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8700U - 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8700U
CN216748700U CN202122970868.2U CN202122970868U CN216748700U CN 216748700 U CN216748700 U CN 216748700U CN 202122970868 U CN202122970868 U CN 202122970868U CN 216748700 U CN216748700 U CN 216748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isplay screen
display
wall
bez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708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金明
周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Clarion Electronics Fengcheng Co Ltd
Faurecia Clari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Clarion Electronics Fengcheng Co Ltd
Faurecia Clari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Clarion Electronics Fengcheng Co Ltd, Faurecia Clarion Electronics Fo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Clarion Electronics Fengche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708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8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8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8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车辆,涉及显示屏领域,能够降低触摸屏与车载显示器边框内壁发生碰撞的概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边框;隔离部设置于边框的内壁上,并绕边框一周设置;背光模组固定于边框内;显示屏固定于边框内,沿垂直于边框所在平面的方向,显示屏与背光模组分别设置于隔离部的两侧;触摸屏设置于显示屏远离隔离部的一侧,触摸屏与显示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显示图像。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触摸屏技术的发展,触摸屏技术被应用于众多的电子设备上。车载显示器作为车辆中重要的电子设备,同样应用了触摸屏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先将车载显示器中的背光模组和显示屏固定于一起,再将二者设置于车载显示器的边框内并与边框固定,最后将触摸屏的一个触摸面固定于显示屏的显示面板上,以此实现三者的固定。由于触摸屏设置于边框内,且触摸屏的热胀系数较大,为防止触摸屏因为热胀冷缩而炸裂,触摸屏的四周会与车载显示器边框的内侧留有一定间隙。
当车辆发生晃动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三者也会随之晃动,由于间隙的存在,触摸屏可能会因为晃动和车载显示器边框的内壁发生碰撞,从而导致触摸屏出现裂纹,甚至破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车辆,能够降低触摸屏与车载显示器边框内壁发生碰撞的概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边框;隔离部设置于边框的内壁上,并绕边框一周设置;背光模组固定于边框内;显示屏固定于边框内,沿垂直于边框所在平面的方向,显示屏与背光模组分别设置于隔离部的两侧;触摸屏设置于显示屏远离隔离部的一侧,触摸屏与显示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利用隔离部将背光模组和显示屏分开设置,触摸屏和显示屏设置于隔离部的一侧,背光模组设置于隔离部的另一侧。当显示模组发生晃动时,显示屏和触摸屏会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第一惯性力,背光模组会作为另一个整体具有第二惯性力,由于显示屏和触摸屏二者的重量较轻,相当于三者重量之和的三分之一,因此,第一惯性力会很小,在触摸屏晃动时,其与边框内壁发生碰撞的概率会降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朝向边框内壁的侧面与触摸屏朝向边框内壁的侧面平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隔离部为隔离凸起,隔离凸起与边框相连接为一体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朝向边框内壁的侧面与边框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隔离凸起朝向显示屏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绕边框延伸一周,且凹槽的边沿延伸至边框的内壁处,凹槽和第二间隙内均填充有第一结构胶。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与隔离凸起贴合抵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与边框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结构胶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与边框的内壁之间通过双面胶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后盖,后盖设置于背光模组远离显示屏的一侧,后盖与边框扣合。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由于包括如上任一技术方案的背光模组,因此,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取得相同的技术效果。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由于包括上述电子设备,因此,能够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并取得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一种剖面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二种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三种剖面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屏与隔离凸起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一状态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屏与隔离凸起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二状态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触摸屏与显示屏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一种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触摸屏与边框内侧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的第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触摸屏与边框内侧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的第二种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与边框之间固定连接的剖面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与边框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与边框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二种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与边框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三种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四种剖面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五种剖面图。
附图标记:100-显示模组;110-边框;120-背光模组;130-显示屏;140-触摸屏;150-隔离部;151-隔离凸起;152-凹槽;150-后盖;200-第一结构胶;300-第二结构胶;400-第一间隙;500-第二间隙;600-双面胶;700-卡扣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是高铁、汽车和公交车等中的任意一种,该车辆包括一种电子设备,此种电子设备具有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模组100,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高铁上的显示器、汽车上的微型电视等任何需要显示图像的电子设备。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晃动,因此该电子设备会随车辆一同晃动,显示模组100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个部件,也会随同晃动。
如图1所示,上述显示模组100包括边框110、背光模组120、显示屏130以及触摸屏140。其中,背光模组120固定于边框110内;显示屏130固定于边框110内;触摸屏140设置于显示屏130远离背光模组120的一侧,并与显示屏130固定连接。
由于触摸屏140设置于边框110内,且触摸屏140的热胀系数较大,为防止触摸屏140因为热胀冷缩而炸裂,触摸屏140的四周会与边框110的内侧留有第一间隙400,其中,第一间隙400的宽度在0.15-0.2mm范围内,此间隙宽度范围不仅能够提供触摸屏140所需要的伸缩空间,而且能够保证显示模组100的外形美观。
但是,由于第一间隙400的存在,当显示模组100晃动时,触摸屏140、显示屏130和背光模组120会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总的运动趋势,又由于三者的总重量较大,总的惯性力也较大,因此,触摸屏140与边框110的内壁发生碰撞的概率很大,碰撞可能会导致触摸屏140出现裂纹,甚至破碎。
因此,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100还包括隔离部150。其中,隔离部150设置于边框110的内壁上,并绕边框110一周设置;在沿垂直于边框110所在平面的方向,显示屏130与背光模组120分别设置于隔离部150的两侧;触摸屏140设置于显示屏130远离隔离部150的一侧,并与显示屏130固定连接。
上述显示模组100利用隔离部150将背光模组120和显示屏130分开设置,触摸屏140和显示屏130设置于隔离部150的一侧,背光模组120设置于隔离部150的另一侧。当显示模组100发生晃动时,显示屏130和触摸屏140会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第一惯性力,背光模组120会作为另一个整体具有第二惯性力,由于显示屏130和触摸屏140二者的重量较轻,相当于三者重量之和(指触摸屏140、显示屏130和触摸屏140的重量之和)的三分之一,因此,第一惯性力会很小,在触摸屏140晃动时,其与边框110内壁发生碰撞的概率会降低。
其中,如图1所示,隔离部150与边框110可以分开生产,再进行组装。例如,隔离部150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于边框110的内壁上。
或者,如图2所示,隔离部150也可以为隔离凸起151,隔离凸起151与边框110相连接为一体结构。将隔离凸起151与边框110一体注塑成型,如此一来,隔离部150与边框110之间的固定更为牢靠,且可以直接使用,免去二次加工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为将显示屏130固定于边框110内,如图3、图4所示,隔离凸起151朝向显示屏130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152,凹槽152绕边框110延伸一周,且凹槽152的边沿延伸至边框110的内壁处,凹槽152内填充有第一结构胶200,显示屏130通过第一结构胶200与隔离凸起151固定连接。
具体地,首先将第一结构胶200填充至凹槽152内,并使第一结构胶200的填充量大于凹槽152的实际容纳量,然后将显示屏130装入边框110内,并朝垂直于边框1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对显示屏130施加力,使显示屏130与第一结构胶200接触并通过第一结构胶200与隔离凸起151粘接固定。由于隔离凸起151与边框110为一体结构,因此显示屏130相对于边框110固定连接。
第一结构胶200为结构胶的一种,结构胶能承受较大荷载,且具有耐老化、耐疲劳和耐腐蚀的特性,适用于此种应用场景。相比于螺丝紧固和卡扣固定等方式,通过胶粘固定能够实现固定面积最大化,当显示屏130由于受力而具有相对于边框110运动的趋势时,能够很大程度的避免显示屏130挣脱与隔离凸起151的固定连接,保护显示屏130不与边框110碰撞。且利用胶粘的固定方式不会损伤显示屏130。
另外,为保证显示屏130与边框110的固定连接更为牢靠,如图5所示,在显示屏130朝向边框110内壁的侧面与边框110的内壁之间留有第二间隙500。当在垂直于边框110所在平面的方向,对显示屏130施加力的过程中,由于第一结构胶200的填充量大于凹槽152的实际容纳量,因此,第一结构胶200会受挤压向第二间隙500流动。通过溢出的第一结构胶200将显示屏130与边框110的内壁也固定连接。如此一来,显示屏130就与边框110的内壁和隔离凸起151同时固定连接,当显示屏130受力而具有相对于边框110运动的趋势时,显示屏130会受到垂直于边框110所在平面的方向和平行于边框1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两处第一结构胶200的约束。使显示屏130的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当显示屏130与边框110内壁和隔离凸起151固定连接后,如图6所示,再将触摸屏140设置于显示屏130远离隔离凸起151的一侧,并将触摸屏140与显示屏130固定连接。
其中,如图6所示,可以通过胶粘方式将触摸屏140和显示屏130固定连接,例如,可以使用光学胶带(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或者光学透明树脂(Optical ClearResin,OCR)对触摸屏140和显示屏130进行胶粘固定。也可以通过其它合适的方式对触摸屏140和显示屏130进行固定。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如图7所示,在显示屏130朝向边框110内壁的侧面与边框110内壁之间存在第二间隙500的基础上,显示屏130朝向边框110内壁的侧面与触摸屏140朝向边框110内壁的侧面平齐。在此种情况下,不仅能够保证触摸屏140完全覆盖在显示屏130上,使显示屏130的任何位置都能受触摸屏140的控制,同时又能保证触摸屏140的黑边区域达到最小,使显示模组100更加美观。
其中,如图7所示,黑边区域最小是指在显示屏130为同等规格的情况下,即显示屏130的黑边区域a的宽度一定,使触摸屏140的黑边区域b位于显示屏130的黑边区域a之内,如此一来,从外部观察便仅仅只有显示屏130的黑边区域a。与之相反的,如图8所示,如果触摸屏140朝向边框110内壁的侧面高于显示屏130朝向边框110内壁的侧面,从外部观察,实际黑边区域c就是从触摸屏140的边沿至显示屏130的黑边的下边沿的宽度范围,即c区域的宽度大于a区域的宽度。
为减小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100在沿垂直于边框1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如图9所示,背光模组120与隔离凸起151贴合抵接。将背光模组120与隔离凸起151贴合抵接,在沿垂直于边框1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背光模组120与隔离凸起151之间没有多余空隙,能够最大限度减小显示模组100在沿垂直于边框110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厚度,使显示模组100的外观更加美观。
在此基础上,将背光模组120与边框110固定连接,如图10所示,背光模组120与边框110的内壁之间可以通过第二结构胶300固定连接。第二结构胶300为结构胶的一种,此处利用第二结构胶300固定背光模组120和边框110,所取得有益效果与上述第一结构胶200所取得有益效果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的,如图11所示,背光模组120与边框110的内壁之间也可以通过双面胶600固定连接,将双面胶600的一侧贴于边框110的内壁上,将背光模组120贴于双面胶600的另一侧上,以此实现背光模组120与边框110内壁之间的固定。双面胶600价格便宜,使用方便。
可选地,如图12所示,背光模组120与边框110的内壁之间还可以通过卡扣组件700固定连接。例如,卡扣组件包括卡钩和卡槽,在背光模组120朝向边框110内壁的侧面上设置卡钩,同时在边框110的内壁上开设与卡钩位置对应的卡槽,在装配时,将卡钩卡于卡槽中,实现背光模组120与边框110的固定连接。运用卡扣组件700连接固定背光模组120和边框110,不用使用多余的辅助材料以及辅助工具,操作简单,直接卡接,省时省力。
背光模组120与边框110固定连接后,为防止背光模组120从边框110中脱离,如图1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100还包括后盖150,后盖150设置于背光模组120远离显示屏130的一侧,且后盖150与边框110扣合,此处扣合可以是如图13中所示的,后盖150朝向边框110内壁的侧面与边框110的内壁固定,固定方式可以是胶粘或者卡接。例如,通过卡接方式固定,可以在边框110的内壁开设卡槽,在后盖150的朝向边框110内壁的侧面设置卡钩,卡钩与卡槽对应卡接,实现后盖150与边框110之间的固定。卡接固定与上述描述的卡接固定所取得有益效果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地,如图14所示,上述扣合也可以是将后盖150朝向背光模组120的侧面与垂直于边框110内壁的边框110的侧面固定。固定方式可以是螺丝紧固或者胶粘等任一合适的固定方式,本申请对扣合方式和固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
通过设置后盖150可防止背光模组120从边框110中脱离。且在实际安装中,可将后盖150的内壁抵接于背光模组120远离隔离凸起151的侧面上,如此一来,在垂直于边框1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后盖150对背光模组120具有力的作用,能够将背光模组120压在隔离凸起151上,能够有效避免背光模组120在晃动过程中与边框110以及隔离凸起151发生碰撞,出现损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框;
隔离部,设置于所述边框的内壁上,并绕所述边框一周设置;
背光模组,固定于所述边框内;
显示屏,固定于所述边框内,沿垂直于所述边框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背光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离部的两侧;
触摸屏,设置于所述显示屏远离所述隔离部的一侧,所述触摸屏与所述显示屏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边框内壁的侧面与所述触摸屏朝向所述边框内壁的侧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为隔离凸起,所述隔离凸起与所述边框相连接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边框内壁的侧面与边框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隔离凸起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绕所述边框延伸一周,且所述凹槽的边沿延伸至所述边框的内壁处,所述凹槽和所述第二间隙内均填充有第一结构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隔离凸起贴合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边框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结构胶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与所述边框的内壁之间通过双面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后盖与所述边框扣合。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
CN202122970868.2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Active CN216748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0868.2U CN216748700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70868.2U CN216748700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8700U true CN216748700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3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70868.2U Active CN216748700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8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03838B1 (ko) 액정 표시장치
US20060012962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188100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파손 방지 구조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TWI470310B (zh) 液晶顯示裝置及具有該液晶顯示裝置的電子設備
EP2122410B1 (en) Display device
US2007016515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467634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JPH0973072A (ja) 表示装置
TW200403607A (en) Liquid crystal monitor
US20120127639A1 (en) Display device
EP3226070B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596060B2 (en) Display unit,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electronic apparatus
EP3905665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US11904689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vehicle
CN216748700U (zh) 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以及车辆
KR20080103274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261183B (zh) 显示屏模组和终端
CN215494445U (zh) 显示装置
CN113744646B (zh) 显示设备
CN113050316B (zh) 一种双视角车载背光模组
EP417767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922955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216527870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车载显示设备
CN212921323U (zh) 车载液晶显示屏
CN210428012U (zh) 一种新型防指纹液晶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