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9696U - 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9696U
CN216729696U CN202123278341.XU CN202123278341U CN216729696U CN 216729696 U CN216729696 U CN 216729696U CN 202123278341 U CN202123278341 U CN 202123278341U CN 216729696 U CN216729696 U CN 216729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ck
fixed
processing
plate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83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家新
陈光耀
杨菊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Xianl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Xianl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Xianl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Xianl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783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9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9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9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其包括加工台,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远离移动台的一端和矩形槽的内壁相固定。当对第三个卡车飞轮壳进行打孔时,将中间打完孔的卡车飞轮壳进行更换,当第三个卡车飞轮壳打完完毕后,第一液压缸开始收缩,即马上又对中间更换后的卡车飞轮壳进行打孔,此时再对第三个打完孔的卡车飞轮壳进行更换,待中间更换后的卡车飞轮壳打孔完毕后,第一液压缸继续收缩,带动第一个更换后的卡车飞轮壳再进行打孔,该过程流畅,使得更换某个卡车飞轮壳时,另一个卡车飞轮壳仍处于打孔状态,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轮壳加工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飞轮壳是卡车上一个重要的部件,卡车上的飞轮壳连接着发动机和变速器,外接曲轴箱、起动机以及油底壳,并承担变速器的部分重量,同时保护离合器和飞轮,它是重要的基础件。
公开号CN214290943U公开了一种飞轮壳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打孔器本体以及电控箱,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支撑座上端中部的方形槽以及安装在两个限位板下端的螺纹套管,两个所述螺纹套管的内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方形槽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轴座,所述方形槽的另一侧水平螺纹连接有贯穿支撑座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两个螺纹套管并延伸至轴座的内侧,两个所述螺纹套管与螺纹杆之间相互配合,虽然对飞轮壳的固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当一个飞轮壳打孔完毕后,需要将飞轮壳从装置上取下,再放上新的飞轮壳进行打孔,该种方式效率低下,而且工作者往返于打孔装置下,安全系数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以实现提高飞轮壳打孔的效果并提高更换飞轮壳时的安全性。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
其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远离移动台的一端和矩形槽的内壁相固定,所述移动台的顶部设置有三组用于对卡车飞轮壳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所述加工台顶部的一侧固定有L型板,所述L型板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底部固定有置物框,所述置物框的内部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有钻头,所述L型板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定位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装置可以用电机等装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组固定于移动台顶部的第二束缚板,三组所述第二束缚板等间距设置,所述移动台顶部的一侧固定有边板,所述边板的一侧等间距固定有三组第二液压缸,三组所述第二液压缸靠近第二束缚板的一定均固定有和第二束缚板相对应的第一束缚板。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束缚板和第一束缚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呈弧形结构设计,便于第二束缚板和第一束缚板将卡车飞轮壳夹紧。
优选的,所述第一束缚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T型板,所述移动台的顶部开设有多个T型槽,所述T型板滑动配合于对应T型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辅助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L型板顶部一侧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底部安装有射灯,所述射灯和钻头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移动台的顶部设置有三组对照区,三组所述对照区的圆心和三组固定机构的中心均处于对应第二液压缸的延长线上。
优选的,所述置物框靠近L型板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所述L型板靠近置物框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滑动配合于限位槽的内部。
值得补充的是,当置物框在移动的过程中,限位板随之在限位槽的内部移动,使得置物框移动的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固定有两个圆柱杆,所述移动台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环形槽,所述圆柱杆滑动配合于对应环形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矩形槽的长度大于移动台长度的两倍,所述加工台底部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第一卡车飞轮壳打孔完成后,第一液压缸继续伸长,带动中间的卡车飞轮壳移动到钻头的底部进行打孔,此时第一个卡车飞轮壳打完孔且不位于钻头的正下方,此时即可将第一个卡车飞轮壳取下,并换上待加工的卡车飞轮壳,该种更换方式安全系数高,保障了工作者的安全。
2:当对第三个卡车飞轮壳进行打孔时,将中间打完孔的卡车飞轮壳进行更换,当第三个卡车飞轮壳打完完毕后,第一液压缸开始收缩,即马上又对中间更换后的卡车飞轮壳进行打孔,此时再对第三个打完孔的卡车飞轮壳进行更换,待中间更换后的卡车飞轮壳打孔完毕后,第一液压缸继续收缩,带动第一个更换后的卡车飞轮壳再进行打孔,该过程流畅,使得更换某个卡车飞轮壳时,另一个卡车飞轮壳仍处于打孔状态,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3:通过射灯和对照区的设置,当射灯的光线投射到对照区的内部后,说明卡车飞轮壳位于钻头的正下方,即可对卡车飞轮壳打孔,射灯和对照区的设计能够及时判断装置是否出现偏差的情况,避免因偏差而导致不良品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中移动台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的局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加工台;2、矩形槽;3、移动台;4、第一液压缸;5、圆柱杆;6、环形槽;7、边板;8、第二液压缸;9、第一束缚板;10、T型板;11、T型槽;12、第二束缚板;13、对照区;14、L型板;15、第三液压缸;16、置物框;17、驱动装置;18、钻头;19、限位板;20、限位槽;21、侧板;22、射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公开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
参照图1-4:
实施例一
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包括加工台1,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2,矩形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台3,移动台3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液压缸4,第一液压缸4远离移动台3的一端和矩形槽2的内壁相固定,移动台3的顶部设置有三组用于对卡车飞轮壳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其中,加工台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L型板14,L型板14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三液压缸15,第三液压缸15的底部固定有置物框16,置物框16的内部安装有驱动装置17,驱动装置17的输出端固定有钻头18,L型板14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定位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置物框16的一侧设置有两侧设置通风网,便于对驱动装置17进行散热,避免置物框16内部温度过高对驱动装置17造成损坏。
此外,矩形槽2的内部固定有两个圆柱杆5,移动台3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环形槽6,圆柱杆5滑动配合于对应环形槽6的内部,矩形槽2的长度大于移动台3长度的两倍,加工台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架。
值得一提的是,在移动台3移动的过程中,环形槽6在圆柱杆5的外侧滑动,使得移动台3移动的更加平稳。
实施例二
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其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固定机构包括三组固定于移动台3顶部的第二束缚板12,三组第二束缚板12等间距设置,移动台3顶部的一侧固定有边板7,边板7的一侧等间距固定有三组第二液压缸8,三组第二液压缸8靠近第二束缚板12的一定均固定有和第二束缚板12相对应的第一束缚板9,第一束缚板9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T型板10,移动台3的顶部开设有多个T型槽11,T型板10滑动配合于对应T型槽11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束缚板12和第一束缚板9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呈弧形结构设计,便于第二束缚板12和第一束缚板9将卡车飞轮壳夹紧,另外第一束缚板9在移动的过程中,T型板10在T型槽11的内部随之移动,增加了第一束缚板9移动的稳定性。
此外,辅助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L型板14顶部一侧的侧板21,侧板21的底部安装有射灯22,射灯22和钻头18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移动台3的顶部设置有三组对照区13,三组对照区13的圆心和三组固定机构的中心均处于对应第二液压缸8的延长线上,置物框16靠近L型板14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19,L型板14靠近置物框16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0,限位板19滑动配合于限位槽20的内部。
值得补充的是,当置物框16在移动的过程中,限位板19随之在限位槽20的内部移动,使得置物框16移动的更加稳定。
工作原理:开始时第二液压缸8处于收缩状态,将三组卡车飞轮壳依次放到对应的第二束缚板12内部,使得卡车飞轮壳的外侧和第二束缚板12的内壁相贴合,然后第二液压缸8伸长带动第一束缚板9移动,使得第一束缚板9将卡车飞轮壳的另一侧相贴合,即卡车飞轮壳被束缚在第一束缚板9和第二束缚板12之间,然后第一液压缸4伸长带动移动台3移动,当射灯22的光线投射到对照区13的内部后,说明卡车飞轮壳位于钻头18的正下方,此时启动驱动装置17,驱动装置17带动钻头18转动,然后第三液压缸15伸长带动钻头18向下移动,即可对卡车飞轮壳进行打孔。
当第一卡车飞轮壳打孔完成后,第一液压缸4继续伸长,如上述操作对中间的卡车飞轮壳进行打孔,此时第一个卡车飞轮壳打完孔且不位于钻头18的正下方,此时即可将第一个卡车飞轮壳取下,并换上待加工的卡车飞轮壳,如此操作,当对第三个卡车飞轮壳进行打孔时,将中间打完孔的卡车飞轮壳进行更换,当第三个卡车飞轮壳打完完毕后,第一液压缸4开始收缩,即马上又对中间更换后的卡车飞轮壳进行打孔,此时再对第三个打完孔的卡车飞轮壳进行更换,待中间更换后的卡车飞轮壳打孔完毕后,第一液压缸4继续收缩,带动第一个更换后的卡车飞轮壳再进行打孔,依此操作。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案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公开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7)

1.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2),所述矩形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台(3),所述移动台(3)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液压缸(4),所述第一液压缸(4)远离移动台(3)的一端和矩形槽(2)的内壁相固定,所述移动台(3)的顶部设置有三组用于对卡车飞轮壳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
所述加工台(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L型板(14),所述L型板(14)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第三液压缸(15),所述第三液压缸(15)的底部固定有置物框(16),所述置物框(16)的内部安装有驱动装置(17),所述驱动装置(17)的输出端固定有钻头(18),所述L型板(14)的一侧设置有辅助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三组固定于移动台(3)顶部的第二束缚板(12),三组所述第二束缚板(12)等间距设置,所述移动台(3)顶部的一侧固定有边板(7),所述边板(7)的一侧等间距固定有三组第二液压缸(8),三组所述第二液压缸(8)靠近第二束缚板(12)的一定均固定有和第二束缚板(12)相对应的第一束缚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束缚板(9)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T型板(10),所述移动台(3)的顶部开设有多个T型槽(11),所述T型板(10)滑动配合于对应T型槽(1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L型板(14)顶部一侧的侧板(21),所述侧板(21)的底部安装有射灯(22),所述射灯(22)和钻头(18)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所述移动台(3)的顶部设置有三组对照区(13),三组所述对照区(13)的圆心和三组固定机构的中心均处于对应第二液压缸(8)的延长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框(16)靠近L型板(14)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19),所述L型板(14)靠近置物框(16)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0),所述限位板(19)滑动配合于限位槽(2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2)的内部固定有两个圆柱杆(5),所述移动台(3)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环形槽(6),所述圆柱杆(5)滑动配合于对应环形槽(6)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2)的长度大于移动台(3)长度的两倍,所述加工台(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架。
CN202123278341.XU 2021-12-24 2021-12-24 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 Active CN216729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8341.XU CN216729696U (zh) 2021-12-24 2021-12-24 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8341.XU CN216729696U (zh) 2021-12-24 2021-12-24 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9696U true CN216729696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37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8341.XU Active CN216729696U (zh) 2021-12-24 2021-12-24 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9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23874U (zh) 一种铝模板打孔切割装置
CN202894568U (zh) 自动回转式线网焊接专机
CN216729696U (zh) 卡车飞轮壳加工用高效打孔装置
CN205212660U (zh) 一种大型电机扇形冲片铁芯斜槽叠压工装
CN207522752U (zh) 一种多位置木板打孔装置
CN116921564A (zh) 一种冲压设备的接料系统
CN216326810U (zh) 一种双工位裁断机刀库
CN207061280U (zh) 一种盛丝桶抓取移动装置
CN213563048U (zh) 一种减震气囊打孔装置
CN205415240U (zh) 一种数控多工位磨床
CN211135600U (zh) 一种起动机驱盖打孔装置
CN211481109U (zh) 一种电机快速维修拆线工具
CN102248088B (zh) U型梁翻转装置
CN2819610Y (zh) 铁芯焊接装置
CN215745949U (zh) 一种校正装置
CN107214550A (zh) 板材切割方法
CN208570822U (zh) 一种大密电池自动入壳设备
CN208991505U (zh) 一种对焊管件压边整形机
CN208162754U (zh) 二头锯床锯切装置
CN208433878U (zh) 一种新能源电机线圈切头机
CN208496300U (zh) 一种用于开关外壳上的深孔去毛刺及攻丝设备
CN107538778A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工业冲床
CN206445907U (zh) 一种热压机自动生产线
CN207358556U (zh) 一种阀体加工的打孔和攻丝装置
CN217452228U (zh) 一种铝模板生产用开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