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4814U - 一种仿真减压玩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真减压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24814U
CN216824814U CN202220265718.3U CN202220265718U CN216824814U CN 216824814 U CN216824814 U CN 216824814U CN 202220265718 U CN202220265718 U CN 202220265718U CN 216824814 U CN216824814 U CN 216824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y
splicing body
splicing
surrounding edge
pressure reli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6571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彭贺
汤伟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aosheng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aosheng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aosheng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aosheng Outdoo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US17/841,62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511208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24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24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00Dolls
    • A63H3/36Details; Accessories
    • A63H3/48Mounting of parts within dolls, e.g. automatic eyes or parts for animation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仿真减压玩具,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多个拼接体,所述拼接体包括有漏斗状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从前侧边往后且向外倾斜延伸出有围设在主壳体外的围边,所述主壳体内的中心位置凹设有母接头,所述主壳体的后端具有与母接头对应的公接头,组装时,前一个拼接体的公接头可转动地与后一个拼接体的母接头连接,并且,前一个拼接体的围边的后段位于后一个拼接体的围边的前段外侧;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个可扭动的玩具,其具有新奇好玩、解闷减压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仿真减压玩具
优先权信息
本申请请求2021年10月13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2459029.4,专利名称为“一种仿真减压玩具”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并且通过参照将其全文并入此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仿真减压玩具。
背景技术
为了娱乐儿童,给儿童解闷减压,让其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目前市场上的儿童玩具样式各种各样,有玩具车、玩具枪以及一些仿生玩具,如仿熊猫、仿鸟、仿卡通人物形象等的玩具,虽然儿童玩具品类众多,但是由于儿童好奇心强、天性对玩具喜新厌旧,一般新买的玩具玩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觉得无聊,不再有兴趣,因此为满足儿童玩具的市场需求,就必须不断开发设计出新奇的儿童玩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减压玩具,其具有新奇好玩、解闷减压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真减压玩具,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多个拼接体,所述拼接体包括有漏斗状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前侧形成有内径由前向后逐渐减小的内腔,所述主壳体从前侧边往后且向外倾斜延伸出有围设在主壳体外的围边,所述主壳体内腔的中心位置凹设有母接头,所述主壳体的后端具有与母接头对应的公接头,组装时,前一个拼接体的公接头可转动地与后一个拼接体的母接头连接,并且,前一个拼接体的围边的后段位于后一个拼接体的围边的前段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围边的外侧面为凸弧面,所述围边的内侧面为凹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壳体和围边的连接处倒圆处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壳体的后端向后凸设有延长部,前述公接头与延长部的后端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玩具头部和玩具尾部,所述玩具头部的后端具有与母接头对应的公接头,所述玩具尾部的前端具有与公接头对应的母接头,组装时,所述玩具头部的公接头可转动地与首个拼接体的母接头连接,最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公接头可转动地与玩具尾部的母接头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母接头为连接圆孔,所述公接头为球状凸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公接头可前后转动地与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母接头连接,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后段的内壁面与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前段的外壁面至少在其径向上的外侧呈间隔设置,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主壳体的前侧边的外侧与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主壳体的后壁面呈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拼接体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在其径向上的外侧遮盖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主壳体的前侧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在其径向上的内侧隐藏于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内,或,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在其径向上的内侧凸出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倍所述围边的厚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外径由前至后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壳体的内腔的后部形成有所述母接头,中间的所述拼接体的内腔的深度大于最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内腔的深度,且小于首个所述拼接体的内腔的深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玩具头部包括本体部及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前端的悬挂部,所述本体部的后端连接有所述公接头;所述悬挂部包括至少两个上悬挂臂和至少两个下悬挂臂,所述上悬挂臂及所述下悬挂臂自所述本体部的中心向外且向前倾斜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玩具头部包括围合部及连接于所述围合部后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后端连接所述公接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围合部之间呈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纳首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前段的容纳空间;
所述玩具尾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尾椎筒段和过渡筒段,最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后段位于所述过渡筒段的外侧,所述尾椎筒段内连接有所述母接头,所述过渡筒段的外径由前至后逐渐增大,所述尾椎筒段的外径由前至后逐渐减小。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计有依次连接的多个拼接体,并且,前一个拼接体的公接头可转动地与后一个拼接体的母接头连接,前一个拼接体的围边的后段位于后一个拼接体的围边的前段外侧,从而形成一个可扭动的玩具,其具有新奇好玩、解闷减压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拼接体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仿真减压玩具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仿真减压玩具一角度的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拼接体;11、主壳体;12、围边;13、母接头;14、公接头;15、延长部;20、玩具头部;30、玩具尾部;111、内腔;21、本体部;22、悬挂部;221、上悬挂臂;222、下悬挂臂;211、围合部;212、连接部;31、尾椎筒段;32、过渡筒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仿真减压玩具,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多个拼接体10,所述拼接体10包括有漏斗状的主壳体11,主壳体11的前侧形成有内径由前向后逐渐减小的内腔111,所述主壳体11从前侧边往后且向外倾斜延伸出有围设在主壳体11外的围边12,所述围边12的外侧面为曲面,并且所述主壳体11和围边12的连接处倒圆处理,所述主壳体11内腔111的中心位置凹设有母接头13,所述主壳体11的后端具有与母接头13对应的公接头14,所述母接头13为连接圆孔,所述公接头14为球状凸头,组装时,前一个拼接体10的公接头14可转动地与后一个拼接体10的母接头13连接,并且,前一个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后段位于后一个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前段外侧,这样,就可以让多个拼接体10形成一个可扭动的玩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11的后端向后凸设有延长部15,前述公接头14与延长部15的后端连接。通过设置延长部15,可保证前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后壁面与后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壁面具有一定间距,从而使得前一个拼接体10相对后一个拼接体10的转动更为顺滑流畅。
另外,还包括有玩具头部20和玩具尾部30,所述玩具头部20的后端具有与母接头13对应的公接头14,所述玩具尾部30的前端具有与公接头14对应的母接头13,组装时,所述玩具头部20的公接头14可转动地与首个拼接体10的母接头13连接,最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公接头14可转动地与玩具尾部30的母接头13连接,所述玩具头部20和玩具尾部30可以做成动物相应部位的形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玩具头部20和玩具尾部30分别为毛毛虫的头部和毛毛虫的尾部。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7,围边12的外侧面为凸弧面,围边12的内侧面为凹弧面。通过使得围边12的外侧面为凸弧面,围边12的内侧面为凹弧面,则围边12整体呈由内向外凸出的弯曲板。如此,使得多个拼接体10的围边12由前至后依次部分层叠,在玩具处于平直状态时(参照图1至图3),前一个拼接体10的围边12能够遮挡该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侧边与后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侧边之间的间隙。相比于围边12的外侧面为凹弧面,使得相邻两个拼接体10的围边12之间的间隙开口朝后而非朝上,则可避免异物卡入相邻两围边12之间,且使得用户的抓持感更为舒适,可有效避免卡手,同时可使得相邻两个拼接体10之间的相对转动更为顺滑流畅。
进一步地,如图6及图7所示,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公接头14可前后转动地与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母接头13连接,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后段的内壁面与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前段的外壁面至少在其径向上的外侧呈间隔设置,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侧边的外侧与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后壁面呈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母接头13为连接圆孔,公接头14为球状凸头时,使得前一个拼接体10可相对后一个拼接体10绕主壳体11的周向转动,以及前一个拼接体10可相对后一个拼接体10前后转动。如此,可额外增加玩具的灵活变形度,提升玩具的趣味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也即整个玩具处于蜷曲状态。此时,拼接体10径向上的内侧指的是靠近玩具围合的圆形的圆心的一侧,拼接体10径向上的外侧指的是远离玩具围合的圆形的圆心的一侧。既可以使得前一个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后段的内壁面与后一个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前段的外壁面在其径向上的内侧相抵接,也可以使得后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侧边的内侧与前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后壁面相抵接,或者使得前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后壁面与后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壁面抵接,以实现后一个拼接体10相对前一个拼接体10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使得前一个拼接体10的公接头14可前后转动地与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母接头13连接,则相应地,在玩具处于平直状态时,需使得前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后壁面与后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壁面之间呈间隔设置。由于主壳体11的前侧形成有内径由前向后逐渐减小的内腔111,而围边12的外侧面为凸弧面,围边12的内侧面为凹弧面,则使得前一个拼接体10可相对后一个拼接体10在前后方向上转动。
而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后段的内壁面与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前段的外壁面至少在其径向上的外侧呈间隔设置;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侧边的外侧与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后壁面呈间隔设置。如此,可使得整个玩具在前后方向的扭动更为灵活、顺滑流畅,且前一个拼接体10的摆动可带动后一个拼接体10摆动,摆动幅度更大,进而可以模仿虫的爬行状态,使得玩具可变化更多的造型,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趣味性。
进一步地,所述拼接体10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具体地,拼接体10可采用硬质塑料、木材等硬质材料。
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后段的内壁面与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前段的外壁面至少在其径向上的外侧呈间隔设置;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侧边的外侧与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后壁面呈间隔设置。此时,使得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侧边的外侧与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后壁面之间的空腔通过相邻两围边12的外侧之间的间隙与外界空气连通。而由于拼接体10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主壳体11的前侧形成空腔,则当后一个拼接体10相对前一个拼接体10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后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侧边会敲击前一个主壳体11的后壁面或者前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后壁面会敲击后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壁面,则使得玩具能够发出清脆的机械敲击声,极大地增加了玩具的趣味解压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及图7,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公接头14可前后转动地与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母接头13连接,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在其径向上的外侧遮盖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侧边。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也即整个玩具处于蜷曲状态。此时,拼接体10径向上的内侧指的是靠近玩具围合的圆形的圆心的一侧,拼接体10径向上的外侧指的是远离玩具围合的圆形的圆心的一侧。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在其径向上的外侧遮盖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侧边,如此,即使整个玩具扭动蜷曲至极限位置,前一个拼接体10的围边12也能够遮挡后一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的前侧边,进而可有效防止灰层杂物等进入拼接体10内部,同时还能够防止儿童在玩耍时夹手。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6及图7,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在其径向上的内侧隐藏于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内,或,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在其径向上的内侧凸出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且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在其径向上的内侧凸出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倍所述围边12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在其径向上的内侧隐藏于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内,在玩具整体蜷曲时,多个拼接体10围合的内圆的直径更小,则使得玩具整体的蜷曲变形程度更大,蜷曲后的体积更小。
通过使得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在其径向上的内侧凸出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可避免玩具在蜷曲时,后一个拼接体10的围边12在其径向上的内侧卡死在前一个拼接体10的内侧,则可提升整个玩具的扭曲灵活度和造型变化顺滑度,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品质。
具体地,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在其径向上的内侧凸出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长度与围边12的厚度的比值可以为0.5、0.7、1、1.1、1.3、1.5等。通过使得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在其径向上的内侧凸出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倍所述围边12的厚度,则可避免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在其径向上的内侧凸出前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长度过长,则在玩具整体蜷曲时,使得多个拼接体10围合的内圆的直径更小,则玩具整体的蜷曲变形程度更大,蜷曲后的体积更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图6及图7所示,多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外径由前至后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如此,使得首节的拼接体10和尾节的拼接体10可同时向中部蜷曲,则多个拼接体10可大致蜷曲呈环状。如此,一方面使得玩具可变化更多的造型,提升玩耍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使得玩具在蜷曲状态进行包装运输或收纳,则可减小包装和收纳长度,便于用户灵活选择包装和收纳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及图7,所述主壳体11的内腔111的后部形成有所述母接头13,中间的所述拼接体10的内腔111的深度大于最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内腔111的深度,且小于首个所述拼接体10的内腔111的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首个拼接体10为位于整个玩具首端的拼接体10,在具有玩具头部20的实施例中,即为与玩具头部20相连接的拼接体10。最后一个拼接体10为位于整个玩具尾端的拼接体10,在具有玩具尾部30的实施例中,即为与玩具尾部30相连接的拼接体10。中间的拼接体10也即位于首个拼接体10和最后一个拼接体10之间的拼接体10。
由于玩具在玩耍时,通常由首个拼接体10带动中间拼接体10摆动,进而带动最后一个拼接体10摆动。通过使得中间的所述拼接体10的内腔111的深度大于最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内腔111的深度,且小于首个所述拼接体10的内腔111的深度,使得首个拼接体10与连接该首个拼接体10的拼接体10之间可前后摆动的幅度最大,最后一个拼接体10与连接该最后一个拼接体10的拼接体10之间可前后摆动的幅度最小,则可有利于将整个玩具变化出更多的造型。结合上述具有延长部15的实施例,还可通过设计延长部15的长度来控制相邻两个拼接体10的主壳体11之间的间距大小。
结合上述具有玩具头部20和玩具尾部30的实施例,进一步地,所述玩具头部20包括本体部21及连接于所述本体部21的前端的悬挂部22,所述本体部21的后端连接有所述公接头14;所述悬挂部22包括至少两个上悬挂臂221和至少两个下悬挂臂222,所述上悬挂臂221及所述下悬挂臂222自所述本体部21的中心向外且向前倾斜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部21具体可以为实心结构,则可对玩具头部20起配重作用。当然,本体部21可以设置为薄壁壳体。通过使得悬挂部22包括至少两个上悬挂臂221和至少两个下悬挂臂222,则使得整个玩具可通过悬挂部22进行悬挂收纳或摆饰,给予用户更多的收纳选择。而通过使得上悬挂臂221和下悬挂臂222自本体部21的中心向外且向前倾斜设置,则多个上悬挂臂221和多个下悬挂臂222可形成支撑脚,以对整个玩具进行支撑,使得该玩具能够变化出更多的造型,极大地提升了使用趣味性。具体可设置两个上悬挂部22和两个下悬挂部22,使得两个上悬挂部22和两个下悬挂部22做成蛞蝓的触角形态,以保证玩具的造型完整性。可选地,下悬挂臂222的长度小于上悬挂壁221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玩具头部20包括围合部211及连接于所述围合部211后端的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的后端连接所述公接头14,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围合部211之间呈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纳首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前段的容纳空间;
所述玩具尾部30包括相互连接的尾椎筒段31和过渡筒段32,最后一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后段位于所述过渡筒段32的外侧,所述尾椎筒段31内连接有所述母接头13,所述过渡筒段32的外径由前至后逐渐增大,所述尾椎筒段31的外径由前至后逐渐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2具体可呈由前向后渐缩的椎状结构。使得连接部212与所述围合部211之间呈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纳首个所述拼接体10的围边12的前段的容纳空间,则可避免灰尘杂物等进入玩具头部20内,且可保证玩具的造型完整性。使得玩具尾部30包括相互连接的尾椎筒段31和过渡筒段32,所述过渡筒段32的外径由前至后逐渐增大,则可保证玩具尾部30与最后一个拼接体10的围边12
所述尾椎筒段31的外径由前至后逐渐减小,使得玩具尾部30与最后一个拼接体10之间的前后转动更为顺畅。而使得尾椎筒段31的外径由前至后逐渐减小,在不影响玩具尾部30与最后一个拼接体10之间的转动的同时保证整个玩具的造型完整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多个拼接体,所述拼接体包括有漏斗状的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前侧形成有内径由前向后逐渐减小的内腔,所述主壳体从前侧边往后且向外倾斜延伸出有围设在主壳体外的围边,所述主壳体内腔的中心位置凹设有母接头,所述主壳体的后端具有与所述母接头对应的公接头,组装时,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公接头可转动地与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母接头连接,并且,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后段位于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前段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的外侧面为凸弧面,所述围边的内侧面为凹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的后端向后凸设有延长部,前述公接头与所述延长部的后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玩具头部和玩具尾部,所述玩具头部的后端具有与所述母接头对应的公接头,所述玩具尾部的前端具有与所述公接头对应的母接头,组装时,所述玩具头部的公接头可转动地与首个所述拼接体的母接头连接,最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公接头可转动地与所述玩具尾部的母接头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接头为连接圆孔,所述公接头为球状凸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公接头可前后转动地与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母接头连接,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后段的内壁面与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前段的外壁面至少在其径向上的外侧呈间隔设置,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主壳体的前侧边的外侧与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主壳体的后壁面呈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体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在其径向上的外侧遮盖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主壳体的前侧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在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相对前一个所述拼接体在前后方向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在其径向上的内侧隐藏于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内,或,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在其径向上的内侧凸出前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5倍所述围边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外径由前至后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的内腔的后部形成有所述母接头,中间的所述拼接体的内腔的深度大于最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内腔的深度,且小于首个所述拼接体的内腔的深度。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头部包括本体部及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前端的悬挂部,所述本体部的后端连接有所述公接头;所述悬挂部包括至少两个上悬挂臂和至少两个下悬挂臂,所述上悬挂臂及所述下悬挂臂自所述本体部的中心向外且向前倾斜设置。
13.如权利要求4或12所述的仿真减压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玩具头部包括围合部及连接于所述围合部后端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后端连接所述公接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围合部之间呈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纳首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前段的容纳空间;
所述玩具尾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尾椎筒段和过渡筒段,最后一个所述拼接体的围边的后段位于所述过渡筒段的外侧,所述尾椎筒段内连接有所述母接头,所述过渡筒段的外径由前至后逐渐增大,所述尾椎筒段的外径由前至后逐渐减小。
CN202220265718.3U 2021-10-13 2022-02-09 一种仿真减压玩具 Active CN216824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841,626 US11511208B1 (en) 2021-10-13 2022-06-15 Bionic stress relief to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9029 2021-10-13
CN2021224590294 2021-10-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24814U true CN216824814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088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65718.3U Active CN216824814U (zh) 2021-10-13 2022-02-09 一种仿真减压玩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1208B1 (zh)
CN (1) CN21682481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20917S1 (en) * 2021-09-29 2024-04-02 Shenzhen Xinaosheng Outdoor Products Co.Ltd Decompression to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2206A (en) * 1907-04-01 1907-08-06 Sarah Sillman Toy snake.
US3192738A (en) * 1959-09-22 1965-07-06 Chelton Hong Kong Ltd Ornamental beads and like bodies
US4044725A (en) * 1975-01-24 1977-08-30 Miller Howard I Pet collar
US4200995A (en) * 1977-02-28 1980-05-06 Trella Phyllis L Joint construction for skeletal model
USD254798S (en) * 1978-01-26 1980-04-22 Hilary Page "Sensible" Toys Limited Figure toy
US5135233A (en) * 1990-11-29 1992-08-04 Leas James M Pendulum toy
US5486127A (en) * 1994-12-30 1996-01-23 Wolfe; Michael Configured or keyed connector system
US5531625A (en) * 1995-05-18 1996-07-02 Zhong; Chun-Chium Universal joint device for a toy
US5752869A (en) * 1996-02-01 1998-05-19 Huff; Randolph W. Toy construction set
US5620352A (en) * 1996-03-29 1997-04-15 Tzong; Chun-Chuen Flexible tube having a number of joints
US6478653B1 (en) * 1997-07-25 2002-11-12 Michael Langton Poseable figure and spine system for use therein
US6074270A (en) * 1997-08-14 2000-06-13 The Lifelike Company Support system and flexible integument for dolls
US6083077A (en) * 1998-06-04 2000-07-04 Mcginn; Paul E. Pop-up toy
US6161975A (en) * 1999-05-13 2000-12-19 Ek Success, Ltd. Marker assembly
DE29909292U1 (de) * 1999-05-27 1999-08-12 Kuo Shun Lung Hula-Hoop-Reifen
US6264522B1 (en) * 1999-12-07 2001-07-24 Marilyn M. Dickson Construction system
US6253712B1 (en) * 1999-12-22 2001-07-03 Gregory G. Johnson Positionable and expandable tube system having slotted tube segments
US6854768B2 (en) * 2001-04-26 2005-02-15 Innatech, Llc Fluid condui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7354330B2 (en) * 2004-02-06 2008-04-08 Lynx, Inc. Connection for beads with locked and articulating engagement
CA2569032C (en) * 2004-05-13 2013-01-29 Nathalie Barcelo Toy construction system
US8607541B1 (en) * 2013-04-17 2013-12-17 Victor Vito Cavuoti Chain and method of assembly
US20150231488A1 (en) * 2014-02-14 2015-08-20 Hedeen International,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acking game
US20160113243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Make Ideas, LLC Interlocking pet toy and treat trainer
US11224966B2 (en) * 2019-10-03 2022-01-18 Snap-On Incorporated Non-conductive magnetic retrieval t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11208B1 (en)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24814U (zh) 一种仿真减压玩具
US5476408A (en) Sound producing ball
US4775351A (en) Wigglin' fish amusement and novelty device
US6086446A (en) Transformable insect-like toy figure
US4655727A (en) Toy vehicle
NZ254826A (en) Jointed toy type container for confectionery
US3740894A (en) Doll construction
CN206793044U (zh) 一种弹性变形玩具
US3566535A (en) Look-alive doll pivot joint
US4985008A (en) Wrestler character figure
US2828581A (en) Movable doll eye
CN216497448U (zh) 一种前后躯干能够相对摆动的变形玩具
CN202892915U (zh) 一种可发射公仔玩具的筒状玩具
JP2007061070A (ja) 翼の揺動機構及びルアー
US3287848A (en) Doll eyes movable by gravity or by motor means
CN204073399U (zh) 磁性儿童玩偶
CN2829834Y (zh) 具弹射功能的趣味玩具
CN217472702U (zh) 一种可变形成数字9的玩具飞机
CN209254130U (zh) 一种拼接玩具机器人
CN217548984U (zh) 一种可变形玩具
GB2199761A (en) Growing toys, eg dolls
CN215380732U (zh) 一种独轮平衡车宠物玩具
CN208692111U (zh) 一种支架隐藏式多功能鱼竿
CN218129950U (zh) 一种蛋形变形玩具
JP2004105553A (ja) 歩行ユニットおよび歩行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