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51335U - 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51335U
CN216751335U CN202122906348.5U CN202122906348U CN216751335U CN 216751335 U CN216751335 U CN 216751335U CN 202122906348 U CN202122906348 U CN 202122906348U CN 216751335 U CN216751335 U CN 216751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front bracket
flow passage
rear bracke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063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旭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hlin Electric and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hlin Electric and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hlin Electric and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Shihlin Electric and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29063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51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51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51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该马达外部设有两进出口,该马达包含有一外壳,该外壳的内壁层设有复数个外壳流道,该外壳的一端装设有一前托架,该前托架具有一容置槽,该前托架的内壁层设有复数个前托架流道,该外壳的另一端装设有一后托架,该后托架具有一容置槽,该后托架的内壁层设有复数个后托架流道;该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包含有:一前托架环状流道,设于该前托架的容置槽的外壁;前托架径向流道,连接于该前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前托架流道之间;一前托架端盖,装设于该前托架上;一后托架环状流道,设于该后托架的容置槽的外壁;后托架径向流道,连接于该后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后托架流道之间;一后托架端盖,装设于该后托架上。

Description

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马达在运转时,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由于热能的累积会让马达的温度持续增加,大幅降低输出功率,也导致马达使用时间下降,甚至可能会让马达损坏,因此如何让马达能够降温,是马达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般传统的马达,会在其外壳中设有流道,凭借液体在流道中流动,而让马达内的定子能够冷却及散热,不过马达内的转子还是会有热能累积,上述方式无法让转子冷却及散热,可能导致转子过热而产生问题,因此无法有效达到使马达降温的效果。
综合以上原因,使得现有技术仍存在有改良的空间,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此,乃积极研究,加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研发的经验,并经不断试验及改良,终于发展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能够达到提升散热效率,降低马达在运转时的温度。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该马达外部设有两进出口,该马达包含有一外壳,该外壳的内壁层设有复数个外壳流道,该外壳的一端装设有一前托架,该前托架的底端面上设有一容置槽,该前托架的内壁层设有复数个前托架流道,该外壳的另一端装设有一后托架,该后托架的底端面上设有一容置槽,该后托架的内壁层设有复数个后托架流道,该外壳流道、该前托架流道与该后托架流道互相连通,该前托架的容置槽中装设有一前轴承,该后托架的容置槽中装设有一后轴承,该外壳内装设有一定子,该定子内装设有一转子,该转子中装设有复数个磁铁,该转子中还装设有一心轴延伸出该前托架外;
该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包含有:
一前托架环状流道,设于该前托架的容置槽的外壁;
前托架径向流道,连接于该前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前托架流道之间,使该前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前托架流道互相连通;
一后托架环状流道,设于该后托架的容置槽的外壁;及
后托架径向流道,连接于该后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后托架流道之间,使该后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后托架流道互相连通。
其中:该前托架上装设有一前托架端盖,能够遮盖该前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前托架径向流道。
其中:该后托架上装设有一后托架端盖,能够遮盖该后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后托架径向流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该进出口位于该外壳的外壁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该进出口位于该前托架的外壁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该进出口位于该后托架的外壁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该进出口分别位于该前托架的外壁面上与该后托架的外壁面上。
使用时,冷却液体自其中一个该进出口进入至该马达中,并且于该外壳流道、该前托架流道与该后托架流道之间循环流动,使冷却液体对该定子能够冷却及散热;同时,冷却液体流动至该前托架环状流道、该前托架径向流道、该后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后托架径向流道,使冷却液体对该转子与该前轴承及该后轴承能够冷却及散热,最后冷却液体自另一个该进出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不仅是能够使冷却液体对定子作冷却及散热,凭借前托架环状流道与后托架环状流道,更能够使冷却液体对转子与前轴承及后轴承作冷却及散热,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提升散热效率,降低马达在运转时的温度。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易理解,下文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的右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的前托架及前托架端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的后托架及后托架端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马达10;外壳20;进出口21;外壳流道22;前托架30;容置槽31;前托架流道32;前托架环状流道33;前托架径向流道34;前托架端盖35;后托架40;容置槽41;后托架流道42;后托架环状流道43;后托架径向流道44;后托架端盖45;前轴承50;后轴承60;定子70;转子80;磁铁81;心轴9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该马达10外部设有两进出口21,该马达10包含有一外壳20,该外壳20的内壁层设有复数个外壳流道22,该外壳20的一端装设有一前托架30,该前托架30的底端面上设有一容置槽31,该前托架30的内壁层设有复数个前托架流道32,该外壳20的另一端装设有一后托架40,该后托架40的底端面上设有一容置槽41,该后托架40的内壁层设有复数个后托架流道42,该外壳流道22、该前托架流道32与该后托架流道42互相连通,该前托架30的容置槽31中装设有一前轴承50,该后托架40的容置槽41中装设有一后轴承60,该外壳20内装设有一定子70,该定子70内装设有一转子80,该转子80中装设有复数个磁铁81,该转子80中还装设有一心轴90延伸出该前托架30外。
该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包含有:一前托架环状流道33,设于该前托架30的容置槽31的外壁;前托架径向流道34,连接于该前托架环状流道33与该前托架流道32之间,使该前托架环状流道33与该前托架流道32互相连通;一前托架端盖35,装设于该前托架30上,能够遮盖该前托架环状流道33与该前托架径向流道34;一后托架环状流道43,设于该后托架40的容置槽41的外壁;后托架径向流道44,连接于该后托架环状流道43与该后托架流道42之间,使该后托架环状流道43与该后托架流道42互相连通;一后托架端盖45,装设于该后托架40上,能够遮盖该后托架环状流道43与该后托架径向流道44。
冷却液体自其中一个该进出口21进入至该马达10中,并且于该外壳流道22、该前托架流道32与该后托架流道42之间循环流动,使冷却液体对该定子70能够冷却及散热;同时,冷却液体流动至该前托架环状流道33、该前托架径向流道34、该后托架环状流道43与该后托架径向流道44,也使冷却液体对该转子80与该前轴承50及该后轴承60冷却及散热,最后冷却液体自另一个该进出口21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该进出口21位于该外壳20的外壁面上。
请参阅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该进出口21位于该前托架30的外壁面上。
请参阅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该进出口21位于该后托架40的外壁面上。
请参阅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该进出口21分别位于该前托架30的外壁面上与该后托架40的外壁面上。
本实用新型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不仅是能够使冷却液体对定子作冷却及散热,凭借前托架环状流道与后托架环状流道,更能够使冷却液体对转子与前轴承及后轴承作冷却及散热,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提升散热效率,降低马达在运转时的温度。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该马达外部设有两进出口,该马达包含有一外壳,该外壳的内壁层设有复数个外壳流道,该外壳的一端装设有一前托架,该前托架具有一容置槽,该前托架的内壁层设有复数个前托架流道,该外壳的另一端装设有一后托架,该后托架具有一容置槽,该后托架的内壁层设有复数个后托架流道,该外壳流道、该前托架流道与该后托架流道互相连通,该外壳内装设有一定子,该定子内装设有一转子,该转子中装设有复数个磁铁,该转子中还装设有一心轴,该心轴延伸出该前托架外;其特征在于:
该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包含有:
一前托架环状流道,设于该前托架的容置槽的外壁;
前托架径向流道,连接于该前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前托架流道之间,使该前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前托架流道互相连通;
一后托架环状流道,设于该后托架的容置槽的外壁;及
后托架径向流道,连接于该后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后托架流道之间,使该后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后托架流道互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托架上装设有一前托架端盖,能够遮盖该前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前托架径向流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托架上装设有一后托架端盖,能够遮盖该后托架环状流道与该后托架径向流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进出口位于该外壳的外壁面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进出口位于该前托架的外壁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进出口位于该后托架的外壁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进出口分别位于该前托架的外壁面上与该后托架的外壁面上。
CN202122906348.5U 2021-11-24 2021-11-24 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 Active CN216751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348.5U CN216751335U (zh) 2021-11-24 2021-11-24 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06348.5U CN216751335U (zh) 2021-11-24 2021-11-24 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51335U true CN216751335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9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06348.5U Active CN216751335U (zh) 2021-11-24 2021-11-24 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51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4966B (zh) 一种集成式风冷轴向磁通电机
US6633098B2 (en) Alternator for use in a vehicle
WO2016206342A1 (zh) 自循环液冷永磁电机
CN109256902B (zh) 一种定转子一体化循环冷却的高速永磁电机及其冷却方法
CN106321506B (zh) 转子组件以及电驱动泵
CN216599305U (zh) 一种具可连通泵送冷却液结构的电机及电动水泵
CN212412878U (zh) 一种盘式轮毂直驱电机
CN211508791U (zh) 一种电机机壳及其应用的电机
KR20010014727A (ko) 차량용 교류발전기
JP2017175699A (ja) 回転電機
JP4184871B2 (ja) 液冷式回転電機
CN216751335U (zh) 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
JP2007332839A (ja) 流体ポンプ
CN210867388U (zh) 一种电机水冷机壳及一种电机
CN217883131U (zh) 一种汽车驱动混合冷却系统
CN103795177A (zh) 一种永磁电机及使用该电机的水泵
CN214256045U (zh) 轴向磁通电机及具有其车辆
CN113162281B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外转子电机
CN212033849U (zh) 电机风水混合高效冷却装置
TWM625444U (zh) 馬達用轉子散熱結構
CN116169805A (zh) 马达用转子散热结构
KR20090073791A (ko) 전동기 냉각장치
CN113410928A (zh) 一种内部油冷高速电机
TWI793820B (zh) 馬達用轉子散熱結構
CN220505416U (zh) 具有散热功能的端盖及应用其的水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