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94911U - 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94911U
CN216794911U CN202121662540.8U CN202121662540U CN216794911U CN 216794911 U CN216794911 U CN 216794911U CN 202121662540 U CN202121662540 U CN 202121662540U CN 216794911 U CN216794911 U CN 216794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shaped
shaped plate
side wal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625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芮叶彬
席飞彪
芮妍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ishan New Ene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ishan New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ishan New Ene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ishan New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625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94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94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94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强型太阳能电池板边框,具体说是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它包括4个长条形的边框单元。其特点是边框单元包括钢制的外片和内片。外片包括断面呈门形的第一条形板,门形一竖边对应的那个第一条形板侧壁为第一侧壁,门形另一竖边对应的那个第一条形板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内片包括断面呈L形的第二条形板,第二条形板位于第一条形的口部。L形竖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一边朝向第一侧壁,且L形竖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一边上有第一连接部。L形横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一边上有第二连接部。该边框的消耗的能源少,成本较低,无需较高的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强型太阳能电池板边框,具体说是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特别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厂专属发电用的硅电池板组件加强玻璃板。
背景技术
加强型太阳能电池板边框的主要用途是使电池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能够稳固不受破坏、便于电池板能牢固安装在电厂基础支架上。
目前,传统的加强型太阳能电池板边框包括4个长条形的边框单元,边框单元依次首尾对接成用于容纳太阳能电池板的封闭空间。边框单元均由铝合金型材制成。铝合金型材通常采用冷挤压成型加工工艺制备而成,然而,由于冷挤压成型加工工艺本身的特点,加工期间会产生大量能耗。而且,铝合金型材价格昂贵,需要的材料较多,导致电厂的建设成本及材料成本较高。同时,冷挤压成型需要较高的加工精度才能满足装配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该边框的消耗的能源少,成本较低,无需较高的加工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包括4个长条形的边框单元,边框单元依次首尾对接成用于容纳太阳能电池板的封闭空间。其特点是所述边框单元包括钢制外片和内片。所述外片包括第一条形板,第一条形板的断面呈门形,门形一竖边对应的那个第一条形板侧壁为第一侧壁,门形另一竖边对应的那个第一条形板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内片包括断面呈L形的第二条形板,第二条形板位于第一条形的口部。L形竖部对应的那段第二条形板与门形横部对应的那段第一条形板平行,L形竖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一边朝向第一侧壁,且L形竖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一边上有向外呈90°弯曲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壁的内侧面相固连。L形横部对应的那段第二条形板呈向内弯折布置,L形横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一边上有朝向第二侧壁延伸、再沿第二侧壁向外弯折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门形横边对应的那段第一条形板相固连。
其中,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大于第二侧壁的长度,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外边上均有向内弯折的死边。
所述第二侧壁的死边呈向着靠近第一侧壁一侧倾斜布置,使其与太阳能电池板呈光滑接触。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与第一条形板间呈焊接固定。
所述第一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表面上均有镀层。
两个边框单元的对接边上,两个边框单元的第一条形板一端相抵,两个边框单元的第二条形板一端也相抵,邻近对接边的两个边框单元的第二条形板上均有卡口,两个边框单元第二条形板的对接边间有角码,角码的两个卡扣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条形板的卡口中,使得两个边框单元固定在一起。
采取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的第一条形板的断面呈门形,门形一竖边对应的那个第一条形板侧壁为第一侧壁,门形另一竖边对应的那个第一条形板侧壁为第二侧壁,第二条形板的断面呈L形,第二条形板位于第一条形的口部,L形竖部对应的那段第二条形板与门形横部对应的那段第一条形板平行,L形竖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一边朝向第一侧壁,且L形竖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一边上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壁的内侧面相固连,L形横部对应的那段第二条形板呈向内弯折布置,L形横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一边上有朝向第二侧壁延伸、再沿第二侧壁向外弯折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门形横边对应的那段第一条形板相固连。这种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的边框单元由钢制的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组成的中空结构,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通过普通钢板经过冷弯成型制备而成,与背景技术中采用冷挤压成型加工工艺相比,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而且,钢材料的价格便宜,且中空结构的边框单元质量轻,需要的原材较少,大大降低了电厂的建设成本及材料成本。同时,采用钢板冷弯成型,有效解决了型材加工精度的问题,保证了装配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中边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中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包括4个长条形的边框单元1,边框单元1依次首尾对接成用于容纳太阳能电池板6的封闭空间,本实施例中封闭空军为矩形,用于安装矩形的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边框单元1包括钢制外片和内片。所述外片包括第一条形板11,第一条形板11的断面呈门形,门形一竖边对应的那个第一条形板11侧壁为第一侧壁11-1,门形另一竖边对应的那个第一条形板11侧壁为第二侧壁11-2。所述内片包括断面呈L形的第二条形板12,第二条形板12位于第一条形的口部。L形竖部对应的那段第二条形板12与门形横部对应的那段第一条形板11平行,L形竖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12一边朝向第一侧壁11-1,且L形竖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12一边上有向外呈90°弯曲的第一连接部4,第一连接部4与第一侧壁11-1的内侧面相固连。L形横部对应的那段第二条形板12呈向内弯折布置,L形横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12一边上有朝向第二侧壁11-2延伸、再沿第二侧壁11-2向外弯折的第二连接部5,第二连接部5与门形横边对应的那段第一条形板11相固连。两个边框单元1的对接边上,两个边框单元1的第一条形板11一端相抵,两个边框单元1的第二条形板12一端也相抵,邻近对接边的两个边框单元1的第二条形板12上均有卡口3,两个边框单元1第二条形板12的对接边间有角码2,角码2的两个卡扣21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条形板12的卡口3中,使得两个边框单元1固定在一起。
所述第一侧壁11-1的长度大于第二侧壁11-2的长度,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的外边上均有向内弯折的死边11-3。这样设计的优点是形成包边,防止出现划伤人的情况。
所述第二侧壁11-2的死边11-3呈向着靠近第一侧壁11-1一侧倾斜布置,使其与太阳能电池板6呈光滑接触。这样设计的优点是防止边框划伤太阳能电池板6。
所述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均与第一条形板11间呈焊接固定。这样设计的优点是组装牢靠,强度较高。
所述第一条形板11、第二条形板12、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的表面上均有镀层。本实施例中镀层为镀铝镁锌保护涂层,优点是提高成品的耐氧化、耐腐蚀性。
使用时,将太阳能电池安装到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的封闭空间中,太阳能电池板6的四边分别位于4个边框单元1的L形横部对应的那段第二条形板12与第一条形板11的第二侧壁11-2间即可。这种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的边框单元1由钢制的第一条形板11和第二条形板12组成的中空结构,第一条形板11和第二条形板12通过由钢板经过冷弯成型制备而成,消耗的能源少。而且,钢材料的价格便宜,且中空结构的边框单元1质量轻,需要的原材较少,大大降低了电厂的建设成本及材料成本。同时,采用钢板冷弯成型,有效解决了型材加工精度的问题,保证了装配要求。另外,在第一条形板11、第二条形板12、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的表面有镀铝镁锌保护涂层,其有效保护期在20年左右,从而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不会被自然界的恶劣环境腐蚀损坏。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的外表面上进行涂装,以满足电厂外观的要求。

Claims (6)

1.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包括4个长条形的边框单元(1),边框单元(1)依次首尾对接成用于容纳太阳能电池板的封闭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单元(1)包括钢制外片和内片;所述外片包括第一条形板(11),第一条形板(11)的断面呈门形,门形一竖边对应的那个第一条形板(11)侧壁为第一侧壁(11-1),门形另一竖边对应的那个第一条形板(11)侧壁为第二侧壁(11-2);所述内片包括断面呈L形的第二条形板(12),第二条形板(12)位于第一条形的口部;L形竖部对应的那段第二条形板(12)与门形横部对应的那段第一条形板(11)平行,L形竖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12)一边朝向第一侧壁(11-1),且L形竖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12)一边上有向外呈90°弯曲的第一连接部(4),第一连接部(4)与第一侧壁(11-1)的内侧面相固连;L形横部对应的那段第二条形板(12)呈向内弯折布置,L形横部外端对应的第二条形板(12)一边上有朝向第二侧壁(11-2)延伸、再沿第二侧壁(11-2)向外弯折的第二连接部(5),第二连接部(5)与门形横边对应的那段第一条形板(11)相固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1-1)的长度大于第二侧壁(11-2)的长度,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的外边上均有向内弯折的死边(1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11-2)的死边(11-3)呈向着靠近第一侧壁(11-1)一侧倾斜布置,使其与太阳能电池板呈光滑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均与第一条形板(11)间呈焊接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板(11)、第二条形板(12)、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5)的表面上均有镀层。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其特征在于两个边框单元(1)的对接边上,两个边框单元(1)的第一条形板(11)一端相抵,两个边框单元(1)的第二条形板(12)一端也相抵,邻近对接边的两个边框单元(1)的第二条形板(12)上均有卡口(3),两个边框单元(1)第二条形板(12)的对接边间有角码(2),角码(2)的两个卡扣(21)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条形板(12)的卡口(3)中,使得两个边框单元(1)固定在一起。
CN202121662540.8U 2021-07-23 2021-07-23 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 Active CN216794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2540.8U CN216794911U (zh) 2021-07-23 2021-07-23 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2540.8U CN216794911U (zh) 2021-07-23 2021-07-23 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94911U true CN216794911U (zh) 2022-06-21

Family

ID=81999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62540.8U Active CN216794911U (zh) 2021-07-23 2021-07-23 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94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94911U (zh) 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
CN113595487A (zh) 太阳能电池板用高强钢双体边框及其制备方法
CN216392413U (zh) 食用菌工厂化立体育菇床架
CN202405642U (zh) 一种电柜箱框架
CN212078373U (zh) 弧面型玻璃幕墙
CN210792320U (zh) 一种耐腐蚀铝单板
CN213484805U (zh) 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太阳能边框
CN203867055U (zh) 一种外墙板
CN214739441U (zh) 一种金属复合装饰板外墙干挂安装系统
CN208359604U (zh) 铝型材铝蜂窝复合板的封边结构
CN216341696U (zh) 一种耐腐蚀的实木门
CN215907096U (zh) 一种墙板
CN212837340U (zh) 一种新型抗腐蚀的铝型材
CN214100699U (zh) 一种装配式梯级桥架
CN220087179U (zh) 一种光伏支架
CN211624583U (zh) 一种螺旋风管
CN214117267U (zh) 彩钢夹芯板
CN217400176U (zh) 一种燃机电厂办公楼外墙板
CN220675497U (zh) 一种板件连接结构
CN219999302U (zh) 一种高耐腐太阳能光伏板边框
CN217759442U (zh) 一种幕墙蜂窝面板挂接结构
CN218645787U (zh) 一种拥有碳纤维框架的光伏板
CN113914580B (zh) 一种高层建筑幕墙外部铝合金装饰线条及安装方法
CN218456407U (zh) 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
AU2012299933A1 (en) A solar collector unit and a method of providing such a solar collector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