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05757U - 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 - Google Patents

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05757U
CN216805757U CN202220522171.0U CN202220522171U CN216805757U CN 216805757 U CN216805757 U CN 216805757U CN 202220522171 U CN202220522171 U CN 202220522171U CN 216805757 U CN216805757 U CN 216805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platform
platform
main
fixed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221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敬尚
张杨
张谋
吕宏伟
楼巍
田伟辉
王敏华
潘一奇
温辉
刘春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221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05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05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05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涉及滩涂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顶部平台,顶部平台的上表面能够用于设置操作室;底部支撑架,底部支撑架的上端固定于顶部平台的下表面;浮箱式履带,浮箱式履带能够与操作室电连接,浮箱式履带为两个,两个浮箱式履带分别设置于底部支撑架的下端两侧,浮箱式履带的箱体上设有进排气孔和进出水孔,进排气孔位于进出水孔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利用浮箱式履带中箱体上的进排气孔和进出水孔,来调节其自重,从而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滩涂上。

Description

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滩涂施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滩涂,是海滩、河滩和湖滩的总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滩地面积。在地貌学上称谓“潮间带”。由于潮汐的作用,滩涂有时被水淹没,有时又出露水面,其上部经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则经常被水淹没。
在滩涂施工时,人们往往依靠陆地设备或船舶等装置来进行施工。
但是由于滩涂存在地面承载能力低、涨潮、落潮和风浪等客观因素,使得普通的陆地设备由于沉陷和水淹等原因无法在滩涂施工作业;而普通的船舶由于受退潮和风浪的影响无法在滩涂全天候作业或无法精确作业。
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新型的滩涂施工平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够调整自重,从而能够适用于涨潮和退潮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包括:
顶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的上表面能够用于设置操作室;
底部支撑架,所述底部支撑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顶部平台的下表面;
浮箱式履带,所述浮箱式履带能够与所述操作室电连接,所述浮箱式履带为两个,两个所述浮箱式履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架的下端两侧,所述浮箱式履带的箱体上设有进排气孔和进出水孔,所述进排气孔位于所述进出水孔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若干个底部支撑主龙骨和若干个底部支撑次龙骨;
若干个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浮箱式履带分别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的两端;
若干个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与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相互垂直,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的上设有若干个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缸筒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的上表面,所述千斤顶的支腿固定于所述顶部平台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千斤顶的缸筒通过牛腿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和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上;
所述牛腿组件包括主支撑牛腿,所述千斤顶的缸筒通过所述主支撑牛腿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上;
所述牛腿组件还包括次支撑牛腿,所述千斤顶的缸筒通过所述次支撑牛腿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上;
所述主支撑牛腿和所述次支撑牛腿均为三角形钢板。
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千斤顶之间通过横向拉杆固定。
优选的,每个所述千斤顶的缸筒通过若干个斜向拉杆分别与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和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千斤顶的支腿上固定有顶部平台支座,所述顶部平台支座用于固定所述顶部平台。
优选的,所述顶部平台包括若干个顶部平台主龙骨和若干个顶部平台次龙骨;
若干个所述顶部平台主龙骨相互平行设置,若干个所述顶部平台主龙骨固定于所述顶部平台支座上;
若干个所述顶部平台次龙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顶部平台次龙骨与所述顶部平台主龙骨相互垂直,所述顶部平台次龙骨的下表面固定于所述顶部平台主龙骨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顶部平台支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顶部平台主龙骨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顶部平台次龙骨的上表面固定有若干个平台面。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当涨潮时,通过进出水孔进水、进排气孔排气,使得浮箱式履带的箱体内部充满水,增加设备自重以抵抗浮力及风浪;退潮时,通过进出水孔出水、进排气孔进气,使得浮箱式履带的箱体内部中空,降低设备自重防止设备沉陷在滩涂上,利用这一装置,可以根据水位高低灵活调节浮箱式履带的箱体进水量,使设备整体处于最佳状态;
2、本实用新型设有千斤顶,可以调整顶部平台的高度,防止其涉水;
3、利用牛腿组件、横向拉杆和斜向拉杆,可以有效的提高千斤顶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在滩涂的示意图;
图中:1-浮箱式履带;2-进排气孔;3-进出水孔;4-底部支撑主龙骨;5-底部支撑次龙骨;6-千斤顶;7-牛腿组件;8-横向拉杆;9-顶部平台支座;10-顶部平台主龙骨;11-顶部平台次龙骨;12-平台面;13-斜向拉杆;14-潮水层;15-海床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够调整自重,从而能够适用于涨潮和退潮的情况。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包括:
顶部平台,顶部平台的上表面能够用于设置操作室以及相关设备;
底部支撑架,底部支撑架的上端固定于顶部平台的下表面,起到支撑顶部平台的作用;
浮箱式履带1,浮箱式履带1也叫浮箱履带,此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因此不多做赘述,浮箱式履带1能够与操作室电连接,使用者可以在操作室内操控浮箱式履带1的运行,浮箱式履带1为两个,两个浮箱式履带1分别设置于底部支撑架的下端两侧,履带尺寸8.92m×2.0m×1.8m(长×宽×高),一个浮箱式履带1的箱体上设有一个进排气孔2和一个进出水孔3,进排气孔2位于进出水孔3的上方,至于进排气孔2和进出水孔3的具体数量以及相对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使用时,当涨潮时,随着水面的升高,进出水孔3开始不断向箱体内进水,而箱体内的空气通过进排气孔2向外排出,使得浮箱式履带1的箱体内部充满水,增加设备自重以抵抗浮力及风浪,如图5所示,此时浮箱式履带1的底端在海床层15,而潮水层14已经高于浮箱式履带1的上端;退潮时,此时滩涂的水面下降,进排气孔2向箱体内部进气而箱体内部的水通过进出水孔3向外排出,使得浮箱式履带1的箱体内部中空,降低设备整体的自重,防止设备沉陷在滩涂上。利用这一装置,可以根据水位高低可灵活调节浮箱式履带1的箱体进水量,使设备整体处于最佳状态。
于本实施例中,底部支撑架包括若干个底部支撑主龙骨4和若干个底部支撑次龙骨5;
若干个底部支撑主龙骨4相互平行设置,具体的,底部支撑主龙骨4有四个,四个底部支撑主龙骨4间隔设置,两个浮箱式履带1分别通过高强螺栓固定于四个底部支撑主龙骨4的两端,底部支撑主龙骨4为250mm×10mm(边长×壁厚)的方钢,每个底部支撑主龙骨4的长度为3m;
若干个底部支撑次龙骨5相互平行设置,具体的,底部支撑次龙骨5有两个,底部支撑次龙骨5与底部支撑主龙骨4相互垂直,两个底部支撑次龙骨5的下表面通过焊接固定于底部支撑主龙骨4的上表面两端,底部支撑次龙骨5采用250mm×10mm(边长×壁厚)的方钢,其长度5.4m。
于本实施例中,底部支撑次龙骨5上设有若干个千斤顶6,千斤顶6的缸筒(固定端)固定于底部支撑次龙骨5的上表面,千斤顶6的支腿(伸缩端)固定于顶部平台的下表面。至于千斤顶6的具体型号,采用50T的千斤顶6,千斤顶6共4个,四个千斤顶6分别位于两个底部支撑次龙骨5的两端,千斤顶6的缸筒直径为180mm,长为1.2m,支腿直径为100mm,行程为0.8m,最大长度为2.0m。在无水或低水位时可以不顶升,当滩涂的水位过高时进行顶升,最高可使顶部平台抬升至距离地面4.5m的位置处,从而避免顶部平台涉水。
于本实施例中,千斤顶6的缸筒通过牛腿组件7分别固定于底部支撑主龙骨4和底部支撑次龙骨5上;
牛腿组件7包括主支撑牛腿,一个千斤顶6的缸筒通过两个主支撑牛腿固定于底部支撑主龙骨4上,主支撑牛腿的两边分别焊接于千斤顶6和底部支撑主龙骨4上;
牛腿组件7还包括次支撑牛腿,一个千斤顶6的缸筒还需要通过两个次支撑牛腿固定于底部支撑次龙骨5上,次支撑牛腿的两边分别焊接于千斤顶6和底部支撑次龙骨5上;
对于主支撑牛腿和次支撑牛腿的具体结构,主支撑牛腿和次支撑牛腿的结构相同,主支撑牛腿和次支撑牛腿均为三角形钢板,其尺寸为360mm×360mm×30mm(边长×边长×厚度)。
于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千斤顶6之间通过横向拉杆8固定,由于千斤顶6总共有四个,因此横向拉杆8也为四个,横向拉杆8的两端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千斤顶6上,横向拉杆8采用150mm×10mm(边长×壁厚)的方钢,至于横向拉杆8的长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千斤顶6之间的间距进行设计。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的紧固千斤顶6,每个千斤顶6的缸筒通过若干个斜向拉杆13分别与底部支撑主龙骨4和底部支撑次龙骨5连接。具体的,每个千斤顶6需要一个斜向拉杆13与底部支撑主龙骨4固定,还需要另一个斜向拉杆13与底部支撑次龙骨5固定。
于本实施例中,千斤顶6的支腿(伸缩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有顶部平台支座9,顶部平台支座9数量与千斤顶6数量相同,也为四个,四个顶部平台支座9位于一个矩形的四角处,顶部平台支座9的上表面用于固定顶部平台。
于本实施例中,顶部平台包括若干个顶部平台主龙骨10和若干个顶部平台次龙骨11;
若干个顶部平台主龙骨10相互平行设置,若干个顶部平台主龙骨10固定于顶部平台支座9上,具体的,顶部平台主龙骨10有两个,顶部平台主龙骨10采用250mm×10mm(边长×壁厚)的方钢,长度为9m,一个顶部平台主龙骨10固定于两个相邻的顶部平台支座9上;
若干个顶部平台次龙骨11相互平行设置,具体的,顶部平台次龙骨11设有五个,顶部平台次龙骨11采用250mm×10mm(边长×壁厚)的方钢,长度为6m,顶部平台次龙骨11与顶部平台主龙骨10相互垂直,顶部平台次龙骨11的下表面通过角码和高强螺栓固定于顶部平台主龙骨10的上表面。
于本实施例中,顶部平台支座9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为一矩形槽,且安装槽的宽度与顶部平台主龙骨10的宽度相同,都为250mm,顶部平台主龙骨10通过焊接固定于安装槽内,以此来提高顶部平台主龙骨10的稳定性。
于本实施例中,顶部平台次龙骨11的上表面通过高强螺栓固定有若干个平台面12,具体的,共有12块平台面12,12块平面板能够拼凑出一个与顶部支撑次龙骨尺寸相配的矩形平面。其是由一块10mm厚且9.0m×6.0m(长×宽)的钢板制造而成,为了方便运输,将其切割为12块平面板。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平台面12的尺寸与数量。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部平台,所述顶部平台的上表面能够用于设置操作室;
底部支撑架,所述底部支撑架的上端固定于所述顶部平台的下表面;
浮箱式履带,所述浮箱式履带能够与所述操作室电连接,所述浮箱式履带为两个,两个所述浮箱式履带分别设置于所述底部支撑架的下端两侧,所述浮箱式履带的箱体上设有进排气孔和进出水孔,所述进排气孔位于所述进出水孔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包括若干个底部支撑主龙骨和若干个底部支撑次龙骨;
若干个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浮箱式履带分别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的两端;
若干个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与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相互垂直,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的上设有若干个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缸筒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的上表面,所述千斤顶的支腿固定于所述顶部平台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的缸筒通过牛腿组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和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上;
所述牛腿组件包括主支撑牛腿,所述千斤顶的缸筒通过所述主支撑牛腿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上;
所述牛腿组件还包括次支撑牛腿,所述千斤顶的缸筒通过所述次支撑牛腿固定于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上;
所述主支撑牛腿和所述次支撑牛腿均为三角形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千斤顶之间通过横向拉杆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千斤顶的缸筒通过若干个斜向拉杆分别与所述底部支撑主龙骨和所述底部支撑次龙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的支腿上固定有顶部平台支座,所述顶部平台支座用于固定所述顶部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平台包括若干个顶部平台主龙骨和若干个顶部平台次龙骨;
若干个所述顶部平台主龙骨相互平行设置,若干个所述顶部平台主龙骨固定于所述顶部平台支座上;
若干个所述顶部平台次龙骨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顶部平台次龙骨与所述顶部平台主龙骨相互垂直,所述顶部平台次龙骨的下表面固定于所述顶部平台主龙骨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平台支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顶部平台主龙骨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平台次龙骨的上表面固定有若干个平台面。
CN202220522171.0U 2022-03-11 2022-03-11 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 Active CN216805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2171.0U CN216805757U (zh) 2022-03-11 2022-03-11 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2171.0U CN216805757U (zh) 2022-03-11 2022-03-11 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05757U true CN216805757U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45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22171.0U Active CN216805757U (zh) 2022-03-11 2022-03-11 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05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50010463B1 (ko) 바다의 파도를 이용한 파력 발전장치
RU190871U1 (ru) Плавучее каркасно-рам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мидий
CN214851044U (zh) 一种带有消浪机构的桩柱式潮间带光伏装置
CN106697189A (zh) 一种浮拖法离岸型海上升压站的安装方法
CN101348164A (zh) 滩涂作业平台
CN109881627B (zh) 消浪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6805757U (zh) 半潜式自航多功能施工平台
CN109423982A (zh) 自稳浮游式临时防波堤结构
CN209795767U (zh) 一种海上风机基础分级浮式防撞设施
CN217416058U (zh) 水文观测漂浮筏
CN206602481U (zh) 一种浮筒式漂浮约束桁架
CN110492832A (zh) 一种应用于防波堤的光伏发电结构
CN211815989U (zh) 一种过流型透空防波堤结构
CN210660035U (zh) 一种水上自浮式环保泥浆池
CN211849249U (zh) 一种作用于导管架的浮式防波堤
CN102127903A (zh) 复合型堆石潜堤
CN210482350U (zh) 一种海上风电机组圆台辅助加强式单桩基础
CN211421045U (zh) 输水状态下渠道衬砌结构干地修复围堰设备
CN106759317B (zh) 一种海上平台桩靴
CN217536947U (zh) 一种滩涂用管桩施工装置
CN108791737B (zh) 一种自升式半潜多功能平台
CN110789676A (zh) 一种三组桁架齿条式桩腿海上生产平台
CN216071849U (zh) 一种光伏组件在滩涂区域的运输装置
CN110735427A (zh) 一种海洋工程平台防腐蚀壳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002874A (zh) 海上施工作业的移动式钢制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