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3232U - 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83232U
CN216783232U CN202220111810.4U CN202220111810U CN216783232U CN 216783232 U CN216783232 U CN 216783232U CN 202220111810 U CN202220111810 U CN 202220111810U CN 216783232 U CN216783232 U CN 216783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hatch door
passenger car
cabin doo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118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宾
荣守玉
王力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cheng Zhongch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cheng Zhongch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cheng Zhongch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cheng Zhongch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118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83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83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832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包括:车壳、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所述车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转轴与连接架之间构成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舱门,所述第一舱门的表面安装有合页,所述合页的表面安装有第二舱门。该折叠式客车侧舱门,拉动第二舱门,第二舱门通过合页与第一舱门之间进行折叠,之后使得第二舱门和第一舱门呈一定角度支撑,之后可将行李从第二舱门上推送至车壳内部,使得人们在上下行李时更加的简单方便,避免人们需要拎起行李,之后将行李放置在车壳的内部较累。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
背景技术
客车一般具有方形车厢,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的商用车,这类车型主要用于公共交通和团体运输使用。客车侧舱门是客车侧舱门,区别于上下乘客的门,侧舱门是用于上下行李的舱门,方便对行李进行上下。
如专利CN201921915831.6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的上舱门和下舱门,上舱门的上端与车体铰接,上舱门的下端与下舱门的上端铰接,下舱门沿车体前后方向的两侧设有与车体固接的导向条,导向条上靠近下舱门的一侧开有竖向的导向槽,下舱门的下端装有与导向槽适配的导向轮。
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将侧舱门在折叠后对行李进行支撑,方便将行李通过侧舱门的支撑上到车子的内部;
2.装置在使用时没有对舱门进行减震的结构,使得舱门与地面接触时冲击力过大。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来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将侧舱门在折叠后对行李进行支撑,方便将行李通过侧舱门的支撑上到车子的内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包括:车壳、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所述车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转轴与连接架之间构成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舱门,所述第一舱门的表面安装有合页,所述合页的表面安装有第二舱门,所述第二舱门的顶部卡合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一端连接有卡合弹簧,所述卡合弹簧远离卡扣的一端连接有车壳。
优选的,所述第二舱门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主视截面为“T”型结构,且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减震弹簧,通过上述结构,减震弹簧可对支撑杆的移动进行缓冲减震。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壁与支撑杆的表面为滑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支撑杆的表面可在底座的内部滑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套接在支撑杆远离减震弹簧的一端表面上,通过上述结构,减震垫能够对支撑杆受到的回弹力进行缓冲和减震。
优选的,所述第二舱门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横向贯穿的凹槽,且固定块内部凹槽贯穿有插销,通过上述结构,插销可插合在固定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插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且限位块表面凹槽与卡块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卡块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块,且卡块在固定块上设置有两个,通过上述结构,卡块可与限位块表面凹槽相互卡合,进而将限位块进行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在上下行李时更加的简单方便,能够更加方便的对第二舱门进行缓冲。
1.拉动第二舱门,第二舱门通过合页与第一舱门之间进行折叠,之后使得第二舱门和第一舱门呈一定角度支撑,之后可将行李从第二舱门上推送至车壳内部,使得人们在上下行李时更加的简单方便,避免人们需要拎起行李,之后将行李放置在车壳的内部较累。
2.折叠第二舱门和第一舱门,使得第二舱门一侧逐渐与地面接触,并使得底座贴合地面,当第二舱门上底座接触地面时减震弹簧对支撑杆受到的冲力进行缓冲,同时减震垫降低第二舱门的反弹力,从而能够更加方便的对第二舱门进行缓冲。
3.拉动第二舱门,第二舱门通过合页与第一舱门之间进行折叠,直到第二舱门的表面挤压卡扣,卡扣挤压卡合弹簧发生形变,直到卡扣在卡合弹簧弹性的作用下将第二舱门卡合定位,之后推动插销,插销上的限位块与卡块相互卡合,使得第二舱门和第一舱门嵌合在车壳表面,从而更加方便的将第二舱门进行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打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舱门和第二舱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壳;2、连接架;3、转轴;4、支撑板;5、第一舱门;6、合页;7、第二舱门;8、卡扣;9、卡合弹簧;10、支撑杆;11、减震弹簧;12、底座;13、减震垫;14、固定块;15、插销;16、限位块;17、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包括:车壳1、第一舱门5和第二舱门7,所述车壳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通过转轴3与连接架2之间构成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舱门5,所述第一舱门5的表面安装有合页6,所述合页6的表面安装有第二舱门7,所述第二舱门7的顶部卡合有卡扣8,所述卡扣8的一端连接有卡合弹簧9,所述卡合弹簧9远离卡扣8的一端连接有车壳1;
第二舱门7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主视截面为“T”型结构,且支撑杆10的一端连接有减震弹簧11,减震弹簧11可对支撑杆10的移动进行缓冲减震,减震弹簧11远离支撑杆10的一端连接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内壁与支撑杆10的表面为滑动连接,支撑杆10的表面可在底座12的内部滑动,所述底座12的内部连接有减震垫13,所述减震垫13套接在支撑杆10远离减震弹簧11的一端表面上,减震垫13能够对支撑杆10受到的回弹力进行缓冲和减震;
第二舱门7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内部开设有横向贯穿的凹槽,且固定块14内部凹槽贯穿有插销15,插销15可插合在固定块14的内部,插销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且限位块16表面凹槽与卡块17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卡块17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块14,且卡块17在固定块14上设置有两个,卡块17可与限位块16表面凹槽相互卡合,进而将限位块16进行定位。
综上所述:如图1-4所示,在使用该折叠式客车侧舱门时,首先拉动第二舱门7,第二舱门7通过合页6与第一舱门5之间进行折叠,之后使得第二舱门7和第一舱门5呈一定角度支撑,之后可将行李从第二舱门7上推送至车壳1内部,使得人们在上下行李时更加的简单方便,折叠第二舱门7和第一舱门5,使得第二舱门7一侧逐渐与地面接触,并使得底座12贴合地面,当第二舱门7上底座12接触地面时减震弹簧11对支撑杆10受到的冲力进行缓冲,同时减震垫13降低第二舱门7的反弹力,拉动第二舱门7,第二舱门7通过合页6与第一舱门5之间进行折叠,直到第二舱门7的表面挤压卡扣8,卡扣8挤压卡合弹簧9发生形变,直到卡扣8在卡合弹簧9弹性的作用下将第二舱门7卡合定位,之后推动插销15,插销15上的限位块16与卡块17相互卡合,使得第二舱门7和第一舱门5嵌合在车壳1表面,这就是该折叠式客车侧舱门的特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包括:车壳(1)、第一舱门(5)和第二舱门(7),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壳(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通过转轴(3)与连接架(2)之间构成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板(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舱门(5),所述第一舱门(5)的表面安装有合页(6),所述合页(6)的表面安装有第二舱门(7),所述第二舱门(7)的顶部卡合有卡扣(8),所述卡扣(8)的一端连接有卡合弹簧(9),所述卡合弹簧(9)远离卡扣(8)的一端连接有车壳(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舱门(7)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主视截面为“T”型结构,且支撑杆(10)的一端连接有减震弹簧(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11)远离支撑杆(10)的一端连接有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内壁与支撑杆(10)的表面为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内部连接有减震垫(13),所述减震垫(13)套接在支撑杆(10)远离减震弹簧(11)的一端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舱门(7)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4)的内部开设有横向贯穿的凹槽,且固定块(14)内部凹槽贯穿有插销(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且限位块(16)表面凹槽与卡块(17)之间为卡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7)的一侧连接有固定块(14),且卡块(17)在固定块(14)上设置有两个。
CN202220111810.4U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783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1810.4U CN216783232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1810.4U CN216783232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3232U true CN216783232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13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1181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783232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83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34171A (en) Automobile hard top convertible
US4397497A (en) Expandable camper body
US20100072776A1 (en) Convertible vehicle body
CN108944457B (zh) 一种防撞减震式汽车车载仪表
CN108357509B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翻转上升隐藏式座椅
CN216783232U (zh) 一种折叠式客车侧舱门
CN108146306B (zh) 军车用折叠防雷车座椅
CN207499583U (zh) 一种具有帐篷功能的可折叠车箱盖
CN210652806U (zh) 一种汽车顶棚扶手装置
CN101716901B (zh) 车用座椅处的折叠桌
US4133573A (en) Automobile body
JP2003054441A (ja) 自動車の駐車時の、車体の長さ縮小のための折り畳みに適し、かつ安全性の高い車体構造及び部品。
CN208393498U (zh) 一种车厢载客、载货切换机构
CN201525426U (zh) 与舱门联动的重载备胎架
CN114165119A (zh) 一种连接汽车车身和车门的阻尼转动组件
US5384975A (en) Overhead door apparatus
CN2375735Y (zh) 四连杆门
CN210652794U (zh) 一种新型中控台极简超薄扶手
CN202541659U (zh) 厢式货车车厢三面板正弹簧式紧固装置
US2073198A (en) Vestibule closure for railway cars
CN219619232U (zh) 一种轻量化发动机盖结构
CN218343321U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解锁机构
CN220904765U (zh) 一种翻转座椅
CN201023481Y (zh) 煤矿井下人行车减振对接装置
CN214450962U (zh) 一种用于动车组车辆的小桌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