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8848U - 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 - Google Patents

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8848U
CN216688848U CN202220718737.7U CN202220718737U CN216688848U CN 216688848 U CN216688848 U CN 216688848U CN 202220718737 U CN202220718737 U CN 202220718737U CN 216688848 U CN216688848 U CN 216688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track body
positioning
threaded hole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187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刚
龚文国
褚宏靖
张乐乐
杨佳昊
王超
王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a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Develop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a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Develop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a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Develop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a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Develop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187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8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8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8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包括沿运行轨道延伸方向拼接的多个轨道本体,每个轨道本体顶端设置至少一个悬吊组件,所述悬吊组件包括:上螺杆,其固接于隧道顶面;螺接筒,其顶端凹陷具有上螺纹孔,底端凹陷具有下螺纹孔,所述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的旋向相反,其中,所述上螺杆底端螺接于上螺纹孔内;下螺杆,其顶端螺接于下螺纹孔内,底端与所述轨道本体定位铰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稳定性好,且安装过程中提高轨道本体高度调节效率,进而提高安装效率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智能巡检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
背景技术
目前高速公路中桥隧占比高,长及特长隧道多,但由于隧道内部环境封闭且复杂,人工难以实现全天实时监控,隧道巡检机器人可有效弥补人工的不足,与传统固定点云台监控相比,隧道巡检机器人在轨道上长距离移动,能够覆盖整个移动监控范围,对目标多个方位多个视角进行监控,大大提高了监控的有效性。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吊装的方式固定轨道,例如申请号为2021223926202,名称为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轨道的专利中公开了通过悬吊机构吊装的轨道本体,由于其滑块与连接螺杆转动设置,导致整个轨道本体相对于滑块属于转动设置的状态,以使整个轨道安装后存在稳定性欠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稳定性好,且安装过程中提高轨道本体高度调节效率,进而提高安装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包括沿运行轨道延伸方向拼接的多个轨道本体,每个轨道本体顶端设置至少一个悬吊组件,所述悬吊组件包括:
上螺杆,其固接于隧道顶面;
螺接筒,其顶端凹陷具有上螺纹孔,底端凹陷具有下螺纹孔,所述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的旋向相反,其中,所述上螺杆底端螺接于上螺纹孔内;
下螺杆,其顶端螺接于下螺纹孔内,底端与所述轨道本体定位铰接。
优选的是,每个轨道本体顶端的悬吊组件沿该轨道本体长度方向等分该轨道本体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上螺杆包括:
连接块,其固接于隧道顶面,所述连接块内沿隧道宽度方向设置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设置滑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滑道两端贯穿具有螺纹孔,与每一螺纹孔对应螺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滑道内的一侧与所述滑块抵接,所述螺纹杆位于滑道外的一侧螺接有螺帽;
螺杆本体,其顶端穿过所述连接块底面与所述滑块固接。
优选的是,所述悬吊组件还包括对称设于上螺杆两侧的定位组件,每一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杆,其顶端与所述连接块底端铰接;
定位板,其铰接于所述定位杆的底端,且固接于所述轨道本体顶端,其中,所述下螺杆底端与所述轨道本体铰接,配合定位组件实现定位。
优选的是,所述定位杆顶端与连接块间、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板间、所述下螺杆与轨道本体间均通过铰接组件铰接,所述铰接组件包括:
第一铰接件,其包括基座、间隔设于基座上的一对耳板,贯穿所述耳板设置的抵紧杆,螺接于每个抵紧杆上且分设于对应耳板两侧的内螺帽、外螺帽;
第二铰接件,其为长方体形块状且位于一对耳板形成空间内,所述第二铰接件与一对抵紧杆相对的两侧均凹陷具有容纳抵紧杆端部的抵紧槽。
优选的是,任意相邻两个轨道本体中的一个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具有插块,任意相邻两个轨道本体中的另一个具有与插块匹配的插槽,其中,任意相邻两个轨道本体中的一个与另一个沿竖直方向靠近使插块固定于插槽内。
优选的是,位于轨道本体每端的插块包括关于轨道中心轴对称设置的两个。
优选的是,所述插块顶端呈梯形。
优选的是,贯穿所述轨道本体与所述插槽连通设有锁紧孔,与所述锁紧孔螺接设置锁紧杆。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螺接筒的设置,双向调整上螺杆和下螺杆间的距离,提高轨道本体高度调节效率,进一步,滑块与上螺杆固接,不存在稳定性欠佳的问题,再进一步,通过一对定位杆的设置,当螺接筒调控轨道本体高度并确定轨道本体角度后通过一对定位杆配合定位板的设置实现轨道本体的定位(高度、角度),提高轨道本体定位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轨道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具体为:轨道本体1;插块10;插槽11;上螺杆2;连接块3;滑道30;滑块31;螺纹孔32;螺纹杆33;螺帽34;螺杆本体35;螺接筒4;上螺纹孔40;下螺纹孔41;下螺杆5;定位杆6;定位板60;铰接组件7;耳板70;抵紧杆71;内螺帽72;外螺帽73;第二铰接件8;抵紧槽80;锁紧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包括沿运行轨道延伸方向拼接的多个轨道本体1,每个轨道本体1顶端设置至少一个悬吊组件,所述悬吊组件包括:
上螺杆2,其固接于隧道顶面;
螺接筒4,其顶端凹陷具有上螺纹孔40,底端凹陷具有下螺纹孔41,所述上螺纹孔40和下螺纹孔41的旋向相反,其中,所述上螺杆2底端螺接于上螺纹孔40内;
下螺杆5,其顶端螺接于下螺纹孔41内,底端与所述轨道本体1定位铰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轨道本体1沿运行轨道方向延伸并拼接固定,形成供隧道巡检机器人行走的运行轨道,所述上螺纹孔40和下螺纹孔41的旋向相反,实现当旋拧螺纹筒的过程中,可实现双向调整上螺杆2和下螺杆5间的距离,进而调整轨道本体1的高度,优选的所述上螺杆2和下螺杆5上均设置线条标记,以标记两者的最小距离最大距离,避免多股旋拧螺接筒4,定位铰接具体指两者间可相对转动调节角度,同时调节角度后可固定实现定位,对于轨道本体1角度的调节指的是其沿宽度方向倾斜角度的调节,安装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S1、沿隧道长度方向确定与第i个轨道本体1对应的上螺杆2的安装点,将对应的上螺杆2安装于对应的安装点并固定;
S2、调节螺接筒4,确定对应轨道本体1的安装高度;
S3、调节轨道本体1相对于下螺杆5的铰接角度并定位,完成第i个轨道本体1的安装;
S4、重复步骤S1-S3完成第i+1个轨道本体1的安装,并实现第i个轨道本体1和第i+1个轨道本体1的拼接,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螺接筒4的设置,双向调整上螺杆2和下螺杆5间的距离,提高轨道本体1高度调节效率,进一步,滑块31与上螺杆2固接,不存在稳定性欠佳的问题。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每个轨道本体1顶端的悬吊组件沿该轨道本体1长度方向等分该轨道本体1设置。采用这种方案,依据轨道本体1运行方向的延伸长度确定悬念组件的个数,若为一个,设于轨道本体1顶面中心,若为两个,间隔设置轨道本体1顶面且将轨道本体1顶面沿运行方向的长度等分为3份,以此类推,提高悬吊组件对轨道本体1定位的稳固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上螺杆2包括:
连接块3,其固接于隧道顶面,所述连接块3内沿隧道宽度方向(垂直于轨道本体1延伸方向)设置滑道30,所述滑道30内滑动设置滑块31,所述连接块3位于滑道30两端贯穿具有螺纹孔32,与每一螺纹孔32对应螺设有螺纹杆33,所述螺纹杆33位于滑道30内的一侧与所述滑块31抵接,所述螺纹杆33位于滑道30外的一侧螺接有螺帽34;
螺杆本体35,其顶端穿过所述连接块3底面与所述滑块31固接,底端螺接于上螺纹孔40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块3定位于隧道顶面,螺纹杆33螺设于螺纹孔32内,所述螺纹杆3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滑道30的滑动方向,安装过程中,步骤S1具体为沿隧道长度方向确定与第i个轨道本体1对应的连接块3的安装点,将对应的连接块3安装于对应的安装点并固定;确定滑块31在滑道30内的位置,并将滑块31移动至对应的位置处,拧紧位于滑块31两侧的螺纹杆33,使螺纹杆33位于滑道30内的一侧与对应的滑块31抵接,而后通过螺帽34固定,以固定滑块31,进而固定螺杆本体35,采用这种方案,通过滑道30的设置,实现轨道本体1在安装过程中沿隧道宽度方向的微调,提高安装便利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悬吊组件还包括对称设于上螺杆2两侧的定位组件,每一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杆6,其顶端与所述连接块3底端铰接;
定位板60,其铰接于所述定位杆6的底端,且固接于所述轨道本体1顶端,其中,所述下螺杆5底端与所述轨道本体1铰接,配合定位组件实现定位,定位板60与轨道本体1顶端间可通过螺栓固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安装过程中,步骤S3具体为:调节轨道本体1相对于下螺杆5的铰接角度,而后确定两个定位板60的安装位置并固定,实现对轨道本体1的固定,完成第i个轨道本体1的安装;采用这种方案,通过一对定位杆6的设置,当螺接筒4调控轨道本体1高度并确定轨道本体1角度后通过一对定位杆6配合定位板60的设置实现轨道本体1的定位(高度、角度),提高轨道本体1定位的稳固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杆6顶端与连接块3间、所述定位杆6与定位板60间、所述下螺杆5与轨道本体1间均通过铰接组件7铰接,所述铰接组件7包括:
第一铰接件,其包括基座、间隔设于基座上的一对耳板70,贯穿所述耳板70设置的抵紧杆71,螺接于每个抵紧杆71上且分设于对应耳板70两侧的内螺帽72、外螺帽73;
第二铰接件8,其为长方体形块状且位于一对耳板70形成空间内,所述第二铰接件8与一对抵紧杆71相对的两侧均凹陷具有容纳抵紧杆71端部的抵紧槽8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于所述定位杆6与连接块3而言,第一铰接件固设于连接块3底面,第二铰接件8位于所述定位杆6顶端;
对于所述定位杆6与定位板60而言,第一铰接件固设于定位板60顶面,第二铰接件8位于所述定位杆6底端;
对于所述下螺杆5与轨道本体1而言,第一铰接件固设于轨道本体1顶面,第二铰接件8位于所述下螺杆5底端;采用这种方案,实现铰接的同时,一对抵紧杆71配合抵紧槽80的设置,能够实现铰接状态下的初步定位。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任意相邻两个轨道本体1中的一个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具有插块10,任意相邻两个轨道本体1中的另一个具有与插块10匹配的插槽11,其中,任意相邻两个轨道本体1中的一个与另一个沿竖直方向靠近使插块10固定于插槽11内。位于运行轨道端部的轨道本体1,只在与其相邻轨道本体1相对的一端设置插槽11、插块10,安装过程中,分为两种情况,具体为:
若第i个轨道本体1为具有插槽11的轨道本体1,则第i+1块轨道本体1为具有插块10的轨道本体1,其安装具体为:S4、沿隧道长度方向确定与第i+1个轨道本体1对应的连接块3的安装点,将对应的上螺杆2安装于对应的安装点并固定,此时,第i+1个轨道本体1的高度低于第i个轨道本体1的高度;调节螺接筒4,上移第i+1个轨道本体1,使其插块10进入对应第i个轨道本体1的插槽11内;确定轨道本体1相对于下螺杆5的铰接角度,并安装定位板60,完成第i+1个轨道本体1的安装;
若第i个轨道本体1为具有插块10的轨道本体1,则第i+1块轨道本体1为具有插槽11的轨道本体1,其安装具体为:S4、沿隧道长度方向确定与第i+1个轨道本体1对应的连接块3的安装点,将对应的上螺杆2安装于对应的安装点并固定,此时,第i+1个轨道本体1的高度高于第i个轨道本体1的高度;调节螺接筒4,下移第i+1个轨道本体1,使其插槽11容纳对应第i个轨道本体1的插块10;确定轨道本体1相对于下螺杆5的铰接角度,并安装定位板60,完成第i+1个轨道本体1的安装;采用这种方案,通过上下对接实现相邻轨道本体1的拼接,配合悬吊组件伸缩机构的设置,便于相邻轨道本体1的拆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位于轨道本体1每端的插块10包括关于轨道中心轴对称设置的两个。采用这种方案,提高相邻轨道本体1拼接稳固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块10顶端呈梯形。采用这种方案,提高插接便利性。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贯穿所述轨道本体1与所述插槽11连通设有锁紧孔9,与所述锁紧孔9螺接设置锁紧杆。采用这种方案,通过锁紧杆抵紧插块10,进一步提高相邻轨道本体1拼接的稳固性。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运行轨道延伸方向拼接的多个轨道本体,每个轨道本体顶端设置至少一个悬吊组件,所述悬吊组件包括:
上螺杆,其固接于隧道顶面;
螺接筒,其顶端凹陷具有上螺纹孔,底端凹陷具有下螺纹孔,所述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的旋向相反,其中,所述上螺杆底端螺接于上螺纹孔内;
下螺杆,其顶端螺接于下螺纹孔内,底端与所述轨道本体定位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其特征在于,每个轨道本体顶端的悬吊组件沿该轨道本体长度方向等分该轨道本体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杆包括:
连接块,其固接于隧道顶面,所述连接块内沿隧道宽度方向设置滑道,所述滑道内滑动设置滑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滑道两端贯穿具有螺纹孔,与每一螺纹孔对应螺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滑道内的一侧与所述滑块抵接,所述螺纹杆位于滑道外的一侧螺接有螺帽;
螺杆本体,其顶端穿过所述连接块底面与所述滑块固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组件还包括对称设于上螺杆两侧的定位组件,每一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杆,其顶端与所述连接块底端铰接;
定位板,其铰接于所述定位杆的底端,且固接于所述轨道本体顶端,其中,所述下螺杆底端与所述轨道本体铰接,配合定位组件实现定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顶端与连接块间、所述定位杆与定位板间、所述下螺杆与轨道本体间均通过铰接组件铰接,所述铰接组件包括:
第一铰接件,其包括基座、间隔设于基座上的一对耳板,贯穿所述耳板设置的抵紧杆,螺接于每个抵紧杆上且分设于对应耳板两侧的内螺帽、外螺帽;
第二铰接件,其为长方体形块状且位于一对耳板形成空间内,所述第二铰接件与一对抵紧杆相对的两侧均凹陷具有容纳抵紧杆端部的抵紧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轨道本体中的一个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具有插块,任意相邻两个轨道本体中的另一个具有与插块匹配的插槽,其中,任意相邻两个轨道本体中的一个与另一个沿竖直方向靠近使插块固定于插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其特征在于,位于轨道本体每端的插块包括关于轨道中心轴对称设置的两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顶端呈梯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其特征在于,贯穿所述轨道本体与所述插槽连通设有锁紧孔,与所述锁紧孔螺接的锁紧杆。
CN202220718737.7U 2022-03-30 2022-03-30 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 Active CN216688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8737.7U CN216688848U (zh) 2022-03-30 2022-03-30 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18737.7U CN216688848U (zh) 2022-03-30 2022-03-30 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8848U true CN216688848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8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18737.7U Active CN216688848U (zh) 2022-03-30 2022-03-30 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8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7730B (zh) 用于建筑模块的连接方法
CN210884900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桩基钢筋笼起吊装置
CN111075212B (zh) 一种双向调节的h型钢梁安装对接装置
CN208419973U (zh) 一种轨道安装调整的测量工具
CN110653934A (zh) 用于预制rc构件的钢筋定位装置及其定位方法
CN204899252U (zh) 预埋件精度控制调节器
CN216688848U (zh) 隧道巡检机器人的运行轨道
CN112663502A (zh) 变截面塔柱节段钢筋部品整体吊装匹配对接方法
CN1176001C (zh) 用于导轨安装的装置和方法
CN206053057U (zh) 一种三向可调的侧埋式单元幕墙转接系统
CN105649296A (zh) 一种装饰构件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428729B (zh) 屋架与悬挂式天车轨道的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2079256B (zh) 一种绝缘子安装支架
CN106320701A (zh) 高大支模施工方法
CN113832967B (zh) 一种梁吊安装时快速连接锚杆与钢梁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4687107U (zh) 一种pc梁的端模定位组件和端模组件
CN211804677U (zh) 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加速器腔体装置组装工装
CN113804164A (zh) 一种无线倾角仪机械夹持工装
CN219671091U (zh) 一种支座预留孔调节装置
CN2736951Y (zh) 天线安装夹具
CN215405549U (zh) 一种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装配的连接装置
CN214658965U (zh) 一种顶板套管施工定位装置
CN218233129U (zh) 一种钢桥梁拼装连接结构
CN218263434U (zh) 一种道路桥梁预制构件安装定位装置
CN217273720U (zh) 一种活动式探照灯基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