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4612U - 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4612U
CN216814612U CN202220388815.1U CN202220388815U CN216814612U CN 216814612 U CN216814612 U CN 216814612U CN 202220388815 U CN202220388815 U CN 202220388815U CN 216814612 U CN216814612 U CN 216814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hell
radiating pipes
heat
r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888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红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3888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4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4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46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Air Heating By Heater Or Combustion G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属于暖风机技术领域,该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后内壁通过连接杆固定有固定盘,固定盘的前侧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轴连接有风扇,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散热管,且风扇位于多个散热管内,多个散热管上串联有连接环管,连接环管内设置有加热环棒,且加热环棒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连接环管的顶部连通有入水口,且入水口贯穿壳体并向外侧延伸,整个暖风机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使用灵活,携带便捷,热转换效率高,改善常见的散热管结构,将风机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热流,避免冷流对冲,降低其热传导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市场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暖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
背景技术
暖风机是由通风机、电动机及空气加热器组合而成的联合机组。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车间,当空气中不含灰尘和易燃或易爆性的气体时,可作为循环空气供暖用。暖风机可独立作为供暖用,一般用以补充散热器的不足部分或者利用散热器作为值班供暖,其余热负荷由暖风机承担。
现有技术中的暖风机大多采用单侧散热结构的后侧利用风机进行暖风的排放,但此种结构设置,在利用风机将后侧冷风与散热结构中的热量汇合时会大大降低散热结构中的热量,也降低了热传导效率,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暖风机大多采用单侧散热结构的后侧利用风机进行暖风的排放,但此种结构设置,在利用风机将后侧冷风与散热结构中的热量汇合时会大大降低散热结构中的热量,也降低了热传导效率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后内壁通过连接杆固定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前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轴连接有风扇,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散热管,且风扇位于多个散热管内,多个所述散热管上串联有连接环管,所述连接环管内设置有加热环棒,且加热环棒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环管的顶部连通有入水口,且入水口贯穿壳体并向外侧延伸。
优选的,多个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汇总管,且多个散热管均设为类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前侧设置有防护网,且防护网设为耐高温材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后侧开设有多个入风槽,且多个入风槽内均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支撑脚,且两个支撑脚的底部均设置有缓冲垫。
优选的,多个所述散热管形成的空腔与风扇的直径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整个暖风机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使用灵活,携带便捷,热转换效率高,改善常见的散热管结构,将风机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热流,避免冷流对冲,降低其热传导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市场应用前景,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暖风机大多采用单侧散热结构的后侧利用风机进行暖风的排放,但此种结构设置,在利用风机将后侧冷风与散热结构中的热量汇合时会大大降低散热结构中的热量,也降低了热传导效率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入水口向壳体内的连接环管内注入水,并通过连接环管内的加热环棒对连接环管内水进行加热,热量向多个散热管内传输,并通过多个散热管进行外散,此时,固定盘前侧的电机会带动整个风扇的转动,外部冷流在进入壳体内后首先会与风扇后侧多个散热管之间的热量形成对冲混合,然后再经过风扇前侧多个散热管之间的热量,并向外排出,以此提高整个暖风机热转换效率,避免冷流对冲消耗了热量;
2、本方案中,将多个散热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汇总管可使热水通过汇总管与多个散热管形成一个循环,并且将多个散热管均设为类U型结构可适配整个风扇的形状,壳体的前侧设置的为耐高温材质的防护网可避免使用人员与高温散热管和连接环管的接触,提高了装置使用安全性,在壳体的后侧开设有多个入风槽,并且多个入风槽内均设置有防尘网可使冷流通过入风槽进入壳体内,形成一个循环,入风槽内的防尘网可避免浮尘向壳体内落入,对壳体内零部件造成影响,壳体底部两个带有缓冲垫的支撑脚可对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且稳定性较高,将多个散热管形成的空腔与风扇的直径相匹配可灵活适配整个风扇的直径,避免留有空间,以此提高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第二视角图。
图中:1、壳体;2、支撑脚;3、连接杆;4、固定盘;5、电机;6、风扇;7、散热管;8、汇总管;9、连接环管;10、入水口;11、防护网;12、入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后内壁通过连接杆3固定有固定盘4,固定盘4的前侧设置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连轴连接有风扇6,固定盘4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散热管7,且风扇6位于多个散热管7内,多个散热管7上串联有连接环管9,连接环管9内设置有加热环棒,且加热环棒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连接环管9的顶部连通有入水口10,且入水口10贯穿壳体1并向外侧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整个暖风机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使用灵活,携带便捷,热转换效率高,改善常见的散热管结构,将风机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热流,避免冷流对冲,降低其热传导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市场应用前景,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暖风机大多采用单侧散热结构的后侧利用风机进行暖风的排放,但此种结构设置,在利用风机将后侧冷风与散热结构中的热量汇合时会大大降低散热结构中的热量,也降低了热传导效率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入水口10向壳体1内的连接环管9内注入水,并通过连接环管9内的加热环棒对连接环管9内水进行加热,热量向多个散热管7内传输,并通过多个散热管7进行外散,此时,固定盘4前侧的电机5会带动整个风扇6的转动,外部冷流在进入壳体1内后首先会与风扇6后侧多个散热管7之间的热量形成对冲混合,然后再经过风扇6前侧多个散热管7之间的热量,并向外排出,以此提高整个暖风机热转换效率,避免冷流对冲消耗了热量。
具体的,多个散热管7的另一端连通有汇总管8,且多个散热管7均设为类U型结构。
本实施例中:将多个散热管7的另一端连通有汇总管8可使热水通过汇总管8与多个散热管7形成一个循环,并且将多个散热管7均设为类U型结构可适配整个风扇6的形状。
具体的,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防护网11,且防护网11设为耐高温材质。
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前侧设置的为耐高温材质的防护网11可避免使用人员与高温散热管7和连接环管9的接触,提高了装置使用安全性。
具体的,壳体1的后侧开设有多个入风槽12,且多个入风槽12内均设置有防尘网。
本实施例中:在壳体1的后侧开设有多个入风槽12,并且多个入风槽12内均设置有防尘网可使冷流通过入风槽12进入壳体1内,形成一个循环,入风槽12内的防尘网可避免浮尘向壳体1内落入,对壳体1内零部件造成影响。
具体的,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支撑脚2,且两个支撑脚2的底部均设置有缓冲垫。
本实施例中:壳体1底部两个带有缓冲垫的支撑脚2可对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且稳定性较高。
具体的,多个散热管7形成的空腔与风扇6的直径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将多个散热管7形成的空腔与风扇6的直径相匹配可灵活适配整个风扇6的直径,避免留有空间,以此提高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入水口10向壳体1内的连接环管9内注入水,并通过连接环管9内的加热环棒对连接环管9内水进行加热,热量向多个散热管7内传输,并通过多个散热管7进行外散,此时,固定盘4前侧的电机5会带动整个风扇6的转动,外部冷流在进入壳体1内后首先会与风扇6后侧多个散热管7之间的热量形成对冲混合,然后再经过风扇6前侧多个散热管7之间的热量,并向外排出,以此提高整个暖风机热转换效率,避免冷流对冲消耗了热量,将多个散热管7的另一端连通有汇总管8可使热水通过汇总管8与多个散热管7形成一个循环,并且将多个散热管7均设为类U型结构可适配整个风扇6的形状,壳体1的前侧设置的为耐高温材质的防护网11可避免使用人员与高温散热管7和连接环管9的接触,提高了装置使用安全性,在壳体1的后侧开设有多个入风槽12,并且多个入风槽12内均设置有防尘网可使冷流通过入风槽12进入壳体1内,形成一个循环,入风槽12内的防尘网可避免浮尘向壳体1内落入,对壳体1内零部件造成影响,壳体1底部两个带有缓冲垫的支撑脚2可对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且稳定性较高,将多个散热管7形成的空腔与风扇6的直径相匹配可灵活适配整个风扇6的直径,避免留有空间,以此提高传热效率,整个暖风机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使用灵活,携带便捷,热转换效率高,改善常见的散热管结构,将风机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热流,避免冷流对冲,降低其热传导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市场应用前景,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暖风机大多采用单侧散热结构的后侧利用风机进行暖风的排放,但此种结构设置,在利用风机将后侧冷风与散热结构中的热量汇合时会大大降低散热结构中的热量,也降低了热传导效率等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后内壁通过连接杆(3)固定有固定盘(4),所述固定盘(4)的前侧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连轴连接有风扇(6),所述固定盘(4)上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散热管(7),且风扇(6)位于多个散热管(7)内,多个所述散热管(7)上串联有连接环管(9),所述连接环管(9)内设置有加热环棒,且加热环棒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环管(9)的顶部连通有入水口(10),且入水口(10)贯穿壳体(1)并向外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管(7)的另一端连通有汇总管(8),且多个散热管(7)均设为类U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防护网(11),且防护网(11)设为耐高温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后侧开设有多个入风槽(12),且多个入风槽(12)内均设置有防尘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有两个支撑脚(2),且两个支撑脚(2)的底部均设置有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管(7)形成的空腔与风扇(6)的直径相匹配。
CN202220388815.1U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814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8815.1U CN216814612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88815.1U CN216814612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4612U true CN216814612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3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88815.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814612U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4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22657U (zh) 暖风机
CN216814612U (zh) 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
CN113993350A (zh) 一种具有空气循环机构的高效散热器
WO2020244505A1 (zh) 电暖器
CN208720326U (zh) 一种碳纤维电取暖器
WO2022037124A1 (zh) 电暖器
CN201104020Y (zh) 新型浴室取暖器
CN208652944U (zh) 基于背面集热式光伏组件的热电供应装置
CN210861325U (zh) 一种蓄热式电暖器
CN208059026U (zh) 一种长风口风幕型取暖器
CN219976564U (zh) 水循环取暖系统
CN213577712U (zh) 一种强制对流式双面发热电暖器
CN205897322U (zh) 电暖装置
CN215372656U (zh) 新型电磁感应制热取暖装置
CN220038598U (zh) 一种新型高效散热器
CN211176921U (zh)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7236078U (zh) 一种热水器的热交换器结构
CN214949918U (zh) 一种低温空气源冷暖热泵
CN218895451U (zh) 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
CN210921813U (zh) 即热式水暖暖风机
CN218495071U (zh) 一种套管式辐射对流供暖散热器
CN216557324U (zh) 一种地热能地暖
CN211903056U (zh) 一种便携式蓄热装置及采暖系统
CN213577741U (zh) 一种高效率碳纤维发热室内加热器壳体
CN21901933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源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