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5295U - 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5295U
CN216695295U CN202122744335.2U CN202122744335U CN216695295U CN 216695295 U CN216695295 U CN 216695295U CN 202122744335 U CN202122744335 U CN 202122744335U CN 216695295 U CN216695295 U CN 216695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infrared
infrared imager
lens
neural network
limi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43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川
刘学臻
沈林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ianbo Yunk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Tianbo Yunke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upu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upu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upu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43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5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5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5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本体,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的左侧设置有镜头,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左侧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保护盖,所述镜头的左端延伸至保护盖的内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盖带动插板与插槽进行插接,使插板对限位杆进行挤压,使限位杆向上移动,对弹簧进行拉伸,当移动至插槽的右端时,通过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弹簧带动移动块带动限位杆向下移动,使限位杆对限位槽进行插接,对插板进行限位,避免插板出现脱位的现象,使保护盖完全对镜头进行卡接,对镜头进行防护,避免镜头出现损坏的现象,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对镜头进行防护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热像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神经网络也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称作连接模型,它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程度,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在工程与学术界也常直接简称为“神经网络”或类神经网络;
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通俗地讲红外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在对红外热像仪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移动,在移动时易导致设备掉落,从而导致镜头的损坏,而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存在不具备对镜头进行防护的缺陷,导致设备损坏的现象频发,因而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具备了对镜头进行防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存在不具备对镜头进行防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本体,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的左侧设置有镜头,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左侧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保护盖,所述镜头的左端延伸至保护盖的内腔,所述保护盖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左侧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板的右端与插槽内表面的连接处插接,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红外热像仪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与弹簧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插板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底部延伸至插槽的内腔并与限位槽的连接处插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顶部的左侧且与限位杆相配合使用的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与通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通槽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盖的内腔嵌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与镜头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正面的左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长度为十厘米。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底部做倾斜设计,所述插板的右端做倾斜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盖带动插板与插槽进行插接,使插板对限位杆进行挤压,使限位杆向上移动,对弹簧进行拉伸,当移动至插槽的右端时,通过弹簧的反作用力,使弹簧带动移动块带动限位杆向下移动,使限位杆对限位槽进行插接,对插板进行限位,避免插板出现脱位的现象,使保护盖完全对镜头进行卡接,对镜头进行防护,避免镜头出现损坏的现象,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对镜头进行防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存在不具备对镜头进行防护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外热像仪本体与保护盖结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垫结构立体图。
图中:1、红外热像仪本体;2、镜头;3、保护盖;4、插板;5、插槽;6、弹簧;7、移动块;8、限位杆;9、通槽;10、限位槽;11、滑块;12、滑槽;13、缓冲垫;14、凹槽;15、把手;16、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本体1,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镜头2,红外热像仪本体1左侧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保护盖3,镜头2的左端延伸至保护盖3的内腔,保护盖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板4,红外热像仪本体1左侧的顶部开设有插槽5,插板4的右端与插槽5内表面的连接处插接,红外热像仪本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弹簧6远离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7,移动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限位杆8的外表面与弹簧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插板4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限位槽10,限位杆8的底部延伸至插槽5的内腔并与限位槽10的连接处插接,通过设置保护盖3带动插板4与插槽5进行插接,使插板4对限位杆8进行挤压,使限位杆8向上移动,对弹簧6进行拉伸,当移动至插槽5的右端时,通过弹簧6的反作用力,使弹簧6带动移动块7带动限位杆8向下移动,使限位杆8对限位槽10进行插接,对插板4进行限位,避免插板4出现脱位的现象,使保护盖3完全对镜头2进行卡接,对镜头2进行防护,避免镜头2出现损坏的现象,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对镜头进行防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存在不具备对镜头进行防护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具体的,红外热像仪本体1顶部的左侧且与限位杆8相配合使用的位置开设有通槽9,限位杆8的外表面与通槽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通槽9,方便了对限位杆8进行导向。
具体的,限位杆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通槽9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2,滑块11的外表面与滑槽1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块11与滑槽12,方便了对限位杆8进行导向,同时也对其进行导向。
具体的,保护盖3的内腔嵌设有缓冲垫13,缓冲垫13的右侧开设有凹槽14,凹槽14的内表面与镜头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通过设置缓冲垫13,能够对镜头2进行缓冲,进一步对镜头2进行防护,缓冲垫13的材质为橡胶,橡胶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
具体的,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5,把手15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把手15,方便了对该装置进行移动。
具体的,红外热像仪本体1正面的左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显示器16,显示器16的长度为十厘米,通过设置显示器16,方便了对热成像进行观察。
具体的,限位杆8的底部做倾斜设计,插板4的右端做倾斜设计。
使用时,当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移动时,将保护盖3带动插板4与插槽5进行插接,使插板4对限位杆8进行挤压,使限位杆8向上移动,对弹簧6进行拉伸,当移动至插槽5的右端时,通过弹簧6的反作用力,使弹簧6带动移动块7带动限位杆8向下移动,限位杆8带动滑块11在滑槽12的内表面向下滑动,使限位杆8对限位槽10进行插接,对插板4进行限位,避免插板4出现脱位的现象,使保护盖3完全对镜头2进行卡接,使缓冲垫13的内表面与镜头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对镜头2进行防护,避免镜头2出现损坏的现象,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了对镜头进行防护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存在不具备对镜头进行防护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申请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申请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镜头(2),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1)左侧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保护盖(3),所述镜头(2)的左端延伸至保护盖(3)的内腔,所述保护盖(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插板(4),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1)左侧的顶部开设有插槽(5),所述插板(4)的右端与插槽(5)内表面的连接处插接,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远离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7),所述移动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的外表面与弹簧(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插板(4)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限位杆(8)的底部延伸至插槽(5)的内腔并与限位槽(10)的连接处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1)顶部的左侧且与限位杆(8)相配合使用的位置开设有通槽(9),所述限位杆(8)的外表面与通槽(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8)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所述通槽(9)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块(11)的外表面与滑槽(1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3)的内腔嵌设有缓冲垫(13),所述缓冲垫(13)的右侧开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内表面与镜头(2)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5),所述把手(15)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像仪本体(1)正面的左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显示器(16),所述显示器(16)的长度为十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8)的底部做倾斜设计,所述插板(4)的右端做倾斜设计。
CN202122744335.2U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 Active CN216695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4335.2U CN216695295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4335.2U CN216695295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5295U true CN216695295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1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44335.2U Active CN216695295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52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7681A (zh) * 2022-08-25 2022-09-30 杭州欣美成套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手持式电力设备温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7681A (zh) * 2022-08-25 2022-09-30 杭州欣美成套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手持式电力设备温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15127681B (zh) * 2022-08-25 2023-01-10 杭州欣美成套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手持式电力设备温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0537B (zh) 牙科照射装置、牙科照射系统
CN216695295U (zh) 一种基于ai神经网络的红外热像仪用防护装置
CN1518963B (zh) 制造假牙的装置和方法
US20170363885A1 (en) Image align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2572269B (zh) 摄像装置以及af控制方法
KR20180107139A (ko) 치과용 이미저 및 포토그래픽 인상을 기록하는 방법
US20140085204A1 (en) Correlating Pupil Position to Gaze Location Within a Scene
CN101383907B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KR20180126015A (ko) 얼굴 특징 스캐닝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CN105496573A (zh) 提供牙齿矫治用附件的方法以及该附件
CN107789826A (zh) 影像射击训练系统
CN201860412U (zh) 一种高压电气设备带电安全巡查装置
KR20240008828A (ko) 3차원 구강 이미징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599779A (zh) 一种人耳识别方法
CN206002285U (zh) 头盔显示系统成像质量检测系统
CN102012605A (zh) 六面立体拍摄摄像装置
CN107861244A (zh) 具热显像功能的穿戴式装置
CN107775658A (zh) 适应人体舒适度自动调节屏幕与脸的距离机器人
JP3861108B2 (ja) コウ合器調節システム
CN207234941U (zh) 一种数字图像采集仪
CN216848839U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识别数据记录功能门禁终端
CN209915926U (zh) 一种口腔全景图像拍摄装置
CN209437225U (zh) 眼球追踪设备
HajiRassouliha et al. A low-cost, hand-held stereoscopic device for measuring dynamic deformations of skin in vivo
CN109389113B (zh) 一种多功能足迹采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01, floor 2, building 8, No. 2, Naxian street, Liangzhu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1113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Tianbo Yunke opt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floor 2, building 8, No. 2, Naxian street, Liangzhu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1113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Tupu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8

Address after: 311113 4th floor, No. 2 (Building 8), Naxian street, Liangzhu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Tianbo Yunk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1, floor 2, building 8, No. 2, Naxian street, Liangzhu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311113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Tianbo Yunke opto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