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2965U - 一种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22965U
CN216822965U CN202123124129.8U CN202123124129U CN216822965U CN 216822965 U CN216822965 U CN 216822965U CN 202123124129 U CN202123124129 U CN 202123124129U CN 216822965 U CN216822965 U CN 2168229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heating tube
blast
plate
glass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241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黄皓
楼伟
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241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229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229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229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现有空气炸锅的热风腔内结构复杂。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和盖体,盖体盖合在底座上并围合形成烹饪腔,所述盖体底部设有与烹饪腔通连的热风腔,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烹饪腔以制熟锅体内的食材,所述热风腔的底部周缘开设进风口,所述热风腔的底壁承托有玻璃挡板,所述热风腔内设有固定发热管和玻璃挡板的连接件,以使所述发热管和玻璃挡板被分别卡置定位。在热风腔内设置连接件,连接件可同时固定发热管和玻璃挡板,有效简化装配结构,既能通过减少部件数量来提升装配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原料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炸锅包括底座和盖体,盖体盖合在底座上并围合形成烹饪腔,所述盖体底部设有与烹饪腔通连的热风腔,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烹饪腔以制熟锅体内的食材。具体地,发热管通过连接件固接在热风腔内,热风腔底壁设有玻璃挡板,玻璃挡板也需要专门的结构进行固定,导致热风腔内部件间的连接结构复杂,增加了装配难度,还会因增加部件数量而增加原料成本,影响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在热风腔内设置可同时定位发热管和玻璃挡板的连接件,既提升装配效率,还能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底座和盖体,盖体盖合在底座上并围合形成烹饪腔,所述盖体底部设有与烹饪腔通连的热风腔,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烹饪腔以制熟锅体内的食材,所述热风腔的底部周缘开设进风口,所述热风腔的底壁承托有玻璃挡板,所述热风腔内设有固定发热管和玻璃挡板的连接件,以使所述发热管和玻璃挡板被分别卡置定位。在热风腔内设置连接件,连接件可同时固定发热管和玻璃挡板,有效简化装配结构,既能通过减少部件数量来提升装配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原料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中部设有供发热管插置的夹口,以使所述发热管被悬置在所述热风腔靠近所述进风口处。夹口用于夹持发热管,既确保发热管精确定位,还能有效减小对热量传递的影响,确保发热管上的热量能顺畅传递。
作为优选,所述夹口包括具有水平向敞口的U形板以及盖合在敞口处的限位板,发热管插入U形板并被限位板卡置限位。U形板用于夹持发热管,限位板用于封堵U形板的敞口,有效防止发热管发生脱离敞口的情况。所述敞口水平向设置,使得U形板能利用夹口侧壁承托发热管,防止发热管发生脱离敞口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敞口的上缘部通过延伸形成与热风腔壁面贴合的固接板,所述固接板通过紧固件固接在热风腔的壁面上。固接板能与热风腔壁面匹配贴合并紧密固接,通过增加与热风腔壁面的接触面积来确保连接件保持恒定姿态,进而将发热管和玻璃挡板精确地固定在预设工位处。
作为优选,所述敞口的下缘部通过延伸形成水平设置的抵触板,安装到位后,所述抵触板自上而下抵触在所述玻璃挡板的顶面上,以使玻璃挡板被压置限位。抵触板能与玻璃挡板的顶面匹配抵触,对玻璃挡板起到向下压制的作用,防止玻璃挡板因竖向跳动而发生水平偏移的情况,确保玻璃挡板被精确地定位在热风组件下方,保证发热管产生的热辐射能准确传递至锅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包括玻璃盖板以及固接在玻璃盖板上的罩壳组件,所述罩壳组件包括设置在烹饪腔底部的金属罩,所述金属罩包括开设进风口的环形侧板以及由环形侧板底缘向内翻折形成的承托环,所述玻璃挡板通过周缘搭接在所述承托环上。罩壳组件与玻璃盖板固接并形成盖体,玻璃盖板既能与罩壳组件配合并起到封堵锅体的作用,还能为使用者提供观察通道,使用者可以透过玻璃盖板直接观察食材,方便使用者进行精确操作。所述金属罩设置在罩壳组件底部,既能利用环形侧板开设进风口,还能利用承托环与连接件配合来竖向夹持定位玻璃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管呈环状且沿所述玻璃挡板的周缘铺设,确保发热管各区段产生的热辐射均能通过玻璃挡板向下传递,提升热量传递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发热管的内缘直径为A,外缘直径为B,所述承托环的内缘直径为C,A≤C≤B,发热管与承托环同心设置时,所述发热管的内缘部通过玻璃挡板敞露于烹饪腔,以使发热管产生的热辐射被聚拢传递。发热管内缘部的竖向投影落入所示承托环的内缘围合区域内,既通过增大增加发热管的设置半径来增加发热管长度,进而通过增加发热管外露面积来提升热量传递效率,还确保发热管产生的热辐射能自上而下穿越玻璃挡板并传递至锅体内,确保热量传递顺畅性。
作为优选,所述罩壳组件包括上置支架和下置支架,所述上置支架和下置支架竖向固接并紧密夹持在所述玻璃盖板上。上置支架和下置支架独立加工并可匹配装配,安装时,上置支架的周缘和下置支架的周缘竖向夹紧玻璃盖板,确保罩壳组件牢固连接在玻璃盖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上置支架上设有导风罩,所述环形侧板的顶缘向外翻折形成连接环,所述金属罩通过连接环固接在下置支架底部,以使导风罩和金属罩竖向固接并围合形成所述热风腔。导风罩固接在上置支架上方,金属罩固接在下置支架下方,当上置支架和下置支架完成安装后,导风罩和金属罩竖向叠置并围合形成所述热风腔,并为连接件提供稳定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热风腔内设置连接件,连接件可同时固定发热管和玻璃挡板,有效简化装配结构,既能通过减少部件数量来提升装配效率,还能有效降低原料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空气炸锅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空气炸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盖体的局部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盖体,21、风扇,22、发热管,23、热风腔,231、进风口,232、玻璃挡板,24、玻璃盖板,25、金属罩,251、环形侧板,252、承托环,26、上置支架,27、下置支架,28、导风罩,3、锅体,4、连接件,41、U形板,42、限位板,43、固接板,44、抵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炸锅。
如图1所示的一种空气炸锅,由底座1和盖体2组成,盖体2盖合在底座1上并围合形成烹饪腔,所述盖体2底部设有与烹饪腔通连的热风腔23,所述热风腔23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21和发热管22,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3,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烹饪腔以制熟锅体3内的食材,所述热风腔23的底部周缘开设进风口231,所述热风腔23的底壁承托有玻璃挡板232,所述热风腔23内设有固定发热管22和玻璃挡板232的连接件4,以使所述发热管22和玻璃挡板232被分别卡置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腔23的底部周缘开设进风口231,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21和发热管22,发热管22与风扇21毗邻设置,风扇21通过进风口231抽取烹饪腔内空气并形成流经发热管22的气流,气流流经发热管22吸收热量并形成向烹饪腔回流的热风,热风会在流入空气炸锅后与食材接触并实现热量传递,以使食材被自外向内逐渐制熟。热风会因与食材接触而温度降低并扩散至烹饪腔中,为被热风组件再次抽取加热提供气源,以此对空气进行循环抽取加热来提升热量利用效率。
在使用时,首先,将食材放入锅体3内,之后,开启盖体2,使得烹饪腔敞露,将锅体3放入烹饪腔,在盖合盖体2后确保烹饪腔与外界空间隔离,最后,通过热风组件产生热风,热风输入锅体3以使食材被煮制成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组件通电产生热量并对食材进行烹饪。具体地,发热管22通电产生热量,热量既能通过风扇21形成的气流传递至食材表面,还能同时通过热辐射方式传递至食材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体2后部通过连接轴与底座的后部连接,使得盖体2能以连接轴为中心实现在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间摆动切换。在摆动时,由于受连接轴限制,使得盖体2能沿预设路径摆动,确保盖体2能完整盖合在底座的顶面上,并围合形成所述烹饪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风腔23的底壁承托有玻璃挡板232,所述玻璃挡板232与所述发热管22竖向对齐设置,既能利用玻璃挡板232阻挡烹饪腔内的油液向热风腔23内溅射,还能确保发热管22产生的热辐射能顺利穿越并照射在锅体3内的食材上。
现有空气炸锅内的发热管22和玻璃挡板232均需要设置专门的结构进行安装固定,既会增加装配难度,降低了装配效率,导致热风腔23体积因需要安装更多部件而增大,还会因增加部件数量而增加了原料成本,影响使用体验。为此,在热风腔23内设置连接件4,使得连接件4兼具定位发热管22和玻璃挡板232的作用,既能通过减少部件数量来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装配效率,还能简化结构,降低加工成本,提升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22和玻璃挡板232被所述连接件4分别卡置定位在预设工位处。具体地,所述发热管22被连接件4定位在靠近进风口231处,有效提升发热管22与气流间的热量传递效率,确保热风具有均衡的温度,所述玻璃挡板232被定位在热风组件下方,既有效阻挡油液向热风腔23内飞溅,还确保热辐射能顺利穿越传递。
实施例二:
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的空气炸锅结构。
如图2和3所示,所述连接件4顶部形成与热风腔23顶壁贴合固接的固接板43,中部设置与热风腔23连接的夹口,底部形成与玻璃挡板232贴合设置的抵触板44,连接件4与热风腔23牢固连接并对发热管22和玻璃挡板232起到定位作用,确保发热管22和玻璃挡板232被精确定位在预设工位处,满足使用要求。
在安装时,首先,连接件4通过固接板43抵触在热风腔23的顶壁上,并通过紧固件固接,以使连接件4以竖置姿态固接在热风腔23腔内;之后,发热管22通过敞口插置在U形板41内,并通过弯折限位板42来封堵敞口,使得发热管22被夹口悬置定位在所述热风腔23靠近进风口231处的预设工位处;最后,将承托有玻璃挡板232的金属罩25自下而上安装在热风腔23的底部,连接件4通过抵触板44自上而下搭接在玻璃挡板232的顶面上,以使玻璃挡板232被承托环252和抵触板44竖向夹紧定位。
安装到位后,金属罩25固接在热风腔23的底部,使得承托环252与热风腔23顶壁间距离恒定,对连接件4起到竖向夹紧的作用,使得连接件4能竖向受压并积蓄竖向恢复的预紧力,确保连接件4能通过预紧力对玻璃挡板232施加向下的压力,确保玻璃挡板232的底面周缘能紧密地抵触在承托环252上,通过限制玻璃挡板232跳动来防止其发生水平偏移的情况,确保玻璃挡板232能完整覆盖承托环252内缘围合形成的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4中部设有供发热管22插置的夹口,以使所述发热管22被悬置在所述热风腔23靠近所述进风口231处。具体地,所述夹口包括具有水平向敞口的U形板41以及盖合在敞口处的限位板42,发热管22插入U形板41并被限位板42卡置限位。所述限位板42可在封堵敞口的封堵工位以及敞露敞口的敞露工位间切换,方便装配发热管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敞口的上缘部通过延伸形成与热风腔23壁面贴合的固接板43,所述固接板43通过紧固件固接在热风腔23的壁面上。固接板43的轮廓与热风腔23顶壁的轮廓匹配,固接板43贴合到位后通过紧固件与热风腔23顶壁螺接锁紧,确连接件4保持竖置姿态,进而对玻璃挡板232施加竖向的预紧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敞口的下缘部通过延伸形成水平设置的抵触板44,安装到位后,所述抵触板44自上而下抵触在所述玻璃挡板232的顶面上,以使玻璃挡板232被压置限位。抵触板44具有平整的底面,既能通过增加抵触板44与玻璃挡板232间的接触面积来提升卡置稳定性,还能防止玻璃挡板232因局部集中受力而发生挤压破损的情况,确保玻璃挡板232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体2包括玻璃盖板24以及固接在玻璃盖板24上的罩壳组件(如图4所示),所述罩壳组件包括设置在烹饪腔底部的金属罩25,所述金属罩25包括开设进风口231的环形侧板251以及由环形侧板251底缘向内翻折形成的承托环252,所述玻璃挡板232通过周缘搭接在所述承托环252上。在安装时,首先,玻璃挡板232自上而下插入金属罩25并搭接在所述承托环252上,之后,金属罩25自下而上安装至下置支架27的底面上并罩至在热风腔23底部,以使玻璃挡板232顶面与抵触板44紧密卡置。完成安装后,所述环形侧板251外露于烹饪腔并用于开设进风口231,所述玻璃挡板232完整遮挡热风腔23的腔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罩壳组件包括上置支架26和下置支架27,所述上置支架26和下置支架27竖向固接并紧密夹持在所述玻璃盖板24上。所述玻璃盖板24后部设有缺口,所述罩壳组件包括上置支架26和下置支架27,所述上置支架26和下置支架27竖向固接并紧密夹持所述缺口的周缘。安装时,上置支架26和下置支架27插入竖向穿越缺口并通过紧固件固接,以使上置支架26的底面周缘和下置支架27的顶面周缘竖向靠近并紧密夹持缺口周缘,确保罩壳组件与玻璃盖板24牢固连接。所述上置支架26上设有导风罩28,所述环形侧板251的顶缘向外翻折形成连接环,所述金属罩25通过连接环固接在下置支架27底部,以使导风罩28和金属罩25竖向固接并围合形成所述热风腔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22呈环状且沿所述玻璃挡板232的周缘铺设。所述连接件4为多个,且沿发热管22周向分置,确保发热管22各区段均能被连接件4卡置定位,进而确保发热管22以预设姿态悬置在热风腔23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22的内缘直径为A,外缘直径为B,所述承托环252的内缘直径为C,A≤C≤B,发热管22与承托环252同心设置时,所述发热管22的内缘部通过玻璃挡板232敞露于烹饪腔,以使发热管22产生的热辐射被聚拢传递。所述金属罩25由导热的金属材质制成,发热管22外缘部产生的热辐射会传递至金属罩25上,金属罩25既能通过顶面向流经的气流传递,还能通过底面向烹饪腔传递,有效提升热量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空气炸锅的其它结构和效果均与实施例一一致,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空气炸锅,包括底座和盖体,盖体盖合在底座上并围合形成烹饪腔,所述盖体底部设有与烹饪腔通连的热风腔,所述热风腔内设有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包括风扇和发热管,所述烹饪腔内设有锅体,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输入烹饪腔以制熟锅体内的食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腔的底部周缘开设进风口,所述热风腔的底壁承托有玻璃挡板,所述热风腔内设有固定发热管和玻璃挡板的连接件,以使所述发热管和玻璃挡板被分别卡置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中部设有供发热管插置的夹口,以使所述发热管被悬置在所述热风腔靠近所述进风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口包括具有水平向敞口的U形板以及盖合在敞口处的限位板,发热管插入U形板并被限位板卡置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的上缘部通过延伸形成与热风腔壁面贴合的固接板,所述固接板通过紧固件固接在热风腔的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的下缘部通过延伸形成水平设置的抵触板,安装到位后,所述抵触板自上而下抵触在所述玻璃挡板的顶面上,以使玻璃挡板被压置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玻璃盖板以及固接在玻璃盖板上的罩壳组件,所述罩壳组件包括设置在烹饪腔底部的金属罩,所述金属罩包括开设进风口的环形侧板以及由环形侧板底缘向内翻折形成的承托环,所述玻璃挡板通过周缘搭接在所述承托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呈环状且沿所述玻璃挡板的周缘铺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的内缘直径为A,外缘直径为B,所述承托环的内缘直径为C,A≤C≤B,发热管与承托环同心设置时,所述发热管的内缘部通过玻璃挡板敞露于烹饪腔,以使发热管产生的热辐射被聚拢传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组件包括上置支架和下置支架,所述上置支架和下置支架竖向固接并紧密夹持在所述玻璃盖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置支架上设有导风罩,所述环形侧板的顶缘向外翻折形成连接环,所述金属罩通过连接环固接在下置支架底部,以使导风罩和金属罩竖向固接并围合形成所述热风腔。
CN202123124129.8U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空气炸锅 Active CN2168229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24129.8U CN216822965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空气炸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24129.8U CN216822965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空气炸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22965U true CN216822965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06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24129.8U Active CN216822965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空气炸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229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14133A (zh) 一种密封的空气炸锅
CN210114356U (zh) 排气方式改进的空气炸锅
CN216822965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6020448U (zh) 一种清洗方便的烹饪器具
CN110338641A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CN212346203U (zh) 一种食物烹饪器
CN21412810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291973U (zh) 燃气灶具
CN211833914U (zh) 烹饪器具
CN111920297A (zh) 一种食物烹饪器及其烹饪方法
CN210541001U (zh) 具有炸锅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10961459U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CN21816498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0961460U (zh) 用于蒸汽加热的烹饪锅具及蒸汽加热式烹饪器具
CN217013544U (zh) 一种涮烤一体炉
CN218484307U (zh) 一种新型节能电磁炉加热平底锅
CN215016325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发热结构的空气炸锅
CN217524751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696189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08658822U (zh) 上内胆和电饭煲
CN212307599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7959760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1673830U (zh) 利于热量循环的空气炸锅用风扇结构
CN216724234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20141447U (zh) 多功能组合式家用烹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