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2813U - 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及切方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及切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2813U
CN216682813U CN202122280735.2U CN202122280735U CN216682813U CN 216682813 U CN216682813 U CN 216682813U CN 202122280735 U CN202122280735 U CN 202122280735U CN 216682813 U CN216682813 U CN 216682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lock
main roller
positioning
roller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807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猛
张济蕾
郭瑞波
成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807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2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2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2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7Monocrystalline silicon PV cell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及切方机,切方机的切割辊包括主辊、两个切割盘片和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两个切割盘片分别固定连接于主辊上,且间隔设置;主辊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组件安装于切方机上,且与第一定位组件间隙配合,主辊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定位组件安装于切方机上,且与第二定位组件间隙配合;第一定位组件用于限制主辊的一端的位置,第二定位组件用于限制主辊的另一端的位置。本实施例主辊的两端都可以进行限位,这样,主辊在转动过程中,主辊的位置不易发生改变,避免了金刚线排布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切方机切割的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及切方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硅片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及切方机。
背景技术
目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光伏产业的主导产品。单晶硅为一种半导体材料,一般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和其他电子元件,单晶硅生产常采用直拉法。在光伏行业中,采用直拉法制成的单晶硅棒的截面通常为圆形,但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将圆形的硅棒切割成方形的硅棒以便使用。
现有技术中,切方机通常设有金刚线和四个切割辊,四个切割辊成“方形”排布。切割辊包括主辊和间隔设置于主辊上的两个切割盘片,金刚线缠绕在8个切割盘片上,呈“井”字形。各主辊的转动分别带动其上的切割盘片转动,进而带动金刚线运转,将圆形的硅棒切割成方形的硅棒。
现有技术中,主辊的安装定位对硅棒的加工质量影响很大,主辊的一端为安装定位面,另一端通常采用螺丝进行固定,主辊在转动过程中,主辊另一端的位置容易发生改变,使得金刚线的排布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切方机切割的合格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主辊在转动过程中,主辊另一端的位置容易发生改变,使得金刚线的排布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切方机切割的合格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包括:主辊、两个切割盘片和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
两个所述切割盘片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辊上,且间隔设置;
所述主辊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安装于切方机上,且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间隙配合,所述主辊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切方机上,且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主辊的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上用于限定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主辊的一端的位置;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
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定位块用于与所述切方机固定连接,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外壁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上,且与所述第一定位块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有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凹槽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定位块盖设于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上,且所述第二定位块靠近所述主辊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定位块靠近所述主辊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块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切方机的切割辊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
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以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
一个所述紧固件穿设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相对所述主辊的轴线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主辊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块包括第二定位面;
所述第一定位面包括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沿朝向所述主辊的方向弯曲,且与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面上;
所述第二定位面包括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沿朝向所述主辊的方向弯曲,且与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的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形面上设有所述第二限位结构;
所述第一弧形面上的第二限位结构沿所述第一弧形面的弯曲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弧形面上的第二限位结构沿所述第二弧形面的弯曲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定位块和第四定位块;
所述主辊的一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三定位块用于与所述切方机固定连接,所述主辊的一端的一部分外壁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块上,且与所述第三定位块间隙配合,所述第三定位块上设有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凹槽间隙配合;
所述第四定位块盖设于所述主辊的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上,且所述第四定位块靠近所述主辊的端面与所述第三定位块靠近所述主辊的端面贴合,所述第四定位块与所述第三定位块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主辊的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间隙配合。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方机,包括上述切方机的切割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方机的切割辊包括主辊、两个切割盘片和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两个切割盘片分别固定连接于主辊上,且间隔设置。主辊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组件用于安装于切方机上,且与第一定位组件间隙配合,主辊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定位组件用于安装于切方机上,且与第二定位组件间隙配合;第一定位组件上用于限制主辊的一端的位置,第二定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位置。可见,本实施例主辊的两端都可以进行限位,这样,主辊在转动过程中,主辊的位置不易发生改变,避免了金刚线排布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切方机切割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的爆炸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其中未示出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其中未示出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的第一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的第二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的第三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辊,11-第一凹槽,12-定位槽,2-切割盘片,3-第一定位组件,30-定位柱,31-第三定位块,310-第三定位面,311-第五平面,312-第三弧形面,313-第六平面,32-第四定位块,4-第二定位组件,40-第二限位结构,41-第一定位块,410-第一定位面,411-第一平面,412-第一弧形面,413-第二平面,414-第一安装孔,415-第一外表面,42-第二定位块,420-第二定位面,421-第三平面,422-第二弧形面,423-第四平面,424-第二安装孔,425-第二外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参照图1和图2,切方机的切割辊(下文简称切割辊)具体可以包括:主辊1、两个切割盘片2和第一定位组件3和第二定位组件4;两个切割盘片2间隔设置于主辊1上;主辊1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组件3安装于切方机上,且与第一定位组件3间隙配合,主辊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定位组件4安装于切方机上,且与第二定位组件4间隙配合;第一定位组件3用于限定主辊1的一端的位置,第二定位组件4用于限定主辊1的另一端的位置。可见,本实施例主辊1的两端都可以进行限位,这样,主辊1在转动过程中,主辊1的位置不易发生改变,避免了金刚线排布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切方机切割的合格率。
在实际应用中,切方机上一般包括四个切割辊和金刚线,四个切割辊的呈“方形”排布,金刚线缠绕在8个切割盘片2上,呈“井”字形。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切割辊与切方机的连接的方式相同。因此,本实施例只要以一个切割辊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切割盘片2分别套设于主辊1的外壁上,且间隔设置。两个切割盘片2与主辊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切割辊的强度较高,当然,切割盘片2也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于主辊1的外壁上。本实施例对于主辊1与切割盘片2的具体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切割盘片2分别靠近主辊1的两端设置,且两个切割盘片2对称设置,图1中可以看出,两个切割盘片2位于第一定位组件3与第二定位组件4之间。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主辊1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组件3用于安装于切方机的机架上,在实际中,主辊1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组件3进行限位,并与切方机的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主辊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定位组件4进行限位,并安装于机架上,其中,主辊1的一端与第一定位组件3间隙配合,主辊1的另一端与第二定位组件4间隙配合,这样,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可以带动主辊1转动,主辊1转动可以带动切割盘片2转动,以使金刚线活动,从而实现对硅棒进行切割。可见,本实施例主辊1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组件进行限位,这样,主辊1在转动过程中,主辊1的位置不易发生改变,避免了金刚线排布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切方机切割的合格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组件3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主辊1的一端的位置,第二定位组件4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40,第二限位结构40用于限制主辊1的另一端的位置。
具体而言,第一定位组件3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主辊1的一端的(轴向)位置,第二定位组件4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40,第二限位结构40用于限制主辊1的另一端的(轴向)位置。可见,本实施例主辊1的两端都可以进行限位,这样,主辊1在转动过程中,主辊1的(轴向)位置不易发生改变,避免了金刚线排布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切方机切割的合格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定位组件4包括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定位块42;参照图2至图4,主辊1的另一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第一凹槽11;第一定位块41用于与切方机固定连接,主辊1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外壁放置于第一定位块41上,且与第一定位块41间隙配合,第一定位块41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40,第二限位结构40嵌设于第一凹槽11内,且与第一凹槽11间隙配合;第二定位块42盖设于主辊1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上,且第二定位块42靠近主辊1的端面与第一定位块41靠近主辊1的端面贴合,第二定位块42与第一定位块41可拆卸连接,且与主辊1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间隙配合。
具体而言,如图2至图4所示,主辊1的另一端(图示的右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凹槽11,环形的凹槽指的是环绕主辊1的外壁一周的凹槽。示例性的,如图2至图4所示,主辊1的另一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环形的第一凹槽11,相邻的两个第一凹槽11间隔设置,对于相邻两个第一凹槽11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第二定位组件4包括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定位块42,第一定位块41与切方机上的机架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一定位块41可以与机架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第一定位块41的强度较高。当然,第一定位块41也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固定于机架上。本实施例对于定位块与机架的具体固定连接方式可以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在实际应用中,主辊1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外壁放置于第一定位块41上。第一定位块41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40,第二限位结构40嵌设于第一凹槽11内,且与第一凹槽11间隙配合,这样,当主辊1转动时,第二限位结构40不会干涉主辊1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第二限位结构40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与第一凹槽11的结构相适配。当有多个第一凹槽11时,第二限位结构40可以嵌设于多个第一凹槽11中的其中一个,从而限制主辊1的另一端的轴向位置,多个第一凹槽11可以为第一定位块41提供多个限位位置,灵活度高。
具体而言,在主辊1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外壁放置于第一定位块41上后,第二定位块42盖设于主辊1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上,第二定位块42靠近主辊1的端面与第一定位块41靠近主辊1的端面贴合,如图1所示,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定位块42形成一个中空圆柱。也即,第一定位块41可以为中空圆柱的一部分,第二定位块42可以为中空圆柱的另一部分,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如果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同,此时,第一定位块41为中空圆柱的一半,第二定位块42为中空圆柱的另一半,第一定位块41与第二定位块42呈对称结构;如果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不相同,此时,第一定位块41为中空圆柱的1/n,第二定位块42为中空圆柱的(1-1/n),n为大于2的正整数,例如,3、4和5等。
具体而言,第二定位块42与第一定位块41可拆卸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可拆卸连接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卡扣连接、铰链连接、螺栓连接和螺钉连接等,本实施例的第二定位块42与第一定位块41可以通过其中任意一种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对此可以不做限定。
具体而言,当主辊1转动时,为了使第二定位块42不会干涉主辊1的转动,第二定位块42与主辊1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间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方机的切割辊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紧固件穿设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定位块42,以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定位块42与第一定位块41。
具体而言,在主辊1的另一端的外壁的一部分放置于第一定位块41上,且第二定位块42盖设于主辊1的另一端的外壁的另一部分的情况下,可以将紧固件穿设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定位块42,以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定位块42与第一定位块41,从而对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定位块42进行紧固,进而确定主辊1的另一端的轴向位置,避免主辊1在转动过程中,主辊1另一端的位置发生改变。需要说明的是,紧固件的设置数目可以为1个、2个、3个或者其他数目,本实施例对于紧固件的具体设置数目可以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块4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414,第二定位块4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424;一个紧固件穿设一个第一安装孔414和一个第二安装孔424,以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定位块42与第一定位块41。
具体而言,第一定位块4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414,第二定位块4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424。如果仅有一个第一安装孔414和一个第二安装孔424,紧固件就穿设第一安装孔414和第二安装孔424,以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定位块42与第一定位块41,从而紧固第一定位块41与第二定位块42。如果有两个及其以上的第一安装孔414和两个及其以上的第二安装孔424,一个紧固件对应一个第一安装孔414和一个第二安装孔424,也即,第一安装孔414和第二安装孔424的设置数目均与紧固件的设置数目对应,各紧固件分别穿设对应的第一安装孔414和对应的第二安装孔424,以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定位块42与第一定位块41,从而紧固第一定位块41与第二定位块42。
第一安装孔414和第二安装孔424均可以为螺纹孔,紧固件可以采用螺钉、螺栓或螺丝,这样,紧固件上的螺纹可以分别与两个安装孔上的螺纹进行匹配,方便将紧固件安装于两个安装孔内,并且,安装时也比较省力。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紧固件采用螺栓,螺栓配有与其相匹配的螺母,当螺栓穿设第一安装孔414和第二安装孔424后,在通过螺母进行紧固。螺栓具体的安装方法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都知道的常规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定位块41与第二定位块42相对主辊1的轴线对称。
具体而言,第一定位块41与第二定位块42相对主辊1的轴线对称,也即,第一定位块41与第二定位块42的结构是对称的。这样设置,可以方便对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定位块42进行加工和匹配,从而节省人力成本。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在主辊1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外壁放置于第一定位块41上,且第二定位块42盖设于主辊1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上后,第二定位块42靠近主辊1的端面与第一定位块41靠近主辊1的端面贴合,此时,如图1所示,第一定位块41和第二定位块42形成一个中空圆柱。第一定位块41为中空圆柱的一半,第二定位块42为中空圆柱的另一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5,主辊1为圆柱体,第一定位块41包括第一定位面410,参照图6,第二定位块42包括第二定位面420;第一定位面410包括第一弧形面412,第一弧形面412沿朝向主辊1的方向弯曲,且与主辊1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外壁间隙配合,第二限位结构40设置于第一定位面410上;第二定位面420包括第二弧形面422,第二弧形面422沿朝向主辊1的方向弯曲,且与主辊1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的间隙配合。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第一定位块41包括第一定位面410,第一定位面410包括第一弧形面412,第一弧形面412沿朝向主辊1的方向弯曲,以与主辊1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外壁的形状相匹配,并且第一弧形面412与主辊1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外壁间隙配合,以使主辊1的另一端可相对第一弧形面412转动。第二限位结构40设置于第二定位组件4中的第一定位块41的第一定位面410上,以与主辊1的另一端的外壁上的第一凹槽11间隙配合。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第二定位块42包括第二定位面420,第二定位面420包括第二弧形面422,第二弧形面422沿朝向主辊1的方向弯曲,以与主辊1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的形状相适配,并且第而弧形面422与主辊1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的间隙配合,以使主辊1的另一端可相对第二弧形面422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弧形面422上设有所述第二限位结构40;第一弧形面41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0沿第一弧形面412的弯曲方向设置;第二弧形面42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0沿第二弧形面422的弯曲方向设置。
具体而言,第二弧形面422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40,这样,在第二弧形面42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0也嵌设于主辊1的另一端的外壁上的第一凹槽11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第一定位块41的定位精度,还可以使主辊1转动的更加顺畅。
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弧形面41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0沿第一弧形面412的弯曲方向设置,也即,第一弧形面41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0沿第一弧形面412的周向方向设置,并且,第一弧形面41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0的一端与第一平面411平齐,另一端与第二平面413平齐。同样地,如图6所示,第二弧形面42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0沿第二弧形面422的弯曲方向设置,也即,第二弧形面42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0沿第二弧形面422的周向方向设置,并且,第二弧形面42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0的一端与第三平面421平齐,另一端与第四平面423平齐。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主辊1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外壁放置于第一定位块41上,且第二定位块42盖设于主辊1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上后,第一平面411与第三平面421贴合,第二平面413与第四平面423贴合。此时,第一弧形面41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0和第二弧形面422上的第二限位结构40可以形成一个环形的凸起结构,该环形的凸起结构嵌设于环形的第一凹槽11内,且与环形的第一凹槽11间隙配合,不仅可以确保主辊1的另一端的外壁可以沿圆周方向的一周转动,还可以以避免干涉主辊1的转动。
在本使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定位面410还包括第一平面411和第二平面413,第一弧形面412连接第一平面411与第二平面413,第一平面411与第二平面413平齐,第一弧形面412相对第一平面411凹陷;如图6所示,第二定位面420还包括第三平面421和第四平面423,第二弧形面422连接第三平面421与第四平面423,第三平面421与第四平面423平齐,第二弧形面422相对第三平面421凹陷;第一平面411与第三平面421贴合,第二平面413与第四平面423贴合。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对于第一定位块41,第一定位面410还包括第一平面411和第二平面413,第一弧形面412设置于第一平面411与第二平面413之间,第一弧形面412的一端与第一平面4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平面413连接。其中,第一平面411与第二平面413平齐,并且,第一平面411和第二平面413均与主辊1的轴线平行。图示中,第一弧形面412相对第一平面411凹陷。
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定位块41还包括第一外表面415,图示的第一外表面415为圆弧形,第一外表面415与第一弧形面412相背,且,第一外表面415的一端与第一平面411远离第二平面413的一端连接,第一外表面415的另一端与第二平面413远离第一平面411的一端连接。对于第一外表面415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U”型,倒“U”型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及连接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第一底面,且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第一底面垂直,第一侧面远离第一底面的一端与与第一平面411远离第二平面413的一端连接,第二侧面远离第一底面的一端与第二平面413远离第一平面411的一端连接,其第一外表面415还可以为“V”型等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于第一外表面415的形状可以不做限定。
如图6所示,对于第二定位块42,第二定位面420还包括第三平面421和第四平面423,第二弧形面422设置于第三平面421与第四平面423之间,第二弧形面422的一端与第三平面421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平面423连接。其中,第三平面421与第四平面423平齐,并且,第三平面421和第四平面423均与主辊1的轴线平行。图示中,第二弧形面422相对第三平面421凹陷。
如图2和图6所示,第二定位块42还包括第二外表面425,图示的第二外表面425为圆弧形,第二外表面425与第二弧形面422相背,且,第二外表面425的一端与第三平面421远离第四平面423的一端连接,第一外表面415的另一端与第四平面423远离第三平面421的一端连接。对于第一外表面415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倒“U”型,倒“U”型包括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三侧面,以及连接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的第一顶面,且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分别与第一顶面垂直,第三侧面远离第一顶面的一端与与第三平面421远离第四平面423的一端连接,第四侧面远离第一顶面的一端与第四平面423远离第三平面421的一端连接,其第二外表面425还可以为倒“V”型等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于第二外表面425的形状可以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示出的第一定位块41与第二定位块42是对称结构,也即第一定位块41与第二定位块42的结构相同,仅是放置的角度不同而已,如果将第二定位块42旋转180°,也就图示第一定位块41的放置角度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限位结构40(也即凸起结构)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梯形、矩形、三角形和弧形中的任一种,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于第二限位结构40的具体截面形状可以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凹槽的截面形状与第二限位结构40的截面形状相适配,也即,凹槽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梯形、矩形、三角形和弧形中的任一种,如图第二限位结构40的截面形状为哪一种(例如梯形),凹槽的截面形状也为哪一种(例如梯形)。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2和图4,在实际应用中,主辊1的一端与第一定位组件3之间的配合通常为在先技术。主辊1的一端的部分侧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定位槽12,定位槽12从主辊1的一端向其另一端的方向延伸。第一定位组件3包括第三定位块31和第四定位块32,第三定位块31固定于切方机的机架上,第四定位块32与第三定位块31相匹配,且可拆卸连接。参照图7,第三定位块31包括第三定位面310,第三定位面3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平面311、第三弧形面312和第六平面313,第五平面311与第六平面313平齐,并且,第五平面311和第六平面313均与主辊1的轴线平行。图示中,第三弧形面312相对第三平面421凹陷。第三弧形面312靠近主辊1的表面上设有为定位柱30,定位柱30嵌设于多个定位槽12中的其中一个内,这样,就可以对主辊1的一端的(轴向)位置进行限位。并且,为了使主辊1可以转动,定位柱30与定位槽12间隙配合。第四定位块32与第三定位块31为对称结构,除了第四定位块32上没有设置定位柱30外,其他结构均相同,因此,第四定位柱的结构可以参考上述第三定位块31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具与主辊1的一端的配合也可以为其他配合方式,例如,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的结构相同,主辊1的一端与主辊1的另一端的结构也相同。具体而言,第一定位组件3包括第三定位块31和第四定位块32,主辊1的一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第二凹槽,第三定位块31与切方机的机架固定连接,主辊1的一端的一部分外壁放置于第三定位块31上,且与第三定位块31间隙配合,第三定位块31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嵌设于第二凹槽内,且与第二凹槽间隙配合,第四定位块32盖设于主辊1的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上,且第四定位块32靠近主辊1的端面与第三定位块31靠近主辊1的端面贴合,第四定位块32与第三定位块31可拆卸连接,且与主辊1的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间隙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定位块31的结构与第一定位块41的结构相同,第四定位块32的结构与第二定位块42的结构相同,第二凹槽的结构与第一凹槽11的结构相同,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40相同。对于第三定位块31的具体结构以及第三定位块31与主辊1的一端的配合关系,可以参考对于第一定位块41的具体结构以及第一定位块41与主辊1的另一端的配合关系,此处不再赘述。同样地,对于第四定位块32的具体结构以及第四定位块32与主辊1的一端的配合关系,可以参考对于第二定位块42的具体结构以及第二定位块42与主辊1的另一端的配合关系,此处不再赘述。同样地,对于第一限位结构的位置关系可以参考第二限位结构40的位置关系,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一凹槽11的配合关系第二限位结构40与第二凹槽的配合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方机的切割辊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切方机的切割辊包括主辊、两个切割盘片和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两个切割盘片分别固定连接于主辊上,且间隔设置。主辊的一端通过第一定位组件用于安装于切方机上,且与第一定位组件间隙配合,主辊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定位组件用于安装于切方机上,且与第二定位组件间隙配合;第一定位组件用于限定主辊的一端的位置,第二定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位置。可见,本实施例主辊的两端都可以进行限位,这样,主辊在转动过程中,主辊的位置不易发生改变,避免了金刚线排布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切方机切割的合格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中,还提供了了一种切方机,切方机可以包括上述切方辊。
具体而言,切方辊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已在上文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切方机具有的优势与切割辊具有的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辊、切割盘片、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
两个所述切割盘片间隔设置于所述主辊上;
所述主辊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安装于切方机上,且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间隙配合,所述主辊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切方机上,且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间隙配合;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主辊的一端的位置,所述第二定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方机的切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上设有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主辊的一端的位置;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上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方机的切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
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定位块用于与所述切方机固定连接,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外壁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上,且与所述第一定位块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有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凹槽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定位块盖设于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上,且所述第二定位块靠近所述主辊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定位块靠近所述主辊的端面贴合,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块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方机的切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方机的切割辊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
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以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方机的切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定位块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
一个所述紧固件穿设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和一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以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与所述第一定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方机的切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相对所述主辊的轴线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切方机的切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辊为圆柱体,所述第一定位块包括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块包括第二定位面;
所述第一定位面包括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沿朝向所述主辊的方向弯曲,且与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面上;
所述第二定位面包括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弧形面沿朝向所述主辊的方向弯曲,且与所述主辊的另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的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方机的切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面上设有所述第二限位结构;
所述第一弧形面上的第二限位结构沿所述第一弧形面的弯曲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弧形面上的第二限位结构沿所述第二弧形面的弯曲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方机的切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定位块和第四定位块;
所述主辊的一端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环形的第二凹槽;
所述第三定位块用于与所述切方机固定连接,所述主辊的一端的一部分外壁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块上,且与所述第三定位块间隙配合,所述第三定位块上设有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二凹槽间隙配合;
所述第四定位块盖设于所述主辊的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上,且所述第四定位块靠近所述主辊的端面与所述第三定位块靠近所述主辊的端面贴合,所述第四定位块与所述第三定位块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主辊的一端的另一部分外壁间隙配合。
10.一种切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切方机的切割辊。
CN202122280735.2U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及切方机 Active CN216682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0735.2U CN216682813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及切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0735.2U CN216682813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及切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2813U true CN216682813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2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80735.2U Active CN216682813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及切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2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87450A (en) Synchronous motor rotor
CN216682813U (zh) 一种切方机的切割辊及切方机
CN215317145U (zh) 一种天线罩生产用固定夹具
CN216530762U (zh) 一种轴向磁通电机转子的硅钢盘
CN214445694U (zh) 易碎环状产品的定位组件
CN210807008U (zh) 一种马达换向器与铁芯装配的定位装置
EP0343279B1 (en) Internal peripheral edge type blade holding device
JPS6040991Y2 (ja) 回転ヘツドドラムの取付装置
CN215147070U (zh) 一种螺栓加工固定装置
CN216541268U (zh) 一种可旋转角度的电极基座
JPS635278Y2 (zh)
CN211171087U (zh) 一种大圆机马座与大盘的定位系统
CN220179273U (zh) 一种风机轮毂加工用的装夹机构
CN205148887U (zh) 一种管件的加工工具
CN211680995U (zh) 一种旋变壳体出线孔加工装置
CN2280982Y (zh) 卡式录音机座的绞盘装置
CN220806391U (zh) 柴油机飞轮工装夹具
CN218040948U (zh) 一种交流外转子电机及其绝缘定子铁芯装置
CN212351863U (zh) 航空发动机轴承的支撑座夹持工具
JPS6029331Y2 (ja) 回転機の逆回転防止装置
CN216177292U (zh) 一种倒角机构
CN214816604U (zh) 一种多角度零件加工工装
CN216229025U (zh) 一种机械设计用辅助夹具
CN206600366U (zh) 一种轴座
CN218272627U (zh) 一种电池测试装置以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