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4300U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4300U
CN216834300U CN202122300948.7U CN202122300948U CN216834300U CN 216834300 U CN216834300 U CN 216834300U CN 202122300948 U CN202122300948 U CN 202122300948U CN 216834300 U CN216834300 U CN 2168343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chute
umbrella
crank
open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094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卓然
程钟琪
吴敏
邓跃鸣
万诺
孟宪伟
狄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n Aerospace Propuls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2230094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43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43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43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该开伞机构包括伞仓、伞盖、开伞舵机、舵机曲柄以及开伞曲柄。伞仓为半圆柱形结构,其空腔内部用于放置降落伞;伞仓设置有降落伞出口;伞盖顶部设置有伞盖挂钩,盖合于降落伞出口;开伞曲柄设置有曲柄挂钩转动连接于伞仓的顶部,使曲柄挂钩与伞盖挂钩钩接;开伞舵机固定安装于伞仓的一个侧平面;舵机曲柄固定安装于舵机输出轴,用于驱动开伞曲柄转动以使相互钩接的伞盖挂钩与曲柄挂钩脱钩,进而打开降落伞出口。该开伞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伞降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
背景技术
如今,随着飞行器技术的逐步成熟,无人机航拍、无人机表演、直升机救灾、火箭运载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相关科研活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使飞行器在场地受限以及突发故障等情况下仍能安全降落,一般会在飞行器上配备降落伞以及相应的降落伞开伞机构。
传统的降落伞开伞机构多靠点火控制装置进行驱动,此装置不但浪费材料,而且不能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该开伞机构利用舵机驱动相互钩接的曲柄挂钩与伞盖挂钩脱钩,进而使伞仓中的降落伞打开,其结构简单、安全高效并且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该降落伞开伞机构包括伞仓、伞盖、开伞舵机、舵机曲柄以及开伞曲柄;
所述伞仓为半圆柱形结构,包括围绕形成内部空腔的弧形板、上顶板、下底板与侧板;所述弧形板设置有降落伞出口,顶部设置有锁紧通道;所述上顶板为半圆形板,水平地固定连接于所述锁紧通道的下侧边缘;所述下底板为半圆形板,水平地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板的底部,并在弧形边缘中部设置有限位通道;所述侧板为矩形,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顶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并设置有开孔;
所述伞盖与所述降落伞出口形状配合,顶部设置有穿设于所述锁紧通道的伞盖挂钩,下底部设置有插入所述限位通道的限位部;
所述开伞曲柄转动连接于所述顶板的顶面,且在朝向所述弧形板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伞盖挂钩钩接的曲柄挂钩;
所述开伞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侧板,其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所述舵机曲柄,用于驱动所述开伞曲柄转动以使相互钩接的所述伞盖挂钩与所述曲柄挂钩脱钩。
进一步地,所述开伞曲柄为Y形结构,包括主杆、支杆和弹性支杆;所述主杆朝向所述开伞舵机;
所述曲柄挂钩形成于所述支杆背离所述主杆的一端;
在所述主杆与所述支杆和所述弹性支杆的连接部设置有销孔;
所述销孔与设置在所述上顶板的第一销轴实现转动配合;
所述弹性支杆为弹性结构,通过设置于所述顶板的第二销轴进行限位,用于脱钩后的所述开伞曲柄的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通道为矩形通孔;
所述限位部为凸块;
所述凸块与所述矩形通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设置有系绳孔。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为方形凸块,且经圆角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系绳孔的绳索。
进一步地,所述开孔为圆孔;
所述侧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开伞舵机的舵机槽和用于对所述开伞舵机进行卡接的舵机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外壁的四角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带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的外壁还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上顶板的顶面还设置有对所述开伞曲柄进行限位的第三销轴,所述第三销轴与所述第三销轴分布于所述开伞曲柄的两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降落伞开伞机构主要由伞仓、伞盖、开伞舵机、舵机曲柄、开伞曲柄组成,结构简单;降落伞开伞机构除开伞舵机外无额外的电子设备,可靠性高;降落伞开伞机构通过伞盖挂钩与曲柄挂钩的钩接,将伞盖封闭伞仓的降落伞开口处,当需要打开降落伞时,通过开伞舵机驱动开伞曲柄转动,使得伞盖挂钩与曲柄挂钩脱钩,伞盖的顶部在自身重力和降落伞的膨胀作用下与伞仓分离,使得伞仓内部与外部通过降落伞开口连通,降落伞穿过降落伞开口后实现打开,在降落伞打开过程中,降落伞开伞机构的各个部件均不会受损且不丢失,可重复使用,提高了利用效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降落伞开伞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降落伞开伞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降落伞开伞机构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安装开伞舵机一面的降落伞开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伞仓,2-伞盖,3-开伞舵机,4-舵机曲柄,5-开伞曲柄,6-上顶板,7-侧板,8-支柱,9-开孔,10-加强筋,11-第一销轴,12-第二销轴,13-第三销轴,14-下底板,15-凸块,16-弧形板,17-主杆,18-弹性支杆,19-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开伞机构,包括伞仓1、伞盖2、开伞舵机3、舵机曲柄4以及开伞曲柄5;参照图2、图3和图4,伞仓1为半圆柱形结构,具有内部空腔,用来放置降落伞;伞仓1包括围绕形成内部空腔的弧形板16、上顶板6、下底板14与侧板7;在弧形板16的中部设置了一个降落伞出口,如此,降落伞可以通过该出口离开伞仓1的内部空腔;除在弧形板16上设置了降落伞出口外,在它的顶部还设置了一小开口;上顶板6为半圆形板,水平地固定连接于弧形板16顶部小开口的下侧边缘,在弧形板16中心位置设置了一个销轴,称为第一销轴11;下底板14为半圆形板,水平地固定连接于弧形板16的底部,并在下底板14的弧形边缘中部设置有一个矩形开口;侧板7竖直地固定连接于上顶板6与下底板14之间,使弧形板16、上顶板6、下底板14与侧板7一起形成能容纳降落伞的伞仓1;在侧板7的上部边缘设置了一个舵机槽,该舵机槽内陷于伞仓1的内部空腔形成,将开伞舵机3放置在舵机槽中,并用舵机卡扣固定住;在开伞舵机3的输出轴上固定一个杆件称为舵机曲柄4,并使舵机曲柄4平行于上顶板6;在侧板7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开孔9,其形状可以为圆形,放置于伞仓1的降落伞的伞绳通过这个圆形开孔与飞行器主体连接;在侧板7的外壁面的四个角设置带内螺纹的支柱8,通过这些支柱8,可以将该开伞机构固定连接于飞行器主体结构;
伞盖2用于对降落伞开口进行封闭与打开,将它的形状大小设计成降落伞出口的形状大小;并且在伞盖2的顶部设置了一个近似于“L”形的伞盖挂钩,在其下底部设置了一个带通孔的凸块15,通孔系上与飞行器主体连接的绳索,当伞盖2盖合在降落伞出口后,伞盖2顶部的伞盖挂钩刚好从弧形板16顶部的小开口伸出至上顶板6上,伞盖2下底部的凸块15能刚好伸入下底板14的矩形开口;
开伞曲柄5为Y形结构,包括主杆17、支杆19和弹性支杆18;主杆17朝向开伞舵机3;在主杆17、支杆19以及弹性支杆18的连接部设置了一个销孔,开伞曲柄5通过该销孔与上顶板6上的第一销轴11的配合,实现与上顶板6的转动连接;在支杆19背离主杆17的一端设置了近似“L”形的曲柄挂钩,并且曲柄挂钩可以与伞盖挂钩相互钩接;弹性支杆18具有较大的弹性,并且在上顶板6设置一个第二销轴12,第二销轴12对弹性支杆18限位,如此,曲柄挂钩与伞盖挂钩能紧密地钩接;将降落伞叠压放置于伞仓1的空腔中,降落伞对伞盖2施加一个向外的推力,这时,下定板14设置的伞盖2下部设置的小矩形开口对伞盖2下部的凸块15起到限位作用,阻止伞盖2发生位移,同时,伞盖2顶部的“L”形挂钩与曲柄挂钩紧密钩接,阻止伞盖2发生位移,如此,伞盖2可牢固地封闭降落伞出口;
在遇到紧急情况或者其它需要使用降落伞实现飞行器的着陆时,开伞舵机3驱动舵机曲柄4逆时针旋转到与开伞曲柄5接触,推动开伞曲柄5顺时针旋转,进而使相互钩接的曲柄挂钩与伞盖挂钩脱钩,伞盖2在伞仓1中的降落伞的膨胀作用以及自身重力作用下,伞盖2从降落伞出口脱离,打开降落伞出口,但由于伞盖2系有与飞行器主体连接的绳索,故伞盖2可反复使用;伞盖2从降落伞出口脱离后,开伞曲柄5在弹性支杆18的弹性作用下复位;
为提高该开伞机构的可靠性,对伞盖2下底部设置的凸块15进行圆角处理,同时,使矩形开口的面积比凸块的面积更大,如此,在开伞时,伞盖2下底部的凸块15能更顺畅地从下底板14的矩形开口中退出;为使开伞机构更加完善,在上顶板6上再设置第三销轴13,第三销轴13与第二销轴12分布于开伞曲柄5的两侧,并且为了避免折断开伞曲柄5,将第三销轴13设置在紧邻主杆17的位置,对开伞曲柄5进行限位,当舵机曲柄4推动开伞曲柄5与第三销轴12接触时,开伞曲柄5不能继续转动,进而使舵机曲柄4也不能再继续转动,此时,舵机3接受停机信号自动停机;另外,在侧板16的外壁面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10,如此,可以提高该开伞机构的强度。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伞仓(1)、伞盖(2)、开伞舵机(3)、舵机曲柄(4)以及开伞曲柄(5);
所述伞仓(1)为半圆柱形结构,包括围绕形成内部空腔的弧形板(16)、上顶板(6)、下底板(14)与侧板(7);所述弧形板(16)设置有降落伞出口,顶部设置有锁紧通道;所述上顶板(6)为半圆形板,水平地固定连接于所述锁紧通道的下侧边缘;所述下底板(14)为半圆形板,水平地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板(16)的底部,并在弧形边缘中部设置有限位通道;所述侧板(7)为矩形,沿竖直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上顶板(6)与所述下底板(14)之间,并设置有开孔(9);
所述伞盖(2)与所述降落伞出口形状配合,顶部设置有穿设于所述锁紧通道的伞盖挂钩,下底部设置有插入所述限位通道的限位部;
所述开伞曲柄(5)转动连接于所述上顶板(6)的顶面,且在朝向所述弧形板(16)的一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伞盖挂钩钩接的曲柄挂钩;
所述开伞舵机(3)固定安装于所述侧板(7),其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所述舵机曲柄(4),用于驱动所述开伞曲柄(5)转动以使相互钩接的所述伞盖挂钩与所述曲柄挂钩脱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伞曲柄(5)为Y形结构,包括主杆(17)、支杆(19)和弹性支杆(18);所述主杆(17)朝向所述开伞舵机(3);
所述曲柄挂钩形成于所述支杆(19)背离所述主杆(17)的一端;
在所述主杆(17)与所述支杆(19)和所述弹性支杆(18)的连接部设置有销孔;
所述销孔与设置在所述上顶板(6)的第一销轴(11)实现转动配合;
所述弹性支杆(18)为弹性结构,通过设置于所述上顶板(6)的第二销轴(12)进行限位,用于脱钩后的所述开伞曲柄(5)的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通道为矩形通孔;
所述限位部为凸块(15);
所述凸块(15)与所述矩形通孔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5)设置有系绳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5)为方形凸块,且经圆角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伞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系绳孔的绳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9)为圆孔;
所述侧板(7)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开伞舵机(3)的舵机槽和用于对所述开伞舵机(3)进行卡接的舵机卡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7)的外壁的四角设置有支柱(8),所述支柱(8)带内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7)的外壁还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1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6)的顶面还设置有对所述开伞曲柄(5)进行限位的第三销轴(13),所述第三销轴(13)与所述第二销轴(12)分布于所述开伞曲柄(5)的两侧。
CN202122300948.7U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 Active CN2168343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0948.7U CN216834300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0948.7U CN216834300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4300U true CN216834300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3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0948.7U Active CN216834300U (zh) 2021-09-22 2021-09-22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43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4012B2 (en) Aircraft nacelle incorporating a hood closure device that is independent of the locking mechanism
RU2396191C1 (ru) Система отделения полезной нагрузки
US20130017083A1 (en) Excessive Wind Portal for Wind Turbines
CN202783782U (zh) 无人机用脱伞装置
CN108454867A (zh) 无人机负载模组组件及回缩机构
CN216834300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降落伞开伞机构
CN209535455U (zh) 一种可拆卸多旋翼无人机
CN104401484A (zh) 能自主折叠、展开的六旋翼飞行器机架
CN207106894U (zh) 一种带有救生装置的无人机
CN105173122B (zh) 适用于空间飞行器舱外把手和暴露载荷之间的连接装置
CN106184770B (zh) 一种无人机抛伞装置及无人机
CN109398684B (zh) 一种无人机拦阻钩机构
CN107600393A (zh) 球载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的折叠式起落架及其折叠结构
CN205366080U (zh) 无人机降落伞自动脱离装置
CN209241311U (zh) 一种无人机拦阻钩机构
CN105857541B (zh) 船舶防侧翻装置及用于该防侧翻装置的翼板收放装置
CN107010244B (zh) 一种分体式无人机
CN106494649A (zh) 一种基于气动力的载人火箭新型逃逸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KR101856594B1 (ko) 지형 모니터링용 무인기
CN207045111U (zh) 客车应急车门系统及客运车辆
CN206231642U (zh) 一种基于气动力的载人火箭新型逃逸装置
CN112193415B (zh) 一种组合救援无人机及其使用方法
US2517361A (en) Automatic burden release for cargo parachutes
CN212530085U (zh) 一种用于飞行器尾部降落伞的快速分离机构和飞行器
CN212401522U (zh) 一种轻型折叠式多旋翼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