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3839U - 一种可拆卸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3839U
CN216813839U CN202122839202.3U CN202122839202U CN216813839U CN 216813839 U CN216813839 U CN 216813839U CN 202122839202 U CN202122839202 U CN 202122839202U CN 216813839 U CN216813839 U CN 216813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panel
conductive
conductive part
connecting seat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392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炎生
麦剑聪
甘友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r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r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r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r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392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3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3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3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包括灯盘和连接座,灯盘与连接座通过快拆机构连接,快拆机构包括凸块和与凸块相配合的滑槽,其中,连接座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部,第一导电部用于连接电源;灯盘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电部相适配的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和/或第二导电部包括弹性导电结构,当灯盘与连接座通过快拆机构连接时,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过盈抵接。快拆机构实现了灯盘与连接座的机械连接,在机械连接的过程中,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过盈接触,从而实现了电路连接。由此一来,用户只需一次安装操作,即可同时实现灯盘与连接座之间的电路连接和机械连接,提升了灯盘的安装和拆卸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卸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灯具。
背景技术
照明用的灯具包括灯盘和连接座,其中,连接座用于与电源连接,灯盘需要安装在连接座上才能实现安装连接。
现有技术中,由于灯盘与连接座的连接涉及到机械连接和电路连接,导致灯盘在连接座上的安装连接和拆卸过程往往较为繁琐,这造成了灯具安装效率的低下。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还有待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拆卸灯具,旨在解决灯盘和连接座的的安装和拆卸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拆卸灯具,包括灯盘和连接座,该灯盘与该连接座通过快拆机构连接,该快拆机构包括凸块和与该凸块相配合的滑槽,其中,该连接座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部,该第一导电部用于连接电源;该灯盘固定设置有与该第一导电部相适配的第二导电部;该第一导电部和/或该第二导电部包括弹性导电结构,当该灯盘与该连接座通过该快拆机构连接时,该第一导电部与该第二导电部过盈抵接。
优选地,该灯盘的上侧面设置有安装凹槽,该第二导电部设置在该安装凹槽内;该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与该安装凹槽适配的安装凸起,该第一导电部设置在该安装凸起上;当该灯盘与该连接座通过该快拆机构连接时,该安装凸起嵌入该安装凹槽中。
优选地,该第二导电部设置于该安装凹槽的底部;该第一导电部设置于该安装凸起的底面。
优选地,该第二导电部设置于该安装凹槽的侧边;该第一导电部设置于该安装凸起的侧面。
优选地,该凸块形成于该安装凹槽的侧壁,该滑槽形成于该安装凸起的侧面;当该安装凸起嵌入该安装凹槽后,该灯盘相对该连接座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该灯盘处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凸块与该滑槽互相远离,当该灯盘从该第一位置旋转至该第二位置时,该凸块卡入该滑槽中。
优选地,该凸块的下侧形成有凸点,该滑槽上形成有子槽;或者,该凸块的下侧形成有该子槽,该滑槽上形成有该凸点;该子槽与该凸点适配,当该灯盘处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凸点嵌入该子槽中。
优选地,该滑槽上形成有第一抵筋和第二抵筋,其中,当该灯盘处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抵筋与该凸块的第一侧面抵接;当该灯盘处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二抵筋与该凸块的第二侧面抵接,以将该凸块限位于该滑槽内。
优选地,该第一导电部包括可弹性伸缩的导电柱,该第二导电部包括导电接触片。
优选地,该导电接触片包括至少两个条状圆弧形的子接触片,至少两个该子接触片径向排布以围成环形。
优选地,该导电接触片至少包括用于与正极连接的第一接触片以及用于与负极连接的第二接触片,该第一接触片与该第二接触片之间设置有绝缘阻隔条;该导电柱的数量与该导电接触片的数量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包括灯盘和连接座,灯盘与连接座通过快拆机构连接,快拆机构包括凸块和与凸块相配合的滑槽,其中,连接座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部,第一导电部用于连接电源;灯盘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电部相适配的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和/或第二导电部包括弹性导电结构,当灯盘与连接座通过快拆机构连接时,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过盈抵接。灯盘和连接座之间通过快拆机构连接,从而实现了快捷的机械连接。同时,由于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弹性导电结构,使得灯盘和连接座在通过快拆机构连接的过程中,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能够过盈抵接,由此实现了电路连接。用户只需要通过快拆机构将灯盘与连接座连接,即同时接通了二者之间的电路,使得灯盘与连接座之间的连接和拆卸更加高效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的连接座的仰视视角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的灯盘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的连接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灯盘 20 连接座
30 快拆机构 100 第一导电部
200 第二导电部 11 安装凹槽
21 安装凸起 110 盖板
201 第一接触片 202 第二接触片
203 第三接触片 300 绝缘阻隔条
101 第一导电柱 102 第二导电柱
103 第三导电柱 31 凸块
32 滑槽 31a 凸点
32a 子槽 400 连接条
321 第一抵筋 322 第二抵筋
311 第一侧面 312 第二侧面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照明用的灯具包括灯盘和连接座,其中,连接座用于与电源连接,灯盘需要安装在连接座上才能实现安装连接。
当前,由于灯盘与连接座的连接涉及到机械连接和电路连接,导致灯盘在连接座上的安装连接过程往往较为繁琐,这造成了灯具安装效率的低下。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拆卸灯具,通过设置快拆机构和弹性导电结构,快捷实现灯盘与连接座之间的机械连接和电路连接。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的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包括灯盘10和连接座20,灯盘10与连接座20通过快拆机构30连接,快拆机构30包括凸块31和与凸块31相配合的滑槽32,其中,连接座20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部100,第一导电部100用于连接电源;灯盘10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电部100相适配的第二导电部200;第一导电部100和/或第二导电部200包括弹性导电结构,当灯盘10与连接座20通过快拆机构30连接时,第一导电部100与第二导电部200过盈抵接。
本实施例中,灯盘10和连接座20之间通过快拆机构30连接,通过将凸块 31卡入滑槽32中从而实现快捷的机械连接。同时,由于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弹性导电结构,使得灯盘10和连接座20在通过快拆机构30连接的过程中,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能够过盈抵接,由此实现了电路连接。从而实现了灯盘10和连接座20之间机械结构和电路结构的快拆连接,用户只需要通过快拆机构30将灯盘10与连接座20连接,即同时接通了二者之间的电路,使得灯盘10与连接座20之间的连接更加高效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中,灯盘10和连接座 20之间首先连接,之后通过快拆机构30实现锁定,其中,灯盘10和连接座20 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的连接座的仰视视角立体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的灯盘的示意图。如图1至4所示,该灯盘10的上侧面设置有安装凹槽11,该第二导电部200 设置在该安装凹槽11内;该连接座20的下端设置有与该安装凹槽11适配的安装凸起21,该第一导电部100设置在该安装凸起21上;当该灯盘10与该连接座20通过该快拆机构30连接时,该安装凸起21嵌入该安装凹槽11中。
本实施例中,连接座20上的安装凸起21嵌入灯盘10的安装凹槽11中,从而实现了灯盘10与连接座20的连接。同时,由于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分别设置于安装凸起21和安装凹槽11上。因此,当灯盘10和连接座20通过安装凸起21和安装凹槽11连接时,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同步实现电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电部100设置于安装凸起21中的位置,以及,第二导电部200设置于安装凹槽11中的位置,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可选地,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可以设置于安装凸起21和安装凹槽11接触面的底面,或者,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可以设置于安装凸起21和安装凹槽11接触面的侧面,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对此两种可选的方式进行说明。
一、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设置于安装凸起21和安装凹槽11接触面的底面。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导电部200设置于该安装凹槽11的底部;该第一导电部100设置于该安装凸起21的底面。
本实施例中,当安装凸起21嵌入安装凹槽11时,安装凸起21的底面与安装凹槽11的底面接触,由此一来,第一导电部100与第二导电部200接触,同时,由于第一导电部100与第二导电部200中的至少一个包含弹性导电结构,当安装凸起21嵌入安装凹槽11时,第一导电部100与第二导电部200过盈抵接,从而确保了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的充分接触,保证电路连接稳定。
二、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设置于安装凸起21和安装凹槽11接触面的侧面。
本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导电部200设置于安装凹槽11的侧边;第一导电部 100设置于安装凸起21的侧面。
本实施例中,当安装凸起21嵌入安装凹槽11时,安装凸起21的底面与安装凹槽11的侧面接触,由此一来,第一导电部100与第二导电部200接触,同时,由于第一导电部100与第二导电部200中的至少一个包含弹性导电结构,当安装凸起21嵌入安装凹槽11时,第一导电部100与第二导电部200过盈抵接,从而确保了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的充分接触,保证电路连接稳定。
上述对于灯盘10与连接座20的连接方式,以及,基于该种连接方式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的设置位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基于上述设置位置,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实现过盈抵接。为便于理解,以下提供一种优选的具体实现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电部100包括可弹性伸缩的导电柱,第二导电部 200包括导电接触片。由此一来,当安装凸起21嵌入安装凹槽11中时,导电柱与导电接触片接触,由于导电柱本身弹性可伸缩,由此实现了导电柱与导电接触片的过盈接触。
可选地,导电柱具体可以设置为弹针,如图3所示,该弹针与连接座20的安装凸起21的底面连接,并被盖板110固定在安装凸起21上。
可选地,导电接触片为覆盖设置在电路板上的金属镀层,之后该电路板贴设在灯盘10的壳体上,从而露出于安装凹槽11的底部。电路板与灯盘10壳体的连接处可以设置有弹簧组件(图中未示出),以使得导电接触片可以在受到导电柱压迫时具有弹性,从而实现过盈接触。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导电部100设置于安装凸起21的底面,在灯盘10安装到连接座20的过程中,当安装凸起21嵌入安装凹槽11时,安装凸起21的底面与安装凹槽11的底部接触,此时,安装凹槽11的底部的导电接触片与导电柱接触并压缩可弹性伸缩的导电柱,从而实现导电柱与导电接触片过盈接触,从而实现了稳定的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电接触片包括至少两个条状圆弧形的子接触片,至少两个子接触片径向排布以围成环形。
本实施例中,安装凸起21嵌入安装凹槽11后,通过快拆机构30锁定,其中,该快拆机构30可以是通过螺纹旋拧,或者,旋拧卡接的方式对安装凸起 21和安装凹槽11进行锁定。这需要用户将安装凸起21嵌入安装凹槽11后进行旋转,才能实现锁定。由于导电接触片围成环形,由此一来,导电接触片的形状覆盖了导电柱在旋转过程中的运动轨迹,使得导电柱在旋转的过程中始终与导电接触片接触。
更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电接触片至少包括用于与正极连接的第一接触片201以及用于与负极连接的第二接触片202,第一接触片201与第二接触片202之间设置有绝缘阻隔条300;导电柱的数量与导电接触片的数量对应。优选地,导电接触片还可以包括第三接触片203,第一接触片201,第二接触片202和第三接触片203两两之间设置有绝缘阻隔条300,第一接触片201,第二接触片202和第三接触片203通过与导电柱接触,形成灯盘与连接座之间的电路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接触片201、第二接触片202和第三接触片 203可以分别径向围成同心圆环的结构,导电柱包括第一导电柱101、第二导电柱102和第三导电柱103。其中,第一导电柱101、第二导电柱102和第三导电柱103并排设置。当安装凸起21嵌入安装凹槽11时,第一导电柱101、第二导电柱102和第三导电柱103分别嵌入第一接触片201、第二接触片202和第三接触片203。从而完成了正负极电路的连接。可选地,第一接触片201,第二接触片202和第三接触片203两两之间设置的绝缘阻隔条300材质为塑料,该绝缘阻隔条300一方面可以防止不同接触片之间接触导致的短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导轨,在导电柱转动的过程中引导其围绕对于的导电接触片运动。
上述对第一导电部100和第二导电部200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进一步地,当用户将灯盘10套入连接座20时,安装凸起21嵌入安装凹槽 11中,此时,用户还需要通过快拆机构30对安装凸起21和安装凹槽11进行锁定,从而实现固定的机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快拆机构30,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通过旋转卡接实现安装凸起21和安装凹槽11的固定连接。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4,如图1至4所示,快拆机构30包括凸块31和滑槽32,凸块31形成于安装凹槽11的侧壁,滑槽32形成于安装凸起21的侧面;当安装凸起21嵌入安装凹槽11后,灯盘10相对连接座2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灯盘10处于第一位置时,凸块31与滑槽32互相远离,当灯盘10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时,凸块31卡入滑槽32中。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将灯盘10插入连接座20时,灯盘10处于第一位置,此时,连接座20上的安装凸起21处于插入安装凹槽11后的初始位置,当用户转动灯盘10时,灯盘10自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方向转动,在此过程中,安装凹槽11内的凸块31随着灯盘10的转动滑入安装凸起21上的滑槽32内,当灯盘10旋转到位后,灯盘10处于第二位置,此时凸块31完全卡入滑槽32中,从而实现了对安装凸起21和安装凹槽11的锁定,实现了灯盘10与连接座20的快拆连接。当用户需要将灯盘10从连接座20上拆下时,只需反向旋转灯盘10,将灯盘10从第二位置转动到第一位置,即可使得凸块31从滑槽32中滑出,从而实现了快拆机构30的解锁,使得灯盘10与连接座20分离。
进一步地,在凸块31卡入滑槽32后,为了防止凸块31从滑槽32中滑出,需要在凸块31和滑槽32之间设置自锁结构,使得卡入滑槽32的凸块31能够稳定地卡设在滑槽32中,除非用户主动施加外力旋转灯盘10,否则凸块31不会从滑槽32滑出,从而增加快拆机构30连接的稳定性。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快拆机构30的自锁结果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的连接座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5所示,凸块31的下侧形成有凸点31a,滑槽32上形成有子槽32a;可选地,也可以是滑槽32上形成有凸点31a,凸块31上形成有子槽32a。
本实施例中,子槽32a与凸点31a适配,当灯盘10处于第二位置时,凸点31a嵌入子槽32a中。由此一来,凸点31a与子槽32a配合形成快拆机构 30的自锁结构。从而防止凸块31从滑槽32中滑出,实现锁定。当用户转动取下灯盘10时,嵌入子槽32a中的凸起在用户的外力下从子槽32a中脱出,从而实现解锁。增加了凸块31与滑槽32之间的锁定稳定性。
进一步地,实际工作过程中,凸块31的数量为多个且在圆周方向径向排布,滑槽32的数量与凸块31的数量对应。灯盘10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实现锁定,在转动过程中,导电柱沿导电接触片滑动。可选地,灯盘10的外壳上形成安装凹槽11,该安装凹槽11的底壁上开设有环形通孔,环形的导电接触片通过环形通孔露出于安装凹槽11的底部。此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环形通孔上必须形成有连接条400,才能使得环形通孔与灯盘10外壳的壳体一体成型。此时,若安装凸起21插入安装凹槽11的过程中,导电柱触碰到连接条400,可能会损害导电柱,从而影响到电路连接。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灯盘10从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导电柱始终不与连接条400接触,这就对安装凸起21的插入角度,以及转动到位后锁定的角度有所要求。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这一目的,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5,如图5所示,滑槽32上形成有第一抵筋321和第二抵筋322,其中,当灯盘1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抵筋321与凸块31的第一侧面311 抵接;当灯盘1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抵筋322与凸块31的第二侧面312 抵接,以将凸块31限位于滑槽32内。
请同时参阅,1、图4和和图5,本实施例中,当用户将安装凸起21嵌入安装凹槽11时,第一抵筋321首先与凸块31的第一侧面311接触,从而使得第一抵筋321起到限位安装凸起21插入方向的作用,确保第一抵筋321抵接凸块31第一侧面311的位置作为灯盘10的第一位置。在用户旋转灯盘10 的过程中,凸块31压迫并挤开第一抵筋321,从而使得凸块31在滑槽32上滑动,当凸块31滑动到第二位置时,第二抵筋322抵接凸块31的第二侧面 312,从而将凸块31限位于滑槽32内。由此一来,第一抵筋321能够起到防呆作用,确保凸块31从第一位置开始滑动。同时,第二抵筋322能够使得用户将灯盘10旋转到第二位置时不再能够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抵筋321与第二抵筋322配合,确保导电柱在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不与连接条400发生接触。同时,根据凸块31设置数量的不同,可以调节第一抵筋321与第二抵筋322之间的设置间距,从而可以调节灯盘10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的转动幅度。防止导电柱滑动到连接条400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拆卸灯具,包括灯盘和连接座,灯盘与连接座通过快拆机构连接,快拆机构包括凸块和与凸块相配合的滑槽,其中,连接座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部,第一导电部用于连接电源;灯盘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导电部相适配的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和/或第二导电部包括弹性导电结构,当灯盘与连接座通过快拆机构连接时,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过盈抵接。快拆机构实现了灯盘与连接座的机械连接,在机械连接的过程中,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过盈接触,从而实现了电路连接。由此一来,用户只需一次安装操作,即可同时实现灯盘与连接座之间的电路连接和机械连接,提升了灯盘的安装和拆卸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拆卸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盘和连接座,所述灯盘与所述连接座通过快拆机构连接,所述快拆机构包括凸块和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滑槽,其中,
所述连接座固定设置有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灯盘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相适配的第二导电部;
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或所述第二导电部包括弹性导电结构,当所述灯盘与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快拆机构连接时,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过盈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盘的上侧面设置有安装凹槽,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凹槽内;
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凹槽适配的安装凸起,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在所述安装凸起上;
当所述灯盘与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快拆机构连接时,所述安装凸起嵌入所述安装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凸起的底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凹槽的侧边;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凸起的侧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形成于所述安装凹槽的侧壁,所述滑槽形成于所述安装凸起的侧面;
当所述安装凸起嵌入所述安装凹槽后,所述灯盘相对所述连接座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灯盘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凸块与所述滑槽互相远离,当所述灯盘从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凸块卡入所述滑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下侧形成有凸点,所述滑槽上形成有子槽;或者,所述凸块的下侧形成有所述子槽,所述滑槽上形成有所述凸点;
所述子槽与所述凸点适配,当所述灯盘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凸点嵌入所述子槽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上形成有第一抵筋和第二抵筋,其中,
当所述灯盘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抵筋与所述凸块的第一侧面抵接;
当所述灯盘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抵筋与所述凸块的第二侧面抵接,以将所述凸块限位于所述滑槽内。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可拆卸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可弹性伸缩的导电柱,所述第二导电部包括导电接触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拆卸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触片包括至少两个条状圆弧形的子接触片,至少两个所述子接触片径向排布以围成环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拆卸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触片至少包括用于与正极连接的第一接触片以及用于与负极连接的第二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与所述第二接触片之间设置有绝缘阻隔条;
所述导电柱的数量与所述导电接触片的数量对应。
CN202122839202.3U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可拆卸灯具 Active CN216813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9202.3U CN216813839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可拆卸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9202.3U CN216813839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可拆卸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3839U true CN216813839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9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39202.3U Active CN216813839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可拆卸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3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63677A1 (en) Battery seat having two positive terminals
KR200494540Y1 (ko) 커넥터
CN216813839U (zh) 一种可拆卸灯具
CN110634699B (zh) 侧键组件及终端设备
JP2011151184A (ja) コンデンサホルダ
US2774949A (en) Invertible sockets or receptacles
JP2933595B1 (ja) 基板固定具
CN110190454A (zh) 一种多国转换器
US7291792B2 (en) Shielding member
CN110225657A (zh) 电路板及其电池座
CN102593386B (zh) 锁固机构及具有该锁固机构的电子装置
US8544969B2 (en) Chassis
CN212381558U (zh) 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
CN215982060U (zh) 一种照明装置
CN111456364B (zh) 一种墙板快速安装系统
CN211152331U (zh) 一种带插针的pcb板及包含该pcb板的led灯
CN216958758U (zh) 热插拔模组及电源分配插座
CN214898995U (zh) 安全插座
CN214014768U (zh) 一种信号发射器的外壳
CN216563887U (zh) 安装组件和电器设备
JPS5919329Y2 (ja) 電池保持部材
CN214898974U (zh) 一种信号发射器
CN214619802U (zh) 面板组件和取暖装置
CN210868401U (zh) 功能按键装置及显示装置
CN211976691U (zh) 吸顶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