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9467U - 阵列基板和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和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9467U
CN216719467U CN202123443053.5U CN202123443053U CN216719467U CN 216719467 U CN216719467 U CN 216719467U CN 202123443053 U CN202123443053 U CN 202123443053U CN 216719467 U CN216719467 U CN 216719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pull
gdl
potentia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30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秉勋
曹尚操
田尚益
李荣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angsha HK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angsha HK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angsha HKC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30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19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9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9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扫描信号输出准确的阵列基板,包括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包括依次排列并级联的2n个GDL电路,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包括依次排列并级联的2n+2个GDL电路。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包括的2n个GDL电路中,第i级GDL电路连接于第i条扫描线并输出扫描信号至第i条扫描线。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包括的2n+2个GDL电路中,第i+1级GDL电路连接于第i条扫描线并输出扫描信号至第i条扫描线。通过一条扫描线连接两级GDL电路,有效地稳定了每个扫描信号的下降时间,增强了GDL电路输出扫描信号的稳定性。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包括前述阵列基板的显示终端。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和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阵列基板和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面板多采用阵列基板栅极驱动(Gate Driver on Array,GOA)技术,GOA技术是利用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液晶显示器阵列制程将栅极扫描驱动电路制作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以实现逐行扫描的驱动技术,具有降低生产成本和实现面板窄边框涉及的优点。
目前,级联的GOA单元中,一个GOA单元在时钟信号(Clock,CLK)的控制下可以输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级传信号和扫描信号。但是,由于时钟信号按照一定的时序进行,故一个GOA单元输出的多个扫描信号时,扫描信号输出端的电压下降时间不同,进而导致扫描信号输出的准确性欠佳而使得画面显示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出一种信号同步效果较佳的阵列基板和显示终端。
本申请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2n条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扫描线以及设置于扫描线两端的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2n条扫描线沿着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包括依次排列并级联的2n个GDL电路,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包括依次排列并级联的2n+2个GDL电路。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包括的2n个GDL电路中,第i级GDL电路连接于第i条扫描线并输出扫描信号至第i条扫描线。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包括的2n+2个GDL电路中,第i+1级GDL电路连接于第i条扫描线并输出扫描信号至第i条扫描线,i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2n。
可选地,级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包括n个扫描驱动单元,自第一级级GDL电路开始,相邻两级级GDL电路包含于一个级扫描驱动单元,其中,相邻的两个扫描驱动单元中包含的GDL电路不重复。级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包括n+1个扫描驱动单元,自第一级级GDL电路开始,相邻两级级GDL电路包含于一个级扫描驱动单元,其中,相邻的两个扫描驱动单元中包含的GDL电路不重复。
可选地,阵列基板还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数据线以及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多条数据线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每一个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一条数据线和一条扫描线,像素单元在2n条扫描线控制下接收多条数据线传输的图像数据并显示图像。
可选地,第J个扫描驱动单元为第一扫描驱动电路与第二扫描驱动电路中任意一个扫描驱动单元。第J个扫描驱动单元包含的两级GDL电路,分别为第一GDL电路与第二GDL电路,第一GDL电路用于接收第j-4级传信号,并输出第j级级传信号和自第一GDL电路的扫描信号输出端输出第j级扫描信号,其中,5≤j≤2n。第j级传信号用于控制第J+2级扫描驱动单元中第一GDL电路输出第一电位的第j+4级传信号和第j+4级扫描信号,同时控制第J-2级扫描驱动单元中第一GDL电路输出第二电位的第j-4级传信号和停止输出第j-4级扫描信号。第二GDL电路用于接收第j-3级传信号,并输出第j+1级传信号和自第二GDL电路的扫描信号输出端输出第j+1级扫描信号。第j+1级传信号用于控制第J+2级扫描驱动单元中第二GDL电路输出第一电位的第j+5级传信号和第j+5级扫描信号,同时控制第J-2级扫描驱动单元中第二GDL电路输出第二电位的第j-3级传信号和停止输出第j-3级扫描信号。
可选地,第一GDL电路包括第一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第一节点以及第二节点。第一上拉模块连接于第一节点与第j级扫描信号的输出端,第一下拉模块连接于第二节点与第j级扫描信号的输出端。当第一节点为第一电位时控制第一上拉模块自第j级扫描信号的输出端输出第j级扫描信号。当第一节点为第二电位时第一上拉模块停止输出扫描信号,同时控制第二节点具有第一电位,第二节点的第一电位控制第一下拉模块输出第二电位至扫描信号输出端。
可选地,第二GDL电路包括第二上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第三节点以及第四节点。第二上拉模块连接于第三节点与第j+1级扫描信号的输出端,第二下拉模块连接于第四节点与第j+1级扫描信号的输出端。当第三节点为第一电位时控制第二上拉模块自第j+1级扫描信号的输出端输出第j+1级扫描信号,当第三节点为第二电位时第二上拉模块停止输出第j+1级扫描信号,同时第四节点具有第一电位,第四节点的第一电位控制第二下拉模块输出第二电位至扫描信号输出端。
可选地,第一GDL电路还包括第二下拉控制模块,第二GDL电路还包括第四下拉控制模块。第二下拉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当第一节点具有第二电位时,第二下拉控制模块上拉第二节点电压至第一电位。第四下拉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当第三节点具有第二电位时,第四下拉控制模块上拉第二节点电压至第一电位。
可选地,第一GDL电路还包括第一上拉控制模块、第一下拉控制模块和第一下拉维持模块,第一上拉控制模块和第一下拉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第一上拉控制模块用于上拉第一节点电压至第一电位,第一下拉控制模块用于下拉第一节点电压至第二电位。第一下拉维持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三节点,当第一节点为第一电位时,将第二节点电压下拉至第二电位,当第三节点为第一电位时,控制第二节点停止接收电源电压。
可选地,第二GDL电路还包括第二上拉控制模块、第三下拉控制模块和第二下拉维持模块,第二上拉控制模块和第三下拉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第二上拉控制模块用于上拉第三节点电压至第一电位,第三下拉控制模块用于下拉第一节点电压至第二电位。第二下拉维持模块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第三节点和第四节点,当第一节点的节点电压为第一电位时,控制第四节点停止接收电源电压,当第三节点为第一电位时,下拉第四节点至第二电位。
可选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包括前述阵列基板的显示终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阵列基板有效地解决了因GDL电路走线不同,所造成的扫描信号输出端电压下降时间不同的问题,有效地增强了GDL电路输出扫描信号的稳定性,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终端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扫描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GOA单元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GOA单元中节点电压变化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10-显示终端,11-显示面板,11a-显示区,11b-非显示区,11c-阵列基板,11d-对象基板,11e显示介质层,P-像素单元,120-数据线,130-扫描线,101-时序控制电路,102-数据驱动电路,103-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第二扫描驱动电路,G1~G2n-扫描信号;
140-GOA单元,GDL 1-第一GDL电路,GDL2-第二GDL电路,141-第一上拉控制模块,142-第一上拉模块,143A-第一下拉控制模块,143B-第二下拉控制模块,144-第一下拉模块,145-第一下拉维持模块,Q(j)-第一节点,Qb(j)-第二节点,146-第二上拉控制模块,147-第二上拉模块,148A-第三下拉控制模块,148B-第四下拉控制模块,149-第二下拉模块,155-第二下拉维持模块,Q(j+1)-第三节点,Qb(j+1)-第四节点,
CLK(m)-第m条时钟信号,C(j)-第j级级传信号,G(j)-第j条扫描信号,R1-第一复位信号,VDD-电源电压,Vss1-第一低压电位,Vss2-第二低压电位,R2-第二复位信号,
T21-第二十一晶体管,T22-第二十二晶体管,T31-三十一晶体管,T32-第三十二晶体管,T33-第三十三晶体管,T34-第三十四晶体管,T35-第三十五晶体管、T36-第三十六晶体管,T37-第三十七晶体管,T41-第四十一晶体管、T42-第四十二晶体管,T43-第四十三晶体管,T44-第四十四晶体管,T51-第五十一晶体管,T52-第五十二晶体管,T53-第五十三晶体管,T61-第六十一晶体管,T71-第七十一晶体管,T72-第七十二晶体管,T81-第八十一晶体管,T82-第八十二晶体管,T83-第八十三晶体管,T84-第八十四晶体管,T85-第八十五晶体管、T86-第八十六晶体管,T87-第八十七晶体管,T91-第九十一晶体管,T92-第九十二晶体管,T93-第九十三晶体管,T94-第九十四晶体管,T97-第九十七晶体管、T98-第九十八晶体管,T99-第九十九晶体管t1-第一时刻,t2-第二时刻,t3-第三时刻,t4-第四时刻,T1-第一时段,T2-第二时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可以包括”、“包含”、或“可以包含”表示公开的相应功能、操作、元件等的存在,并不限制其他的一个或多个更多功能、操作、元件等。此外,术语“包括”或“包含”表示存在说明书中公开的相应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而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目、步骤、操作、元素、部件或其组合,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终端10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终端10包括显示面板11与其他元部件(图未示),所述其他元部件包括电源模块、信号处理器模块、信号感测模块等。
其中,显示面板11包括用于图像显示区11a与非显示区11b。显示区11a用于执行图像显示,非显示区11b环绕设置于显示区11a周围以设置其他辅助部件或者模组。具体地,显示面板11包括有阵列基板11c与对向基板11d,以及夹设于阵列基板11c与对向基板11d的显示介质层11e。本实施例中,显示介质层中的显示介质为液晶(Liquid Crystal)即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1为液晶显示面板。
请参阅图2,其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11中阵列基板11c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阵列基板11c中对应图像显示区11a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列的m*n像素单元(Pixel)P、m条数据线(Data Line)120、2n条扫描线(Scan Line)130,其中2n条扫描线沿第一方向排布、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m条数据线沿第二方向排布,沿第一方向排列,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m、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对应显示面板11的非显示区11b,显示终端10进一步包括的时序控制电路101、数据驱动电路(Data Driver)102和用于驱动像素单元进行图像显示的第一扫描驱动电路(Scan Driver)103与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设置于阵列基板11c。
其中,数据驱动电路102与多条数据线120电性连接,用于将待显示用的图像数据通过该多条数据线120以数据电压的形式传输至该多个像素单元P。
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用于与多条扫描线130电性连接,用于通过多条扫描线130输出扫描信号控制像素单元P何时接收图像数据。其中,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分别位于显示区11a的左右两侧按照位置排列顺序自多条扫描线130按照扫描周期依次自扫描线130输出扫描信号G1、G2、…G3、…,G2n。
时序控制电路101分别与数据驱动电路102、扫描驱动电路103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数据驱动电路102、扫描驱动电路103的工作时序,也即是输出对应的时序控制信号至扫描驱动电路103和数据驱动电路102,以控制何时输出对应的扫描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为通过阵列基板栅极驱动(GOA)技术与制程的形式设置于阵列基板11c对应的区域。
可以理解,显示终端10还包括有其他辅助电路用于共同完成图像的显示,例如图像接收处理电路(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电源电路等,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2~图3,图3为图2所示扫描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说明,后文中的扫描驱动单元用GOA单元表示。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1采用双边双驱动型电路即采用两个扫描驱动电路进行驱动,每一条扫描线13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包括多个级联的GOA单元140。其中,多个级联的GOA单元140输出对应的多个扫描信号。具体地,每一个GOA单元140包含两级栅级驱动(Gate Driver less,GDL)电路,每级GDL电路对应输出一个扫描信号,故一个GOA单元输出两个扫描信号。通过双边双驱动型电路设置,使得每一条扫描线能够同时在左右两个扫描驱动单元的控制下输出扫描信号。
请参阅图4,其为图3中GOA单元140的等效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以第J级GOA单元为例。第J级GOA单元包括两级GDL电路,分别为第一GDL电路GDL 1和第二GDL电路GDL2。
其中,第一GDL电路GDL1包括第一上拉控制模块141、第一上拉模块142、第一下拉控制模块143A、第二下拉控制模块143B、第一下拉模块144、第一下拉维持模块145、第一节点Q(j)和第二节点Qb(j)。
第二GDL电路GDL2包括第二上拉控制模块146、第二上拉模块147、第三下拉控制模块148A、第四下拉控制模块148B、第二下拉模块149、第二下拉维持模块155、第三节点Q(j+1)和第四节点Qb(j+1)。
在第一GDL电路GDL1中,第一上拉控制模块141接入第j-4级级传信号C(j-4)和第一节点Q(j)。利用第j-4级级传信号C(j-4)上拉第一节点Q(j)的电位至第一电位。
第一上拉模块142接入第m条时钟信号CLK(m)和第一节点Q(j),用于在第m条时钟信号CLKm的控制下,当第一节点Q(j)的电位为第一电位时,输出第一电位的第j级传信号C(j)和第j级扫描信号G(j)。第j级传信号C(j)用于控制第J+2级GOA单元中第一GDL电路GDL1输出第一电位的第j+4级传信号C(j+4)和第j+4级扫描信号G(j+4),同时控制第J-2级GOA单元中第一GDL电路GDL1输出第二电位的第j-4级传信号C(j-4)和停止输出第j-4级扫描信号G(j-4)。
第一下拉控制模块143A接入、第一节点Q(j)、第二节点Qb(j)、第一复位信号R1以及第一低压电位Vss1。利用第j+5级级传信号C(j+5)下拉第一节点Q(j)的电位至第二电位。利用下拉第一节点Q(j)和第二节点Qb(j)的电位。
第二下拉控制模块143B电性连接于电源电压VDD、第一节点Q(j)、第二节点Qb(j)。利用第一节点Q(j)的第二电位和电源电压VDD上拉第二节点Qb(j)的电位至第一电位。
第一下拉模块144接入第j级级传信号C(j)的输出端(未标识)、第j条扫描信号G(j)的输出端(未标识)、第二节点Qb(j)、第一低压电位Vss1和第二低压电位Vss2。当第二节点Qb(j)为第一电位时,第j级级传信号C(j)接入第一低压端(未标识)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输出具有第二电位的第j级级传信号C(j)并停止输出第j条扫描信号G(j)。其中第一低压电位Vss1等同于第二电位。
第一下拉维持模块145A接入第j-4级级传信号C(j-4)、第一节点Q(j)、第二节点Qb(j)、第三节点Q(j+1)和第一低压电位Vss1。利用第j-4级级传信号C(j-4)维持第一节点Q(j)和第二节点Qb(j)电平。具体地,当第一节点Q(j)为第一电位时,下拉第二节点Qb(j)的电位至第一低压电位Vss1,且在第一节点Q(j)为第一电位的时段内,维持第二节点Qb(j)的第二电位状态。当所述第三节点Q(j+1)为第一电位时,控制所述第二节点Qb(j)停止接收电源电压VDD,且在第三节点Q(j+1)为第一电位时的时段内,维持第二节点的第一电位状态。其中,第一电位为高电平,第二电位为低电平。
在第一GDL电路GDL1中第一上拉控制模块141由级联的GDL电路输出的第j-4级传信号控制。第一下拉控制模块143A由级联的GDL电路输出的第j+5级传信号控制,通过级联的GDL电路输出的级传信号控制第一上拉控制模块141和第一下拉控制模块143A,有效地控制第j级GDL电路中第j级传信号和第j级扫描信号的输出。通过前述设置,使得每一级扫描信号和级传信号能够有序输出。
通过第二下拉控制模块143B的设置,有效地将第一节点Q(j)与第二节点Q(j+1)联动控制,当第一节点Q(j)为高电平时,第二节点Q(j+1)在第二下拉控制模块143B的控制下处于低电平状态,当第一节点Q(j)为低电平时,第二节点Q(j+1)在第二下拉控制模块143B的控制下变为高点平状态,从而控制扫描信号与级传信号的输出与停止。
通过各功能模块的配合,有效保证了第一节点Q(j)与第二节点Q(j+1)的电压的稳定性,保证第j级传信号与第j级扫描驱动信号的准确输出。
在第二GDL电路GDL2中,第二上拉控制模块146接入第j-3级级传信号C(j-3)并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Q(j+1)。利用第j-3级级传信号C(j-3)上拉第三节点Q(j+1)的电位至第一电位。
第二上拉模块147接入第m+1条时钟信号CLK(m+1)和第三节点Q(j+1)。用于在第m+1条时钟信号CLK(m+1)的控制下,当第三节点Q(j+1)的电位为第一电位时,输出第j+1条级传信号C(j+1)和第j+1条扫描信号G(j+1)。第j+1级传信号C(j+1)用于控制第J+2级GOA单元中第二GDL电路GDL2输出第一电位的第j+5级传信号C(j+5)和第j+5级扫描信号G(j+5),同时控制第J-2级GOA单元中第二GDL电路GDL2输出第二电位的第j-3级传信号C(j-3)和停止输出第j-3级扫描信号G(j-3)。
第三下拉控制模块148A接入第j+5级级传信号C(j+5)、第三节点Q(j+1)、第四节点Qb(j+1)、第五节点Qb(j+2)、第二复位信号R2和第一低压电位Vss1。利用第j+5级级传信号C(j+5)下拉第三节点Q(j+1)的电位至第二电位。利用第二复位信号R2下拉第三节点Q(j+1)、第四节点Qb(j+1)的电位,第五节点Qb(j+2)连接于第二节点Qb(j),当第二节点Qb(j)为第一电位时,第五节点Qb(j+2)变为第一电位,通过第三下拉模块148A下拉第三节点Q(j+1)至第一低压电位Vss1。
第四下拉控制模块148B电性连接于电源电压VDD、第三节点Q(j+1)和第四节点Qb(j+1)。利用第三节点Q(j+1)的低电平和电源电压VDD上拉第四节点Qb(j+1)的电位至第一电位。利用第二复位信号R2下拉第三节点Q(j+1)和第四节点Qb(j+1)的电位。
第二下拉模块149接入第j+1级级传信号C(j+1)的输出端(未标识)、第j+1条扫描信号G(j+1)的输出端(未标识)、第四节点Qb(j+1)、第五节点、第一低压电位Vss1和第二低压电位Vss2。当第四节点Qb(j+1)为第一电位时,第j+1级级传信号C(j+1)接入第一低压端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输出具有第二电位的第j+1级级传信号C(j+1)。并停止输出第j+1条扫描信号G(j+1)。第五节点Qb(j+2)连接第二节点Qb(j),当第二节点Qb(j)为第一电位时,第五节点Qb(j+2)变为第一电位,通过第二下拉模块154使第j+1级级传信号C(j+1)的输出端保持第一低压电位Vss1,使第j+1级扫描信号G(j+1)的输出端保持第二低压电位Vss2,提高第j+1级级传信号C(j+1)的输出端和第j+1级扫描信号G(j+1)的输出端的电压稳定性。
第二下拉维持模块155接入第j-4级级传信号C(j-4)、第一节点Q(j)第三节点Q(j+1)、第四节点Qb(j+1)和第一低压电位Vss1。利用第j-4级级传信号C(j-4)维持第三节点Q(j+1)和第四节点Qb(j+1)的电平。具体地,当接入j-4级级传信号时,第三节点Q(j+1)和第四节点Qb(j+1)接入第一低压端并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并在此时段第三节点Q(j+1)和第四节点Qb(j+1)维持第二电位状态。当第一节点Q(j)为第一电位时,下拉第四节点Qb(j+1)的电位至第一低压电位Vss1,并在第一节点为第一电位的时段内,维持第四节点Qb(j+1)的第二电位状态。
在第二GDL电路中第二上拉控制模块146由级联的第j-3级GDL电路输出的第j-3级传信号C(j-3)控制,第三下拉控制模块148A由级联的第j+5级GDL电路输出的第j+5级传信号C(j+5)控制,从而有效地通过级联的第j-3级GDL电路和第j+5级GDL电路控制第j级GDL电路的第j级传信号C(j)和第j级扫描信号G(j)的输出状态。通过上述级联方式,使得每一级扫描信号能够有序输出。
通过第四下拉控制模块148B的设置,有效地将第三节点Qb(j)与第四节点Qb(j+1)联动控制,当第三节点Qb(j)为高电平时,第四节点Qb(j+1)在第四下拉控制模块148B的控制下处于低电平状态,当第三节点Qb(j)为低电平时,第四节点Qb(j+1)在第四下拉控制模块148B的控制下变为高点平状态,从而控制扫描信号与级传信号的输出与停止。
通过各功能模块的配合,有效保证了第三节点Qb(j)与第四节点Qb(j+1)的电压的稳定性,保证第j+1级传信号与第j+1级扫描驱动信号的准确输出。
具体地,第一上拉控制模块141包括第十一晶体管T11。第十一晶体管T11的栅极和源极接入第j-4级级传信号C(j-4)的输入端(未标识),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j)。
第一上拉模块142包括第二十一晶体管T21、第二十二晶体管T22。其中,第二十一晶体管T21的源极接入第m条时钟信号CLK(m),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j),漏极电性连接于第j级级传信号C(j)的输出端(未标识)。第二十二晶体管T22源极接入第m条时钟信号CLK(m),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j),漏极电性连接于第j条扫描信号G(j)的输出端(未标识)。
第一下拉控制模块143A包括第三十一晶体管T31,第三十二晶体管T32,第三十三晶体管T33和第三十四晶体管T34。其中,第三十一晶体管T31的栅极接入第一复位信号R1,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j),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第三十二晶体管T3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Qb(j),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j),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第三十三晶体管T33的栅极接入第j+5级级传信号C(j+5),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j),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第三十四晶体管T34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Qb(j+1),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j),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
第二下拉控制模块143B包括第三十五晶体管T35、第三十六晶体管T36和第三十七晶体管T37。第三十五晶体管T35源极和栅极电性连接于电源电压VDD,漏极与第三十六晶体管T36的栅极、第三十七晶体管T37的源极电性连接。第三十六晶体管T36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电源电压VDD,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Qb(j)。第三十七晶体管T37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j),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
第一下拉模块144包括第四十一晶体管T41、第四十二晶体管T42、第四十三晶体管T43、第四十四晶体管T44。其中,第四十一晶体管T4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Qb(j),源极接入第j级级传信号C(j)的输出端,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第四十二晶体管T4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Qb(j),源极接入第j条扫描信号G(j)的输出端,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低压端以接收第二低压电位Vss2。第四十三晶体管T43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Qb(j+1),源极接入第j条扫描信号G(j)的输出端,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低压端以接收第二低压电位Vss2。第四十四晶体管T44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Qb(j+1),源极接入第j级级传信号C(j)的输出端,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低压端以接收第二低压电位Vss2。
第一下拉维持模块145A包括第五十一晶体管T51、第五十二晶体管T52和第五十三晶体管T53。其中,第五十一晶体管T51栅极接入第一节点Q(j),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Qb(j),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第五十二晶体管T52的栅极接入第j-4级级传信号C(j-4)的输入端(未标识),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Qb(j)。第五十三晶体管T53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Q(j+1),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十五晶体管T35的漏极,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
第二上拉控制模块146包括第六十一晶体管T61。第六十一晶体管T61的栅极和源极接入第j-3级级传信C(j-3)的输入端(未标识),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Q(j+1)。
第二上拉模块147包括第七十一晶体管T71、第七十二晶体管T72。其中,第七十一晶体管T71的源极接入第m+1条时钟信号CLK(m+1),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Q(j+1),漏极电性连接于第j+1级级传信号C(j+1)的输出端。第七十二晶体管T72源极接入第m+1条时钟信号CLK(m+1),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Q(j+1),漏极电性连接于第j+2条扫描信号G(j+2)的输出端。
第三下拉控制模块148A包括第八十一晶体管T81,第八十二晶体管T82,第八十三晶体管T83和第八十四晶体管T84。其中,第八十一晶体管T81的栅极接入第二复位信号R2,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Q(j+1),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第八十二晶体管T8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Qb(j+1),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Q(j+1),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第八十三晶体管T83的栅极接入第j+5级级传信号C(j+5)的输入端(未标识),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Q(j+1),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第八十四晶体管T84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Qb(j+2),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Q(j+1),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
第四下拉控制模块148B包括第八十五晶体管T85、第八十六晶体管T86和第八十七晶体管T87。其中第八十五晶体管T85的源极和栅极电性连接于电源电压VDD,漏极与第八十六晶体管T86的栅极和第八十七晶体管T87的源极电性连接。第八十六晶体管T86的源极电性连接于电源电压VDD,漏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Qb(j+1)。第八十七晶体管T87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Q(j+1),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
第二下拉模块149包括第九十一晶体管T91、第九十二晶体管T92、第九十三晶体管T93、第九十四晶体管T94。其中,第九十一晶体管T9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Qb(j+1),源极接入第j+1级级传信号C(j+1)的输出端,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第九十二晶体管T9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Qb(j+1),源极接入第j+2条扫描信号G(j+2)的输出端,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低压端以接收第二低压电位Vss2。第九十三晶体管T93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Qb(j+2),源极电性连接于第j+2条扫描信号G(j+2)的输出端,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低压电位Vss2。第九十四晶体管T94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五节点Qb(j+2),源极接入第j+1级级传信号C(j+1)的输出端,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低压端以接收第二低压电位Vss2。
第二下拉维持模块155包括第九十七晶体管T97、第九十八晶体管T98和第九十九晶体管T99。其中,第九十七晶体管T97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节点Q(j+1),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Qb(j+1),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第九十八晶体管T98的栅极接入第j-4级级传信号C(j-4)的输入端,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四节点Qb(j+1)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第九十九晶体管T99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j),源极电性连接于第八十五晶体管T85的漏极,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低压端以接收第一低压电位Vss1。
在本实施例中,GOA单元140中的晶体管为N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具体可以为以氧化锌(ZnO)TFT、GaZnO TFT、InZnO TFT、AlZnO TFT或者铟镓锌氧化物TFT(InGaZnO TFT,IGZO TFT)等,本申请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5,图5为图4所示GOA单元中节点电压变化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节点Q(j)在第一时刻t1具有第二电位的下拉信号时,第一节点Q(j)的电位自第一时刻t1开始至第二时刻t2的第一时段T1内变为第二电位。
第三节点Q(j+1)在第一时刻t3具有第二电位的下拉信号时,第三节点Q(j+1)的电位自第三时刻t3开始至第四时刻t4的第二时段T2内变为第二电位。其中第一时段T1大于第二时段T2。
由于第一节点Q(j)和第三节点Q(j+1)的实际布线的原因,第一GDL电路GDL1中第一节点Q(j)比第二GDL电路GDL2中第三节点Q(j+1)的走线更长,使得第一节点Q(j)比第三节点Q(j+1)的节点电压下降时间更长即T1>T2。
请参阅图6,图6其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11c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阵列基板11c包括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分别位于显示区11a的两侧。
其中,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包括n个GOA单元140,其中,每两个级联的GOA单元之间间隔一个GOA单元,例如,第一GOA单元GOA1与第三GOA单元GOA3级联,第二GOA单元GOA2与第四GOA单元GOA4级联,以此类推。任意一个GOA单元包括一个第一GDL电路GDL1和一个第二GDL电路GDL2,则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包括n个第一GDL电路GDL1和n个第二GDL电路GDL2。每一个GDL电路输出一个扫描信号。例如,在第一GOA单元GOA1中,第一GDL电路GDL1(图4)输出第一扫描信号G1,第二GDL电路GDL2(图4)输出第二扫描信号G2;在第二GOA单元GOA2中,第一GDL电路GDL1输出第三扫描信号G3,第二GDL电路GDL2输出第四扫描信号G4,以此类推,在第nGOA单元中,第一GDL电路GDL1输出第2n-1扫描信号G2n-1,第二GDL电路输出第2n扫描信号G2n。也即是第一扫描驱动单元103中2n个GDL电路输出2n个扫描信号,与2n条扫描线一一对应。
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包括n+1个GOA单元140,即包括n+1个第一GDL电路GDL1和n+1个第二GDL电路GDL2。GOA单元之间的级联方式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相同。其中,在第一GOA单元GOA1’中,第一GDL电路GDL1为虚拟GDL电路不输出扫描信号,第一GDL电路GDL2输出第一扫描信号G1,第二GOA单元GOA2’中,第一GDL电路输出第二扫描信号G2,第二GDL电路输出第三扫描信号G3,依次类推,第nGOA单元GOAn’中,第一GDL电路GDL1输出第2n-2扫描信号G2n-2,第二GDL电路GDL2输出第2n-1扫描信号G2n-1;在第n+1GOA单元GOAn+1中,第一GDL电路GDL1输出第2n扫描信号G2n,第二GDL电路GDL2为虚拟GDL电路,不输出扫描信号。也即是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中2n+2个GDL单元总共输出2n个扫描信号,与2n条扫描线一一对应。
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包括的2n个GDL电路中,第i级GDL电路连接于第i条扫描线并输出扫描信号至第i条扫描线。
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包括的2n+2个GDL电路中,第i+1级GDL电路连接于第i条扫描线并输出扫描信号至第i条扫描线,i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2n。
具体地,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中的第一GOA单元GOA1中第一GDL电路GDL1和第二扫描驱动单元103’中第一GOA单元GOA1’中第二GDL电路GDL2连接同一条扫描线,共同输出扫描信号G1,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中的第一GOA单元GOA1中第二GDL电路GDL2和第二扫描驱动单元103’中第二GOA单元GOA2’中的第一GDL电路GDL1连接同一条扫描线,共同输出扫描信号G2。依次类推,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中的第nGOA单元GOAn中的第二GDL电路GDL2与第二扫描驱动单元103’中第n+1GOA单元GOAn+1中的第一GDL电路GDL1连接同一条扫描线,共同输出扫描信号G2n。由此,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中的第一GDL电路GDL1与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中的第二GDL电路GDL2一一对应输出相应的扫描信号至相应连接的扫描线。
在本实施例中,将位于显示区11a左侧的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中的第一GDL电路GDL1通过扫描线对应连接于右侧的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中的第二GDL电路GDL2,使得每一级扫描信号的电压下降时间同时受到第一GDL电路GDL1和第二GDL电路GDL2的信号输出控制,从而使每一条扫描线输出的扫描信号的电压下降时间相同。避免了由于第一GDL电路和第二GDL电路输出扫描信号的电压下降时间不同的问题,进一步避免了由于扫描信号电压下降时间不同而导致的像素充电时间误差、像素发光亮度不准、亮暗线不良等问题,增强了GDL电路的稳定性,提升显示面板11在进行图像显示时的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中,相互级联GOA单元之间间隔一个GOA单元传输级传信号,有效保证了具有第一级传信号和扫描驱动信号的输出时长,同时提高了扫描驱动信号的输出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设置于显示区11a的左侧,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设置于显示区11a的右侧,当然,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03也可以设置于显示区11a的右侧,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03’设置于显示区11a的左侧,在此本申请不做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2n条沿第一方向排布的扫描线以及设置于所述扫描线两端的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所述2n条扫描线沿着第二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包括依次排列并级联的2n个GDL电路,所述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包括依次排列并级联的2n+2个GDL电路,
所述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包括的所述2n个GDL电路中,第i级GDL电路连接于第i条扫描线并输出扫描信号至所述第i条扫描线;
所述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包括的所述2n+2个GDL电路中,第i+1级GDL电路连接于第i条扫描线并输出扫描信号至所述第i条扫描线,i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2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扫描驱动电路包括n个扫描驱动单元,自第一级所述GDL电路开始,相邻两级所述GDL电路包含于一个所述扫描驱动单元,其中,相邻的两个扫描驱动单元中包含的GDL电路不重复;
所述第二扫描驱动电路包括n+1个扫描驱动单元,自第一级所述GDL电路开始,相邻两级所述GDL电路包含于一个所述扫描驱动单元,其中,相邻的两个扫描驱动单元中包含的GDL电路不重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多条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数据线以及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所述多条数据线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每一个所述像素单元分别连接一条所述数据线和一条所述扫描线,所述像素单元在2n条所述扫描线控制下接收所述多条数据线传输的图像数据并显示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第J个扫描驱动单元为所述第一扫描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扫描驱动电路中任意一个所述扫描驱动单元,所述第J个扫描驱动单元包含的两个所述GDL电路,分别为第一GDL电路与第二GDL电路,所述第一GDL电路用于接收第j-4级传信号,并输出第j级级传信号和自所述第一GDL电路的扫描信号输出端输出第j级扫描信号,其中,5≤j≤2n,所述第j级传信号用于控制第J+2级所述扫描驱动单元中所述第一GDL电路输出第一电位的第j+4级传信号和第j+4级扫描信号,同时控制第J-2级所述扫描驱动单元中所述第一GDL电路输出第二电位的第j-4级传信号和停止输出第j-4级扫描信号;
所述第二GDL电路用于接收第j-3级传信号,并输出第j+1级传信号和自所述第二GDL电路的扫描信号输出端输出第j+1级扫描信号,所述第j+1级传信号用于控制第J+2级所述扫描驱动单元中第二GDL电路输出所述第一电位的第j+5级传信号和第j+5级扫描信号,同时控制第J-2级所述扫描驱动单元中第二GDL电路输出所述第二电位的第j-3级传信号和停止输出第j-3级扫描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DL电路包括第一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第一节点以及第二节点;
所述第一上拉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j级扫描信号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下拉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j级扫描信号的输出端;
当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电位时控制所述第一上拉模块自所述第j级扫描信号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第j级扫描信号,
当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二电位时所述第一上拉模块停止输出所述第j级扫描信号,同时控制所述第二节点具有所述第一电位,所述第二节点的所述第一电位控制所述第一下拉模块输出所述第二电位至所述扫描信号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GDL电路包括第二上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第三节点以及第四节点;
所述第二上拉模块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j+1级扫描信号的输出端,所述第二下拉模块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与所述第j+1级扫描信号的输出端;
当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电位时控制所述第二上拉模块自所述第j+1级扫描信号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第j+1级扫描信号,当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二电位时所述第二上拉模块停止输出所述第j+1级扫描信号,同时所述第四节点具有所述第一电位,所述第四节点的所述第一电位控制所述第二下拉模块输出所述第二电位至所述第j+1级扫描信号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GDL电路还包括第二下拉控制模块,所述第二GDL电路还包括第四下拉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下拉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当所述第一节点具有所述第二电位时,所述第二下拉控制模块上拉所述第二节点电压至第一电位;
所述第四下拉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当所述第三节点具有所述第二电位时,所述第四下拉控制模块上拉所述第四节点电压至所述第一电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GDL电路还包括第一上拉控制模块、第一下拉控制模块和第一下拉维持模块,所述第一上拉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下拉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上拉控制模块用于上拉所述第一节点电压至所述第一电位,所述第一下拉控制模块用于下拉第一节点电压至所述第二电位;
所述第一下拉维持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当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电位时,将所述第二节点电压下拉至所述第二电位,当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电位时,控制所述第二节点停止接收电源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GDL电路还包括第二上拉控制模块、第三下拉控制模块和第二下拉维持模块,所述第二上拉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三下拉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所述第二上拉控制模块用于上拉所述第三节点电压至所述第一电位,所述第三下拉控制模块用于下拉第三节点电压至所述第二电位;
所述第二下拉维持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三节点和所述第四节点,当所述第一节点的节点电压为第一电位时,控制所述第四节点停止接收电源电压,当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电位时,下拉所述第四节点至所述第二电位。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CN202123443053.5U 2021-12-31 2021-12-31 阵列基板和显示终端 Active CN216719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3053.5U CN216719467U (zh) 2021-12-31 2021-12-31 阵列基板和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3053.5U CN216719467U (zh) 2021-12-31 2021-12-31 阵列基板和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9467U true CN216719467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8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3053.5U Active CN216719467U (zh) 2021-12-31 2021-12-31 阵列基板和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1946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8166A (zh) * 2022-06-30 2022-10-0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5171619A (zh) * 2022-07-20 2022-10-11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扫描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8166A (zh) * 2022-06-30 2022-10-0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5148166B (zh) * 2022-06-30 2024-05-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5171619A (zh) * 2022-07-20 2022-10-11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扫描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CN115171619B (zh) * 2022-07-20 2023-07-07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扫描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19467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终端
US9136013B2 (en) Shift register, gate driver, and display device
US719359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554306B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858181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14299893B (zh) 扫描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终端
US8537086B2 (en) Driv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988337B2 (en) Driving method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576546B2 (en) Method for driving data, data drive circuit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data drive circuit
WO201200216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4333731A (zh) 扫描驱动电路和阵列基板
US725088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riving voltages to a display panel
TW201033709A (en) Liquid crystal device with multi-dot inversion
CN110599971B (zh)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KR100886885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휴대 단말 장치
CN109285504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
CN112185311B (zh) Goa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TW200425020A (en) A control circuit for a common line
CN112951160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20133626A1 (en) Scan driver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14927113B (zh) 扫描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14242016A (zh) 扫描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和显示终端
CN114639362B (zh) 扫描驱动电路、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6153271A (zh) 扫描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14974160A (zh) 扫描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