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6730U - 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6730U
CN216776730U CN202122967155.0U CN202122967155U CN216776730U CN 216776730 U CN216776730 U CN 216776730U CN 202122967155 U CN202122967155 U CN 202122967155U CN 216776730 U CN216776730 U CN 216776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assembly
air
cold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71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裘伟锋
倪笑页
李传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eijiamei Small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eijiamei Small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eijiamei Small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eijiamei Small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71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6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6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6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空腔结构;引风组件,所述引风组件装配于所述外壳内;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引风组件下方,且与所述引风组件同轴装配于外壳内;冷风进气口,所述冷风进气口设置于外壳上,且位于所述引风组件上方设置;出气区域,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出气口,若干所述出气口形成出气区域,所述出气口靠近加热组件设置,用于引风组件和加热组件工作中,冷气以及热气的排出。本实用新型中,出气口形成出气区域,进而冷风和热风都可以通过同一个区域流出,热风和冷风会在出气口外部混合,达到出去的热风温度被降低,可以很好地降低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小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家用电器的多功能性、厨房收纳、新颖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电器往多功能、收纳储存占用空间小等方向发展,空气炸锅与压力煲、电饭煲多种功能合并油然而生。
现有技术中,饭煲主要功能是煮饭、煮粥、煲汤类食物,也仅仅是个电饭煲,导致食物的烹饪种类比较单一,当需要实现空气炸锅的效果时,需要单独购买空气炸锅,占用的空间面积比较大,难以适应小面积的居民住所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同时作为电饭煲和空气炸锅用的饭煲器具,其通过结构的改进,实现了一锅多用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形成空腔结构;
引风组件,所述引风组件装配于所述外壳内;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引风组件下方,且与所述引风组件同轴装配于外壳内;
冷风进气口,所述冷风进气口设置于外壳上,且位于所述引风组件上方设置;
出气区域,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出气口,若干所述出气口形成出气区域,所述出气口靠近加热组件设置,用于引风组件和加热组件工作中,冷气以及热气的排出。
本技术方案中,将引风组件与加热组件同轴设置,进而通过一个驱动,可以同时带动两者进行工作,装配空间以及整个的装配成本更低,更适合于推广使用。
本技术方案中,出气口形成出气区域,进而冷风和热风都可以通过同一个区域流出,热风和冷风会在出气口外部混合,达到出去的热风温度被降低,可以很好地降低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本技术方案中,在外壳上形成出气口,进而加热组件以及引风组件内的热风以及冷风均会通过出气口流出,同时引风组件位于上方,引风组件的冷风能够对加热组件降温,然后与热风一起再混合,对加热组件的性能比较好,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装配腔以及位于第一装配腔下方的第二装配腔,所述冷风进气口设置于第一装配腔的侧部,所述第一装配腔内还装配有带动引风组件以及加热组件工作的驱动单元。
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装配腔形成进气腔,第二装配腔形成组件装配腔,各司其职,互不影响,从进气口进入的冷气穿过进气腔流入,经过一定的缓冲后,形成比较集中的冷气流,进行降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气进气口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冷气进气口沿第一装配腔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形成宽度大于出气区域宽度的引风区域。
本技术方案中,冷气的引风区域,宽度较大,进而能够引入更多的冷风,同时第一装配腔上的外周,形成比较大的引风区域,能够沿着引风区域从多个角度引入冷风,后期降温的冷风多,效果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气进气口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装配腔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本技术方案中,冷气进气口的长度较长,目的是引入的冷风能够多一些,如果小于第一装配腔高度的一半,那么引入的冷风少,后续难以形成比较大的冷风气流;如果太长,大于三分之二以上,则第一装配腔的强度难以保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内设有隔离引风组件和加热组件的衬盖,以及沿衬盖外周装配的用于保护加热组件的反射板。
本技术方案中,将引风组件和加热组件隔离,避免了两者使用中一方意外时,对另一个结构的碰撞等,而增加了反射板,反射板能够形成保护腔,对加热组件进行半保护,同时能够将热量等进行反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板与外壳上出气区域对应位置设置引导口,所述引导口处通过衬盖装配有带有出气区域的槽体。
本技术方案中,反射板上引导口,引导冷热气的散出,而增加槽体,则能够将引导的冷热气,通过槽体上的出气区域,将冷气和热气同时排出,实现排气,增加引导口,能够集中冷热气,便于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导口处的槽体与引导口之间形成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内的冷气和/或热气经出气区域排出。
本技术方案中,形成出气通道,相比于零散的排出,排气量不确定,排出效果差,增加出气通道,冷热风集中到一起,形成一股气流,流动速度以及流动效果比零散的好,排气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板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形成风压通道。
本技术方案中,形成风压通道,进而能够产生风压,使得热风被压到下面的容器等中,能够实现很好地加热效果,提高食物的烹饪口感,如果没有风压,热风全部散出,烹饪效率降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出气口包括冷风出气口以及热风出气口,所述冷风出气口形成半围挡结构,所述热风出气口位于所述半围挡结构内。
本技术方案中,冷风出气口形成围挡结构,将热风出气口围挡,进而冷风能够部分将热风进行包围,进而冷风能够将加热组件局部包围,加快降温的效率;半包围的结构,使得外部的冷风能够进入中间的热风内,实现冷热混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风出气口的开口平行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热风出气口的开口方向沿所述外壳的外侧朝下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冷风出气口平行设置,直接排出,而热风出气口朝下下压,使得热风朝下运动,便于下方食物的烹饪,而冷风主要是对加热组件的降温,故直接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
100、外壳;110、冷风进气口;120、出气区域;130、出气口;131、冷风出气口;132、热风出气口;140、第一装配腔;150、第二装配腔;160、衬盖;170、反射板;180、引导口;190、槽体;200、引风组件;300、加热组件;400、驱动单元;500、散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核心组件。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形成空腔结构;
引风组件,所述引风组件装配于所述外壳内;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引风组件下方,且与所述引风组件同轴装配于外壳内;
冷风进气口,所述冷风进气口设置于外壳上,且位于所述引风组件上方设置;
出气区域,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出气口,若干所述出气口形成出气区域,所述出气口靠近加热组件设置,用于引风组件和加热组件工作中,冷气以及热气的排出。
本实施例中,将引风组件与加热组件同轴设置,进而通过一个驱动,可以同时带动两者进行工作,装配空间以及整个的装配成本更低,更适合于推广使用。
本实施例中,出气口形成出气区域,进而冷风和热风都可以通过同一个区域流出,热风和冷风会在出气口外部混合,达到出去的热风温度被降低,可以很好地降低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在外壳上形成出气口,进而加热组件以及引风组件内的热风以及冷风均会通过出气口流出,同时引风组件位于上方,引风组件的冷风能够对加热组件降温,然后与热风一起再混合,对加热组件的性能比较好,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在下方设置器具等,然后通过加热组件加热,对器具内的食材进行烹饪,而上方能够同时进行冷热气排出,加快烹饪效率,提高食物口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外壳。
参照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包括,
外壳100,所述外壳100形成空腔结构;
引风组件200,所述引风组件200装配于所述外壳100内;
加热组件300,所述加热组件300位于引风组件200下方,且与所述引风组件200同轴装配于外壳100内;
冷风进气口110,所述冷风进气口110设置于外壳100上,且位于所述引风组件200上方设置;
出气区域120,所述外壳100上设有若干出气口130,若干所述出气口130形成出气区域120,所述出气口130靠近加热组件300设置,用于引风组件200和加热组件300工作中,冷气以及热气的排出。
进一步地,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外壳100包括第一装配腔140以及位于第一装配腔140下方的第二装配腔150,所述冷风进气口110设置于第一装配腔140的侧部,所述第一装配腔140内还装配有带动引风组件200以及加热组件300工作的驱动单元40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腔形成进气腔,第二装配腔形成组件装配腔,各司其职,互不影响,从进气口进入的冷气穿过进气腔流入,经过一定的缓冲后,形成比较集中的冷气流,进行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冷气进气口110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冷气进气口110沿第一装配腔140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形成宽度大于出气区域宽度的引风区域。
本实施例中,冷气的引风区域,宽度较大,进而能够引入更多的冷风,同时第一装配腔上的外周,形成比较大的引风区域,能够沿着引风区域从多个角度引入冷风,后期降温的冷风多,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冷气进气口110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装配腔140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本实施例中,冷气进气口的长度较长,目的是引入的冷风能够多一些,如果小于第一装配腔高度的一半,那么引入的冷风少,后续难以形成比较大的冷风气流;如果太长,大于三分之二以上,则第一装配腔的强度难以保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外壳内的装配。
参照附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0内设有隔离引风组件200和加热组件300的衬盖160,以及沿衬盖160外周装配的用于保护加热组件300的反射板170。
本实施例中,将引风组件200和加热组件300隔离,避免了两者使用中一方意外时,对另一个结构的碰撞等,而增加了反射板,反射板能够形成保护腔,对加热组件进行半保护,同时能够将热量等进行反射。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170与外壳100上出气区域对应位置设置引导口180,所述引导口180处通过衬盖160装配有带有出气区域的槽体190。
本实施例中,反射板上引导口,引导冷热气的散出,而增加槽体,则能够将引导的冷热气,通过槽体上的出气区域,将冷气和热气同时排出,实现排气,增加引导口,能够集中冷热气,便于排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口180处的槽体190与引导口180之间形成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内的冷气和/或热气经出气区域排出。
本实施例中,形成出气通道,相比于零散的排出,排气量不确定,排出效果差,增加出气通道,冷热风集中到一起,形成一股气流,流动速度以及流动效果比零散的好,排气快。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形成风压通道。
本实施例中,形成风压通道,进而能够产生风压,使得热风被压到下面的容器等中,能够实现很好地加热效果,提高食物的烹饪口感,如果没有风压,热风全部散出,烹饪效率降低。
具体地,若干所述出气口130包括冷风出气口131以及热风出气口132,所述冷风出气口131形成半围挡结构,所述热风出气口132位于所述半围挡结构内。
本实施例中,冷风出气口形成围挡结构,将热风出气口围挡,进而冷风能够部分将热风进行包围,进而冷风能够将加热组件局部包围,加快降温的效率;半包围的结构,使得外部的冷风能够进入中间的热风内,实现冷热混合。
进一步地,所述冷风出气口131的开口平行设置于所述外壳100上,所述热风出气口132的开口方向沿所述外壳100的外侧朝下设置。
本实施例中,冷风出气口平行设置,直接排出,而热风出气口朝下下压,使得热风朝下运动,便于下方食物的烹饪,而冷风主要是对加热组件的降温,故直接排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头盖组件的构成,包括形成引风组件200的冷风风扇,用于热风散出的热风风扇,热风风扇形成散热组件500,构成驱动单元400的电机,发热管形成的加热组件300,外壳100,外壳100上的冷风进气口110、冷风出气口131以及热风出气口132,外壳100上装配有槽体190形成的出气口通道等,具体地,出风口气道形成的出气口通道,是由反射板170、衬盖160、出风口通道(即槽体190)组成,在工作过程中,电机在高速时,带动风扇也高速旋转,冷风风扇会把外部的冷风吸进电机附近,起到对电机降温作用,扇叶会把风甩到侧壁,形成风压,风会顺着出气口气道流出,同时热风风扇也会高速旋转,热风风扇的扇叶会把发热管附近的热空气甩到反射板的内壁上,热风会顺着反射板侧壁流到锅胆内,因风扇高速旋转,产生风压,热风会顺着反射板出气口气道流出,热风和冷风会在出气口外部混合,达到出去的热风温度被降低,可以很好地降低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对于出气口130,具体包括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其具体是小孔结构,每个小孔的宽度需符合安规要求,出风口面积要适中,一般是根据电机转速来制定出风口面积的(面积过大,内部不能产生一定的风压,热风很快都出去了,对烹饪食物不好,面积过小,内部产生的风压过大,不能形成循环,内部温度不稳定,也会影响烹饪食物效果)。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形成空腔结构;
引风组件,所述引风组件装配于所述外壳内;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引风组件下方,且与所述引风组件同轴装配于外壳内;
冷风进气口,所述冷风进气口设置于外壳上,且位于所述引风组件上方设置;
出气区域,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出气口,若干所述出气口形成出气区域,所述出气口靠近加热组件设置,用于引风组件和加热组件工作中,冷气以及热气的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装配腔以及位于第一装配腔下方的第二装配腔,所述冷风进气口设置于第一装配腔的侧部,所述第一装配腔内还装配有带动引风组件以及加热组件工作的驱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进气口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冷风进气口沿第一装配腔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形成宽度大于出气区域宽度的引风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进气口的长度为所述第一装配腔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隔离引风组件和加热组件的衬盖,以及沿衬盖外周装配的用于保护加热组件的反射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与外壳上出气区域对应位置设置引导口,所述引导口处通过衬盖装配有带有出气区域的槽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口处的槽体与引导口之间形成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内的冷气和/或热气经出气区域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与所述加热组件之间,形成风压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出气口包括冷风出气口以及热风出气口,所述冷风出气口形成半围挡结构,所述热风出气口位于所述半围挡结构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出气口的开口平行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热风出气口的开口方向沿所述外壳的外侧朝下设置。
CN202122967155.0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 Active CN216776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7155.0U CN216776730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7155.0U CN216776730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6730U true CN216776730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05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7155.0U Active CN216776730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6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56183B (zh) 一种具有上下进风冷却系统的食物烹饪设备
CN109008663B (zh) 一种空气烤箱
CN113143043A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散热系统
CN216776730U (zh) 一种同时具有冷风出气口和热风出气口的头盖组件
CN21769619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309947U (zh) 一种具有低温升排风口的空气炸锅
CN206191670U (zh) 微波炉
CN214712130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出风结构
CN215226899U (zh) 一种高效冷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CN115137235A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1130712U (zh) 烹饪器具
CN216776750U (zh) 一种用于烤制烹饪设备的门体及电烤箱
CN212003715U (zh) 一种食物烹饪设备
CN212234173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8626976U (zh) 集成灶
CN220735186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7696266U (zh) 料理机的降噪风道结构及料理机
CN219557064U (zh) 一种料理机
CN217696199U (zh) 一种高效空气炸锅
CN214712132U (zh) 一种空气炸锅的散热系统
WO2022100117A1 (zh) 嵌入式烹饪器具及烹饪系统
CN217696164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14548961U (zh) 一种直流电机驱动空气炸锅
CN214048533U (zh) 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279366U (zh) 一种基于提高空间使用率设计的空气炸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