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0018U - 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0018U
CN216740018U CN202122617829.4U CN202122617829U CN216740018U CN 216740018 U CN216740018 U CN 216740018U CN 202122617829 U CN202122617829 U CN 202122617829U CN 216740018 U CN216740018 U CN 216740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steel
groove
connecting plate
screw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78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Jinchang Hua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Jinchang Hua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Jinchang Hua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Jinchang Hua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178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0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0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0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支托,所述限位支托一侧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底座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与限位支托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支托一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螺杆对限位支托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限位支托因钢结构的重量向下滑动,导致钢结构的位置出现变化,提高了限位支托的稳定形,确保能够准确的对钢结构进行定位安装,避免钢结构出现质量问题,通过设置连接座,钢结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连接座的一侧,便于对钢结构进行安装和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转换钢结构可在工厂制作,在运输至工地,与桩连接,便于在恶劣天气的间隙时间施工,综合效益良好等优点。但由于桩在现场施工后会存在平面和高度方向对精度要求很高,因此无法适应桩的施工误差,不能满足此处的连接要求。若采用焊接的方式使用施工的误差,现场条件则无法保证焊接质量,会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现有的连接结构无法适应不同高度的安装需求。
在中国专利CN209817114U中公开的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该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矩形内框的内部设有限位支托,限位支托的右侧设有滑槽,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限位支托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钢结构,第一凹槽的上部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凹槽,限位支托能够上下滑动,从而适应不同的安装高度,但是,该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具有以下缺点:
该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第一螺栓贯穿条形通孔与第一盲孔卡接,第二螺栓贯穿条形通孔与第二盲孔卡接,来对限位支托进行固定,全靠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给予限位支托一个侧向的力对限位支托进行固定,限位支托的底部并没有任何支撑,在钢结构较重时,限位支托可能会向下滑动,导致钢结构的位置出现变化,无法准确的对钢结构进行定位安装,进而使得钢结构出现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支托,所述限位支托一侧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底座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与限位支托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支托一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钢结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头部、螺杆和连接头,所述头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头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第一连接螺孔、座体、槽口和第一连接槽,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螺孔,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体,所述座体的一侧开设有槽口,所述座体的中部开设的有第一连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底座所包含的各个零部件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优选的,所述限位支托包括连接柱、转动槽、第二连接螺孔、第二连接槽和开口,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连接柱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螺孔,所述连接柱一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开设有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限位支托所包含的各个零部件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板、安装螺孔和固定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螺孔,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安装螺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连接座所包含的各个零部件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优选的,所述钢结构包括第二连接板、通孔、钢结构本体和固定角铁,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结构本体,所述钢结构本体靠近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角铁,所述固定角铁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钢结构所包含的各个零部件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位于第一连接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柱通过第一连接槽与座体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限位支托和底座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通过第二连接螺孔与连接柱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的中部位于槽口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固定螺栓和限位支托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以及固定螺栓所处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螺杆通过第一连接螺孔与底板螺纹连接,连接头位于转动槽的内部,所述连接头通过转动槽与连接柱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调节机构和底座、限位支托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插接在第二连接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架位于第二连接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连接座和限位支托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位置与安装螺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通孔和安装螺孔使用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介绍了钢结构和连接座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通过设置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头部,头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螺杆远离头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在使用时,转动头部,螺杆转动,即可调节限位支托的高度,在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拧紧固定螺栓,即可对限位支托的位置进行固定,螺杆对限位支托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限位支托因钢结构的重量向下滑动,导致钢结构的位置出现变化,提高了限位支托的稳定形,确保能够准确的对钢结构进行定位安装,避免钢结构出现质量问题;
2、该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通过设置连接座,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螺孔,第一连接板远离安装螺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板插接在第二连接槽的内部,此时固定架位于第二连接槽的内部,从开口处向第二连接槽的内部灌注水泥,对连接座进行固定,钢结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连接座的一侧,便于对钢结构进行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支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1-底板,102-第一连接螺孔,103-座体,104-槽口,105- 第一连接槽,2-限位支托,201-连接柱,202-转动槽,203-第二连接螺孔,204- 第二连接槽,205-开口,3-固定螺栓,4-调节机构,401-头部,402-螺杆,403- 连接头,5-连接座,501-第一连接板,502-安装螺孔,503-固定架,6-钢结构, 601-第二连接板,602-通孔,603-钢结构本体,604-固定角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8所示,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它包括底座1,底座 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支托2,限位支托2一侧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3,底座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的一端与限位支托2转动连接,限位支托2一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座5,连接座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钢结构6;
如图6所示,调节机构4包括头部401、螺杆402和连接头403,头部401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402,螺杆402远离头部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 403,在使用时,转动头部401,螺杆402转动,即可调节限位支托2的高度,在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拧紧固定螺栓3,即可对限位支托2的位置进行固定,螺杆402对限位支托2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限位支托2因钢结构6的重量向下滑动,导致钢结构6的位置出现变化,提高了限位支托2的稳定形,确保能够准确的对钢结构6进行定位安装,避免钢结构6出现质量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底座1包括底板101、第一连接螺孔102、座体103、槽口104和第一连接槽105,底板10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螺孔102,底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体103,座体103的一侧开设有槽口104,座体103的中部开设的有第一连接槽10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5所示,限位支托2包括连接柱201、转动槽202、第二连接螺孔203、第二连接槽204和开口205,连接柱201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202,连接柱201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螺孔 203,连接柱201一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204,连接柱20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20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7所示,连接座5包括第一连接板501、安装螺孔502和固定架503,第一连接板50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螺孔502,第一连接板501远离安装螺孔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03,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板501插接在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此时固定架503 位于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从开口205处向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灌注水泥,对连接座5进行固定,钢结构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连接座5的一侧,便于对钢结构6进行安装和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8所示,钢结构6包括第二连接板601、通孔602、钢结构本体603和固定角铁604,第二连接板60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602,第二连接板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结构本体603,钢结构本体603靠近第二连接板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角铁604,固定角铁 604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601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连接柱201位于第一连接槽105的内部,连接柱201通过第一连接槽105与座体103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固定螺栓3通过第二连接螺孔203与连接柱201螺纹连接,固定螺栓3的中部位于槽口104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螺杆402通过第一连接螺孔102与底板101螺纹连接,连接头403位于转动槽202的内部,连接头403通过转动槽202与连接柱201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板501插接在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固定架503位于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3所示,通孔602的位置与安装螺孔502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连接板601通过通孔602和安装螺孔502使用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501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S1、转动头部401,螺杆402转动,即可调节限位支托2的高度;
S2、在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拧紧固定螺栓3,即可对限位支托2的位置进行固定;
S3、将第一连接板501插接在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此时固定架503 位于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
S4、从开口205处向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灌注水泥,对连接座5进行固定;
S5、使用螺栓将钢结构6固定安装在连接座5的一侧。
综上所述,在使用者使用时,通过设置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头部 401,头部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402,螺杆402远离头部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403,在使用时,转动头部401,螺杆402转动,即可调节限位支托2的高度,在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拧紧固定螺栓3,即可对限位支托 2的位置进行固定,螺杆402对限位支托2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限位支托2 因钢结构6的重量向下滑动,导致钢结构6的位置出现变化,提高了限位支托2的稳定形,确保能够准确的对钢结构6进行定位安装,避免钢结构6出现质量问题;通过设置连接座5,连接座5包括第一连接板501,第一连接板50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螺孔502,第一连接板501远离安装螺孔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03,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板501插接在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此时固定架503位于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从开口205处向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灌注水泥,对连接座5进行固定,钢结构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连接座5的一侧,便于对钢结构6进行安装和拆卸。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支托(2),所述限位支托(2)一侧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3),所述底座(1)的底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机构(4),所述调节机构(4)的一端与限位支托(2)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支托(2)一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钢结构(6);
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头部(401)、螺杆(402)和连接头(403),所述头部(4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402),所述螺杆(402)远离头部(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01)、第一连接螺孔(102)、座体(103)、槽口(104)和第一连接槽(105),所述底板(10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螺孔(102),所述底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体(103),所述座体(103)的一侧开设有槽口(104),所述座体(103)的中部开设的有第一连接槽(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托(2)包括连接柱(201)、转动槽(202)、第二连接螺孔(203)、第二连接槽(204)和开口(205),所述连接柱(201)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202),所述连接柱(201)一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连接螺孔(203),所述连接柱(201)一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连接槽(204),所述连接柱(201)的顶部开设有开口(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5)包括第一连接板(501)、安装螺孔(502)和固定架(503),所述第一连接板(50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螺孔(502),所述第一连接板(501)远离安装螺孔(5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5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6)包括第二连接板(601)、通孔(602)、钢结构本体(603)和固定角铁(604),所述第二连接板(60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602),所述第二连接板(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结构本体(603),所述钢结构本体(603)靠近第二连接板(6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角铁(604),所述固定角铁(604)的一侧与第二连接板(60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01)位于第一连接槽(105)的内部,所述连接柱(201)通过第一连接槽(105)与座体(103)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3)通过第二连接螺孔(203)与连接柱(201)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栓(3)的中部位于槽口(104)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02)通过第一连接螺孔(102)与底板(101)螺纹连接,连接头(403)位于转动槽(202)的内部,所述连接头(403)通过转动槽(202)与连接柱(201)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501)插接在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所述固定架(503)位于第二连接槽(204)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02)的位置与安装螺孔(50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连接板(601)通过通孔(602)和安装螺孔(502)使用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501)的一侧。
CN202122617829.4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 Active CN216740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7829.4U CN21674001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7829.4U CN21674001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0018U true CN216740018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2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7829.4U Active CN216740018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0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6768B (zh) 一种轻型梁板结构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09403643B (zh) 一种钢结构柱安装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6740018U (zh) 一种钢结构节点的可调节连接结构
CN111778863B (zh) 一种可调横坡的悬浇梁钢模板系统
CN113175089A (zh) 一种大跨度重型悬挑桁架施工方法
CN217053764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基础框架构件
JP2602413Y2 (ja) アンカーボルト支持装置
CN111395758B (zh) 一种模板支撑立杆承托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0790113B (zh) 一种适用于超长距离施工升降机附墙架安装的施工方法
CN217128302U (zh) 一种钢结构用地脚螺栓定位装置
CN220732312U (zh) 一种泵站电缆桥架固定装置
CN213804927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新建桥梁的支撑支架
CN219839351U (zh) 一种钢构件反吊装托举装置
CN220889639U (zh) 一种落位于看台的钢结构安装支撑架
CN220486725U (zh) 一种钢结构节点的连接装置
CN218090469U (zh) 一种贝雷梁支架
CN220580611U (zh) 一种钢结构的横梁下支护结构
CN219931603U (zh) 后浇带模板连接装置
CN219080947U (zh) 一种可调式悬挑支座
CN218346883U (zh) 一种超大跨度剪力墙型钢暗梁无胎架支撑悬吊式安装装置
CN220150526U (zh) 一种加强型钢结构
CN216475738U (zh) 一种装配式外墙挂板
CN219430815U (zh) 一种杯口基础钢柱快速定位安装固定装置
CN220412551U (zh) 一种施工电梯屋面附着架结构
CN219262129U (zh) 一种人防门门框安装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