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7677U - 电源线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线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7677U
CN216807677U CN202123070866.4U CN202123070866U CN216807677U CN 216807677 U CN216807677 U CN 216807677U CN 202123070866 U CN202123070866 U CN 202123070866U CN 216807677 U CN216807677 U CN 216807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rd
locking
shell
storage device
tape r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08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扣
叶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708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7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7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7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源线收纳装置,属于收纳结构领域。电源线收纳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卷绕在所述卷绕组件上,所述电源线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移动端在所述卷绕组件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壳体;以及插头部与插座部,所述插头部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移动端中的任一者连接,所述插座部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移动端中的另一者连接。本实用新型方便电源线的使用及携带。

Description

电源线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线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长度较长的电源线等带材可使用扎线把全部带材扎成一团携带,使用时再把扎线拿掉。
但是此种方式使用电源线时捆扎和解开都比较浪费时间,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线收纳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源线不方便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源线收纳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卷绕在所述卷绕组件上,所述电源线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移动端在所述卷绕组件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壳体;以及
插头部与插座部,所述插头部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移动端中的任一者连接,所述插座部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移动端中的另一者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卷绕组件包括:
带材卷轴,所述带材卷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源线卷绕在所述带材卷轴上,且所述带材卷轴具有至少一个卡合槽;
复位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带材卷轴转动以卷收所述电源线;
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锁止件的周向侧壁具有多个锁止槽和多个放行槽,多个所述锁止槽和多个所述放行槽交替设置;
卡合件,所述卡合件设置于所述带材卷轴的一侧,所述卡合件包括连接端和配合端,所述配合端用于伸入或者伸出所述卡合槽,所述配合端的一侧表面具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第一锁止部与所述第二锁止部之间,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锁止部或者所述第二锁止部与所述锁止件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配合端的端部凸出形成有卡齿,所述卡齿伸入或者伸出所述卡合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材卷轴包括配合主体和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配合主体固定连接;
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容纳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分隔成电源线室和组件室,所述电源线室均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其中,所述配合主体、复位结构、锁止件和卡合件均设置于所述组件室内,所述电源线卷绕于所述电源线室内且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分隔板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收纳装置还包括:
PCBA板,所述PCBA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电源线室的背离所述组件室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锁止槽和多个放行槽的一侧侧壁均具有第一配合斜壁,所述第一锁止部具有第二配合斜壁;
其中,所述第一锁止部与多个所述锁止槽和多个所述放行槽中任一者配合时,所述第一配合斜壁与所述第二配合斜壁紧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卷绕组件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端与壳体的侧壁之间;
其中,所述配合端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常伸入所述卡合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或弹簧,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卡合件的远离所述带材卷轴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固定柱,所述带材卷轴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固定柱;
所述复位结构为卷簧,所述卷簧的一端与所述带材卷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带材卷轴在所述卷簧的作用下常向收回所述电源线的方向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座部设置为排插。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壳体内的卷绕组件完成对电源线的收卷,从而可以方便电源线在使用时的展开,以及在不使用的收纳,方便用户使用以及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线收纳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线收纳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壳体未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卷绕组件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卷绕组件一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绕组件一实施例的卡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卷绕组件一实施例的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线收纳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插座部为排插;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线收纳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插头部未示出。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397457040000031
Figure BDA000339745704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源线收纳装置。
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电源线收纳装置包括:壳体21、卷绕组件、电源线10、插头部31以及插座部32。
所述壳体21内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壳体21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卷绕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源线卷绕在所述卷绕组件上,所述电源线10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壳体21,所述移动端在所述卷绕组件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壳体21;所述插头部31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移动端中的任一者连接,所述插座部32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移动端中的另一者连接。
具体而言,壳体21可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两者盖合后形成一容纳腔。如图1和图2,壳体21可构造成圆柱形,可以理解的,壳体21还可构造为其他可容纳卷绕成卷的带材的形状,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壳体2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从而电源线可从该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伸出。
卷绕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且电源线10卷绕在卷绕组件上,从而卷绕组件可收卷该电源线10。在使用时,电源线10的移动端可在外力作用下由第二开口拉出壳体,或者在卷绕组件的作用下由第二开口自动伸出。电源线10的固定端与壳体21固定连接,并从第一开口伸出壳体21。
可以理解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选择,所述插头部31设置于壳体21外并与所述固定端连接,所述插座部32设置于壳体21外并与所述移动端连接,从而插座部32可相对壳体21伸缩。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选择,所述插座部32设置于壳体21并与所述固定端连接,所述插头部31设置于壳体21并与所述移动端连接,从而插头部31可相对壳体伸缩。
由此,在电源线10不使用时,电源线10整体收卷于壳体21内,其中,移动端缩回壳体21,以使与移动端连接的插头部31或者插座部32止抵于壳体21的第二开口处。在电源线10使用时,移动端可伸出壳体21,以使与移动端连接的插头部31或者插座部32远离壳体21,完成电器设备的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相对布置,以使该电源线10具有一定的初始长度,利于电源线10的使用。或者,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相邻设置,以进一步减少电源线收纳装置整体收纳后的体积。
本实施例中,通过壳体21内的卷绕组件完成对电源线10的收卷,从而可以方便电源线10在使用时的展开,以及在不使用的收纳,方便用户使用。且将电源线整体收纳于壳体内,减小了空间,还可方便用户携带。
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卷绕组件包括带材卷轴22、复位结构、锁止件23和卡合件24。
所述带材卷轴2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带材卷轴22具有至少一个卡合槽221。复位结构用于驱动电源线10收缩,以在拉出移动端的外力消失后,驱动电源线10自动收卷回容纳腔内。所述锁止件23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壳体2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锁止件23的周向侧壁具有多个锁止槽232和多个放行槽231,多个所述锁止槽232和多个所述放行槽231交替设置。所述卡合件24设置于所述带材卷轴22的一侧,所述卡合件24包括连接端241和配合端242,所述配合端242用于伸入或者伸出所述卡合槽221,所述配合端242的一侧表面具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锁止部2421和第二锁止部2422,所述锁止件23位于所述第一锁止部2421与所述第二锁止部2422之间,所述连接端241与所述壳体21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锁止部2421或者所述第二锁止部2422与所述锁止件23配合。
其中,当所述带材卷轴22向放出电源线的方向转动时,所述卡合件24在所述卡合槽221与所述配合端242的作用下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锁止部2421与多个所述锁止槽232和多个所述放行槽231中任一者配合带动所述锁止件23转动,且所述第二锁止部2422与所有所述锁止槽232和所有所述放行槽231均分离;当所述带材卷轴22向收回所述电源线的方向转动时,所述卡合件24在所述卡合槽221与所述配合端242的作用下反向转动,所述第二锁止部2422与多个所述锁止槽232和多个所述放行槽231中任一者配合,所述第一锁止部2421与所有所述锁止槽232和所有所述放行槽231均分离,且所述第二锁止部2422与所述锁止槽232配合时,所述配合端242伸入所述卡合槽221内,所述第二锁止部2422与所述放行槽231配合时,所述配合端242伸出所述卡合槽221。
具体而言,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可安装一固定柱211,从而带材卷轴22可套装于该固定柱211上以相对壳体21转动。带材卷轴22用于绕卷带材,如电源线等,电源线层层绕卷在带材卷轴22上,从而在外力作用下拉拉动电源线伸出壳体21,电源线向展开状态切换,进而带动带材卷轴22转动。当外力作用消失时,带材卷轴22反向转动,从而带动电源线从展开状态向收卷状态切换,重新卷绕在带材卷轴22上。
带材卷轴22的一侧端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卡合槽221。参阅图4,卡合槽221包括3个。卡合槽221彼此之间可均匀设置,也可不均匀设置。
参阅图3和图4,锁止件23转动设置于带材卷轴22的端部的侧上方,以与带状卷轴错开,使得壳体21内的空间更加紧凑。锁止件23可构造为圆柱状,其朝向带状卷轴的一侧端部开设有多个锁止槽232和多个放行槽231,且锁止槽232和放行槽231彼此交替且均匀设置。如参阅图,锁止件23的朝向卷轴的一侧端部分割为6等份,形成3个锁止槽232和3个放行槽231。从而在每次锁止件23转动一步,即转动60度时,可使得锁止件23上原本对应于某一固定位置的部分在锁止槽232和放行槽231之间交替切换。可以理解的,锁止件23还可等分为4份或者8份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
卡合件24设置于带状卷轴的一侧,且位于锁止件23的下方。卡合件24的一端,即连接端241与上壳体21的内顶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即配合端242可与卡合槽221配合,以伸入或者伸出卡合槽221。值得一提的是,卡合件24可构造为杆件,或者凸轮,参阅图3,卡合件24可大致上构造为扇形。
可以理解的,当配合端242伸入卡合槽221时,若卡合件24被固定,则带状卷轴22的位置也被限定,从而不再转动,电源线10伸出壳体21的长度固定。当配合端242伸入卡合槽221时,若卡合件24可活动,则在外力作用下,带状卷轴22继续转动,并迫使配合端242从卡合槽221伸出,卡合件24向一侧偏离。此时,电源线10可自由拉出。
为此,本实施例在配合端242处的上侧面,即配合端242朝向锁止件23的一侧表面形成有第一锁止部2421和第二锁止部2422。第一锁止部2421和第二锁止部2422均凸出于该侧表面。且第一锁止部2421和第二锁止部2422彼此相对设置以分别位于锁止件23的两侧。且第一锁止部2421和第二锁止部2422之间的间距大于锁止件23的直径,以使得第一锁止部2421和第二锁止部2422中至多一者与锁止件23接触配合。
从而,参阅图3,当在外力作用下拉出电源线10时,电源线10带动带材卷轴22逆时针转动,此时,由于卡合槽221向左侧拨动配合端242,配合端242从可卡合槽221中伸出,以使卡合件24整体向左侧摆动,使得第一锁止部2421与当前正对他的锁止槽232或者放行槽231的侧壁配合,在卡合件24继续向左侧摆动过程中,卡合件24通过第一锁止部2421迫使锁止件23步进一步,即转动60°。此时,原本正对第二锁止部2422的锁止槽232切换为放行槽231,或者原本正对第二锁止部2422的放行槽231切换为锁止槽232。当电源线10拉出到位时,如需要对其进行限位,或者需要收回电源线10时,用户可解除对电源线10的外力作用,此时,复位结构驱动带材卷轴22顺时针22转动,在带材卷轴22顺时针转动的带动下,电源线10存在缩回壳体21的运动。由于配合端242卡入卡合槽221使得卡合槽221会带动配合端242向右侧摆动,进而使得卡合件24向右侧摆动一定角度,使得第二锁止部2422卡入对应的锁止槽232或者放行槽231内。若此时,第二锁止部2422卡入的为锁止槽232,则配合端242伸入所述卡合槽221内。此时,锁止件23通过锁止槽232阻止了卡合件24的进一步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锁止部2422阻止了带材卷轴22的进一步转动,完成对电源线10的限位。
若此时,第二锁止部2422卡入的为放行槽231,则配合端242伸入所述卡合槽221内后仍可继续转动至从卡合槽221脱离。此时,带材卷轴22的转动没有阻碍,带状卷轴22可继续转动。由于带状卷轴22在顺时针转动过程中第一锁止部2421没有机会与锁止件23配合以拨动锁止件23,因此,在后续带材卷轴22的顺时针转动过程中,第二锁止部2422卡入的始终为放行槽231,可以完成电源线10的完全收回。
本实施例通过卷绕组件卷绕带材,可使得带材从壳体21伸出一定长度且固定住,或者缩回至壳体21内完成收纳,使用收回都很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配合端242和卡合槽221的更加稳定的啮合和脱离,所述配合端242的端部凸出形成有卡齿2423,所述卡齿2423伸入或者伸出所述卡合槽221。
参阅图4和图5,配合端242的端部的部分凸出形成卡齿2423,卡齿2423伸出或者伸入卡合槽221。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选择,为了卡齿2423的侧壁卡住卡合槽221,卡齿2423的右侧壁为平面。
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利于仅仅第一锁止部2421和所述第二锁止部2422的至多一者与锁止件23配合,且壳体21内空间利用率更高,所述卡齿2423位于所述第一锁止部2421和所述第二锁止部2422的中间区域。
参阅图6,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锁止件23的径向上,所述锁止槽232的槽深小于所述放行槽231的槽深。
本实施例中,放行槽231的槽底壁向锁止件23的圆心处延伸大致上形成U形结构,而锁止槽232的槽底壁构造成V型,且朝向相邻的放行槽231偏心设置,从而使得锁止槽232的槽深小于所述方形槽的槽深。如此,由于锁止槽232的槽深小于放行槽231的槽深,也即是卡齿2423是否可从卡合槽221伸出的区别所在。
在一实施例中,带材卷轴22包括配合主体222和分隔板223,所述分隔板223与所述配合主体222固定连接;
所述分隔板223将所述容纳腔沿所述壳体21的轴向分隔成电源线室和组件室,所述电源线室均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其中,所述配合主体222、复位结构、锁止件23和卡合件24均设置于所述组件室内,所述电源线10卷绕于所述电源线室内且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分隔板223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的,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选择,分隔板223与配合主体222可通过粘接、卡扣连接或者其他等同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选择,分隔板223与配合主体222可一体成型。
如参阅图2、图4和图7,分隔板223的一侧表面的几何中心处形成一空心的圆柱形凸出部,复位结构设置于圆柱形凸出部内,该圆柱形凸出部的顶部开口。带材卷轴22还包括盖板224,盖板上形成有卡合槽221。盖板224盖合该顶部开口,从而与圆柱形凸出部构成了配合主体222。
本实施例中,卷绕组件和电源线10沿壳体21内上下布置成2层,从而便于卷绕组件不影响电源线10在电源线室内走线,也避免电源线10的走线,特别是固定端伸出壳体21的走线影响卷绕组件的收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线收纳装置还包括:PCBA板27,所述PCBA板27设置于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电源线室的背离所述组件室的一侧。
参阅图8,为了更加紧凑地布置PCBA板27,以及避免PCBA板27与卷绕组件之间互相干扰,PCBA板27设置于电源线室的下方,即卷绕组件、电源线10以及PCBA板27在壳体21的轴向上分3层布置。参阅图8,容纳腔内还包括底板28,底板28与分隔板223相对且间隔设置,底板28在容纳腔内还分隔出PCBA板室,PCBA板27设置于该PCBA板室内。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锁止槽232和多个放行槽231的一侧侧壁均具有第一配合斜壁233,所述第一锁止部2421具有第二配合斜壁;
其中,所述第一锁止部2421与多个所述锁止槽232和多个所述放行槽231中任一者配合时,所述第一配合斜壁与所述第二配合斜壁紧贴。
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止部2421可呈锥状,其锥尖远离连接端241延伸,其朝向第二锁止部2422的一侧侧壁即为第二配合侧壁。多个所述锁止槽232和多个放行槽231的一侧侧壁均具有第一配合斜壁,第一配合斜壁233和第二配合侧壁的倾角相同,从而可以安全贴合,以更加方便第一锁止部2421与锁止件23配合,从而稳定地拨动锁止件23步进一步。
参阅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卷绕组件还包括:
弹性件25,所述弹性件25设置于所述连接端241与壳体21的侧壁之间;
其中,所述配合端242在所述弹性件25的作用下常伸入所述卡合槽221内。
本实施例中,卡合件24具有配合位置,即此时配合端242或者卡齿2423伸入卡合槽221。卡合件24在非配合位置时,即卡合件24向左侧或者右侧摆动,以使第一锁止部2421与锁止件23配合或者第二锁止部2422与锁止件23配合。
弹性件25设置于所述连接端241与壳体21的侧壁之间,使得卡合件24常常处于配合位置,或者从非配合位置向配合位置摆动,以使得配合端242在所述弹性件25的作用下常伸入所述卡合槽221内。如带材拉出时,在用户解除外力作用后,带材卷轴22反向转动,且卡合件24在弹性件25的带动下重新回到配合位置,卡入卡合槽221内。
其中,弹性件25可以是弹簧,或者扭簧。或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5为弹片,所述弹片设置于所述卡合件24的远离所述带材卷轴22的一侧。
参阅图3和图4,弹片设置于所述卡合件24的远离所述带材卷轴22的一侧。在卡合件24位于配合位置时,连接端241的端面与弹片平齐,弹片与卡合件24之间五作用。在卡合件24处于非配合位置时,连接端241的端部的棱角挤压弹片,迫使弹片变形储能,从而在解除外力时,弹片释放储能,使得卡合件24回到配合位置,卡入卡合槽221内。
本实施例中,弹片结构的弹性件25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21设有固定柱211,带材卷轴22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固定柱211。
复位结构为卷簧26,所述卷簧26的一端与所述带材卷轴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柱211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带材卷轴22在所述卷簧的作用下常向收回所述电源线10的方向转动。
参阅图7和图8,下壳体的几何中心处竖直向上延伸形成一固定柱211,固定柱的上端抵接在上壳体。带材卷轴22套设在固定柱211上,并以固定柱211为转动轴转动。其中,固定柱的轴向侧表面开设有一线槽。带材卷轴22的配合主体222内安装有卷簧26,卷簧26的外端与带材卷轴22固定连接,而卷簧26的内端卡入线槽内以与固定柱211固定连接。从而在电源线10伸出壳体21而带动带材卷轴22转动时,带材卷轴22带动卷簧26在配合主体222内伸展,卷簧26在伸展过程中积攒弹性力。在拉出电源线10的外力被解除时,在卷簧26的弹性力作用下,卷簧26收紧,从而通过带材卷轴22转动,进而收回电源线10。
本实施例中,带材卷轴22通过卷簧存储弹性势能,以驱动带材卷轴22回复到初始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插座部32设置为排插。
具体而言,插座部32上开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插孔。插座部32开设仅仅一个插孔时,形成一连接头。在插座部32上开设有多个插孔时,多个插口可构造于插座部32的同一表面上,以形成排插,还可构造于插座部的不同表面上,以方便多个插孔被同时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多个插孔之间的规格和类型可一致还可不一致,本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制。如,参阅图7和图8,插座部32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一个两相插孔,以及多个阵列设置的USB接口。插座部32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阵列设置的USB接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卷绕在所述卷绕组件上,所述电源线包括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且从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壳体,所述移动端在所述卷绕组件的作用下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或者缩回所述壳体;以及
插头部与插座部,所述插头部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移动端中的任一者连接,所述插座部与所述固定端和所述移动端中的另一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组件包括:
带材卷轴,所述带材卷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源线卷绕在所述带材卷轴上,且所述带材卷轴具有至少一个卡合槽;
复位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带材卷轴转动以卷收所述电源线;
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锁止件的周向侧壁具有多个锁止槽和多个放行槽,多个所述锁止槽和多个所述放行槽交替设置;
卡合件,所述卡合件设置于所述带材卷轴的一侧,所述卡合件包括连接端和配合端,所述配合端用于伸入或者伸出所述卡合槽,所述配合端的一侧表面具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所述锁止件位于所述第一锁止部与所述第二锁止部之间,所述连接端与所述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锁止部或者所述第二锁止部与所述锁止件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端的端部凸出形成有卡齿,所述卡齿伸入或者伸出所述卡合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卷轴包括配合主体和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配合主体固定连接;
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容纳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分隔成电源线室和组件室,所述电源线室均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其中,所述配合主体、复位结构、锁止件和卡合件均设置于所述组件室内,所述电源线卷绕于所述电源线室内且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分隔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收纳装置还包括:
PCBA板,所述PCBA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电源线室的背离所述组件室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锁止槽和多个放行槽的一侧侧壁均具有第一配合斜壁,所述第一锁止部具有第二配合斜壁;
其中,所述第一锁止部与多个所述锁止槽和多个所述放行槽中任一者配合时,所述第一配合斜壁与所述第二配合斜壁紧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组件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端与壳体的侧壁之间;
其中,所述配合端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常伸入所述卡合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或弹簧,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卡合件的远离所述带材卷轴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固定柱,所述带材卷轴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固定柱;
所述复位结构为卷簧,所述卷簧的一端与所述带材卷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带材卷轴在所述卷簧的作用下常向收回所述电源线的方向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部设置为排插。
CN202123070866.4U 2021-12-07 2021-12-07 电源线收纳装置 Active CN216807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0866.4U CN216807677U (zh) 2021-12-07 2021-12-07 电源线收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0866.4U CN216807677U (zh) 2021-12-07 2021-12-07 电源线收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7677U true CN216807677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52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0866.4U Active CN216807677U (zh) 2021-12-07 2021-12-07 电源线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76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4485A (zh) * 2023-02-24 2023-04-25 珠海市钛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14485A (zh) * 2023-02-24 2023-04-25 珠海市钛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7110B2 (en) Battery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US5692914A (en) PC card including a jack for a connector
US6861822B2 (en) Battery charger having attached base
US9960539B2 (en) Wall outlet with extendable electrical receptacles
CN216807677U (zh) 电源线收纳装置
US8934239B2 (en) Bas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8462140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stylus with a cord retractor connected thereto and an assembly of a cord retractor and a stylus
JPH0454714Y2 (zh)
KR20060115251A (ko) 진공청소기
WO1995033672A1 (en) Extensible and self-retractable cable device
EP1115641A1 (en) Retractable cord device
CN212937346U (zh) 可伸缩单犬牵引器
CN218997177U (zh) 插座
JP3072683U (ja) 給電器
CN221098804U (zh) 一种收线式空调挂机及其收线装置
KR101477982B1 (ko) 전선의 정리가 가능한 전선 연장 장치
JP4161810B2 (ja) 巻取装置
JP3154608U (ja) 携帯電話用コード巻取り器
US20230081691A1 (en) Improved drive structure for tape or chalk reels
CN218351761U (zh) 旋转式充电器
CN219009586U (zh) 一种收纳结构及电器设备
CN217390159U (zh) 一种电子设备防水袋
CN213770898U (zh) 适用于苹果笔记本电脑充电器可折叠收纳的绕线器保护套
CN218471821U (zh) 开关面板
CN112822595B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和无线耳机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