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9103U - 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 - Google Patents
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739103U CN216739103U CN202220065515.XU CN202220065515U CN216739103U CN 216739103 U CN216739103 U CN 216739103U CN 202220065515 U CN202220065515 U CN 202220065515U CN 216739103 U CN216739103 U CN 2167391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drainage
- concrete
- groove
- green ro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涉及混凝土道路技术领域,包括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上表面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表面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两侧固定连接有泄流通道,所述泄流通道内设置有泄流槽,所述泄流槽内底部均匀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泄流槽内表面靠近碎石层位置固定连接有滤网架。本实用新型在土壤层上表面呈倾斜设置,并在土壤层上表面防水层,防止水资源穿过防水层,并在顶部的混凝土层位置设置有横线槽和竖线槽,方便水资源进入碎石层,并沿着碎石层底部的防水层进入泄流槽,起到辅助排水的作用,在泄流通道顶部位置设置有放置槽,方便水资源沿着泄流盖的泄流孔进入泄流槽,其泄流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道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与级配进行混合,部分或者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合成新的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是指采用再生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绿色环保道路。现有的道路在施工时一般是先将路面进行整平和压实,进而形成路基,然后在路基的两侧沿着路基的长度方向架设钢模板,再向钢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之后铺设沥青,进而完成道路的铺设。
现有的道路虽然具有较好的强度,但是透水能力较差,经常发生城市内涝的情况,并且铺设的混凝土层容易出现裂缝,为此我们提出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道路虽然具有较好的强度,但是透水能力较差,经常发生城市内涝的情况,并且铺设的混凝土层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而提出的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包括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上表面设置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上表面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两侧固定连接有泄流通道,所述泄流通道内设置有泄流槽,所述泄流槽内底部均匀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泄流槽内表面靠近碎石层位置固定连接有滤网架,所述泄流通道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放置槽配套设置有泄流盖。
优选的,所述土壤层上表面呈等腰钝角三角形设置,所述土壤层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且防水层位于碎石层和土壤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碎石层上表面呈水平设置,且碎石层上表面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位于碎石层和混凝土层之间。
优选的,所述滤网架靠近碎石层侧设置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泄流盖与放置槽呈内嵌设置,所述泄流盖上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泄流孔。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和泄流通道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横线槽,且混凝土层上表面开设有竖线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出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其混凝土采用混凝土原料和废弃的混凝土块、水和玻璃碎渣进行成型,并将再生混凝土在道路上进行浇灌,其减少混凝土原料的使用,减少结构自重,并能有效利用废弃物,具有绿色环保性能,并直接的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出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在土壤层上表面呈倾斜设置,并在土壤层上表面防水层,防止水资源穿过防水层,并在顶部的混凝土层位置设置有横线槽和竖线槽,方便水资源进入碎石层,并沿着碎石层底部的防水层进入泄流槽,起到辅助排水的作用,在泄流通道顶部位置设置有放置槽,方便水资源沿着泄流盖的泄流孔进入泄流槽,其泄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土壤层;11、碎石层;12、混凝土层;2、泄流通道;21、泄流槽;22、滤网架;23、滤网;24、放置槽;25、支撑柱;3、泄流盖;31、泄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包括土壤层1,土壤层1上表面设置有碎石层11,碎石层11上表面设置有混凝土层12,混凝土层12两侧固定连接有泄流通道2,泄流通道2内设置有泄流槽21,泄流槽21内底部均匀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5,泄流槽21内表面靠近碎石层11位置固定连接有滤网架22,泄流通道2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放置槽24,放置槽24配套设置有泄流盖3。
其实施例1的具体有益效果为,土壤层1为地面,在土壤层1上设置有碎石层11,碎石层11起到缓冲的作用,并方便水资源的流通,水资源沿着碎石层11,穿过滤网23从滤网架22位置排出,支撑柱25的设置起到支撑的作用,提升泄流通道2稳定性,其混凝土采用混凝土原料和废弃的混凝土块、水和玻璃碎渣进行成型,并将再生混凝土在道路上进行浇灌,其减少混凝土原料的使用,减少结构自重,并能有效利用废弃物,具有绿色环保性能,并直接的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土壤层1上表面呈等腰钝角三角形设置,土壤层1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且防水层位于碎石层11和土壤层1之间,碎石层11上表面呈水平设置,且碎石层11上表面放置有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位于碎石层11和混凝土层12之间,滤网架22靠近碎石层11侧设置有滤网23,泄流盖3与放置槽24呈内嵌设置,泄流盖3上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泄流孔31,混凝土层12和泄流通道2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横线槽,且混凝土层12上表面开设有竖线槽。
其实施例2的具体有益效果为,滤网23通过滤网架22与碎石层11进行固定,起到支撑碎石层11的作用,混凝土层12和泄流通道2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横线槽,且混凝土层12上表面开设有竖线槽,其中横线槽和竖线槽的底部呈孔状设置,贯穿混凝土层12,方便水资源进入碎石层11,土壤层1上表面呈倾斜设置,并在土壤层1上表面防水层,防止水资源穿过防水层,并在顶部的混凝土12层位置设置有横线槽和竖线槽,方便水资源进入碎石层,并沿着碎石层底部的防水层进入泄流槽21,起到辅助排水的作用,在泄流通道2顶部位置设置有放置槽24,方便水资源沿着泄流盖3的泄流孔31进入泄流槽21,其泄流效果好。
工作原理:土壤层1上表面呈倾斜设置,并在土壤层1上表面防水层,防止水资源穿过防水层,并在顶部的混凝土12层位置设置有横线槽和竖线槽,方便水资源进入碎石层,并沿着碎石层底部的防水层进入泄流槽21,起到辅助排水的作用,在泄流通道2顶部位置设置有放置槽24,方便水资源沿着泄流盖3的泄流孔31进入泄流槽21,其泄流效果好,同时混凝土采用混凝土原料和废弃的混凝土块、水和玻璃碎渣进行成型,并将再生混凝土在道路上进行浇灌,其减少混凝土原料的使用,减少结构自重,并能有效利用废弃物,具有绿色环保性能,并直接的降低生产成本,其中土壤层1为地面,在土壤层1上设置有碎石层11,碎石层11起到缓冲的作用,并方便水资源的流通,水资源沿着碎石层11,穿过滤网23从滤网架22位置排出,支撑柱25的设置起到支撑的作用,提升泄流通道2稳定性,混凝土层12和泄流通道2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横线槽,且混凝土层12上表面开设有竖线槽,其中横线槽和竖线槽的底部呈孔状设置,贯穿混凝土层12,方便水资源进入碎石层11,为排水带来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包括土壤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1)上表面设置有碎石层(11),所述碎石层(11)上表面设置有混凝土层(12),所述混凝土层(12)两侧固定连接有泄流通道(2),所述泄流通道(2)内设置有泄流槽(21),所述泄流槽(21)内底部均匀排列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柱(25),所述泄流槽(21)内表面靠近碎石层(11)位置固定连接有滤网架(22),所述泄流通道(2)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放置槽(24),所述放置槽(24)配套设置有泄流盖(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1)上表面呈等腰钝角三角形设置,所述土壤层(1)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且防水层位于碎石层(11)和土壤层(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11)上表面呈水平设置,且碎石层(11)上表面放置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土工布位于碎石层(11)和混凝土层(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架(22)靠近碎石层(11)侧设置有滤网(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流盖(3)与放置槽(24)呈内嵌设置,所述泄流盖(3)上表面均匀贯穿开设有多个泄流孔(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12)和泄流通道(2)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横线槽,且混凝土层(12)上表面开设有竖线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065515.XU CN216739103U (zh) | 2022-01-12 | 2022-01-12 | 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065515.XU CN216739103U (zh) | 2022-01-12 | 2022-01-12 | 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739103U true CN216739103U (zh) | 2022-06-14 |
Family
ID=81912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065515.XU Active CN216739103U (zh) | 2022-01-12 | 2022-01-12 | 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739103U (zh) |
-
2022
- 2022-01-12 CN CN202220065515.XU patent/CN21673910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20501A (zh) | 既有挡墙段路基拼宽加高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0387782A (zh) | 一种装配式自排水沥青路面的路缘石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6680830U (zh) | 一种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排水系统 | |
CN213173176U (zh) | 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 | |
CN216739103U (zh) | 再生混凝土用绿色道路 | |
CN213114153U (zh) | 路面透水砖 | |
CN214116117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 | |
CN108179677A (zh) | 海绵城市透水步道 | |
CN212052149U (zh) | 一种透水路面 | |
CN211227948U (zh) | 用于铺设绿道游径的预制透水基层块体 | |
CN209924091U (zh) | 一种降低路基水位及排出路面的矩形边沟结构 | |
CN109763392B (zh) |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20079606U (zh) | 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 |
CN214423059U (zh) | 一种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 |
CN216892750U (zh) | 园林地面铺装结构 | |
CN213625062U (zh) | 一种具有花岗岩石板层的路面铺设结构 | |
CN214301079U (zh) | 一种室外透水地面结构 | |
CN217869774U (zh) | 一种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 | |
CN215104406U (zh) | 一种河边游步道道面结构 | |
CN219568525U (zh) | 一种道路雨水渗排结构 | |
CN221608518U (zh) | 一种简易人行道结构 | |
CN217127902U (zh) | 一种利于排水的路面加铺结构 | |
CN219410405U (zh) | 一种新型道路结构 | |
CN217678437U (zh) | 一种地表排水结构 | |
CN217710186U (zh) | 一种城市道路的透水性人行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