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4584U - 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94584U CN216694584U CN202220088952.3U CN202220088952U CN216694584U CN 216694584 U CN216694584 U CN 216694584U CN 202220088952 U CN202220088952 U CN 202220088952U CN 216694584 U CN216694584 U CN 2166945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fluid
- heat
- inlet
- st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换热部,换热部包括换热箱、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第一排气口及换热管道,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一排气口均与换热箱连通,第一流体入口用于待换热的流体流入换热箱中且适于与蒸压釜连通,第一流体出口用于换热后的流体从换热箱中流出,第一排气口用于使换热箱保持常压,换热管道设置在换热箱内,换热管道的一端与第二流体入口连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二流体出口连接,换热箱中的流体对换热管道中的流体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排气口常开,可以对蒸压釜中的流体进行常压收集,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将半成品坯体放入蒸压釜中蒸养,蒸压釜中需通蒸汽,当蒸压釜中的压力和温度分别达到约1.2MPa和200℃的状态且保压数小时,然后排出蒸汽。为了节约的蒸汽,往往需要将需要排汽的蒸压釜连接至需进汽的蒸压釜,还需要调节蒸汽通量。最后蒸压釜中的低压蒸汽通常会排往大气中,蒸压釜在蒸养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也作为废水排掉,大量水和热量被浪费。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蒸压釜上连接带压收集装置,通过带压收集装置对余汽和冷凝水进行回收,这样的带压收集装置的系统压力大,管路复杂,成本高,危险性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通过带压收集装置对余汽和冷凝水进行回收造成系统压力大、危险性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换热部,换热部包括换热箱、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第一排气口及换热管道,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一排气口均与换热箱连通,第一流体入口用于待换热的流体流入换热箱中且适于与蒸压釜连通,第一流体出口用于换热后的流体从换热箱中流出,第一排气口用于使换热箱保持常压,换热管道设置在换热箱内,换热管道的一端与第二流体入口连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二流体出口连接,换热箱中的流体对换热管道中的流体进行加热。
可选的,第一流体入口包括残余蒸汽入口和/或冷凝水入口,残余蒸汽入口和冷凝水入口均适于与蒸压釜连通。
可选的,第一流体入口包括残余蒸汽入口时,换热部还包括第一蒸汽管道,第一蒸汽管道的部分设置在换热箱内,位于换热箱内的第一蒸汽管道上设有若干蒸汽散射口。
可选的,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换热器和第一水泵,换热器具有第三流体入口、第三流体出口、第四流体入口及第四流体出口,第三流体入口与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第三流体出口与第二流体入口连通,第四流体入口与第一流体出口连通。
可选的,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的进水口与第一流体出口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第四流体入口连通。
可选的,换热器设有一个,或者,换热器设有两个以上且依次串联连接。
可选的,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储水箱,储水箱与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接,第二流体出口与储水箱连通或不连通。
可选的,换热部还包括回水口,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回水管,回水管的一端与第四流体出口连接且另一端与回水口连接。
可选的,换热箱内设有导流隔板,导流隔板设置在蒸汽散射口的上方,和/或,换热部还包括第二蒸汽管道,第二蒸汽管道的第一端形成锅炉蒸汽入口,第二蒸汽管道的第二端连接在位于换热箱外部的第一蒸汽管道上,第一蒸汽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二蒸汽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包括蒸压釜和如上述的热能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换热部的第一流体入口与蒸压釜连通,蒸压釜中的流体流入换热箱中,换热箱中的流体对换热管道中的流体进行加热,换热部对蒸压釜中的流体进行回收利用,充分利用蒸压釜中的流体的热量,节约能源,且第一排气口常开,使得换热箱保持常压,热能回收装置对蒸压釜中的流体进行常压收集,安全性高,不会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回收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简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回收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简易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回收装置的实施例三的简易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回收装置的实施例四的简易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热能回收装置的实施例五的简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换热箱;12、残余蒸汽入口;13、锅炉蒸汽入口;14、冷凝水入口;15、第二流体出口;16、第一排气口;17、换热管道;18、第一蒸汽管道;19、第二蒸汽管道;21、第一阀门;22、第二阀门;23、冷凝水管道;24、排气管道;25、导流隔板;31、第一管道;32、第二管道;33、第三管道;34、第四管道;35、出水管道;36、第三阀门;37、温度传感器;39、连接管路;40、换热器;44、第四流体出口;50、第一水泵;60、第二水泵;70、储水箱;71、加水口;72、第二排气口;80、回水管;90、控制器;100、第三水泵;110、第四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换热部,换热部包括换热箱11、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15、第一排气口16及换热管道17,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一排气口16均与换热箱11连通,第一流体入口用于待换热的流体流入换热箱11中且适于与蒸压釜连通,第一流体出口用于换热后的流体从换热箱11中流出,第一排气口16用于使换热箱11保持常压,换热管道17设置在换热箱11内,换热管道17的一端与第二流体入口连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二流体出口15连接,换热箱11中的流体对换热管道17中的流体进行加热。
应用本实施例的热能回收装置,换热部的第一流体入口与蒸压釜连通,蒸压釜中的流体流入换热箱11中,换热箱11中的流体对换热管道17中的流体进行加热,换热部对蒸压釜中的流体进行回收利用,充分利用蒸压釜中的流体的热量,节约能源,且第一排气口16常开,使得换热箱11保持常压,热能回收装置对蒸压釜中的流体进行常压收集,安全性高,不会发生危险。
需要说明的是,流入第一流体入口的流体为热流体,流入第二流体入口的流体为冷流体,热流体与冷流体在换热箱11中进行换热,热流体为冷凝水,冷流体为自来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体入口包括残余蒸汽入口12和冷凝水入口14,残余蒸汽入口12和冷凝水入口14均适于与蒸压釜连通。冷凝水入口14适于与蒸压釜的冷凝水出口连通,残余蒸汽入口12和冷凝水入口14间隔设置,第二流体出口用于与供水设备连接,仅通过冷凝水对换热管道17中的流体进行加热时,第二流体出口的流体的温度就可以达到使用温度,就不需要向换热箱11中通入蒸汽;当仅通过冷凝水对换热管道17中的流体进行加热时,第二流体出口的流体的温度达不到使用温度,此时就需要向换热箱11中通入蒸压釜中的残余蒸汽,通过残余蒸汽和冷凝水共同对换热管道17中的流体进行加热,进而使得第二流体出口的流体的温度达到使用温度。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残余蒸汽入口12和冷凝水入口中的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部还包括第一蒸汽管道18,第一蒸汽管道18的部分设置在换热箱11内,位于换热箱11内的第一蒸汽管道18上设有若干蒸汽散射口,位于换热箱11外部的第一蒸汽管道18的一端形成残余蒸汽入口。通过若干蒸汽散射口向换热箱11喷入蒸汽,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地,位于换热箱11外部的第一蒸汽管道18形成外蒸汽管道,外蒸汽管道的一端适于与蒸压釜的残余蒸汽出口连通。位于换热箱11内的第一蒸汽管道18形成内蒸汽管道,蒸汽散射口设置在内蒸汽管道远离外蒸汽管道的一端,内蒸汽管道远离外蒸汽管道的一端延伸至换热箱11的底部,换热管道17位于蒸汽散射口的上方,方便蒸汽往上流动,换热效果好,提高换热效率。优选地,内蒸汽管道包括连接成L形的内水平管段和内竖直管段,内竖直管段与外蒸汽管道连接,内水平管段的顶部设有蒸汽散射口,蒸汽散射口朝向换热管道17喷蒸汽。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蒸汽管道仅包括内竖直管段,内竖直管段朝向换热管道17的一侧设有蒸汽散射口。
在本实施例中,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换热器40和第一水泵50,换热器40具有第三流体入口、第三流体出口、第四流体入口及第四流体出口44,第三流体入口与第一水泵50的出水口连通,第三流体出口与第二流体入口连通,第四流体入口与第一流体出口连通。第四流体出口44适于与用水设备连接,如果换热后的冷凝水的温度比较高,通过第二换热器40继续对冷凝水进行冷却,有效地降低冷凝水的温度,便于直接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40设有一个。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换热器40,此时第二流体入口直接与第一水泵50的出水口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储水箱70,储水箱70与第一水泵50的进水口连接,第二流体出口15与储水箱70不连通。储水箱70用于储存自来水。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储水箱70,直接将第一水泵50的进水口直接与自来水管道连接。
优选地,储水箱70具有加水口71和第二排气口72,储水箱70中的水位比较低时,通过加水口71向储水箱70内进行加水,第二排气口72方便排出气体,使得储水箱保持常压。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部还包括第二蒸汽管道19,第二蒸汽管道19的第一端形成锅炉蒸汽入口13,第二蒸汽管道19的第二端连接在位于换热箱11外部的第一蒸汽管道18上,第一蒸汽管道18上设有第一阀门21,第二蒸汽管道19上设有第二阀门22,通过第一阀门21的开闭控制是否通入残余蒸汽,通过第二阀门22的开闭控制是否通入锅炉蒸汽,可使用单一热源为换热箱11供热,也可使用冷凝水、蒸压釜余汽、锅炉蒸汽多种热源为换热箱11共同供热,控制方便。第二蒸汽管道19的第一端适于与锅炉的蒸汽出口连通。当通过残余蒸汽和冷凝水对换热管道17中的流体进行加热时,第二流体出口的流体的温度达不到使用温度,此时就需要向换热箱11中通入锅炉蒸汽,通过锅炉蒸汽、残余蒸汽和冷凝水共同对换热管道17中的流体进行加热,进而使得第二流体出口的流体的温度达到使用温度。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锅炉蒸汽入口。
在本实施例中,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管道31、第二管道32及第三管道33,第一管道31的一端与第一流体出口连接且另一端与第四流体入口连接,第二管道32的一端与第二流体入口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三流体出口连接,第三管道33的一端与第三流体入口连接且另一端与储水箱70的出水口连接,第一水泵50设置在第三管道33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体出口高于换热器40设置,通过冷凝水的重力流入换热器40中。具体地,第一流体出口设置在换热箱11的侧壁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箱11上设有三个开口且分别为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设置在换热箱11的顶部,第一开口供第一蒸汽管道18穿设,换热箱11还包括冷凝水管道23和排气管道24,冷凝水管道23的一端形成冷凝水入口且另一端与换热箱11的第二开口连接,冷凝水管道23便于与蒸压釜连接,排气管道24的一端形成第一排气口16且另一端与第三开口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排气管道24,第三开口形成第一排气口16,即直接在换热箱11上开设第一排气口16。
在本实施例中,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图1未示出),控制器与第一水泵50、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电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一水泵50的启动或停止,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的打开或关闭,实现自动控制。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的热能回收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是否设置第二水泵60,在实施例二中,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水泵60,第二水泵60的进水口与第一流体出口连通,第二水泵60的出水口与第四流体入口连通。第二水泵60为冷凝水提供动力,并控制冷凝水的流量和压力。具体地,第二水泵60设置在第二管道32上。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40设有两个且依次串联连接,通过两个换热器40继续对冷凝水进行冷却,进一步降低冷凝水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与第二水泵60电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二水泵60的启动或停止。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实施例三的热能回收装置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是否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置的位置不同,在实施例三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置在换热箱11的侧壁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水管道23上设有第三水泵100,第三水泵100为冷凝水提供动力,并控制流量和压力。冷凝水管道23呈L形。
在本实施例中,内蒸汽管道沿水平方向设置,外蒸汽管道包括连接成L形的外竖直管段和外水平管段,外水平管段与内蒸汽管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箱11内设有导流隔板25,导流隔板25设置在蒸汽散射口的上方,导流隔板25对冷凝水和蒸汽起到导流的作用,使得冷凝水和蒸汽更充分接触换热管道17。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黑色箭头是指流体的流动方向。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实施例四的热能回收装置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第二流体出口15与储水箱70是否连通,在实施例四中,第二流体出口15与储水箱70连通,储水箱70、换热器40及换热管道17形成循环回路,对自来水进行循环利用。优选地,第二流体出口15与储水箱70通过连接管路39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第四管道34和第四水泵110,第四管道34的一端伸入储水箱70中且另一端与用水设备连接,第四水泵110设置在第四管道34上且用于将储水箱70中的抽出。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箱11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器与控制器90电连接,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冷凝水的液位。储水箱上设有液位传感器,该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自来水的液位。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实施例五的热能回收装置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是否设置回水口和回水管,在实施例五中,换热部还包括回水口,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回水管80,回水管80的一端与第四流体出口44连接且另一端与回水口连接,将经过换热器40换热的冷凝水通过回水管80流回换热箱11中,冷凝水可以继续对换热管道17中的水进行加热,充分利用冷凝水。
在本实施例中,远离换热箱11的换热器40的第四流体出口44连接有出水管道35,出水管道35上设有温度传感器37和第三阀门36,该温度传感器37用于检测冷凝水的温度,第三阀门36关闭时,冷凝水通过回水管80流回换热箱11中,第三阀门36打开时,冷凝水直接从出水管道35流出进入供水设备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包括蒸压釜和如上述的热能回收装置。热能回收装置的第一流体入口与蒸压釜连通,热能回收装置对蒸压釜中的流体进行回收利用,充分利用蒸压釜中的流体的热量,节约能源。
在本实施例中,加气混凝土生产线还包括布料机、振捣机等等。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热能回收装置包括换热部,换热部包括换热箱11、换热管道17及第一蒸汽管道18,换热箱11与冷凝水管道23连通,冷凝水管道23的一端形成冷凝水入口,换热箱11内设置换热管道17,第一蒸汽管道18的部分设置在换热箱11内,位于换热箱11内的第一蒸汽管道18上设有蒸汽散射口,换热管道17的一端连接第二流体出口且另一端连接第二流体入口,第一蒸汽管道18的一端形成残余蒸汽入口,蒸汽、冷凝水进入同一个换热箱11内对水加热,换热箱11上开设第一排气口16,使换热箱11内保持常压,对冷凝水、残余蒸汽进行常压收集,安全高效。
2、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水泵50和至少一个换热器40,换热器40的第三流体出口连接第二流体入口,换热器40的第四流体入口连接第一流体出口,第一水泵50的出水口连接换热器40的第三流体入口。
3、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储水箱70,储水箱70上设置加水口71、第二排气口72,储水箱70连接第一水泵50的进水口。
4、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水泵60,第二水泵60设置在第二管道32上,第二管道32的一端连接换热箱11的第一流体出口且另一端与第四流体入口连接,第二水泵60为冷凝水流动提供动力,并控制流量和压力。
5、换热部包括第二蒸汽管道19,第二蒸汽管道19的第一端形成锅炉蒸汽入口13且与锅炉的出气口连通,第二蒸汽管道19的第二端连接在位于换热箱11外部的第一蒸汽管道18上,第一蒸汽管道18上设有第一阀门21,第二蒸汽管道19上设有第二阀门22,优先利用冷凝水对水加热,可选择采用残余蒸汽或者锅炉蒸汽对水进行补充加热。
6、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控制器90,控制器与各阀门、水泵、传感器电连接,实现自动控制。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部,所述换热部包括换热箱(11)、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15)、第一排气口(16)及换热管道(17),所述第一流体入口、所述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排气口(16)均与所述换热箱(11)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用于待换热的流体流入所述换热箱(11)中且适于与蒸压釜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出口用于换热后的流体从所述换热箱(11)中流出,所述第一排气口(16)用于使所述换热箱(11)保持常压,所述换热管道(17)设置在所述换热箱(11)内,所述换热管道(1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流体出口(15)连接,所述换热箱(11)中的流体对所述换热管道(17)中的流体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包括残余蒸汽入口(12)和/或冷凝水入口(14),所述残余蒸汽入口(12)和所述冷凝水入口(14)均适于与所述蒸压釜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包括残余蒸汽入口(12)时,所述换热部还包括第一蒸汽管道(18),所述第一蒸汽管道(18)的部分设置在所述换热箱(11)内,位于所述换热箱(11)内的所述第一蒸汽管道(18)上设有若干蒸汽散射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换热器(40)和第一水泵(50),所述换热器(40)具有第三流体入口、第三流体出口、第四流体入口及第四流体出口(44),所述第三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一水泵(5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流体出口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连通,所述第四流体入口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水泵(60),所述第二水泵(60)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水泵(60)的出水口与所述第四流体入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0)设有一个,或者,所述换热器(40)设有两个以上且依次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储水箱(70),所述储水箱(70)与所述第一水泵(50)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流体出口(15)与所述储水箱(70)连通或不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还包括回水口,所述热能回收装置还包括回水管(80),所述回水管(80)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流体出口(44)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回水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1)内设有导流隔板(25),所述导流隔板(25)设置在所述蒸汽散射口的上方,和/或,所述换热部还包括第二蒸汽管道(19),所述第二蒸汽管道(19)的第一端形成锅炉蒸汽入口(13),所述第二蒸汽管道(19)的第二端连接在位于所述换热箱(11)外部的第一蒸汽管道(18)上,所述第一蒸汽管道(18)上设有第一阀门(21),所述第二蒸汽管道(19)上设有第二阀门(22)。
10.一种加气混凝土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压釜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热能回收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088952.3U CN216694584U (zh) | 2022-01-13 | 2022-01-13 | 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088952.3U CN216694584U (zh) | 2022-01-13 | 2022-01-13 | 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94584U true CN216694584U (zh) | 2022-06-07 |
Family
ID=81826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088952.3U Active CN216694584U (zh) | 2022-01-13 | 2022-01-13 | 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94584U (zh) |
-
2022
- 2022-01-13 CN CN202220088952.3U patent/CN2166945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97762U (zh) | 双背压循环水供热系统 | |
CN103697524A (zh) | 双背压循环水供热系统 | |
CN216694584U (zh) | 热能回收装置及加气混凝土生产线 | |
CN212511086U (zh) | 新型定排扩容器余热利用系统 | |
CN105841528B (zh) | 热管式双热源换热器以及双热源换热系统 | |
CN216282852U (zh) | 一种蒸汽热能回收装置 | |
CN216544618U (zh) | 一种蒸汽加热式模温机 | |
CN214666276U (zh) | 一种高效汽水换热机组 | |
CN212132780U (zh) | 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 | |
CN212029473U (zh) | 一种冷凝水回收改造装置 | |
CN210014421U (zh) | 一种新型热池放热系统 | |
CN218155656U (zh) | 一种蒸汽节能水箱 | |
CN208886748U (zh) | 一种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 |
CN215491221U (zh) | 一种热能动力设备热动循环利用装置 | |
CN217763365U (zh) | 一种蓄热式模块化熔盐产蒸汽系统 | |
CN206739645U (zh) | 一种双水箱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6709633U (zh) | 一种陶瓷窑炉烟气余热梯级综合利用系统 | |
CN207335169U (zh) | 汽-水交换型蓄热电锅炉 | |
CN217155132U (zh) | 一种立式换热器排气结构 | |
CN213748009U (zh) | 一种智能管壳式节能换热机组 | |
CN105444196B (zh) | 多热源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
CN2572292Y (zh) | 采暖、热水两用型电热水器 | |
CN219243568U (zh) | 热电厂热能回收系统 | |
CN218160472U (zh) | 一种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用双水箱储热系统 | |
CN219530811U (zh) | 一种储能供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