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12284U - 离心式轴流风机及其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离心式轴流风机及其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12284U
CN216812284U CN202220338921.9U CN202220338921U CN216812284U CN 216812284 U CN216812284 U CN 216812284U CN 202220338921 U CN202220338921 U CN 202220338921U CN 216812284 U CN216812284 U CN 216812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fan
centrifugal
air inlet
axial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389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颂伟
黄井平
李梓焯
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389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12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12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12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式轴流风机及其散热系统,包含一风机外壳具有一风机腔室,一离心叶轮经由一叶轮座悬吊在该风机腔室内,该离心叶轮具有复数叶片及分别位于该叶片之间连通该风机腔室的一倾斜流道,该风机腔室经由一导流框体的一框体信道连通该散热系统的一长形出风口,借由该离心叶轮以离心方式吸入流体通过该倾斜流道,并借由该倾斜流道使该流体倾斜流动至该风机腔室并经过该导流框体以轴向流出该长形出风口,进而达到低噪音及离心涡流转轴流及减少流量损失的功效。

Description

离心式轴流风机及其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散热领域,尤其指一种离心涡流转轴流的风机及其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风机为流体机械的一种,其作用为将机械能转化为流体动能,目的在克服管路阻力及能量损耗,以便能输送流体至特定地点。而风机大致分为轴流式、离心式与横流式三种;一般轴流式风机的空气是沿着一轴流扇轮的一轴方向进风与出风,气流是从叶片的上缘进入然后从叶片的下缘流出,致使该轴流扇轮的轮毂下方为死区没有气流流通;而离心式风机的动作原理与离心泵相同,空气沿着一离心叶轮的轴方向通过一涡壳的进气口流入该离心叶轮,并在离心叶轮旋转运作产生的离心作用下,使空气沿着其旋转的切线方向的从该离心叶轮的外围进入该涡壳内的一涡形室,然后经过该涡形室后从该涡壳的排气口排出。
因此当在不同的系统空间须设置不同形式的风机,例如一般箱形空间较宽裕则采用轴流风机,而窄小扁形空间大多使用离心风机。
如图4A-图4C所示,一系统机壳51具有一槽511及一系统内空间512,该槽511具有一槽底5111将槽511与系统内空间512隔离,槽底5111设有一窄长出风口513连通该槽511与该系统内空间512。一轴流风机52放置在槽511内,由于该轴流风机52的整体尺寸(例如60mm×60mm×25mm)大于系统的窄长出风口513(例如90mm×20mm),造成轴流风机52的轴流扇轮521只有小部分对应窄长出风口513,该轴流扇轮521的大部分对应到该槽底5111。
该轴流扇轮521包括一轮毂5211及复数叶片5212位于该轮毂5211的周围。当该轴流风机52的轴流扇轮521运转时,轮毂5211下方为盲区(或称死区)没有气流流通,无法使气流通过该窄长出风口513,从叶片5212下缘流出的大部分气流受到槽底5111的阻挡不仅不会通过该窄长出风口513,且反向往该轴流风机52流动并与持续流出的气流撞击一起成为乱流,造成大部分的气流无法从系统的窄长出风口513流出。
另外,若将轴流风机52更换为横流风机直接对应该窄长出风口513以提升出风面积占比时,由于横流风机的流体沿的横流扇的径向流入最后再沿横流扇径向流出,将产生很大的噪音。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设计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在有限的系统空间提供低噪音,且使流体顺着一系统的出风口轴向流出的离心式轴流风机及其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实现离心涡流转轴流的离心式轴流风机及其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提供一种离心式轴流风机在每两叶片之间具有一倾斜流道使流体从离心叶轮倾斜流动至风机腔室以实现减少气流改变方向后的流量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心式轴流风机,适用于一具有一长形出风口的系统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离心式轴流风机包括:
一风机外壳,包括一本体及一导流框体,该本体具有一进风侧及一出风侧,该进风侧及该出风侧之间界定一风机腔室,该导流框体设置在该本体的出风侧并且毗邻该系统容器的长形出风口,且该导流框体具有一对接侧、一出口侧及一导风面,该对接侧及该出口侧分别在该导流框体的两侧,该导风面从该对接侧倾斜的延伸到该出口侧且界定一框体通道,该框体通道连通该风机腔室及该长形出风口;
一叶轮座,包括一座体及两悬吊件,该两悬吊件分别从该座体的一外周朝远离该座体的方向延伸有一受接端,该受接端与该风机外壳的该本体连接,以支撑该叶轮座位于该风机腔室及该框体通道内;
一离心叶轮,设置在该座体上且位于该风机外壳的该进风口之下,包含一叶轮上盘及一叶轮下盘,该叶轮下盘具有一轮毂,该叶轮上盘及该叶轮下盘之间具有复数叶片,且每两叶片间具有一倾斜流道,该倾斜流道由该轮毂的一外侧向该离心叶轮的一外缘朝下倾斜形成,且该倾斜流道连通该风机腔室,借由该倾斜流道以令被该离心叶轮吸入的一气流向下倾斜流入该风机腔室,且通过该框体通道被该导风面引导往该长形出风口流出。
所述的离心式轴流风机,其中:该框体通道从该对接侧朝该出口侧渐缩贯通,该对接侧是对接该本体的出风侧,该导风面为一倾斜面或一凹弧面。
所述的离心式轴流风机,其中:该本体具有一顶壁,该顶壁位于该进风侧,该顶壁设有一进风口及两连接部,该进风口连通该风机腔室,该两连接部连接该叶轮座的受接端。
所述的离心式轴流风机,其中:该叶轮上盘位于该复数叶片上方且由该离心叶轮的一中心向该离心叶轮的一外缘朝下倾斜设置,并且该叶轮上盘具有一流体吸入口以对应该风机外壳的进风口;该叶轮下盘具有一斜面供该复数叶片设置,且该斜面由该轮毂的该外侧向该离心叶轮的一外缘朝下倾斜设置,配合该离心叶轮上盘以构成该倾斜流道。
所述的离心式轴流风机,其中:该顶壁于该进风口边缘设有朝该风机腔室弯折的一弯折部,该弯折部在该风机腔室内形成一环型凹槽,且该叶轮上盘在该流体吸入口的一边缘朝该顶壁凸伸有一凸环,以配合该顶壁的该环型凹槽。
所述的离心式轴流风机,其中:该风机外壳设有一外罩,该外罩遮盖该进风侧,该外罩设有一透气网部以对应该进风侧,该透气网部由复数透孔构成。
一种具有离心式轴流风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系统容器与一离心式轴流风机,其中:
该系统容器具有一容纳槽及一容器空间,该容纳槽具有一槽底与该容器空间隔离,且该槽底的一局部区域设置一长形出风口,该长形出风口连通该容器空间,该容器空间设有一散热单元,该散热单元位于该容纳槽之后;
该离心式轴流风机设置在该容纳槽,其包含:
一风机外壳,包括一本体及一导流框体,该本体具有一进风侧及一出风侧,该进风侧及该出风侧之间界定一风机腔室,该导流框体设置在该本体的出风侧并且毗邻该槽底的长形出风口,且该导流框体具有一对接侧、一出口侧及一导风面,该对接侧及该出口侧分别在该导流框体的两侧,该导风面位于该导流框体的一内侧并从该对接侧朝内倾斜的延伸到该出口侧且界定一框体通道,该框体通道连通该风机腔室及该长形出风口;
一叶轮座,包括一座体及两悬吊件,该两悬吊件分别从该座体的一外周朝远离该座体的方向延伸有一受接端,该受接端与该风机外壳的该本体连接,以支撑该叶轮座位于该风机腔室及该框体通道内;
一离心叶轮,设置在该座体上且位于该风机外壳的该进风口之下,包含一叶轮上盘及一叶轮下盘,该叶轮下盘具有一轮毂,该叶轮上盘及该叶轮下盘之间具有复数叶片,且每两叶片间具有一倾斜流道,该倾斜流道由该轮毂的一外侧向该离心叶轮的一外缘朝下倾斜形成,且该倾斜流道连通该风机腔室,借由该倾斜流道以令被该离心叶轮吸入的一气流向下倾斜流入该风机腔室,且通过该框体通道被该导风面引导从该长形出风口进入该容器空间。
所述的具有离心式轴流风机的散热系统,其中:该框体通道从该对接侧朝该出口侧渐缩贯通,该对接侧对接该本体的出风侧,该导风面为一倾斜面或一凹弧面。
所述的具有离心式轴流风机的散热系统,其中:该本体具有一顶壁,顶壁位于该进风侧,该顶壁设有一进风口及两连接部,该进风口连通该风机腔室,该两连接部连接该叶轮座的受接端。
所述的具有离心式轴流风机的散热系统,其中:该叶轮上盘位于该复数叶片上方且由该离心叶轮的一中心向该离心叶轮的一外缘朝下倾斜设置,并且该叶轮上盘具有一流体吸入口以对应该风机外壳的进风口;该叶轮下盘具有一斜面供该复数叶片设置,且该斜面由该由该轮毂的该外侧向该离心叶轮的一外缘朝下倾斜设置,配合该离心叶轮上盘以构成该倾斜流道。
所述的具有离心式轴流风机的散热系统,其中:该顶壁在该进风口边缘设有朝该风机腔室弯折的一弯折部,该弯折部在该风机腔室内形成一环型凹槽,且该离心叶轮上盘在该流体吸入口的一边缘朝该顶壁凸伸有一凸环,以配合该顶壁的该环型凹槽。
所述的具有离心式轴流风机的散热系统,其中:该风机外壳设有一外罩,该外罩遮盖该进风侧,该外罩设有一透气网部以对应该进风侧,该透气网部由复数透孔构成,且导流框体与该槽底之间设有一框形垫片。
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的结构以实现离心涡流转轴流的功效,并能在有限的系统空间提供低噪音及降低流量损失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式轴流风机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式轴流风机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式轴流风机分解剖视示意图;
图1D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式轴流风机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叶轮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叶轮俯视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风机外壳的本体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系统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B为系统容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系统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D为图3C的3D-3D剖线对风机外壳及容纳槽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E为本实用新型流体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现有系统内轴流风机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离心式轴流风机B;风机外壳10;本体11;进风侧111;出风侧112;风机腔室113;顶壁114;进风口1141;连接部1142;弯折部1143;环型凹槽1144;导流框体12;对接侧121;出口侧122;导风面123;框体通道124;外罩15;透气网部151;框形垫片16;叶轮座20;座体21;轴筒211;悬吊件22;受接端221;离心叶轮30;叶轮上盘31;流体吸入口311;凸环3111;叶轮下盘32;轮毂321;斜面322;叶片33;进风缘331;出风缘332;倾斜流道34;系统容器40;容纳槽41;槽底411;长形出风口413;容器空间42;散热单元43;轴向A;径向R。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考图1A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式轴流风机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式轴流风机立体组合示意图;图1C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式轴流风机分解剖视示意图;图1D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式轴流风机组合剖视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叶轮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叶轮俯视示意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风机外壳的本体另一视角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离心式轴流风机B包括一风机外壳10容纳一叶轮座20及一离心叶轮30,该风机外壳10包括一本体11及一导流框体12,该本体11的两侧分别具有一进风侧111及一出风侧112,该进风侧111及该出风侧112之间界定一风机腔室113在该本体11内。且该本体11具有一顶壁114位于该进风侧111,该顶壁114设有一进风口1141及两连接部1142,该进风口1141位于该顶壁114的大致中央处并连通该风机腔室113。该两连接部1142分别位于该进风口1141的两旁从该顶壁114往该风机腔室113内凸出。再者,该顶壁114于该进风口1141的边缘设有朝该风机腔室113弯折的一弯折部1143,该弯折部1143于该风机腔室113内形成一环型凹槽1144。
该导流框体12设置在该本体11的出风侧112,具有一对接侧121、一出口侧122及一导风面123。该对接侧121是对接该本体11的出风侧112。该导风面123为一倾斜面或一凹弧面)位于该导流框体12的一内侧并从该对接侧121往该导流框体12内倾斜或呈圆弧下凹的延伸到该出口侧122,且界定一框体通道124连通该风机腔室113,并从该对接侧121朝该出口侧122渐缩的贯通。如此,该导风面123得以导引该风机腔室113内的气流轴向的经过该出口侧122。
该叶轮座20包括一座体21及两悬吊件22分别从该座体21的一外周朝远离该座体21的方向延伸有一受接端221,该受接端221例如为一凸筒对应连接该本体11的顶壁114的两连接部1142。借此,以支撑该叶轮座20悬吊设置在该风机腔室113及该框体通道124内。该连接部1142及该受接端221之间以一连结手段例如螺锁或胶接或卡合等结合一起。该座体21上凸设一轴筒211用以容设至少一轴承,并供一马达定子(包括一绝缘架组夹设一硅钢片组,及一绕线组缠绕该绝缘价组及该硅钢片组)套设。在本实施虽然表示该叶轮座20与该导流框体12为个别分开的零件,但是不局限于此。在其他的替代实施,该叶轮座20与该导流框体12为连接一体的构件,例如叶轮座20的两悬吊件22的受接端221连接该导流框体12形成一体。
该离心叶轮30设置在该叶轮座20的座体21上,且位于该风机外壳10的该进风口1141的下方。该离心叶轮30包含一叶轮上盘31及一叶轮下盘32,该叶轮上盘31及该叶轮下盘32之间具有复数叶片33。该叶轮上盘31位于该等叶片33上方且由该离心叶轮30的一中心向该离心叶轮30的一外缘朝下倾斜设置,并具有一流体吸入口311对应该风机外壳10的顶壁114的进风口1141。该流体吸入口311的一边缘朝该顶壁114凸伸形成一凸环3111配合该顶壁114的环型凹槽1144。借由该叶轮上盘31的凸环3111与该顶壁114的该环型凹槽1144以凹凸配合的设置形成一蜿蜒间隙,以防止从该风机外壳10的进风口1141吸入的部分气流未经过离心叶轮30就直接流入风机腔室113。
再者,该叶轮下盘32具有一轮毂321及一斜面322。该轮毂321内设有一轴杆及一马达转子(包括一磁环),该轴杆插设该座体21上的轴筒211内的轴承,以支撑该离心叶轮30在该座体21上,并使该马达转子对应该轴筒211上的马达定子。该斜面322由该轮毂321的一外侧向该离心叶轮32的一外缘朝下倾斜设置。该等叶片33则设置在该斜面322并分布在该轮毂321外周。借由该叶轮下盘32的斜面322配合倾斜的叶轮上盘312,以在每两叶片33间构成一倾斜流道34。该等倾斜流道34由该轮毂321的一外侧向该离心叶轮30的一外缘朝下倾斜,并连通该风机腔室113。借由该等倾斜流道34引导进入离心叶轮30的气流向下倾斜流动至风机腔室113。
前述每一叶片33具有一进风缘331毗邻该轮毂321,及一出风缘332位于该离心叶轮30的外缘。该进风缘331是从该离心叶轮上盘31朝该离心叶轮下盘32倾斜,并对应该流体吸入口311,以引导从该风机外壳10的进风口1141吸入的气流顺畅地进入该倾斜流道34以提升入风量。
请继续参考图3A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系统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B为系统容器的俯视示意图;图3C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系统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3D为图3C的3D-3D剖线对风机外壳及容纳槽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如这些图所示,一并参考前面的图1A-图1D及图2A-图2C,一系统容器40具有一容纳槽41及一容器空间42,该容器空间42设有一散热单元43例如散热器位于该容纳槽41之后。该容纳槽41具有一槽底411将该容纳槽41与该容器空间42隔离,且该槽底411的一局部区域设置一长形出风口413连通该容器空间42。
前述的离心式轴流风机B是设置在该容纳槽41内,令该导流框体12的出口侧122毗邻该系统容器40的槽底411,该导流框体12的框体通道124是连通该风机腔室113及该长形出风口413。在该风机外壳10设有一外罩15遮盖该进风侧111,该外罩15设有一由复数透孔构成的透气网部151,该透气网部151是对应该进风侧111的该进风口1141,借此防止异物通过该进风口1141进入该离心叶轮30。另外,在该导流框体12的出口侧122与该槽底411之间选择设有一框形垫片16,该框形垫片16由软性材质例如塑料或橡胶等构成,以提升离心式轴流风机10与该槽底411之间的密合度。
请继续参考图3E为本实用新型流体流动方向示意图,本图为了清楚说明气流流动是省略系统容器40及外罩15的部分特征。如图所示,一并参考前述各图,当离心式轴流风机B的离心叶轮30转动时,在该等叶片33旋转产生的离心作用下是吸引一气流(如箭头所示)沿着该离心叶轮30的一轴向A通过该外罩15的透气网部151及该风机外壳10的进风口1141;然后通过该离心叶轮30的叶轮上盘31的流体吸入口311;然后朝该等叶片33旋转的切线方向(也就是该离心叶轮30的一径向R)并沿着该等倾斜流道34向下倾斜流入风机腔室113;然后从该风机腔室113经过该导流框体12的框体通道124;借由该导流框体12的该导风面123引导该气流通过该出口侧122往该槽底411的长形出风口413流动,然后通过该长形出风口413进入该容器空间42内对该散热单元43解热。再者,因为该离心叶轮30旋转吸引气流进入风机腔室113,使得风机腔室113的气压大于容器空间42的气压,造成风机腔室113与该容器空间42产生压差,帮助气流轴向从该出口侧122及该槽底411的长形出风口413流入该容器空间42。另外,流入及流出该离心叶轮30的气流方向由轴向A改变为径向R,借由该等倾斜流道34减少改变流向的气流的流量损失及降低噪音。
借由上述的结构以实现离心涡流转轴流的功效,并能在有限的系统空间提供低噪音及降低流量损失的效果。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离心式轴流风机,适用于一具有一长形出风口的系统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离心式轴流风机包括:
一风机外壳,包括一本体及一导流框体,该本体具有一进风侧及一出风侧,该进风侧及该出风侧之间界定一风机腔室,该导流框体设置在该本体的出风侧并且毗邻该系统容器的长形出风口,且该导流框体具有一对接侧、一出口侧及一导风面,该对接侧及该出口侧分别在该导流框体的两侧,该导风面从该对接侧倾斜的延伸到该出口侧且界定一框体通道,该框体通道连通该风机腔室及该长形出风口;
一叶轮座,包括一座体及两悬吊件,该两悬吊件分别从该座体的一外周朝远离该座体的方向延伸有一受接端,该受接端与该风机外壳的该本体连接,以支撑该叶轮座位于该风机腔室及该框体通道内;
一离心叶轮,设置在该座体上且位于该风机外壳的该进风口之下,包含一叶轮上盘及一叶轮下盘,该叶轮下盘具有一轮毂,该叶轮上盘及该叶轮下盘之间具有复数叶片,且每两叶片间具有一倾斜流道,该倾斜流道由该轮毂的一外侧向该离心叶轮的一外缘朝下倾斜形成,且该倾斜流道连通该风机腔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该框体通道从该对接侧朝该出口侧渐缩贯通,该对接侧是对接该本体的出风侧,该导风面为一倾斜面或一凹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顶壁,该顶壁位于该进风侧,该顶壁设有一进风口及两连接部,该进风口连通该风机腔室,该两连接部连接该叶轮座的受接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该叶轮上盘位于该复数叶片上方且由该离心叶轮的一中心向该离心叶轮的一外缘朝下倾斜设置,并且该叶轮上盘具有一流体吸入口以对应该风机外壳的进风口;该叶轮下盘具有一斜面供该复数叶片设置,且该斜面由该轮毂的该外侧向该离心叶轮的一外缘朝下倾斜设置,配合该离心叶轮上盘以构成该倾斜流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式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该顶壁于该进风口边缘设有朝该风机腔室弯折的一弯折部,该弯折部在该风机腔室内形成一环型凹槽,且该叶轮上盘在该流体吸入口的一边缘朝该顶壁凸伸有一凸环,以配合该顶壁的该环型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轴流风机,其特征在于:该风机外壳设有一外罩,该外罩遮盖该进风侧,该外罩设有一透气网部以对应该进风侧,该透气网部由复数透孔构成。
7.一种具有离心式轴流风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系统容器与一离心式轴流风机,其中:
该系统容器具有一容纳槽及一容器空间,该容纳槽具有一槽底与该容器空间隔离,且该槽底的一局部区域设置一长形出风口,该长形出风口连通该容器空间,该容器空间设有一散热单元,该散热单元位于该容纳槽之后;
该离心式轴流风机设置在该容纳槽,其包含:
一风机外壳,包括一本体及一导流框体,该本体具有一进风侧及一出风侧,该进风侧及该出风侧之间界定一风机腔室,该导流框体设置在该本体的出风侧并且毗邻该槽底的长形出风口,且该导流框体具有一对接侧、一出口侧及一导风面,该对接侧及该出口侧分别在该导流框体的两侧,该导风面位于该导流框体的一内侧并从该对接侧朝内倾斜的延伸到该出口侧且界定一框体通道,该框体通道连通该风机腔室及该长形出风口;
一叶轮座,包括一座体及两悬吊件,该两悬吊件分别从该座体的一外周朝远离该座体的方向延伸有一受接端,该受接端与该风机外壳的该本体连接,以支撑该叶轮座位于该风机腔室及该框体通道内;
一离心叶轮,设置在该座体上且位于该风机外壳的该进风口之下,包含一叶轮上盘及一叶轮下盘,该叶轮下盘具有一轮毂,该叶轮上盘及该叶轮下盘之间具有复数叶片,且每两叶片间具有一倾斜流道,该倾斜流道由该轮毂的一外侧向该离心叶轮的一外缘朝下倾斜形成,且该倾斜流道连通该风机腔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离心式轴流风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框体通道从该对接侧朝该出口侧渐缩贯通,该对接侧对接该本体的出风侧,该导风面为一倾斜面或一凹弧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离心式轴流风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一顶壁,顶壁位于该进风侧,该顶壁设有一进风口及两连接部,该进风口连通该风机腔室,该两连接部连接该叶轮座的受接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离心式轴流风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叶轮上盘位于该复数叶片上方且由该离心叶轮的一中心向该离心叶轮的一外缘朝下倾斜设置,并且该叶轮上盘具有一流体吸入口以对应该风机外壳的进风口;该叶轮下盘具有一斜面供该复数叶片设置,且该斜面由该由该轮毂的该外侧向该离心叶轮的一外缘朝下倾斜设置,配合该离心叶轮上盘以构成该倾斜流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离心式轴流风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顶壁在该进风口边缘设有朝该风机腔室弯折的一弯折部,该弯折部在该风机腔室内形成一环型凹槽,且该离心叶轮上盘在该流体吸入口的一边缘朝该顶壁凸伸有一凸环,以配合该顶壁的该环型凹槽。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离心式轴流风机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风机外壳设有一外罩,该外罩遮盖该进风侧,该外罩设有一透气网部以对应该进风侧,该透气网部由复数透孔构成,且导流框体与该槽底之间设有一框形垫片。
CN202220338921.9U 2022-02-18 2022-02-18 离心式轴流风机及其散热系统 Active CN216812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8921.9U CN216812284U (zh) 2022-02-18 2022-02-18 离心式轴流风机及其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8921.9U CN216812284U (zh) 2022-02-18 2022-02-18 离心式轴流风机及其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12284U true CN216812284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1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38921.9U Active CN216812284U (zh) 2022-02-18 2022-02-18 离心式轴流风机及其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122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85873B2 (ja) 送風装置および掃除機
KR20170051374A (ko) 송풍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US8702403B2 (en) Fan
KR101750877B1 (ko) 송풍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US20190390676A1 (en) Centrifugal blower device
CN216812284U (zh) 离心式轴流风机及其散热系统
TWM628272U (zh) 離心式軸流風機及其散熱系統
JP2020020320A (ja) インペラ、遠心ファン
CN114352571A (zh) 离心式轴流风机及其散热系统
CN115788967B (zh) 一种磁悬浮鼓风机的散热通道
JP2000145690A (ja)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CN114555952A (zh) 电动送风机以及具备该电动送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TWI792924B (zh) 離心式軸流風機及其散熱系統
CN210484199U (zh) 离心风道结构、离心风机及空气净化设备
CN211429123U (zh) 一种用于高速永磁电机的通风冷却结构
CN113803291A (zh) 非对称双出风口离心扇
CN113708561A (zh) 无刷电机及其叶轮
CN217029419U (zh) 一种涡轮风机气流通道结构
CN213928804U (zh) 一种轴向出风式扫地机风机
CN218598451U (zh) 离心叶轮及多翼离心风机
CN215333483U (zh) 一种全热交换器
CN219262728U (zh) 一种空气悬浮鼓风机冷却风道结构
CN215533781U (zh) 食物料理机
CN217539070U (zh) 一种双面平衡防水管道离心风机
CN212079703U (zh) 风机及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