为1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混凝土的上端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个上段第二加劲板;
所述钢管混凝土的下端外壁上固定有若干个下段第二加劲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第二加劲板和所述下段第二加劲板的厚度均为10mm。
CN202220068770.XU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 Active CN2168389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8770.XU CN216838931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8770.XU CN216838931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8931U true CN216838931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3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68770.XU Active CN216838931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89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9224B (zh) 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整体式剪力墙及制备和安装方法
CN105002816B (zh) 预制拼装的鱼腹工字型预应力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及施工方法
CN103924505B (zh) 采用波形钢腹板的预制钢-混凝土组合t梁及施工方法
CN108505433B (zh) 一种桥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0491639C (zh) 箱型底板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42630B (zh) 一种内嵌单片式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施工方法
CN113638304B (zh) 混凝土梁式桥隐盖梁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8867341B (zh) 一种gfrp管-混凝土-型钢组合柱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1967795B (zh) 新型内置式索桁锚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0985489Y (zh) 内置斜腿刚架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桥
CN216838931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
CN109356190B (zh) 一种格构柱式墩台混凝土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16663769U (zh) 一种钢棒穿过斜塔斜拉桥主梁的结构
CN216108007U (zh) 混凝土梁式桥及其现浇隐盖梁
CN113512932B (zh) 预应力钢束连接的预制小箱梁式隐盖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0491638C (zh) 内置斜腿刚架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17204610U (zh) 低多层免支撑装配式超高性能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建筑物
CN206635638U (zh) 采用体内预应力系统的预制薄壁盖梁
CN213539440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
CN107542212A (zh) 一种可整体连接的预制多孔板及其连接方法
WO2022241814A1 (zh) 装配式拉筋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3106846A (zh) 一种装配式拉筋钢管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00949A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单向密肋叠合板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CN109972512A (zh) 一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现浇施工方法
CN111173148A (zh) 型钢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