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07534U -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07534U
CN216707534U CN202123122518.7U CN202123122518U CN216707534U CN 216707534 U CN216707534 U CN 216707534U CN 202123122518 U CN202123122518 U CN 202123122518U CN 216707534 U CN216707534 U CN 216707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ipulator
connecting piece
manipulator body
rotating rod
rub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225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臧东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Speed Auto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Speed Aut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Speed Auto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Speed Auto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225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07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07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07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和连接件;所述机械手本体上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端设置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杆、支撑组件、主动锥形齿轮、引导槽和橡胶塞,所述转杆顶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于连接件下端的内部,所述转杆下端插入机械手本体上端的内部,所述转杆下端的左右两端与连接件的下端之间皆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转杆上端固接被动锥形齿轮;解决了连接件不便于对机械手本体的角度进行转变的问题,通过调节结构,便于操作人员对机械手本体进行角度调节,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节省了调节操作的时间,同时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主要是由很多不同的配件进行组装而成的,而在对汽车配件进行加工时,需要用到机械手。
而机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给人们提高了很大的方便。
现机械手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机械手本体与连接件之间是固定式连接的,不便于对其进行角度调节,从而也不便于对不同角度的配件进行拿取操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机械手不便于进行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和连接件;所述机械手本体上端设置有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上端设置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杆、支撑组件、主动锥形齿轮、引导槽和橡胶塞,所述转杆顶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于连接件下端的内部,所述转杆下端插入机械手本体上端的内部,所述转杆下端的左右两端与连接件的下端之间皆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转杆上端固接被动锥形齿轮,且被动锥形齿轮与主动锥形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锥形齿轮另一侧固接转动杆,且转动杆另一侧固接把手,所述连接件一端开设有与转动杆相互配合的引导槽,所述橡胶塞一端插设于引导槽上端的内部,所述橡胶塞靠近连接件一侧胶粘有硬橡胶圈,解决了连接件不便于对机械手本体的角度进行转变的问题,通过调节结构,便于操作人员对机械手本体进行角度调节,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节省了调节操作的时间。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滑槽和滑块,所述滑槽开设于连接件底端,所述滑槽内部的左右两端皆滑动安装滑块,且滑块底端固接于转杆上端,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同时对转杆起到支撑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硬橡胶圈另一侧胶粘有软橡胶圈,所述引导槽内部胶粘有与软橡胶圈相互配合的橡胶套,而提高了引导槽与橡胶塞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灰尘进入引导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把手为弧形设计,所述把手外部胶粘有防滑软垫,提高了操作的易用性,同时提高了操作人员转动把手时的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机械手本体上端设置拆卸结构,所述拆卸结构包括插杆和连接组件,两组所述插杆皆通过连接组件活动安装于机械手本体上端左右两端的内部,所述插杆一端插设于转杆下端的内部,所述插杆外部套设弹簧,所述连接组件另一侧固接有拉块,解决了连接件不便于对机械手本体进行拆卸的问题,通过拆卸结构,便于操作人员对机械手本体拆卸然后进行维修操作,提高了操作的易用性。
优选的,所述转杆下端为斜坡式设计,所述插杆为斜坡式设计,提高了固定的便捷性,同时节省了固定安装的时间。
优选的,所述转杆左右两端的内部胶粘有橡胶块,且橡胶块为弧形设计,所述橡胶块一端插设于插杆内部,提高了插杆与连接件之间的紧固性,从而提高了机械手本体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滑轨、连接杆和套块,两组所述滑轨皆固接于机械手本体左右两端的内部,所述滑轨中端固接连接杆,且连接杆外部套设套块,所述套块顶端固接于插杆底端,提高了操作的易用性,同时对插杆起到限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把手进行转动,在主动锥形齿轮与被动锥形齿轮的配合作用下,转杆进行转动,然后带动机械手本体进行转动,直至将机械手本体的角度转至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了对机械手本体的角度进行调节的功能,解决了连接件不便于对机械手本体的角度进行转变的问题,通过调节结构,便于操作人员对机械手本体进行角度调节,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节省了调节操作的时间,同时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适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拉块向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进行拉动,直至将插杆移出连接件下端的内部,然后将机械手本体取下,从而实现了对机械手本体进行拆卸的功能,解决了连接件不便于对机械手本体进行拆卸的问题,通过拆卸结构,便于操作人员对机械手本体拆卸然后进行维修操作,提高了操作的易用性,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维修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连接件、转杆和支撑组件的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机械手本体;120、连接件;210、转杆;220、支撑组件;230、被动锥形齿轮;240、主动锥形齿轮;250、转动杆;260、把手;270、引导槽;280、橡胶塞;281、硬橡胶圈;282、软橡胶圈;290、橡胶套;310、插杆;320、连接组件;330、弹簧;340、拉块;350、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体110和连接件120;所述机械手本体110上端设置有连接件120;
所述连接件120上端设置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杆210、支撑组件220、主动锥形齿轮240、引导槽270和橡胶塞280,所述转杆210顶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于连接件120下端的内部,所述转杆210下端插入机械手本体110上端的内部,所述转杆210下端的左右两端与连接件120的下端之间皆设置有支撑组件220,所述转杆210上端固接被动锥形齿轮230,且被动锥形齿轮230与主动锥形齿轮240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锥形齿轮240另一侧固接转动杆250,且转动杆250另一侧固接把手260,所述连接件120一端开设有与转动杆250相互配合的引导槽270,所述橡胶塞280一端插设于引导槽270上端的内部,所述橡胶塞280靠近连接件120一侧胶粘有硬橡胶圈281;工作时,当需要对机械手本体110的角度进行调节时,首先通过将把手260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250进行转动,在主动锥形齿轮240与被动锥形齿轮230的配合作用下,转杆210进行转动,在支撑组件220的配合作用下,从而带动机械手本体110进行转动,直至将机械手本体110的角度转至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了对机械手本体110的角度进行调节的功能,当转动杆250长期使用而发生卡顿时,通过将橡胶塞280拔出,将润滑油注入引导槽270的内部,润滑油通过引导槽270流到转动杆250的外表面,然后将橡胶塞280的一端插入引导槽270上端的内部,直至将硬橡胶圈281的另一侧移至与机械手本体110的一侧相互贴合,软橡胶圈282另一端与橡胶套290一端的内部相互卡合,从而提高了引导槽270与橡胶塞280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灰尘从引导槽270的内部进入,解决了连接件120不便于对机械手本体110的角度进行转变的问题,通过调节结构,便于操作人员对机械手本体110进行角度调节,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节省了调节操作的时间,同时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适用性。
所述支撑组件220包括滑槽和滑块,所述滑槽开设于连接件120底端,所述滑槽内部的左右两端皆滑动安装滑块,且滑块底端固接于转杆210上端;工作时,通过支撑组件220的结构设计,当转杆210进行转动时,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作用下进行转动,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同时对转杆210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机械手本体110的稳定性。
所述硬橡胶圈281另一侧胶粘有软橡胶圈282,所述引导槽270内部胶粘有与软橡胶圈282相互配合的橡胶套290;工作时,通过软橡胶圈282与橡胶套290的设计,将橡胶塞280一端插入引导槽270上端内部合适的位置时,软橡胶圈282另一端与橡胶套290一端的内部相互卡合时,从而提高了引导槽270与橡胶塞280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灰尘进入引导槽270内部,从而容易使注入的润滑油沾上灰尘,而影响使用的效果。
所述把手260为弧形设计,所述把手260外部胶粘有防滑软垫;工作时,通过把手260的弧形设计,便于操作人员对把手260进行转动操作,通过防滑软垫的设计,提高了操作的易用性,由于防滑软垫为橡胶材质,从而提高了操作人员转动把手260时的舒适性。
所述机械手本体110上端设置拆卸结构,所述拆卸结构包括插杆310和连接组件320,两组所述插杆310皆通过连接组件320活动安装于机械手本体110上端左右两端的内部,所述插杆310一端插设于转杆210下端的内部,所述插杆310外部套设弹簧330,所述连接组件320另一侧固接有拉块340;工作时,当需要对机械手本体110进行拆卸时,首先通过将拉块340向远离连接件120的一端进行拉动,在连接组件320的配合作用下,直至将插杆310移出连接件120下端的内部,然后将机械手本体110取下,从而实现了对机械手本体110进行拆卸的功能,当需要对机械手本体110进行安装时,将机械手本体110放置于连接件120正下方,然后将机械手本体110从下至上进行移动,在转杆210下端与插杆310的斜坡式设计的配合下,插杆310的接触面受到挤压,两组插杆310相背进行移动,直至将机械手本体110移至合适的位置,由于弹簧330受到挤压,从而具有复原作用,插杆310回归原位,插杆310一端插入转杆210下端的内部,橡胶块350一端与插杆310内部相互卡合,从而机械手本体110得到固定,解决了连接件120不便于对机械手本体110进行维修的问题,通过拆卸结构,便于操作人员对机械手本体110拆卸然后进行维修操作,提高了操作的易用性,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维修强度。
所述转杆210下端为斜坡式设计,所述插杆310为斜坡式设计;工作时,通过转杆210与插杆310的斜坡式设计的设计下,当转杆210的下端插入机械手本体110上端的内部时,通过转杆210与插杆310的配合,插杆310对转杆210进行自锁,提高了固定的便捷性,同时节省了固定安装的时间,节省了劳动力。
所述转杆210左右两端的内部胶粘有橡胶块350,且橡胶块350为弧形设计,所述橡胶块350一端插设于插杆310内部;工作时,通过橡胶块350的设计,当插杆310在弹簧330的弹性作用下回归原位时,插杆310会产生冲撞力,此时橡胶块350起到缓冲的作用,通过橡胶块350的弧形设计,当橡胶块350的一端与插杆310的内部相互卡合时,提高了插杆310与连接件120之间的紧固性,从而提高了机械手本体110的稳定性,防止机械手本体110在使用时发生晃动的情况。
所述连接组件320包括滑轨、连接杆和套块,两组所述滑轨皆固接于机械手本体110左右两端的内部,所述滑轨中端固接连接杆,且连接杆外部套设套块,所述套块顶端固接于插杆310底端;工作时,通过连接组件320的结构设计,便于插杆310在滑轨、连接杆和套块的配合作用下进行移动,提高了操作的易用性,同时对插杆310起到限位的作用,便于插杆310限定的位置内进行移动。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机械手本体110的角度进行调节时,首先通过将把手260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250进行转动,在主动锥形齿轮240与被动锥形齿轮230的配合作用下,转杆210进行转动,在支撑组件220的配合作用下,从而带动机械手本体110进行转动,直至将机械手本体110的角度转至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了对机械手本体110的角度进行调节的功能,当转动杆250长期使用而发生卡顿时,通过将橡胶塞280拔出,将润滑油注入引导槽270的内部,润滑油通过引导槽270流到转动杆250的外表面,然后将橡胶塞280的一端插入引导槽270上端的内部,直至将硬橡胶圈281的另一侧移至与机械手本体110的一侧相互贴合,软橡胶圈282另一端与橡胶套290一端的内部相互卡合,从而提高了引导槽270与橡胶塞280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灰尘从引导槽270的内部进入;
当需要对机械手本体110进行拆卸时,首先通过将拉块340向远离连接件120的一端进行拉动,在连接组件320的配合作用下,直至将插杆310移出连接件120下端的内部,然后将机械手本体110取下,从而实现了对机械手本体110进行拆卸的功能,当需要对机械手本体110进行安装时,将机械手本体110放置于连接件120正下方,然后将机械手本体110从下至上进行移动,在转杆210下端与插杆310的斜坡式设计的配合下,插杆310的接触面受到挤压,两组插杆310相背进行移动,直至将机械手本体110移至合适的位置,由于弹簧330受到挤压,从而具有复原作用,插杆310回归原位,插杆310一端插入转杆210下端的内部,橡胶块350一端与插杆310内部相互卡合,从而机械手本体110得到固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
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本体(110)和连接件(120);所述机械手本体(110)上端设置有连接件(120);
所述连接件(120)上端设置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杆(210)、支撑组件(220)、主动锥形齿轮(240)、引导槽(270)和橡胶塞(280),所述转杆(210)顶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于连接件(120)下端的内部,所述转杆(210)下端插入机械手本体(110)上端的内部,所述转杆(210)下端的左右两端与连接件(120)的下端之间皆设置有支撑组件(220),所述转杆(210)上端固接被动锥形齿轮(230),且被动锥形齿轮(230)与主动锥形齿轮(240)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锥形齿轮(240)另一侧固接转动杆(250),且转动杆(250)另一侧固接把手(260),所述连接件(120)一端开设有与转动杆(250)相互配合的引导槽(270),所述橡胶塞(280)一端插设于引导槽(270)上端的内部,所述橡胶塞(280)靠近连接件(120)一侧胶粘有硬橡胶圈(2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20)包括滑槽和滑块,所述滑槽开设于连接件(120)底端,所述滑槽内部的左右两端皆滑动安装滑块,且滑块底端固接于转杆(210)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橡胶圈(281)另一侧胶粘有软橡胶圈(282),所述引导槽(270)内部胶粘有与软橡胶圈(282)相互配合的橡胶套(2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60)为弧形设计,所述把手(260)外部胶粘有防滑软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本体(110)上端设置拆卸结构,所述拆卸结构包括插杆(310)和连接组件(320),两组所述插杆(310)皆通过连接组件(320)活动安装于机械手本体(110)上端左右两端的内部,所述插杆(310)一端插设于转杆(210)下端的内部,所述插杆(310)外部套设弹簧(330),所述连接组件(320)另一侧固接有拉块(3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10)下端为斜坡式设计,所述插杆(310)为斜坡式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210)左右两端的内部胶粘有橡胶块(350),且橡胶块(350)为弧形设计,所述橡胶块(350)一端插设于插杆(310)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20)包括滑轨、连接杆和套块,两组所述滑轨皆固接于机械手本体(110)左右两端的内部,所述滑轨中端固接连接杆,且连接杆外部套设套块,所述套块顶端固接于插杆(310)底端。
CN202123122518.7U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 Active CN216707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22518.7U CN216707534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22518.7U CN216707534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07534U true CN216707534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8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22518.7U Active CN216707534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075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90745U (zh) 防夹手电动推杆与电动头枕架
CN208962008U (zh) 一种横走式机械手
CN102990677A (zh) 平衡机构及应用该平衡机构的机器人
CN216707534U (zh)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机械手
CN209175666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组装的夹持装置
CN215817275U (zh) 一种电缆剥线机用电缆头夹紧装置
CN208855306U (zh) 一种雕铣机中电机的固定结构
CN110165578A (zh) 一种智能除尘的开关柜
CN209801578U (zh) 一种可移动式油杯及吸油烟机
CN208208201U (zh) 一种清理方便的显示装置
CN110295387A (zh) 一种镀铬槽除杂装置
CN210653424U (zh) 一种适应室内巡检机器人的行走机构
CN2526310Y (zh) 一种叉剪式电动升降吊架
CN216707538U (zh) 一种门板机械取件机械手辅助夹具
CN209012669U (zh) 操作省力的显示屏支撑架
CN217787916U (zh) 一种用于实训的踏面制动装置
CN214964402U (zh) 一种用于室内变换设计的装帘结构
CN216967483U (zh) 一种多工位卡扣紧固件定位装置
CN215699707U (zh) 一种可调节的圆柱直线导轨
CN210158457U (zh) 一种顺畅滑动的窗帘导轨滑轮
CN219608431U (zh) 一种靠背翻转疲劳耐久装置
CN218780685U (zh)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氮气弹簧构件
CN215499436U (zh) 一种吸顶式组合音响
CN216184087U (zh) 一种产品设计绘图用尺
CN212276599U (zh) 计算机教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