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8268U -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8268U
CN216678268U CN202122894725.8U CN202122894725U CN216678268U CN 216678268 U CN216678268 U CN 216678268U CN 202122894725 U CN202122894725 U CN 202122894725U CN 216678268 U CN216678268 U CN 216678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exchange
induction
exchange resin
main bod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947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元
龙津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 Edel Na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 Edel Na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 Edel Na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 Edel Nan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947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82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8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8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Ion Exchan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注入口,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箱,所述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收集箱的上方设置有限料装置,所述限料装置包括活动部件、活动轴和限料组件;所述活动部件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活动部件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活动轴。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当树脂净化箱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饱和时,基于感应管中的水流急速下降,通过弹性支撑连杆与支撑弹簧压缩的弹力推动感应管向上移动,同时促使感应件与感应片相接触,进而发出电信号传输至电脑程序中,有效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对树脂净化箱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材料进行更换调整,进而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树脂净化循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离子交换技术在提取重金属方面有了广泛的应用,离子交换是借助于固体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与稀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以达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目的。
目前,在离子交换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废水,且由于废水中存在较多的金属离子不利于循环使用,故需要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处理排放的废水,传统的净化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树脂在对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吸附的过程中,基于树脂吸附金属离子数量不断地增加,树脂的吸附效率也有所降低,吸附能力也随之下降,进而降低了树脂对废水的净化效率和净化能力;其二:由于树脂中吸附了较多的金属离子,进而容易造成设备的堵塞,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对树脂材料定时更换,且由于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掌控对树脂材料的更换时间,不知何时更换,从而造成设备对废水净化效果差的效果;故存在不足,不能满足其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注入口,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箱,所述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收集箱的上方设置有限料装置,所述限料装置包括活动部件、活动轴和限料组件;所述活动部件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活动部件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活动轴,所述活动部件的外侧安装有限料组件,利用水流产生的压力与限料装置中的限料组件相接触,从而使得活动部件带动活动轴在固定轴承上转动,利用限料组件带动废水有序进入;所述收集箱的底部设置有分散装置,所述分散装置的下侧设置有树脂净化箱。
进一步的,所述限料组件包括固定座、缓冲垫和限料缓冲板;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料缓冲板。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轴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设置在主体的内壁中,所述活动轴的外侧安装有铁套和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活动部件和铁套的中间处,所述防水层的外侧与主体的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源,所述主体的内壁中且位于铁套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铁,所述驱动电源与电磁铁之间设置连接有传输电线,通过驱动电源将电能利用传输电线传输至电磁铁中,通电后的电磁铁产生强大的磁性,基于磁性的磁力使得电磁铁将铁套牢牢吸住,从而有效的将活动轴固定住。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装置包括主流管、连接件、分流管和分散头;所述主流管的上端与收集箱的底部相固定连接,所述主流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侧安装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下侧设置有分散头,利用分流管与分散头实现对废水的分流,进而使得废水在进入树脂净化箱时保证其均匀地进入到其中,避免了其从一个区域不断进入,通过该设置保证了废水进水分布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内部且位于树脂净化箱的正下方设置有循环感应装置,所述循环感应装置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感应管,所述感应管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连接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净化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右端通过连接软管与感应管相固定连接,所述感应管的右端通过连接软管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轴端穿过主体的内壁与外界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中设置有弹性支撑连杆,所述弹性支撑连杆的上端与感应管相连接,所述感应管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安装有感应件,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内腔,且感应件设置在固定块的内腔中,所述固定块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感应片;其中,所述感应件与感应片通过电性连接,通过感应件与感应片相接触,进而发出电信号传输至电脑程序中,有效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对树脂净化箱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材料进行更换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前侧设置有门体,通过设置门体便于对装置的检修。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当树脂净化箱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饱和时,由于树脂净化箱中的离子交换树脂中存在大量的金属离子,进而使得树脂净化箱中较为堵塞,基于感应管中的水流急速下降,通过弹性支撑连杆与支撑弹簧压缩的弹力推动感应管向上移动,同时促使感应件与感应片相接触,进而发出电信号传输至电脑程序中,有效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对树脂净化箱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材料进行更换调整,进而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2、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当树脂净化箱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未吸附饱和时,净化后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循环感应装置中,此时水流正常通过感应管中,感应管保持平稳,最后再通过排水管向外排出,进而使得向外排出的水可循环使用,且该装置可持续循环使用,降低水资源的使用成本。
3、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通过驱动电源将电能利用传输电线传输至电磁铁中,通电后的电磁铁产生强大的磁性,基于磁性的磁力使得电磁铁将铁套牢牢吸住,从而有效的将活动轴固定住,此时利用限料装置中的限料组件对废水的进入量进行限制,避免其不断的进入造成设备的负荷负担,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4、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通过收集箱底部的主流管传递至分流管中,利用分流管与分散头实现对废水的分流,进而使得废水在进入树脂净化箱时保证其均匀地进入到其中,避免了其从一个区域不断进入,通过该设置保证了废水进水分布均匀,有效提升了树脂净化箱中的离子交换树脂与废水的接触面积,增加其吸附效率和充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限料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体与限料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分散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7中C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D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注入口;3、收集箱;4、限料装置;41、活动部件;42、活动轴;43、限料组件;431、固定座;432、缓冲垫;433、限料缓冲板;5、固定轴承;6、铁套;7、驱动电源;71、电磁铁;72、传输电线;8、防水层;9、分散装置;91、主流管;92、连接件;93、分流管;94、分散头;10、树脂净化箱;11、循环感应装置;12、固定块;13、支撑弹簧;14、感应管;141、连接软管;15、进水管;16、排水管;17、弹性支撑连杆;18、固定杆;19、感应件;20、感应片;21、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且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9,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注入口2,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箱3,主体1的内部且位于收集箱3的上方设置有限料装置4,限料装置4包括活动部件41、活动轴42和限料组件43;活动部件41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活动部件41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活动轴42,活动部件41的外侧安装有限料组件43,利用水流产生的压力与限料装置4中的限料组件43相接触,从而使得活动部件41带动活动轴42在固定轴承5上转动,利用限料组件43带动废水有序进入;收集箱3的底部设置有分散装置9,分散装置9的下侧设置有树脂净化箱10。
进一步的,限料组件43包括固定座431、缓冲垫432和限料缓冲板433;固定座43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垫432,缓冲垫43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料缓冲板433。
进一步的,活动轴42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固定轴承5,固定轴承5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中,活动轴42的外侧安装有铁套6和防水层8,防水层8设置在活动部件41和铁套6的中间处,防水层8的外侧与主体1的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的,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源7,主体1的内壁中且位于铁套6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铁71,驱动电源7与电磁铁71之间设置连接有传输电线72,通过驱动电源7将电能利用传输电线72传输至电磁铁71中,通电后的电磁铁71产生强大的磁性,基于磁性的磁力使得电磁铁71将铁套6牢牢吸住,从而有效的将活动轴42固定住,此时利用限料装置4中的限料组件43对废水的进入量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分散装置9包括主流管91、连接件92、分流管93和分散头94;主流管91的上端与收集箱3的底部相固定连接,主流管9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92,连接件92的外侧安装有分流管93,分流管93的下侧设置有分散头94,利用分流管93与分散头94实现对废水的分流,进而使得废水在进入树脂净化箱10时保证其均匀地进入到其中,避免了其从一个区域不断进入,通过该设置保证了废水进水分布均匀,有效提升了树脂净化箱10中的离子交换树脂与废水的接触面积,增加其吸附效率和充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
进一步的,主体1的内部且位于树脂净化箱10的正下方设置有循环感应装置11,循环感应装置1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弹簧13,支撑弹簧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感应管14,感应管14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连接软管141。
进一步的,树脂净化箱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5,进水管15的右端通过连接软管141与感应管14相固定连接,感应管14的右端通过连接软管141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6,排水管16的轴端穿过主体1的内壁与外界相通。
进一步的,固定块12中设置有弹性支撑连杆17,弹性支撑连杆17的上端与感应管14相连接,感应管14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的下端安装有感应件19,固定块12的内部设置有内腔,且感应件19设置在固定块12的内腔中,固定块12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感应片20;其中,感应件19与感应片20通过电性连接,通过感应件19与感应片20相接触,进而发出电信号传输至电脑程序中,有效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对树脂净化箱10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材料进行更换调整,进而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主体1的前侧设置有门体21,通过设置门体21便于对装置的检修。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该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目前,在离子交换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废水,且由于废水中存在较多的金属离子不利于循环使用,故需要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来处理排放的废水,通过将带有金属离子的废水沿主体1上方的注入口2倒入,利用水流产生的压力与限料装置4中的限料组件43相接触,从而使得活动部件41带动活动轴42在固定轴承5上转动,利用限料组件43带动废水有序进入,同时进入收集箱3中,再通过收集箱3底部的主流管91传递至分流管93中,利用分流管93与分散头94实现对废水的分流,进而使得废水在进入树脂净化箱10时保证其均匀地进入到其中,避免了其从一个区域不断进入,通过该设置保证了废水进水分布均匀,有效提升了树脂净化箱10中的离子交换树脂与废水的接触面积,增加其吸附效率和充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
此外,当树脂净化箱10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未吸附饱和时,净化后的水通过进水管15进入循环感应装置11中,此时水流正常通过感应管14中,感应管14保持平稳,最后再通过排水管16向外排出,进而使得向外排出的水可循环使用,且该装置可持续循环使用,降低水资源的使用成本;且当树脂净化箱10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饱和时,由于树脂净化箱10中的离子交换树脂中存在大量的金属离子,进而使得树脂净化箱10中较为堵塞,此时通过进水管15进入感应管14中的水流也随之减少,且当进水管15中的水流所剩无几时,基于感应管14中的水流急速下降,通过弹性支撑连杆17与支撑弹簧13压缩的弹力推动感应管14向上移动,且感应管1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利用固定杆18带动感应件19向上同步移动,从而促使感应件19与感应片20相接触,进而发出电信号传输至电脑程序中,有效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对树脂净化箱10中的离子交换树脂材料进行更换调整,进而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与此同时,发出的电信号同时传输至驱动电源7中,此时驱动电源7将电能利用传输电线72传输至电磁铁71中,通电后的电磁铁71产生强大的磁性,基于磁性的磁力使得电磁铁71将铁套6牢牢吸住,从而有效的将活动轴42固定住,此时利用限料装置4中的限料组件43对废水的进入量进行限制,避免其不断的进入造成设备的负荷负担,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注入口(2),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箱(3),所述主体(1)的内部且位于收集箱(3)的上方设置有限料装置(4),所述限料装置(4)包括活动部件(41)、活动轴(42)和限料组件(43);
所述活动部件(41)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活动部件(41)的中心处活动安装有活动轴(42),所述活动部件(41)的外侧安装有限料组件(43);
所述收集箱(3)的底部设置有分散装置(9),所述分散装置(9)的下侧设置有树脂净化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料组件(43)包括固定座(431)、缓冲垫(432)和限料缓冲板(433);
所述固定座(43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垫(432),所述缓冲垫(43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料缓冲板(4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42)的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固定轴承(5),所述固定轴承(5)设置在主体(1)的内壁中,所述活动轴(42)的外侧安装有铁套(6)和防水层(8),所述防水层(8)设置在活动部件(41)和铁套(6)的中间处,所述防水层(8)的外侧与主体(1)的内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源(7),所述主体(1)的内壁中且位于铁套(6)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铁(71),所述驱动电源(7)与电磁铁(71)之间设置连接有传输电线(7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装置(9)包括主流管(91)、连接件(92)、分流管(93)和分散头(94);
所述主流管(91)的上端与收集箱(3)的底部相固定连接,所述主流管(9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92),所述连接件(92)的外侧安装有分流管(93),所述分流管(93)的下侧设置有分散头(9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且位于树脂净化箱(10)的正下方设置有循环感应装置(11),所述循环感应装置(1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弹簧(13),所述支撑弹簧(1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感应管(14),所述感应管(14)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连接软管(1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净化箱(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的右端通过连接软管(141)与感应管(14)相固定连接,所述感应管(14)的右端通过连接软管(141)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6),所述排水管(16)的轴端穿过主体(1)的内壁与外界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2)中设置有弹性支撑连杆(17),所述弹性支撑连杆(17)的上端与感应管(14)相连接,所述感应管(14)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下端安装有感应件(19),所述固定块(12)的内部设置有内腔,且感应件(19)设置在固定块(12)的内腔中,所述固定块(12)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感应片(20);
其中,所述感应件(19)与感应片(20)通过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前侧设置有门体(21)。
CN202122894725.8U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 Active CN216678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4725.8U CN21667826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94725.8U CN21667826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8268U true CN216678268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3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94725.8U Active CN216678268U (zh) 2021-11-24 2021-11-24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82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0300A (zh) * 2022-09-16 2022-12-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 一种离子交换器均匀进水分配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0300A (zh) * 2022-09-16 2022-12-2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九江分部 一种离子交换器均匀进水分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78268U (zh)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循环再生装置
CN210438575U (zh) 一种微生物填料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925614Y (zh) 立环脉动可调高梯度磁场永磁磁选机
CN113772775A (zh) 一种水资源循环利用装置
CN102198426A (zh) 一种电除尘器气流分布板多重组合装置
CN207156880U (zh) 一种电动车的前部减震装置
CN106334365A (zh) 一种水能制氢用水体初步过滤除杂装置
CN216162659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5g通讯基站用光伏支架
CN206107483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定位装置
CN214683065U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低排低污染清洗装置
CN212579587U (zh) 一种整体式磁性汽车罩衣
CN204897595U (zh) 一种软化水处理装置
CN206907815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安装机构
CN212246343U (zh) 一种基于导电纤维布电极的水处理装置
CN207719062U (zh) 一种用于开关的断电自动复位装置
CN210503707U (zh) 一种用于环保再生型彩色dty丝的废丝收集装置
CN210711097U (zh) 一种用于分散污废水深度处理的成套过滤设备
CN207165637U (zh) 车用主板电池固定装置
CN219896176U (zh) 一种具有刹车节能功能的电动轮椅控制器
CN211339061U (zh) 一种加热节能环保的净水机设备
CN217516817U (zh) 一种多功能净化生态漂浮湿地
CN213527754U (zh) 高效斜板沉淀器
CN207835290U (zh) 一种便携式防雾霾电子口罩用充电装置
CN211946391U (zh) 一种电解水生成装置
CN218046783U (zh) 一种节能型污水处理用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