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6564U - 水循环取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循环取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6564U
CN219976564U CN202321110490.1U CN202321110490U CN219976564U CN 219976564 U CN219976564 U CN 219976564U CN 202321110490 U CN202321110490 U CN 202321110490U CN 219976564 U CN219976564 U CN 219976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adiator
heat dissipation
connecting plat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104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加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Puer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Puer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Puer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Puer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104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6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6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6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循环取暖系统,包括水排散热器、与水排散热器上端相连通的水泵和设置在水排散热器背面的风扇,水排散热器中间垂直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水道,若干个散热水道之间连接有散热翅片,水排散热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PTC加热片,两个PTC加热片外壁与散热水道紧密贴合给散热水道内的液体加热,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下对应均设置有两个凹槽,两个PTC加热片上下两端卡入在凹槽内,PTC加热片嵌入在水排散热器内,体积大进而加热面积大,提供了给水排散热器内液体加热的效率,适合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水循环取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循环取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室内供暖方式有电热膜加热、地板采暖、生物质颗粒加热炉、热泵加热、燃气加热和水循环加热。电热膜加热主要以电力为能源,在地板或墙壁上铺设加热电缆或散热器。其优点是温度可控、操作简单、环保无污染,节省散热器占用空间,整体室温均匀,舒适度高;缺点是加热速度慢,加热到加热温度需要1.5小时,安装运行成本高。地板采暖现在越来越受欢迎,优点是地板采暖散热相对均匀,因为所有的采暖都是整个房间地面均匀,散热相对稳定,它的使用寿命将比普通散热器长。生物质颗粒加热炉。生物质颗粒加热炉是北方常见的加热方式,在环保方面,以清洁能源生物质颗粒为运行动力,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的居民环境。热泵加热,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热泵,地源热泵和空气能热泵。这两种热泵的优点是节能、节能、加热效果好,缺点是地源热泵必须打井才能使用,空气能热泵不能在冬季寒冷地区使用。这两种热泵都有严格的限制。燃气加热,使用燃气加热的优点是方便、舒适、污染小,可根据自己随意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加热更方便;缺点是限于铺设天然气管道才能使用。
水循环加热是将液体加热后,有液体在水排散热器内循环散热,进而可以对室内温度加热供暖。
中国专利2022112460481公开了一种新型水暖加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前后分别设置有出风板和进风板,出风板内侧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水排散热器,水排散热器内侧设置有用于将室内气流穿过水排散热器的风扇,水排散热器通过两根软管与水泵相连通形成闭合水路,水泵内设置有用于给其内部液体加热的加热器组件。液体在水泵腔室内通过PTC加热器加热后由水泵输送到水排散热器内,并将热量传递给水排散热器,水排散热器通过散热水道和散热翅片进行散热,风扇带动室内空气流经散热水道和散热翅片进行热交换,形成热风增加室内温度,该实用新型只是在水泵内设置有PTC加热器,因为体积的限制导致PTC加热器加热效果慢。
因此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大体积的PTC加热器并且加热比较快的水循环取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循环取暖系统,含有两个大体积的PTC加热器,并且加热效果快速,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循环取暖系统,包括水排散热器、与所述水排散热器上端相连通的水泵和设置在所述水排散热器背面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排散热器中间垂直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水道,所述若干个散热水道之间连接有散热翅片,所述水排散热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PTC加热片,所述两个PTC加热片外壁与散热水道紧密贴合给散热水道内的液体加热。
优选的,所述水排散热器包括顶部的上水室和底部的下水室,所述上水室内腔中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上水室的内腔分成左侧的出水腔和右侧的回水腔,所述出水腔后壁上连通有出水口,所述回水腔后壁上连通有回水口和注水口,所述上水室底部设置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均布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所述若干个散热水道顶端分别贯穿所述多个条形通孔并分别与所述出水腔和回水腔相连通;
所述下水室内部中空,其顶部设置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也均布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并分别被所述若干个散热水道下端所贯穿以使若干个散热水道均与所述下水室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下对应均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两个PTC加热片上下两端卡入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水泵出水端和进水端均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分别与所述回水口和出水口相连通与所述水排散热器形成闭合回路。
优选的,所述风扇上下均布设置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排散热器、与水排散热器上端相连通的水泵和设置在水排散热器背面的风扇,水排散热器中间垂直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水道,若干个散热水道之间连接有散热翅片,水排散热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PTC加热片,两个PTC加热片外壁与散热水道紧密贴合给散热水道内的液体加热,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下对应均设置有两个凹槽,两个PTC加热片上下两端卡入在凹槽内,PTC加热片嵌入在水排散热器内,体积大进而加热面积大,提供了给水排散热器内液体加热的效率,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泵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水排散热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散热水道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水室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水室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水室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水室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散热水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排散热器,11-上水室,12-下水室,13-散热水道,14-散热翅片,15-回水口,16-出水口,17-注水口,111-回水腔,112-出水腔,113-隔板,114-上连接板,115-凹槽,116-条形通孔,121-下连接板,2-水泵,21-导管,3-风扇,4-PTC加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10,一种水循环取暖系统,包括水排散热器1、与水排散热器1上端相连通的水泵2和设置在水排散热器1背面的风扇3,其特征在于:水排散热器1中间垂直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水道13,若干个散热水道13之间连接有散热翅片14,水排散热器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PTC加热片4,两个PTC加热片4外壁与散热水道13紧密贴合给散热水道13内的液体加热。
如图4-7,水排散热器1包括顶部的上水室11和底部的下水室12,上水室11内腔中间设置有隔板113,隔板113将上水室11的内腔分成左侧的出水腔112和右侧的回水腔111,出水腔112后壁上连通有出水口16,回水腔111后壁上连通有回水口15和注水口17,上水室11底部设置有上连接板114,上连接板114沿其长度方向均布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116,若干个散热水道13顶端分别贯穿多个条形通孔116并分别与出水腔112和回水腔111相连通;
下水室12内部中空,其顶部设置有下连接板121,下连接板121沿其长度方向也均布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116并分别被若干个散热水道13下端所贯穿以使若干个散热水道13均与下水室12相连通。上连接板114和下连接板121上下对应均设置有两个凹槽115,两个PTC加热片4上下两端卡入在凹槽115内。水泵2出水端和进水端均连通有导管21,导管21分别与回水口15和出水口16相连通与水排散热器1形成闭合回路。风扇3上下均布设置有三个使散热水道13和散热翅片14上下均可以被风吹到。
通过注水口17将水排散热器1内注满水,水泵2带动水在水排散热器1内循环运动,当水流经靠近两个PTC加热片4的散热水道13时吸收两个PTC加热片4的热量进而变成热水,热水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翅片14,风扇3产生的风将散热水道13和散热翅片14的热量带到室内空气中进而完成取暖,被带走热量的水在水泵2循环下流经靠近两个PTC加热片4的散热水道13时吸收两个PTC加热片4的热量再次变成热水,往复循环向室内供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水循环取暖系统,包括水排散热器(1)、与所述水排散热器(1)上端相连通的水泵(2)和设置在所述水排散热器(1)背面的风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排散热器(1)中间垂直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水道(13),所述若干个散热水道(13)之间连接有散热翅片(14),所述水排散热器(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PTC加热片(4),所述两个PTC加热片(4)外壁与散热水道(13)紧密贴合给散热水道(13)内的液体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排散热器(1)包括顶部的上水室(11)和底部的下水室(12),所述上水室(11)内腔中间设置有隔板(113),所述隔板(113)将所述上水室(11)的内腔分成左侧的出水腔(112)和右侧的回水腔(111),所述出水腔(112)后壁上连通有出水口(16),所述回水腔(111)后壁上连通有回水口(15)和注水口(17),所述上水室(11)底部设置有上连接板(114),所述上连接板(114)沿其长度方向均布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116),所述若干个散热水道(13)顶端分别贯穿所述多个条形通孔(116)并分别与所述出水腔(112)和回水腔(111)相连通;
所述下水室(12)内部中空,其顶部设置有下连接板(121),所述下连接板(121)沿其长度方向也均布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116)并分别被所述若干个散热水道(13)下端所贯穿以使若干个散热水道(13)均与所述下水室(1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循环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114)和下连接板(121)上下对应均设置有两个凹槽(115),所述两个PTC加热片(4)上下两端卡入在所述凹槽(1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循环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2)出水端和进水端均连通有导管(21),所述导管(21)分别与所述回水口(15)和出水口(16)相连通与所述水排散热器(1)形成闭合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循环取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3)上下均布设置有三个。
CN202321110490.1U 2023-05-10 2023-05-10 水循环取暖系统 Active CN219976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0490.1U CN219976564U (zh) 2023-05-10 2023-05-10 水循环取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10490.1U CN219976564U (zh) 2023-05-10 2023-05-10 水循环取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6564U true CN219976564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4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10490.1U Active CN219976564U (zh) 2023-05-10 2023-05-10 水循环取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6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89410U (zh) 一种对流速热式电暖器
CN205900621U (zh) 一种温控组件及电池模组、电池箱
CN219976564U (zh) 水循环取暖系统
CN110821630B (zh) 一种沼气发电机组的散热换热装置
CN116499014A (zh) 水循环取暖系统
CN201887133U (zh) 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动力电池组
CN206439901U (zh) 一种节能型室内供暖装置
CN210511897U (zh) 一种板管式散热器
CN207019159U (zh) 一种适于室内使用的加热器
CN210516944U (zh) 电动汽车冷却模组的冷却板结构
CN218495071U (zh) 一种套管式辐射对流供暖散热器
CN208059026U (zh) 一种长风口风幕型取暖器
CN102088123A (zh) 具有散热系统的动力电池组
CN201599956U (zh) 一种太阳能集热管换热装置
CN216814612U (zh) 一种新型的水暖式暖风机
CN218895451U (zh) 一种利用红外线超高效能电暖气
CN206191898U (zh) 一种高效节能暖风机
CN208059025U (zh) 一种贯流风机取暖器
CN210511899U (zh) 一种集供暖供冷一体化的散热器
CN218583272U (zh) 一种太阳能室内加热器
CN219797557U (zh) 适用于农村住宅的太阳能储热采暖系统
CN219863082U (zh) 一种水箱控制器
CN220139991U (zh) 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及数据中心
CN216557324U (zh) 一种地热能地暖
CN219389869U (zh) 一种对流式电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