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3764U - 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83764U
CN216783764U CN202122405345.3U CN202122405345U CN216783764U CN 216783764 U CN216783764 U CN 216783764U CN 202122405345 U CN202122405345 U CN 202122405345U CN 216783764 U CN216783764 U CN 216783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tank
injection
buffer
buff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53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敏
邵敏
余小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ansail Marine & Offshor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ansail Marine & Offsho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ansail Marine & Offshor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ansail Marine & Offshor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53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83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83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83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包括:缓冲水舱、注入系统、供水系统、溢流系统、透气测量系统;注入系统、供水系统、溢流系统、透气测量系统均通过管道连接在缓冲水舱上。本实用新型缓冲水舱及其管路系统分为左、右舷,相互独立,工作的可靠性更高;本实用新型溢流管路排舷外的通海阀布置在机舱内,操作、检修更为方便;本实用新型当船上海水使用量发生变化时,不需要进行注入管路阀件的操作或控制泵的起停,未经使用的海水通过溢流管路直接排至舷外;本实用新型每个缓冲水舱只设一个报警点,便于船员对整个系统的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水舱及其管路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合理、可靠性更高、检修更方便、便于船员对整个系统的管理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及其管路系统。
背景技术
缓冲水舱(buffer tank),主要用于平台在升降过程中和升起后的海水缓冲和储存功能。根据中国船级社(CCS)规范《海上移动平台入级规范》(2020) 要求:“(1)在平台升起状态下,每一消防泵应能从至少由两个相互远离(当不能远离时,应另设一套临时潜水泵系统)的独立潜水泵系统中吸水。一个潜水泵系统失效不应导致另外的潜水泵系统失效。
(2)在平台升降过程中,钻井水系统应能向消防泵供水,在平台开始起降之前钻井水舱至少应有40m3的消防水。作为替代措施,平台上也可设不低于40 m3的缓冲水舱作为平台升降过程中的消防供水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靠性更高、检修更方便、便于船员对整个系统的管理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及其管路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及其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及其管路系统包括:缓冲水舱、注入系统、供水系统、溢流系统、透气测量系统;
注入系统、供水系统、溢流系统、透气测量系统均通过管道连接在缓冲水舱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缓冲水舱:用于自升式海洋平台在升降过程中或站立状态时的海水缓冲和储存;
注入系统:在自升式海洋平台的升降过程中或站立状态时,通过注入系统将舷外的海水注入到缓冲水舱中;
供水系统:在自升式海洋平台的升降过程中或站立状态时,通过供水系统,缓冲水舱中的海水供全船消防及冷却系统使用;
溢流系统:溢流系统让缓冲水舱内多余的海水排至舷外,
透气测量系统:通过注入系统往缓冲水舱内注水时,舱内的空气处于压缩状态,为防止缓冲水舱压力升高,设置测量透气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缓冲水舱包括左舷缓冲水舱和右舷缓冲水舱,分布在船体的两舷;缓冲水舱的结构型式为“L”型,舱的底板为船体底板,舱的外侧壁为船体舷侧,舱的内侧壁与机舱相邻,船体主甲板为舱的顶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注入系统包括左舷注入系统和右舷注入系统;
左舷注入系统和右舷注入系统均包括潜水泵、软管、绞车、注入管路、第一注入截止阀、滤器、滤器进口压力表、滤器出口压力表、第二注入截止阀;
软管的一端与潜水泵连接,另一端为注入管路;软管绕在绞车上,注入管路上安装有第一注入截止阀、滤器、滤器进口压力表、滤器出口压力表、第二注入截止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供水系统包括缓冲水舱内的吸入管路直角式截止止回阀、供水总管;船上机舱内的水泵通过供水总管吸入缓冲水舱内的海水,泵送至各用水设备;缓冲水舱内的吸入管路端面削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溢流系统包括喇叭口、溢流管、止回阀、通海阀、排舷外管路;溢流管上安装有止回阀、通海阀;溢流管的一端安装有喇叭口,另一端连接排舷外管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透气测量系统包括透气管、空气管头、液位传感器;透气管和空气管头固定连接在一起,液位传感器为压力式,安装在缓冲水舱舱壁靠近舱底处;空气管头为自动关闭型式,空气管头安装后的进水点距离甲板高度大于76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缓冲水舱设一个便于船员对整个系统的管理的报警点。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及其管路系统有如下优点:
1、缓冲水舱及其管路系统分为左、右舷,相互独立,工作的可靠性更高;
2、溢流管路排舷外的通海阀布置在机舱内,操作、检修更为方便;
3、当船上海水使用量发生变化时,不需要进行注入管路阀件的操作或控制泵的起停,未经使用的海水通过溢流管路直接排至舷外。
4、每个缓冲水舱只设一个报警点,便于船员对整个系统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中标号对应的名称:
缓冲水舱101、机舱102、潜水泵201、软管202、绞车203、第一注入截止阀204、注入管路205、滤器进口压力表206、滤器207、滤器出口压力表208、第二注入截止阀209、喇叭口301、溢流管302、止回阀303、通海阀304、排舷外管路305、直角式截止止回阀401、吸入管路402、供水总管403、空气管头 501、透气管502、液位传感器5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上述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及其管路系统包括缓冲水舱101、注入系统、供水系统、溢流系统、透气测量系统。注入系统、供水系统、溢流系统、透气测量系统均通过管道连接在缓冲水舱上。
缓冲水舱主要用于自升式海洋平台在升降过程中或站立状态时的海水缓冲和储存功能。
注入系统在自升式海洋平台的升降过程中或站立状态时,通过注入系统将舷外的海水注入到缓冲水舱中。
供水系统在自升式海洋平台的升降过程中或站立状态时,通过供水系统,缓冲水舱中的海水供全船消防及冷却系统使用。
溢流系统:注入系统中的潜水泵额定流量按全船最大海水消耗量选型,当全船海水消耗量小于潜水泵额定流量时,缓冲水舱内的水位持续上升,为保护缓冲水舱,使其承受的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设置舱内溢流系统,使多余的海水通过溢流系统排至舷外。
透气测量系统:通过注入系统往缓冲水舱内注水时,舱内的空气处于压缩状态,为防止舱内压力升高,设置透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子中要求是缓冲水舱最小容积为40m3,设置测量系统实时监测舱内海水的容积。
缓冲水舱包括左舷缓冲水舱和右舷缓冲水舱,分布在船体的两舷;缓冲水舱的结构型式为“L”型,舱的底板为船体底板,舱的外侧壁为船体舷侧,舱的内侧壁与机舱相邻,船体主甲板为舱的顶板。
注入系统包括左舷注入系统和右舷注入系统。
左舷注入系统和右舷注入系统均包括潜水泵201、软管202、绞车203、注入管路205、第一注入截止阀204、滤器207、滤器进口压力表206、滤器出口压力表208、第二注入截止阀209。
软管202的一端与潜水泵201连接,另一端为注入管路205;软管202绕在绞车203上,注入管路205上安装有第一注入截止阀204、滤器207、滤器进口压力表206、滤器出口压力表208、第二注入截止阀209。
当海洋平台在升起过程或升起站立状态时,通过绞车203将潜水泵201放入海水水面以下足够的深度,潜水泵吸入海水后,通过注入管路205、第一注入截止阀204、滤器、第二注入截止阀209泵入相应的缓冲水舱。
供水系统包括缓冲水舱101内的吸入管路402、直角式截止止回阀401、供水总管403;船上机舱内的水泵通过供水总管403吸入缓冲水舱内的海水,泵送至各用水设备;缓冲水舱101内的吸入管路402端面削斜。
溢流系统包括喇叭口301、溢流管302、止回阀303、通海阀304、排舷外管路305;溢流管302上安装有止回阀303、通海阀304;溢流管302的一端安装有喇叭口301,另一端连接排舷外管路305。
海水通过溢流管302、止回阀303、通海阀304、排舷外管路305,溢流至舷外,保护缓冲水舱101不会因舱内超压而破坏舱的结构强度。
透气测量系统包括透气管502、空气管头501、液位传感器503;透气管502 和空气管头501固定连接在一起,液位传感器503为压力式,安装在缓冲水舱舱壁靠近舱底处;空气管头501为自动关闭型式,空气管头安装后的进水点距离甲板高度大于760mm。
缓冲水舱设一个便于船员对整个系统的管理的报警点。
自升式海洋平台准备起降或站立状态时,左舷或右舷注入系统的海水绞车将潜水泵下放至水位以下足够高度,潜水泵工作,通过注入管路将海水泵入缓冲水舱。此时通过透气管路维持缓冲舱内压力与大气压平衡,测量系统显示舱内液位高度及舱容。
正常工况下,柴油机冷却水泵、中央空调及冷藏冷却水泵通过供水总管从缓冲水舱内吸水,输送至冷却设备。此时海水消耗量与潜水泵额定排量相当,缓冲水舱内的水位保持在稳定的高度。
消防工况下,中央空调停止工作,此时海水消耗量小于潜水泵额定排量,缓冲水舱内的水位会持续升高。为保护缓冲水舱,使其承受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在缓冲水舱内设置溢流系统,使舱内的多余海水通过高位的溢流管排至舷外。
当一舷注入系统出现故障时,比如潜水泵无法正常工作,此时冷却系统或消防系统仍需要工作,缓冲水舱内的水位会持续下降,当水位下降至低位报警高度时,发出报警信号。此时船员将切换一舷的注入系统及缓冲水舱投入使用。
该缓冲水舱包括左舷缓冲水舱和右舷缓冲水舱,分布在船体的两舷。该缓冲水舱结构型式为“L”型,舱的底板即为船体底板,舱的外侧壁为船体舷侧,舱的内侧壁与机舱相邻,舱的顶板即为船体主甲板。缓冲水舱的总容积满足规范要求以及船舶的实际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注入系统包括左舷注入系统和右舷注入系统。每一注入系统均包括潜水泵201、软管202、绞车203、注入管路205、第一注入截止阀204、滤器207、滤器进口压力表206、滤器出口压力表208、第二注入截止阀209。当海洋平台在升起过程或升起站立状态时,通过绞车将潜水泵放入海水水面以下足够的深度,潜水泵吸入海水后,通过注入管路、第一注入截止阀、滤器、第二注入截止阀泵入相应的缓冲水舱。该潜水泵的额定流量满足船舶正常营运时最大工况下的海水流量。通过滤器进口压力表和滤器出口压力表的压力值显示及差值,来判断滤器是否堵塞。
该供水系统包括缓冲水舱内的吸入管路、直角式截止止回阀、供水总管。船上机舱内的水泵通过供水总管吸入缓冲水舱内的海水,泵送至各用水设备。缓冲水舱内的吸入管路端面削斜,使吸入端口的流通面积尽量大。
该溢流系统包括喇叭口、溢流管、止回阀、通海阀、排舷外管路。溢流管喇叭口安装高度,设置为缓冲水舱舱容的90%。当船舶实际使用的海水需求量少于潜水泵的额定流量时,缓冲水舱内的水位会持续升高,当水位达到溢流高度,即90%舱容时,海水通过溢流管路、止回阀、通海阀、排舷外管路,溢流至舷外,保护缓冲水舱不会因舱内超压而破坏舱的结构强度。溢流管的净横截面积应至少为注入管路净横截面积的1.25倍。排舷外管路的壁厚应满足中国船级社(CCS) 对于舷侧管路壁厚的要求。通海阀和止回阀布置在机舱内,可以在机舱进行开启和关闭的操作。
该透气测量系统包括透气管、空气管头、液位传感器。透气管的净横截面积至少为注入管路净横截面积的20%。空气管头为自动关闭型式,标准号为CB/T 3594-94,空气管头安装后的进水点距离甲板高度至少760mm。液位传感器为压力式,安装在缓冲水舱舱壁靠近舱底处,压力传感器可以输出4~20mA信号,显示缓冲水舱内液位高度,输出缓冲水舱内液位低报警信号。液位低报警信号输出的设定值,应满足船级社规范要求供消防系统用水时最小容积40m3
当海洋平台在升起过程和升起站立状态下,第一注入截止阀、第二注入截止阀、通海阀均为开启状态。左舷注入系统和右舷注入系统互为备用,当其中一个注入系统失效时,液位传感器输出舱内液位低报警信号,此时,启动另外一个注入系统,投入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包括:缓冲水舱、注入系统、供水系统、溢流系统、透气测量系统;
注入系统、供水系统、溢流系统、透气测量系统均通过管道连接在缓冲水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其特征在于:
缓冲水舱:用于自升式海洋平台在升降过程中或站立状态时的海水缓冲和储存;
注入系统:在自升式海洋平台的升降过程中或站立状态时,通过注入系统将舷外的海水注入到缓冲水舱中;
供水系统:在自升式海洋平台的升降过程中或站立状态时,通过供水系统,缓冲水舱中的海水供全船消防及冷却系统使用;
溢流系统:溢流系统让缓冲水舱内多余的海水排至舷外,
透气测量系统:通过注入系统往缓冲水舱内注水时,舱内的空气处于压缩状态,为防止缓冲水舱压力升高,设置测量透气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其特征在于:缓冲水舱包括左舷缓冲水舱和右舷缓冲水舱,分布在船体的两舷;缓冲水舱的结构型式为“L”型,舱的底板为船体底板,舱的外侧壁为船体舷侧,舱的内侧壁与机舱相邻,船体主甲板为舱的顶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其特征在于:注入系统包括左舷注入系统和右舷注入系统;
左舷注入系统和右舷注入系统均包括潜水泵、软管、绞车、注入管路、第一注入截止阀、滤器、滤器进口压力表、滤器出口压力表、第二注入截止阀;
软管的一端与潜水泵连接,另一端为注入管路;软管绕在绞车上,注入管路上安装有第一注入截止阀、滤器、滤器进口压力表、滤器出口压力表、第二注入截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其特征在于:供水系统包括缓冲水舱内的吸入管路、直角式截止止回阀、供水总管;船上机舱内的水泵通过供水总管吸入缓冲水舱内的海水,泵送至各用水设备;缓冲水舱内的吸入管路端面削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其特征在于:溢流系统包括喇叭口、溢流管、止回阀、通海阀、排舷外管路;溢流管上安装有止回阀、通海阀;溢流管的一端安装有喇叭口,另一端连接排舷外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其特征在于:透气测量系统包括透气管、空气管头、液位传感器;透气管和空气管头固定连接在一起,液位传感器为压力式,安装在缓冲水舱舱壁靠近舱底处;空气管头为自动关闭型式,空气管头安装后的进水点距离甲板高度大于76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其特征在于:缓冲水舱设一个便于船员对整个系统的管理的报警点。
CN202122405345.3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 Active CN216783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5345.3U CN216783764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5345.3U CN216783764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3764U true CN216783764U (zh) 2022-06-21

Family

ID=81999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5345.3U Active CN216783764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83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58009B2 (en) Subsea storage tank, method of installing and recovering such a tank, system, method to retrofit a storage tank and method of refilling a subsea storage tank
US9079639B2 (en) Large volume subsea chemical storage and metering system
CN110745227B (zh) 一种船舶甲醇舱柜注入系统及方法
CN106275305B (zh) 一种船舶压载系统、其控制方法及具有其的船舶
CN202811042U (zh) 一种应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膨胀水箱
CN216783764U (zh) 一种自升式海洋平台的缓冲水舱
CN110861749A (zh) 一种船舶甲醇舱柜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6427247U (zh) 一种高效的空气管进水报警箱
JP5695790B1 (ja) 大容量送水システム
CN213192259U (zh) 一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CN110510271B (zh) 适用于海洋石油开发的水下大型油水置换储卸油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6865328U (zh) 一种带液体泄漏检测的变频供水装置
CN206050043U (zh) 防止船舶舱内进水的透气管路
CN105539751A (zh) 一种半潜式钻井平台和压缩空气调压载系统及方法
CN109296797A (zh) 挡水连通装置、空舱透气系统及船舶
AU614953B2 (en) Oil storage system
CN207955968U (zh) 一种海上船艇加油系统及海洋平台
CN209027727U (zh) 一种主机气缸油泄漏检测装置
CN210391506U (zh) 一种船舶防沉报警应急系统
CN215514015U (zh) 一种半潜浮式风电平台的压排载装置
CN217002111U (zh) 高安全性消防泵供油系统
CN215136235U (zh) 一种无干摩擦式泵架构
CN216269781U (zh) 船载罐式直升机供油模块
CN215890176U (zh) 海上移动平台发电机组冷却水给排水系统
CN217232042U (zh) 一种尾矿库的取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