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2780U - 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2780U
CN212132780U CN202020753910.8U CN202020753910U CN212132780U CN 212132780 U CN212132780 U CN 212132780U CN 202020753910 U CN202020753910 U CN 202020753910U CN 212132780 U CN212132780 U CN 212132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hot water
water
pip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539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云峥
宋吉庆
李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any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uany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uany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uany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7539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2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2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2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4Free-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为了解决电池车间的空调末端设备加湿需要蒸汽,空调末端设备的制热需要提供热水,如何使得蒸汽系统和热水系统进行系统结构整合,使得能耗降至最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包括:蒸汽主管道、分汽缸、若干蒸汽支管道、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凝结水回收水泵、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若干冷凝水管和热水系统,通过蒸汽主管道、分汽缸、若干蒸汽支管道、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若干冷凝水管和热水系统的配合使用,大大减少了能耗,同时凝结水回收水泵、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和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的配合使用,使得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产生的水得到了二次回收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加工技术领域,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经济建设近些年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开采和利用。然而,随着传统能源的不断减少,新能源已逐渐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主流,其中,光伏产业在新能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电池车间的空调末端设备加湿需要蒸汽,空调末端设备的制热需要提供热水,如何使得蒸汽系统和热水系统进行系统结构整合,使得能耗降至最低成了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电池车间的空调末端设备加湿需要蒸汽,空调末端设备的制热需要提供热水,如何使得蒸汽系统和热水系统进行系统结构整合,使得能耗降至最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通过蒸汽主管道、分汽缸、若干蒸汽支管道、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若干冷凝水管和热水系统的配合使用,大大减少了能耗,同时凝结水回收水泵、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和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的配合使用,使得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产生的水得到了二次回收使用。
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包括:蒸汽主管道1、分汽缸2、若干蒸汽支管道3、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凝结水回收水泵5、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若干冷凝水管7和热水系统8,其特征在于:蒸汽主管道1的进气口连接市政蒸汽管道,蒸汽主管道1的出气口连接分汽缸2的进气口,分汽缸2的出气口通过蒸汽支管道3连接电池车间空调末端设备的加湿端和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左边的进气口,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左边的出气口通过冷凝水管7与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进水口连接,分汽缸2的下端出水口通过冷凝水管7与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进水口连接,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的出水口连接凝结水回收水泵5进水口,凝结水回收水泵5出水口通过冷凝水管7连接至纯水站自来水原水箱,进行水的回收利用,热水系统8包括:热水供水管9、热水回水管10和热水泵组11,电池车间空调末端设备和纯水站原水加热板换通过热水回水管10连接热水泵组11的进水口,热水泵组11的出水口通过热水回水管10连接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右边的进水口,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右边的进出口通过热水供水管9连接电池车间空调末端设备和纯水站原水加热板换,通过热水供水管9、热水回水管10、热水泵组11和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配合形成热水系统8。
进一步的,蒸汽主管道1靠近市政蒸汽管道处通过蒸汽支管道3连接废水处理站12。
进一步的,蒸汽主管道1和若干蒸汽支管道3上设有若干安全阀13,安全阀13的出口连接放散管14,放散管14位于高于底面8米处,防止放散管14排出的蒸汽伤及他人。
进一步的,分汽缸2的下端出水口连接的冷凝水管7处连接有第一疏水器15,第一疏水器15只能允许水流通过,排出分汽缸2内多余的水。
进一步的,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左边的出气口处冷凝水管7上连接有第二疏水器16,第二疏水器16只能允许水流通过,排出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内多余的水。
进一步的,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左边的进气口的蒸汽支管道3上连接有温控阀17,热水供水管9处设有第一温度感测器18,第一温度感测器18与温控阀17电性连接,通过第一温度感测器18控制温控阀17的开度,热水系统8经过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保证供水温度。
进一步的,热水回水管10处连接有定压补水装置19,通过定压补水装置19维持热水回水管10内的水量。
进一步的,热水泵组11有若干变频水泵并联组成,热水供水管9和热水回水管10之间靠近设有电池车间空调末端设备和纯水站原水加热板换处设有第一电动阀20,第一电动阀20上设有压差传感器21,压差传感器21与第一电动阀20和若干变频水泵电性连接,通过压差传感器21控制热水泵组11变频运行和第一电动阀20的开度,调节热水系统8的水循环流量。
进一步的,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的上端还连接有通气管22和自来水补水管23,自来水补水管23处设有第二电动阀24,靠近纯水站自来水原水箱处的冷凝水管7上设有第二温度感测器25,第二温度感测器25与第二电动阀24电性连接,通过冷凝水管7的出水温度控制自来水补水管23处的第二电动阀24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通过蒸汽主管道1、分汽缸2、若干蒸汽支管道3、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若干冷凝水管7和热水系统8的配合使用,大大减少了能耗,同时凝结水回收水泵5、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和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的配合使用,使得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8产生的水得到了二次回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2484139490000031
Figure BDA000248413949000004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包括:蒸汽主管道1、分汽缸2、若干蒸汽支管道3、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凝结水回收水泵5、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若干冷凝水管7和热水系统8,其特征在于:蒸汽主管道1的进气口连接市政蒸汽管道,蒸汽主管道1的出气口连接分汽缸2的进气口,分汽缸2的出气口通过蒸汽支管道3连接电池车间空调末端设备的加湿端和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左边的进气口,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左边的出气口通过冷凝水管7与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进水口连接,分汽缸2的下端出水口通过冷凝水管7与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进水口连接,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的出水口连接凝结水回收水泵5进水口,凝结水回收水泵5出水口通过冷凝水管7连接至纯水站自来水原水箱,进行水的回收利用,热水系统8包括:热水供水管9、热水回水管10和热水泵组11,电池车间空调末端设备和纯水站原水加热板换通过热水回水管10连接热水泵组11的进水口,热水泵组11的出水口通过热水回水管10连接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右边的进水口,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右边的进出口通过热水供水管9连接电池车间空调末端设备和纯水站原水加热板换,通过热水供水管9、热水回水管10、热水泵组11和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配合形成热水系统8。
所述蒸汽主管道1靠近市政蒸汽管道处通过蒸汽支管道3连接废水处理站12。
所述蒸汽主管道1和若干蒸汽支管道3上设有若干安全阀13,安全阀13的出口连接放散管14,放散管14位于高于底面8米处,防止放散管14排出的蒸汽伤及他人。
所述分汽缸2的下端出水口连接的冷凝水管7处连接有第一疏水器15,第一疏水器15只能允许水流通过,排出分汽缸2内多余的水。
所述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左边的出气口处冷凝水管7上连接有第二疏水器16,第二疏水器16只能允许水流通过,排出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内多余的水。
所述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左边的进气口的蒸汽支管道3上连接有温控阀17,热水供水管9处设有第一温度感测器18,第一温度感测器18与温控阀17电性连接,通过第一温度感测器18控制温控阀17的开度,热水系统8经过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保证供水温度。
所述热水回水管10处连接有定压补水装置19,通过定压补水装置19维持热水回水管10内的水量。
所述热水泵组11有若干变频水泵并联组成,热水供水管9和热水回水管10之间靠近设有电池车间空调末端设备和纯水站原水加热板换处设有第一电动阀20,第一电动阀20上设有压差传感器21,压差传感器21与第一电动阀20和若干变频水泵电性连接,通过压差传感器21控制热水泵组11变频运行和第一电动阀20的开度,调节热水系统8的水循环流量。
所述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的上端还连接有通气管22和自来水补水管23,自来水补水管23处设有第二电动阀24,靠近纯水站自来水原水箱处的冷凝水管7上设有第二温度感测器25,第二温度感测器25与第二电动阀24电性连接,通过冷凝水管7的出水温度控制自来水补水管23处的第二电动阀24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通过蒸汽主管道1、分汽缸2、若干蒸汽支管道3、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若干冷凝水管7和热水系统8的配合使用,大大减少了能耗,同时凝结水回收水泵5、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和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的配合使用,使得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8产生的水得到了二次回收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包括:蒸汽主管道(1)、分汽缸(2)、若干蒸汽支管道(3)、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凝结水回收水泵(5)、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若干冷凝水管(7)和热水系统(8),其特征在于:蒸汽主管道(1)的进气口连接市政蒸汽管道,蒸汽主管道(1)的出气口连接分汽缸(2)的进气口,分汽缸(2)的出气口通过蒸汽支管道(3)连接电池车间空调末端设备的加湿端和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左边的进气口,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左边的出气口通过冷凝水管(7)与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进水口连接,分汽缸(2)的下端出水口通过冷凝水管(7)与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进水口连接,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的出水口连接凝结水回收水泵(5)进水口,凝结水回收水泵(5)出水口通过冷凝水管(7)连接至纯水站自来水原水箱,进行水的回收利用,热水系统(8)包括:热水供水管(9)、热水回水管(10)和热水泵组(11),电池车间空调末端设备和纯水站原水加热板换通过热水回水管(10)连接热水泵组(11)的进水口,热水泵组(11)的出水口通过热水回水管(10)连接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右边的进水口,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右边的进出口通过热水供水管(9)连接电池车间空调末端设备和纯水站原水加热板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蒸汽主管道(1)靠近市政蒸汽管道处通过蒸汽支管道(3)连接废水处理站(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蒸汽主管道(1)和若干蒸汽支管道(3)上设有若干安全阀(13),安全阀(13)的出口连接放散管(14),放散管(14)位于高于底面8米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分汽缸(2)的下端出水口连接的冷凝水管(7)处连接有第一疏水器(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左边的出气口处冷凝水管(7)上连接有第二疏水器(1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蒸汽热水板式换热器组(4)左边的进气口的蒸汽支管道(3)上连接有温控阀(17),热水供水管(9)处设有第一温度感测器(18),第一温度感测器(18)与温控阀(17)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热水回水管(10)处连接有定压补水装置(1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热水泵组(11)有若干变频水泵并联组成,热水供水管(9)和热水回水管(10)之间靠近设有电池车间空调末端设备和纯水站原水加热板换处设有第一电动阀(20),第一电动阀(20)上设有压差传感器(21),压差传感器(21)与第一电动阀(20)和若干变频水泵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冷凝水回收降温水箱(6)的上端还连接有通气管(22)和自来水补水管(23),自来水补水管(23)处设有第二电动阀(24),靠近纯水站自来水原水箱处的冷凝水管(7)上设有第二温度感测器(25),第二温度感测器(25)与第二电动阀(24)电性连接。
CN202020753910.8U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 Active CN212132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3910.8U CN212132780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53910.8U CN212132780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2780U true CN212132780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93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53910.8U Active CN212132780U (zh) 2020-05-09 2020-05-09 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278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8644A (zh) * 2021-03-26 2021-06-29 安徽国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8644A (zh) * 2021-03-26 2021-06-29 安徽国祯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凝结水回收利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03571U (zh) 空气加热盘管组冷凝水余热多效闪蒸利用装置
CN107687634A (zh) 锅炉全负荷脱硝耦合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
CN106196714B (zh) 带有双地埋管群的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
CN102410755A (zh) 空气加热盘管组冷凝水余热多效闪蒸利用系统
CN110285470A (zh) 配套汽轮机供热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203848705U (zh) 一种乏汽回收系统
CN212132780U (zh) 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管理结构
CN214468866U (zh) 一种电池车间蒸汽热水系统
CN105571151B (zh) 一种太阳能磁悬浮中央空调供热系统
CN203443164U (zh) 一种废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14232834U (zh) 一种高温气体冷凝装置
CN212204711U (zh) 一种提高热源总供热能力的供热系统
CN108826744A (zh) 用超临界水氧化系统余能进行冷热电多联供的系统
CN211260990U (zh) 一种蒸汽换热定压补水系统
CN111879144A (zh) 一种基于冷凝水的除湿系统
CN104896796B (zh) 一种节能型供冷供暖综合系统
CN107101249A (zh) 用于集中供暖的节能型生活热水管路系统
CN206831645U (zh) 一种高背压供热机组凝结水防超温冷却系统
CN208845313U (zh)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塔底冷却除湿系统
CN208442984U (zh) 一种水源总线式应用系统
CN102901159B (zh) 溶液加热加湿空调机组
CN208702473U (zh) 闭式水回热加热系统
CN207146746U (zh) 一种利用蒸汽凝结水加热加湿的空气处理系统
CN206531317U (zh) 一种高效热回收空调机组
CN105783089A (zh) 污(废)水源热泵谷电储能式区域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201, Building 1, Global Wealth Plaza, No. 88 Suhui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Area,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uany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15202, No.1, xinglei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Yuanyi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