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9812U - 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9812U
CN216719812U CN202220421716.9U CN202220421716U CN216719812U CN 216719812 U CN216719812 U CN 216719812U CN 202220421716 U CN202220421716 U CN 202220421716U CN 216719812 U CN216719812 U CN 216719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proof
driving
hole
sealing r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217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建中
孙良忠
叶陈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ONGX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X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X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X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217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19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9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9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包括壳体和按钮,以及设置在壳体和按钮之间的防水组件,壳体包括内腔,操作孔和设置在内腔中的驱动块,按钮上设有伸入内腔与驱动块配合卡接的驱动柱,防水组件设置在操作孔四周的防水槽,和设置在防水槽内的密封圈,以及与防水槽配合挤压密封圈的防水盖,通过在壳体和按钮之间设置防水组件,防止外部雨水从操作孔处流入到壳体的内腔中,同时密封圈是通过防水槽和防水盖的挤压进行安装固定的,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密封圈和驱动块分离安装,使得按钮在进行开启或关闭操作时,不会通过驱动块带动密封圈同步移动,从而避免密封圈和壳体之间出现防水漏洞,跷板开关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防水密封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跷板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跷板开关,是一款家用电路开关五金产品。跷板开关应用于饮水机、跑步机、电脑音箱、电瓶车、摩托车、等离子电视机、咖啡壶、排插、按摩机等,涉及到常用的家用电器上。
中国专利文献CN209607646U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尘、防水结构的跷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跷板开关包括基座体、中座和按钮、所述按钮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按钮配合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圆孔,每个所述圆孔内均设置有摆动子弹簧和摆动子,所述摆动子的一端深入所述摆动子弹簧中,所述摆动子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圆孔;所述摆动子的下方设置有与其接触的动触头,所述动触头的下方设置有边脚和用于支撑动触头的中脚,所述边脚上设置有静触点,所述动触头上设置有动触点,所述中座与转动块的连接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
但是这种跷板开关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1.O型密封圈是安装在转动块上的,在按钮带动转动块转动时,会同步带动O型密封圈转动,导致O型密封圈移动变形,易使O型密封圈与上盖之间出现空隙,从而使跷板开关出现防水漏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圈固定后容易移动变形,与上盖之间产生空隙,导致跷板开关出现防水漏洞,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密封圈固定可靠,不会出现移动形变,密封效果好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包括:
壳体,包括内腔,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连通所述内腔的操作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腔中的驱动块;
按钮,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其上设有伸入到所述内腔中与所述驱动块配合卡接的驱动柱;
防水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按钮之间,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孔四周的防水槽,和设置在所述防水槽内的密封圈,以及与所述防水槽配合挤压所述密封圈的防水盖,所述驱动柱穿过所述密封圈和所述防水盖从所述操作孔插入到所述内腔中与所述驱动块配合卡接。
在上述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中,所述密封圈和所述防水盖对应所述操作孔设有适合所述驱动柱穿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在上述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中,所述密封圈和所述防水盖之间还设有防脱落结构,所述防脱落结构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四周的第一环形凸台,和设置在所述密封圈外周的第二环形凸台,在所述防水盖挤压所述防水槽内的密封圈时,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相互抵接配合。
在上述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中,所述驱动块上设有用于伸入所述操作孔内与所述密封圈相抵的驱动圆台,所述驱动圆台上设有与所述驱动柱配合卡接的驱动孔。
在上述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中,所述驱动柱伸入所述驱动孔的一端设有一对弹性挂勾,两所述弹性挂勾受力形变插入到所述驱动孔内,以及在穿过所述驱动孔后两所述弹性挂勾弹性复位钩抵在所述驱动块的内壁上。
在上述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中,所述防水盖和所述防水槽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防水盖外周的若干限位凸起,和对应若干所述限位凸起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水槽四周的若干限位柱,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凸起上可供所述限位柱穿过的若干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通过在壳体和按钮之间设置防水组件,防止外部水从所述操作孔处流入到所述壳体的内腔中,同时所述密封圈是通过所述防水槽和所述防水盖的挤压进行安装固定的,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所述密封圈和所述驱动块分离安装,使得所述按钮在进行开启或关闭操作时,不会通过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密封圈同步移动,从而避免所述密封圈和所述壳体之间出现防水漏洞,跷板开关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防水密封性能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所述防水盖在所述第二通孔四周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密封圈在其外周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在所述防水盖挤压所述防水槽内的密封圈时,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相互抵接配合,从而增大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防水盖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加大二者之间摩擦阻力,确保所述密封圈在所述按钮进行开启或关闭操作时不会发生位移,提高所述密封圈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的剖面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内腔;12-操作孔;13-防水凸台;14-防水围边;15-容置空间;16-排水斜面;
2-驱动块;21-驱动圆台;22-驱动孔;
3-按钮;31-驱动柱;32-弹性挂勾;33-让位缺口;
41-防水槽;42-密封圈;43-防水盖;44-第一通孔;45-第二通孔;46-第一环形凸台;47-第二环形凸台;
51-限位凸起;52-限位柱;53-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包括:
壳体1,包括内腔1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连通所述内腔11的操作孔12,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腔11中的驱动块2;
按钮3,设置在所述壳体1一侧,其上设有伸入到所述内腔11中与所述驱动块2配合卡接的驱动柱31;
防水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和所述按钮3之间,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孔12四周的防水槽41,和设置在所述防水槽41内的密封圈42,以及与所述防水槽41配合挤压所述密封圈42的防水盖43,所述驱动柱31穿过所述密封圈42和所述防水盖43从所述操作孔12插入到所述内腔11中与所述驱动块2配合卡接。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实施例的核心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1和按钮3之间设置防水组件,防止外部雨水从所述操作孔12处流入到所述壳体1的内腔11中,同时所述密封圈42是通过所述防水槽41和所述防水盖43的挤压进行安装固定的,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所述密封圈42和所述驱动块2分离安装,使得所述按钮3在进行开启或关闭操作时,不会通过所述驱动块2带动所述密封圈42同步移动,从而避免所述密封圈42和所述壳体1之间出现防水漏洞,跷板开关在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防水密封性能好。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所述密封圈42和所述防水盖43对应所述操作孔12设有适合所述驱动柱31穿过的第一通孔44和第二通孔45,所述第一通孔4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45的直径,使得所述驱动柱31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4后可以在所述第二通孔45内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确保所述按钮3可以正常进行开启或关闭操作。
为了防止所述密封圈42在安装完成后出现脱离问题,所述密封圈42和所述防水盖43之间还设有防脱落结构,所述防脱落结构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45四周的第一环形凸台46,和设置在所述密封圈42外周的第二环形凸台47,在所述防水盖43挤压所述防水槽41内的密封圈42时,所述第一环形凸台46和所述第二环形凸台47相互抵接配合,从而增大所述密封圈42与所述防水盖43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加大二者之间摩擦阻力,确保所述密封圈42在所述按钮3进行开启或关闭操作时不会发生位移,提高所述密封圈42的安装稳定性。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所述驱动块2上设有用于伸入所述操作孔12内与所述密封圈42相抵的驱动圆台21,所述驱动圆台21在所述按钮3转动时会始终与所述密封圈42保持紧密接触,从而保证外部水分不会从所述操作孔12流入到所述内腔11中,所述驱动圆台21上设有与所述驱动柱31配合卡接的驱动孔22,进一步设置的,所述驱动柱31伸入所述驱动孔22的一端设有一对弹性挂勾32,两所述弹性挂勾32受力形变插入到所述驱动孔22内,以及在穿过所述驱动孔22后两所述弹性挂勾32弹性复位钩抵在所述驱动块2的内壁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同时这种卡接效果好,不易发生脱落问题。
如图2-3所示,所述防水盖43和所述防水槽41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防水盖43外周的若干限位凸起51,和对应若干所述限位凸起51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水槽41四周的若干限位柱52,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凸起51上可供所述限位柱52穿过的若干限位孔53,所述防水组件在组装时,只需将所述密封圈42放置在所述防水槽41中,然后通过所述限位柱52和所述限位孔53的配合,实现所述防水盖43与所述防水槽41的快速安装定位,最后将所述按钮3插入到所述内腔11中与所述驱动块2相互卡接,并使所述按钮3抵接在所述防水盖43上,从而避免所述限位柱52从所述限位孔53内脱离,提高产品使用时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具体结构设置,所述壳体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一侧的防水凸台13,和环绕设置在所述防水凸台13四周的防水围边14,以及成型在所述防水围边14内用于容置所述按钮3的容置空间15,所述防水槽41和所述操作孔12设置在所述防水凸台13上,通过设置所述防水围边14、所述防水凸台13和所述按钮3,使外部雨水和灰尘进入所述操作孔12的路径变得更加曲折,起到进一步的阻挡作用,从而达到更高的防尘防水等级,进一步设置的,所述防水凸台13两侧以所述操作孔12为中心对称设有两个排水斜面16,两所述排水斜面16相向倾斜呈锐角设置,水汽凝聚成水珠滴落在所述防水凸台13,会沿所述排水斜面16向两侧滑落,从而避免水分堆积流入到所述操作孔12内,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防水性能。
如图5所示,所述按钮3上对应若干所述排水斜面16设有若干让位缺口33,从而避免所述按钮3在转动时与所述排水斜面16发生碰撞,提高产品使用时的安全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包括内腔(1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连通所述内腔(11)的操作孔(12),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腔(11)中的驱动块(2);
按钮(3),设置在所述壳体(1)一侧,其上设有伸入到所述内腔(11)中与所述驱动块(2)配合卡接的驱动柱(31);
防水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和所述按钮(3)之间,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孔(12)四周的防水槽(41),和设置在所述防水槽(41)内的密封圈(42),以及与所述防水槽(41)配合挤压所述密封圈(42)的防水盖(43),所述驱动柱(31)穿过所述密封圈(42)和所述防水盖(43)从所述操作孔(12)插入到所述内腔(11)中与所述驱动块(2)配合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2)和所述防水盖(43)对应所述操作孔(12)设有适合所述驱动柱(31)穿过的第一通孔(44)和第二通孔(45),所述第一通孔(4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45)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2)和所述防水盖(43)之间还设有防脱落结构,所述防脱落结构包括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45)四周的第一环形凸台(46),和设置在所述密封圈(42)外周的第二环形凸台(47),在所述防水盖(43)挤压所述防水槽(41)内的密封圈(42)时,所述第一环形凸台(46)和所述第二环形凸台(47)相互抵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2)上设有用于伸入所述操作孔(12)内与所述密封圈(42)相抵的驱动圆台(21),所述驱动圆台(21)上设有与所述驱动柱(31)配合卡接的驱动孔(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柱(31)伸入所述驱动孔(22)的一端设有一对弹性挂勾(32),两所述弹性挂勾(32)受力形变插入到所述驱动孔(22)内,以及在穿过所述驱动孔(22)后两所述弹性挂勾(32)弹性复位钩抵在所述驱动块(2)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盖(43)和所述防水槽(41)之间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防水盖(43)外周的若干限位凸起(51),和对应若干所述限位凸起(51)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水槽(41)四周的若干限位柱(52),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凸起(51)上可供所述限位柱(52)穿过的若干限位孔(53)。
CN202220421716.9U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 Active CN216719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1716.9U CN216719812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1716.9U CN216719812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9812U true CN216719812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4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21716.9U Active CN216719812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19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91645B (zh) 安全插座及其应用
CA2019822C (en) Waterproof and dustproof push switch
KR20070021814A (ko) 감시용 카메라
CN216719812U (zh) 一种跷板开关的防水结构
KR102022644B1 (ko) 무선 자가발전벨
JP5148208B2 (ja) 携帯型医療用電子機器の筐体
CN210776375U (zh) 一种电子设备、折叠式电子设备及锁合机构
KR100635936B1 (ko) 건축물 내부 벽체 안전 콘센트
WO2022218342A1 (zh) 具有安装结构的摄像装置
KR100443332B1 (ko) 관성스위치및설치방법
KR100286287B1 (ko) 시프트 노브의 구조
CN211507460U (zh) 一种防水按键及电子设备
KR102245040B1 (ko) 밀폐형 cctv 케이스
KR200442990Y1 (ko) 화재감지기
KR200178867Y1 (ko) 신발 방향 전환기
JP2572044Y2 (ja) 複合操作形スイッチ
CN110600934B (zh) 固液双防插座盒
JPH08111141A (ja) スイッチ
CN220624360U (zh) 一种隐藏式扣手结构及移动空调
KR102223525B1 (ko) 결로 방지용 콘센트
CN219457421U (zh) 电子设备的旋钮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0330165Y1 (ko) 콘센트 어셈블리의 컴팩트형 안전부재 구조
CN217035472U (zh) 新型开关结构
CN218849320U (zh) 一种防水型微动开关
CN215007958U (zh) 一种微动开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