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9789U - 微动开关及鼠标 - Google Patents

微动开关及鼠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9789U
CN216719789U CN202220196523.8U CN202220196523U CN216719789U CN 216719789 U CN216719789 U CN 216719789U CN 202220196523 U CN202220196523 U CN 202220196523U CN 216719789 U CN216719789 U CN 216719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piece
mounting hole
elastic shee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65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wei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awei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awei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awei Force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65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197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9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9789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9660 priority patent/WO2023138276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0Bases; Stationary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动开关及鼠标,该微动开关包括基座、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导电弹片、按钮和调节件;导电弹片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以及位于固定端与活动端之间的按压部,固定端与第一导电件连接,活动端与第二导电件间隔设置;按钮位于导电弹片的上方并接触于按压部;通过将调节件滑动支撑在基座与导电弹片之间,利用调节件在按压部和固定端之间滑动来改变其对导电弹片的支撑位置,进而改变触发微动开关时按钮对导电弹片施加的按压力,以使不同的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鼠标的点击力度,满足不同用户的手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微动开关及鼠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动开关及鼠标。
背景技术
鼠标是一种移动光标和实现选择操作的计算机输入设备。由于鼠标由使用者的手致动,不同使用者对鼠标按键的力度有不同的需要,例如,对设计使用者而言,需要按键力度较小,能较轻灵地点击鼠标;对游戏使用者而言,需要在不同级别的按键力度之间进行选择。
现有的鼠标中,按键的点击力度无法调节,无法针对不同的使用者的喜好来调整按键的点击力度,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手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动开关及鼠标,用于解决现有的鼠标中按键无法针对不同使用者的喜好来调整点击力度,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手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的技术问题。
为此,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包括基座、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导电弹片、按钮和调节件;
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间隔设置于基座上;
导电弹片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以及位于固定端与活动端之间的按压部,固定端与第一导电件连接,活动端与第二导电件间隔设置;
按钮位于导电弹片的上方并接触于按压部;
调节件支撑于基座与导电弹片之间,且调节件能够在按压部和固定端之间滑动以改变对导电弹片的支撑位置。
可选地,调节件包括支撑部和与支撑部连接的驱控部,支撑部滑动支撑于基座与导电弹片的按压部和固定端之间,驱控部用于驱使支撑部在基座与导电弹片之间滑动,以改变支撑部对导电弹片的支撑位置。
可选地,支撑部与导电弹片之间线接触或面接触。
可选地,调节件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与驱控部连接,且限位部与支撑部之间以及限位部与驱控部之间设置有与导电弹片滑动连接的滑槽。
可选地,微动开关还包括第三导电件,第三导电件包括与基座连接的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的止挡部,止挡部位于第二导电件的上方并与第二导电件间隔设置,在导电弹片未被按钮按压的状态下,活动端抵接于止挡部。
可选地,微动开关还包括上盖,上盖设置于基座上且上盖与基座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导电弹片、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的容置腔,上盖上设置有与按钮和调节件分别对应的通孔和避让孔,按钮远离导电弹片的一端经通孔显露于上盖外,按钮与导电弹片接触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通孔的横截面积。
可选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均具有穿过基座并延伸至容置腔外的导电引脚。
可选地,第一导电件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导电弹片上间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远离第二安装孔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端并卡接于第一固定部,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弧形弹性部,弧形弹性部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远离第一安装孔的一端连接,弧形弹性部的另一端卡接于第二固定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之间形成按压部。
可选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安装孔远离第二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口,弧形弹性部远离活动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口,第一固定部装配于第一安装孔内且第一卡口与第一卡槽卡接,第二固定部装配于第二安装孔内,弧形弹性部位于第二安装孔的下方且第二卡口与第二卡槽卡接。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鼠标,该鼠标包括如上述的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动开关及鼠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微动开关通过将调节件滑动支撑在基座与导电弹片之间,利用调节件在按压部和固定端之间滑动来改变其对导电弹片的支撑位置,进而改变触发微动开关时按钮对导电弹片施加的按压力,以使不同的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鼠标的点击力度,满足不同用户的手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微动开关的一种调节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微动开关的另一种调节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微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具有上盖的微动开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示出的微动开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具有上盖的微动开关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微动开关的第一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微动开关的导电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基座;110、凸台;
200、第一导电件;210、第一固定部;211、第一卡槽;220、第二固定部;221、第二卡槽;
300、第二导电件;
400、导电弹片;401、第一安装孔;4011、第一卡口;402、第二安装孔;410、固定端;420、活动端;430、按压部;440、弧形弹性部;441、第二卡口;
500、按钮;
600、调节件;601、避让槽;610、支撑部;620、驱控部;630、限位部;631、滑槽;
700、第三导电件;710、连接部;720、止挡部;
800、上盖;801、通孔;802、避让孔;803、卡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现有的鼠标中,按键的点击力度无法调节,无法针对不同的使用者的喜好来调整按键的点击力度,无法满足不同用户的手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动开关,如图1-图2所示,该微动开关包括基座100、第一导电件200、第二导电件300、导电弹片400、按钮500和调节件600;第一导电件200和第二导电件300间隔设置于基座100上;导电弹片400具有固定端410和活动端420以及位于固定端410与活动端420之间的按压部430,固定端410与第一导电件200连接,活动端420与第二导电件300间隔设置;按钮500位于导电弹片400的上方并接触于按压部430;调节件600支撑于基座100与导电弹片400之间,且调节件600能够在按压部430和固定端410之间滑动以改变对导电弹片400的支撑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微动开关通过将调节件600滑动支撑在基座100与导电弹片400之间,利用调节件600在按压部430和固定端410之间滑动来改变其对导电弹片400的支撑位置,进而改变触发微动开关时按钮500对导电弹片400施加的按压力。
该微动开关在使用过程中,按压按钮500直至按钮500压迫导电弹片400向下运动,当导电弹片400的活动端420与第二导电件300接触时,开关导通;松开按钮500,在导电弹片400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导电弹片400的活动端420与第二导电件300脱离接触并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开关的复位。
可以理解的是,调节件600在按压部430和固定端410之间对导电弹片400的支撑位置不同,则触发微动开关时用户对按钮500施加的按压力也不同,当调节件600对导电弹片400的支撑位置靠近导电弹片400的固定端410时,触发微动开关时对按钮500施加的按压力较小;当调节件600对导电弹片400的支撑位置靠近导电弹片400的按压部430时,触发微动开关时对按钮500施加的按压力较大;当调节件600对导电弹片400的支撑位置由靠近导电弹片400的固定端410至靠近按压部430逐渐移动时,触发微动开关时对按钮500施加的按压力相应地也逐渐增大;用户通过移动调节件600即可对该微动开关的触发力度进行调整,当该微动开关应用于鼠标时,可以由此调整鼠标的点击力度,满足不同用户的手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调节件600包括支撑部610和与支撑部610连接的驱控部620,支撑部610滑动支撑于基座100与导电弹片400的按压部430和固定端410之间,驱控部620用于驱使支撑部610在基座100与导电弹片400之间滑动,以改变支撑部610对导电弹片400的支撑位置。
通过将调节件600设置为支撑部610和驱控部620,支撑部610滑动支撑在基座100与导电弹片400的按压部430和固定端410之间起支撑作用,驱控部620与支撑部610连接用于用户捏持,通过驱控部620对支撑部610施加推拉力以使支撑部610在导电弹片400的按压部430和固定端410之间滑动,该调节件600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具体来说,支撑部610可为块状,驱控部620可为杆状或柄状,调节件600可通过塑料经模具注塑形成,也可通过铝或铜等金属材料经模具注塑形成。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支撑部610与导电弹片400之间线接触或面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部610与导电弹片400之间为线接触时,接触面积大,支撑部610对导电弹片400的支撑较为稳固可靠,但在移动支撑部610时较为费力;支撑部610与导电弹片400之间为面接触时,接触面积小,在移动支撑部610时较为灵活省力。实际情况下,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支撑部610与导电弹片400之间的接触方式。
具体来说,当支撑部610与导电弹片400之间为面接触时,支撑部610用于支撑导电弹片400的一侧为平面;当支撑部610与导电弹片400之间为线接触时,支撑部610用于支撑导电弹片400的一侧具有隆起的凸肋。
当然,支撑部610与导电弹片400之间也可采用点接触,即可在支撑部610上设置用于与导电弹片400抵接的凸点。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调节件600整体呈“几”字形,即调节件600中部开设有用于避让第一导电件200的避让槽601,支撑部610支撑在基座100与导电弹片400之间并夹持在第一导电件200的两侧,提高了调节件600安装的稳固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调节件600还包括限位部630,限位部630与驱控部620连接,且限位部630与支撑部610之间以及限位部630与驱控部620之间设置有与导电弹片400滑动连接的滑槽631。
通过设置限位部630,进一步提高了调节件600在微动开关上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微动开关还包括第三导电件700,第三导电件700包括与基座100连接的连接部710和与连接部710连接的止挡部720,止挡部720位于第二导电件300的上方并与第二导电件300间隔设置,在导电弹片400未被按钮500按压的状态下,活动端420抵接于止挡部720。
通过设置第三导电件700,利用第三导电件700上的止挡部720既能够对开关复位时导电弹片400活动端420的回弹起到止挡作用,同时,在开关复位时,第一导电件200、导电弹片400和第三导电件700三者导通,可导通与第一导电件200和第三导电件700连接的其他电路。
具体来说,第三导电件700为倒L型金属片,可由片材冲压形成。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图8所示,微动开关还包括上盖800,上盖800设置于基座100上且上盖800与基座100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导电弹片400、第一导电件200和第二导电件300的容置腔,上盖800上设置有与按钮500和调节件600分别对应的通孔801和避让孔802,按钮500远离导电弹片400的一端经通孔801显露于上盖800外,按钮500与导电弹片400接触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通孔801的横截面积。
通过上盖800与基座100之间形成的容置腔可对导电弹片400、第一导电件200和第二导电件300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按钮500与导电弹片400接触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通孔801的横截面积能够有效避免按钮500从上盖800上脱落。
具体来说,上盖800和基座100均采用塑料制成,上盖800与基座100之间可通过螺钉连接、焊接、卡扣连接等常规方式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盖800与基座100之间通过卡扣连接,以便于组装和拆卸,具体地,基座100的两相对外侧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凸台110,上盖800上开设有与凸台110对应的卡接孔803,上盖800与基座100扣合后凸台110卡入卡接孔803内即可实现上盖800与基座100的组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导电件200和第二导电件300均具有穿过基座100并延伸至容置腔外的导电引脚。
通过导电引脚便于对外(如鼠标内部的电路板)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基座100上设置的第三导电件700也具有穿过基座100并延伸至容置腔外的导电引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图10所示,第一导电件200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210和第二固定部220,导电弹片400上间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01和第二安装孔402,第一安装孔401远离第二安装孔402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端410并卡接于第一固定部210,第二安装孔402内设置有弧形弹性部440,弧形弹性部440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孔402远离第一安装孔401的一端连接,弧形弹性部440的另一端卡接于第二固定部220,第一安装孔401与第二安装孔402之间形成按压部430。
通过如上设置,使得导电弹片400与第一导电件200之间更加牢固可靠,能够防止导电弹片400发生移位,具体来说,弧形弹性部440为弧形弹性片。
在进一步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图7和图9-图10所示,第一固定部210和第二固定部22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211和第二卡槽221,第一安装孔401远离第二安装孔4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口4011,弧形弹性部440远离活动端4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口441,第一固定部210装配于第一安装孔401内且第一卡口4011与第一卡槽211卡接,第二固定部220装配于第二安装孔402内,弧形弹性部440位于第二安装孔402的下方且第二卡口441与第二卡槽221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鼠标,该鼠标包括如上的微动开关。
该鼠标通过采用上述的微动开关,使得不同的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鼠标的点击力度,满足不同用户的手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导电弹片、按钮和调节件;
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所述导电弹片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以及位于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活动端之间的按压部,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件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件间隔设置;
所述按钮位于所述导电弹片的上方并接触于所述按压部;
所述调节件支撑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导电弹片之间,且所述调节件能够在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固定端之间滑动以改变对所述导电弹片的支撑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支撑部和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的驱控部,所述支撑部滑动支撑于所述基座与所述导电弹片的所述按压部和所述固定端之间,所述驱控部用于驱使所述支撑部在所述基座与所述导电弹片之间滑动,以改变所述支撑部对所述导电弹片的支撑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导电弹片之间线接触或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驱控部连接,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支撑部之间以及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驱控部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导电弹片滑动连接的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还包括第三导电件,所述第三导电件包括与所述基座连接的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间隔设置,在所述导电弹片未被所述按钮按压的状态下,所述活动端抵接于所述止挡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上盖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导电弹片、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容置腔,所述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按钮和所述调节件分别对应的通孔和避让孔,所述按钮远离所述导电弹片的一端经所述通孔显露于所述上盖外,所述按钮与所述导电弹片接触的一端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均具有穿过所述基座并延伸至所述容置腔外的导电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上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导电弹片上间隔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端并卡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置有弧形弹性部,所述弧形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端连接,所述弧形弹性部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形成所述按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安装孔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弧形弹性部远离所述活动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固定部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卡口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所述第二固定部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弧形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卡口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
10.一种鼠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微动开关。
CN202220196523.8U 2022-01-21 2022-01-21 微动开关及鼠标 Active CN2167197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6523.8U CN216719789U (zh) 2022-01-21 2022-01-21 微动开关及鼠标
PCT/CN2022/139660 WO2023138276A1 (zh) 2022-01-21 2022-12-16 微动开关及鼠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6523.8U CN216719789U (zh) 2022-01-21 2022-01-21 微动开关及鼠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9789U true CN216719789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4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6523.8U Active CN216719789U (zh) 2022-01-21 2022-01-21 微动开关及鼠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19789U (zh)
WO (1) WO202313827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276A1 (zh) * 2022-01-21 2023-07-27 深圳市亚微力控科技有限公司 微动开关及鼠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67072B (zh) * 2009-09-24 2012-09-26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可调节点击力度的鼠标结构
CN105374599B (zh) * 2015-08-31 2019-02-01 东莞市长资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杠杆式的输入设备微动开关按键
CN207473560U (zh) * 2017-06-23 2018-06-08 东莞市铭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鼠标
CN207082463U (zh) * 2017-08-24 2018-03-09 惠州市弘宝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动开关
CN208208622U (zh) * 2018-03-29 2018-12-07 福建省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微动开关
CN209929175U (zh) * 2019-07-25 2020-01-10 惠州市丰实卫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动开关装置
CN216719789U (zh) * 2022-01-21 2022-06-10 深圳市亚微力控科技有限公司 微动开关及鼠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276A1 (zh) * 2022-01-21 2023-07-27 深圳市亚微力控科技有限公司 微动开关及鼠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8276A1 (zh) 2023-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9707B2 (en) Push switch
EP1814130B1 (en) Slide switch
JP2007087945A (ja) 多方向ボタン及び多方向ボタンを使用するノートパソコン
JPH10199366A (ja) プッシュプルスイッチ
JP3749371B2 (ja) 押ボタンスイッチ
CN216719789U (zh) 微动开关及鼠标
US4056700A (en) Keyboard assembly momentary contact push button switch with tactile action
US6657141B1 (en) Four-way slide switch
JP4730171B2 (ja) プッシュ・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US6150624A (en) Keyswitch device
US4405845A (en) Push-button switch
CA2629690C (en) Compound operation input device
JP2002075129A (ja) 多方向操作スイッ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216698159U (zh) 可切换静音和有声的按键开关
JP4278529B2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US4325102A (en) Variable capacitor for use in a keyboard
CN218647808U (zh) 一种键盘开关
KR200167866Y1 (ko) 카오디오의 멀티 노브 작동구조
US4203016A (en) Electric switch utilizing coil spring torsion biasing in switch operation
JP2589914Y2 (ja) スイッチ
TWI620222B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I616920B (zh) 按鍵及其鍵盤
JPH10208582A (ja) 押圧操作型スイッチ
JP2003151404A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KR940003357Y1 (ko) 시-소 조작형 전기부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