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5720U - 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85720U
CN216785720U CN202220483798.XU CN202220483798U CN216785720U CN 216785720 U CN216785720 U CN 216785720U CN 202220483798 U CN202220483798 U CN 202220483798U CN 216785720 U CN216785720 U CN 216785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oil
air inlet
separation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837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波
郝行亮
刘良永
聂东
余温如
姜浩
郭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s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s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s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s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837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85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85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85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包括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的真空泵、油气分离箱;真空泵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转子组件,泵体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油气分离箱包括箱体,箱体设有油气分离腔,箱体上设有连通第一出气口的第二进气口、连通油气分离腔的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位于油气分离腔最高处或位于油气分离腔最高处与第二进气口之间的高度;油气分离腔内设有与第二进气口相连接的出气管组件,出气管组件包括出气管和与出气管相连接的分离罩,分离罩中空设置,分离罩底部设有若干通孔以及侧壁和/或顶部设有若干通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三次油气高效回收,提高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
背景技术
现在加油站为减少在加油过程中的油气挥发,在加油枪上都安装了二次油气回收装置。其原理是在加油过程中,在加油枪口处用真空泵把从油箱中排出的气体通过管路送到油罐里。要防止油气逃逸,抽气量就要大于加油量。由于出少进多造成油罐压力增高,当油罐压力大于安全值的时候就要通过呼吸阀排气降压,油气就随着排气释放到大气当中去了。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在通常使用冷凝器将油气降温,使油气当中的油份凝结成液体返回到油罐。使用冷凝器可以回收大部分的油液,但排放的气体中油份含量还是比较多。另外,冷凝器体积比较大,效率比较低而且运行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包括驱动机构、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的真空泵、油气分离箱;
所述真空泵包括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转子组件,所述泵体上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
所述油气分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油气分离腔,所述箱体上设有连通第一出气口的第二进气口、连通油气分离腔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位于油气分离腔最高处或位于油气分离腔最高处与第二进气口之间的高度;
所述油气分离腔内设有与第二进气口相连接的出气管组件,所述出气管组件包括出气管和与出气管相连接的分离罩,所述分离罩中空设置,所述分离罩底部设有若干通孔以及侧壁和/或顶部设有若干通孔。
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内均设有阻火器。
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与泵体内腔通过回流管道连通。
所述泵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盖、转子座、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转子座、第二端盖相连形成泵腔,所述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外周壁设有与回流管道连通的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内端面上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端盖和/或第二端盖内开设有连通第一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的流通通道。
所述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外周壁均设有与回流管道连通的第一进液口,所述箱体上设有两个第一出液口,两个第一出液口分别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第一进液口之间采用回流管道连通。
所述箱体外壁凹陷形成进气腔,所述第一出气口对准进气腔设置,所述第二进气口位于进气腔中。
所述第二进气口设有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进气腔的不同高度处;
所述出气管组件包括分别连接不同高度的第二进气口和分离罩的若干出气管。
所述进气腔最高处设有一第二进气口,所述出气管组件包括连接进气腔最高处的第二进气口和分离罩的第一出气管和连接进气腔其余高度处的第二进气口和分离罩的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包括第一水平管道和第二水平管道,所述第一水平管道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水平管道的流通面积,所述第二水平管道一端封闭且另一端连接分离罩以及第二水平管道内流道为圆直管流道,所述第一水平管道一端连接进气腔最高处的第二进气口且另一端连接第二水平管道,所述第一水平管道内流体向第二水平管道内流入的方向为向第二水平管道封闭一端方向且相对第二水平管道切线方向流入。
所述第二水平管道流通面积大于第二出气管流通面积。
所述箱体上设有用于观察油气分离腔内液位高度的液位计,所述箱体上设有具有可拆卸封堵的第三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三次油气高效回收,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油气分离箱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油气分离箱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油气分离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出气管组件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A-A方向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真空泵的爆炸视图;
图中,1,驱动机构;2,泵体;201,第一进气口;202,第一出气口;203,第一端盖;204,转子座;205,第二端盖;206,第一进液口;207,第二出液口;3,转子组件;4,箱体;401,油气分离腔;402,第二进气口;403,第二出气口;404,第一出液口;405,进气腔;406,第三出液口;5,出气管组件;501,分离罩;502,第一出气管;503,第一水平管道;504,第二水平管道;505,第二出气管;6,回流管道;7,减震器;8,支架;9,液位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包括驱动机构1、与驱动机构1相连接的真空泵、油气分离箱、支架8;真空泵和油气分离箱均通过减震器7固定在支架上。
如图2所述,所述真空泵包括泵体2、设置在泵体2内的转子组件3,所述泵体2上设有第一进气口201、第一出气口202;第一进气口201、第一出气口202内均设有单向阀组件,避免出现回流问题。
如图2-6所示,所述油气分离箱包括箱体4,所述箱体4设有油气分离腔401,所述箱体4上设有连通第一出气口202的第二进气口402、连通油气分离腔401的第二出气口403,所述第二出气口403位于油气分离腔401最高处或位于油气分离腔401最高处与第二进气口402之间的高度;
所述油气分离腔401内设有与第二进气口402相连接的出气管组件5,所述出气管组件包括出气管和与出气管相连接的分离罩501,所述分离罩501中空设置,所述分离罩501底部设有若干通孔以及侧壁和/或顶部设有若干通孔。
工作时,真空泵运行对三次油气进行加压泵入油气分离箱内,通过分离罩501和油气自重进行油气分离,回收三次油气中的油份。
所述第一进气口201和第二出气口403内均设有阻火器。阻火器(又名防火器、隔火器)是指能够具有通过气体的许多细小通道或孔隙的固体材质所组成的阻火结构,若是三次油气回收泵机体内出现火焰,阻火器可以避免火焰蔓延至机体外,提高安全性。
如图6所示,所述箱体4上设有第一出液口404,所述第一出液口404与泵体2内腔通过回流管道6连通。
如图8-9所示,所述泵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盖203、转子座204、第二端盖205,所述第一端盖203、转子座204、第二端盖205相连形成泵腔,所述第一端盖203和/或第二端盖205外周壁设有与回流管道6连通的第一进液口206,所述第一端盖203和/或第二端盖205内端面上设有第二出液口207,所述第一端盖203和/或第二端盖205内开设有连通第一进液口206和第二出液口207的流通通道。
所述第一端盖203和第二端盖205外周壁均设有与回流管道6连通的第一进液口206,所述箱体4上设有两个第一出液口404,两个第一出液口404分别与第一端盖203和第二端盖205的第一进液口206之间采用回流管道6连通。
如图2、图4所述,所述箱体4外壁凹陷形成进气腔405,所述第一出气口202对准进气腔405设置,所述第二进气口402位于进气腔405中。
所述第二进气口402设有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进气腔405的不同高度处;
如图6所示,所述出气管组件5包括分别连接不同高度的第二进气口402和分离罩501的若干出气管。
所述进气腔405最高处设有一第二进气口402,所述出气管组件5包括连接进气腔405最高处的第二进气口402和分离罩501的第一出气管502和连接进气腔405其余高度处的第二进气口402和分离罩501的第二出气管505,如图6、图7所示,所述第一出气管502包括第一水平管道503和第二水平管道504,所述第一水平管道503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水平管道504的流通面积,所述第二水平管道504一端封闭且另一端连接分离罩501以及第二水平管道504内流道为圆直管流道,所述第一水平管道503一端连接进气腔405最高处的第二进气口402且另一端连接第二水平管道504,所述第一水平管道503内流体向第二水平管道504内流入的方向为向第二水平管道504封闭一端方向且相对第二水平管道504切线方向流入。如图7所示,流入从第一水平管道503流入至第二水平管道504,会受第二水平管道504内壁的引导,形成螺旋状流动方向,有助于气液分离,提高分离效率。
所述第二水平管道504流通面积大于第二出气管505流通面积。
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4上设有用于观察油气分离腔401内液位高度的液位计9,所述箱体4上设有具有可拆卸封堵的第三出液口406。当油气分离腔401中回收油分液位较高时,通过第三出液口406放出至容器内进行后续的再利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与驱动机构(1)相连接的真空泵、油气分离箱;
所述真空泵包括泵体(2)、设置在泵体(2)内的转子组件(3),所述泵体(2)上设有第一进气口(201)、第一出气口(202);
所述油气分离箱包括箱体(4),所述箱体(4)设有油气分离腔(401),所述箱体(4)上设有连通第一出气口(202)的第二进气口(402)、连通油气分离腔(401)的第二出气口(403),所述第二出气口(403)位于油气分离腔(401)最高处或位于油气分离腔(401)最高处与第二进气口(402)之间的高度;
所述油气分离腔(401)内设有与第二进气口(402)相连接的出气管组件(5),所述出气管组件包括出气管和与出气管相连接的分离罩(501),所述分离罩(501)中空设置,所述分离罩(501)底部设有若干通孔以及侧壁和/或顶部设有若干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油气回收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201)和第二出气口(403)内均设有阻火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油气回收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上设有第一出液口(404),所述第一出液口(404)与泵体(2)内腔通过回流管道(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次油气回收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盖(203)、转子座(204)、第二端盖(205),所述第一端盖(203)、转子座(204)、第二端盖(205)相连形成泵腔,所述第一端盖(203)和/或第二端盖(205)外周壁设有与回流管道(6)连通的第一进液口(206),所述第一端盖(203)和/或第二端盖(205)内端面上设有第二出液口(207),所述第一端盖(203)和/或第二端盖(205)内开设有连通第一进液口(206)和第二出液口(207)的流通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次油气回收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203)和第二端盖(205)外周壁均设有与回流管道(6)连通的第一进液口(206),所述箱体(4)上设有两个第一出液口(404),两个第一出液口(404)分别与第一端盖(203)和第二端盖(205)的第一进液口(206)之间采用回流管道(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油气回收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外壁凹陷形成进气腔(405),所述第一出气口(202)对准进气腔(405)设置,所述第二进气口(402)位于进气腔(405)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次油气回收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口(402)设有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进气腔(405)的不同高度处;
所述出气管组件(5)包括分别连接不同高度的第二进气口(402)和分离罩(501)的若干出气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次油气回收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405)最高处设有一第二进气口(402),所述出气管组件(5)包括连接进气腔(405)最高处的第二进气口(402)和分离罩(501)的第一出气管(502)和连接进气腔(405)其余高度处的第二进气口(402)和分离罩(501)的第二出气管(505),所述第一出气管(502)包括第一水平管道(503)和第二水平管道(504),所述第一水平管道(503)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水平管道(504)的流通面积,所述第二水平管道(504)一端封闭且另一端连接分离罩(501)以及第二水平管道(504)内流道为圆直管流道,所述第一水平管道(503)一端连接进气腔(405)最高处的第二进气口(402)且另一端连接第二水平管道(504),所述第一水平管道(503)内流体向第二水平管道(504)内流入的方向为向第二水平管道(504)封闭一端方向且相对第二水平管道(504)切线方向流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次油气回收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管道(504)流通面积大于第二出气管(505)流通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油气回收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上设有用于观察油气分离腔(401)内液位高度的液位计(7),所述箱体(4)上设有具有可拆卸封堵的第三出液口(406)。
CN202220483798.XU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 Active CN216785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3798.XU CN216785720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3798.XU CN216785720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5720U true CN216785720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0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83798.XU Active CN216785720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85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9599B (zh) 一种吸气消音器及压缩机
CN210977726U (zh) 燃油预滤器的排气结构
CN205297685U (zh) 一种旋风式油气分离器
CN216785720U (zh) 一种三次油气回收泵
CN209500851U (zh) 一种裂解尾气回收处理系统
CN212765691U (zh) 一种集成加油通风功能的液气分离器
CN201377426Y (zh) 油气分离圆弧型内啮合齿轮新型组合油泵
CN101514699B (zh) 油气分离圆弧型内啮合齿轮组合油泵
CN218717541U (zh) 一种用于离心泵上的气液分离装置
CN212654880U (zh) 常压储罐双向液封装置
CN209228435U (zh) 一种汽车缸盖罩盖的油气分离结构
CN209761526U (zh) 船机用油气分离器结构
CN211230827U (zh) 一种循环水式真空泵
CN209908592U (zh) 一种汽油机用油气分离室盖板总成
CN106437943A (zh) 多缸柴油机外挂呼吸器结构
CN208294599U (zh)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及内燃机
CN101235769A (zh) 一种内燃发电机组的油箱
CN207180111U (zh) 一种卧式贮液器
CN204921091U (zh)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结构
CN216223336U (zh) 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
CN211886137U (zh) 可降低氯化苯罐区挥发物的收集装置
CN219327634U (zh) 一种汽水分离装置及水环式真空泵
CN113187583B (zh) 一种涡轮增压器回流结构及其涡轮增压器
CN208123032U (zh) 一种除油排气泄压装置
CN216613931U (zh) 一种大吨位叉车防溅油型液压油箱盖板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