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3067U - 一种手机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73067U CN216673067U CN202122779484.2U CN202122779484U CN216673067U CN 216673067 U CN216673067 U CN 216673067U CN 202122779484 U CN202122779484 U CN 202122779484U CN 216673067 U CN216673067 U CN 2166730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shell
- mobile phone
- transmission structure
- mov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位于壳体上的且可相对于壳体上下移动的移动件;以及两个夹持臂;移动件包括有暴露于壳体外的承载部,以及与夹持臂配合的结合部;手机支架还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移动板;夹持臂包括有本体,以及结合固定于本体端部的夹持部;本体的远离夹持部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固定于所述移动板上;该本体与移动件的结合部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结构连接;当承载部受作用力向下移动时,移动件可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两个夹持臂同步向下转动,且可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移动板向上运动,使得两个夹持臂向上运动。该手机支架能够适配折叠屏等大尺寸屏幕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兼容性强且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机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以及手机GPS导航和语音控制等功能的完善及普及,智能手机在汽车内使用的频率也大大提升。同时因手机带有的便捷性、信息实时性等特点,人们在驾驶汽车时,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导航。由于汽车内没有设置专门的放置手机的位置,大多数手机需要通过手机支架将其固定在汽车内。手机支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愈加频繁的工具,样式多种多样,方便驾驶员通过手机查看信息。
但是,随着折叠屏手机开始流行及普及,市面上的常规车载支架已经无法适配折叠屏等大尺寸屏幕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对不同尺寸类型的电子产品兼容性比较差,因此,市场上对能兼容更大尺寸手机的车载支架的需求开始逐渐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支架,该手机支架能够兼容折叠屏手机等多种尺寸类型的电子产品,兼容性强,且操作简单仅通过单手即可完成手机固定,大大减小了驾驶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支架,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
位于所述壳体上的且可相对于壳体上下移动的移动件;以及
两个夹持臂;
两个夹持臂位于所述壳体两相对侧部,且呈对称设置;
所述移动件包括有暴露于壳体外的承载部,以及与所述夹持臂配合的结合部;
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被配置为可相对于壳体上下运动;
所述夹持臂包括有本体,以及结合固定于本体端部的夹持部;所述本体的远离夹持部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固定于所述移动板上;且该本体与所述移动件的结合部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结构连接;
两个夹持臂的夹持部与承载部所围合形成的空间形成夹持腔,该夹持腔用以对产品进行固定;
所述结合部与移动板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对应配合;
所述移动件被配置为当承载部受作用力向下移动时,移动件可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两个夹持臂同步向下转动,且可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移动板向上运动,使得两个夹持臂同步向上运动。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本体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结合部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结合部通过导向柱配置于导向槽上;所述导向槽与导向柱形成第一传动结构。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移动板呈U型,所述移动板的两相对侧部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一条齿;所述结合部上形成有第一缺槽,所述第一缺槽的两相对侧壁上形成有第二条齿;所述壳体内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第一条齿和第二条齿啮合,所述第一条齿、第二条齿以及齿轮形成第二传动结构。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位于壳体内的弹性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固定件;所述结合部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条形槽;
所述固定件位于条形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条形槽内壁抵接固定,另一端与固定件抵接固定。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壳体内包括有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硅胶块,所述硅胶块被配置为可与第一缺槽的底壁抵接。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夹持部的表面与承载部的表面均包括有凹面。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夹持部包括与本体结合固定的夹持柱以及套设于夹持柱上的硅胶套;
所述承载部包括与结合部结合固定的承载柱以及套设于承载柱上的硅胶套;所述夹持柱的表面与承载柱的表面均包括有平面。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有线簧;所述线簧的一端与本体结合固定,另一端与结合部结合固定。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位于壳体的背离产品的一侧,所述紧固件与壳体结合固定;
所述紧固件上包括有由紧固件的背离壳体的表面由向内凹陷形成的球形槽腔。
此外,优选地方案是,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有位于容纳腔内并由壳体的靠近产品的一侧壁面暴露出的磁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夹持臂与承载部之间的配合,实现将产品夹持固定在夹持腔内,而且夹持腔的大小可随产品的尺寸进行调整,从而适配不同尺寸的产品,兼容性更强,另外只需将产品放置在承载部上通过产品自身的重量下压承载部,从而使两个夹持臂旋转并向内并拢实现对产品的夹持固定,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件和移动板的配合,利用移动件的移动使得两个夹持臂在转动的同时也可以随移动板上下运动,从而扩大手机支架的夹持腔可夹持产品的尺寸范围,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支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解决现有的手机支架无法适配折叠屏等大尺寸屏幕的手机,兼容性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支架,结合图1至图6所示,具体地所述手机支架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10;
位于所述壳体10上的且可相对于壳体10上下移动的移动件30;以及两个夹持臂20;两个夹持臂20位于所述壳体10两相对侧部,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移动件30包括有暴露于壳体10外的承载部31,以及与所述夹持臂20配合的结合部32;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位于壳体10内的移动板40,所述移动板40被配置为可相对于壳体10上下运动;所述夹持臂20包括有本体21,以及结合固定于本体21端部的夹持部22;所述本体21的远离夹持部22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固定于在所述移动板40上;且该本体21与所述移动件30的结合部32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结构连接;两个夹持臂20的夹持部22与承载部31所围合形成的空间形成夹持腔,该夹持腔用以对产品进行固定;所述结合部32与移动板40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对应配合;所述移动件30被配置为当承载部31受作用力向下移动时,移动件30可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两个夹持臂20同步向下转动,且可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移动板40向上运动,使得两个夹持臂20同步向上运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夹持臂20与承载部31之间的配合,实现将产品夹持固定在夹持腔内,而且夹持腔的大小可随产品的尺寸进行调整,从而适配不同尺寸的产品,既可以夹持正常尺寸的手机也可以夹持尺寸较大的折叠屏手机,兼容性更强,另外只需将产品放置在承载部31上通过产品自身的重量下压承载部31,从而使两个夹持臂20旋转并向内并拢实现对产品的夹持固定,操作简单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件30和移动板40的配合,利用移动件30的移动使得两个夹持臂20在转动的同时也可以随移动板40上下运动,从而扩大手机支架的夹持腔可夹持产品的尺寸范围,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当移动件30下移时,两个夹持臂20向下转动,同时移动板40上移,两个夹持臂20上移;当移动件30上移时,两个夹持臂20向上转动,同时移动板40下移,两个夹持臂20下移。另外,在壳体10的两侧包括有供两夹持臂20由壳体10容纳腔内伸出并能够为两夹持臂20的移动提供位移空间的条形缺口,在壳体10的下侧包括有供移动件30由容纳腔内延伸出的开口。
关于夹持臂20本体21与移动件30之间的配合方式,所述本体21上形成有导向槽23;所述结合部32上设置有导向柱33;所述结合部32通过导向柱33配置于导向槽23上;所述导向槽23与导向柱33形成第一传动结构,通过该第一传动结构实现移动件30与夹持臂20之间的配合。
关于移动件30与移动板40之间的配合方式,所述移动板40呈U型,所述移动板40的两相对侧部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一条齿41;所述结合部32上形成有第一缺槽,所述第一缺槽的两相对侧壁上形成有第二条齿34;所述壳体10内包括有对称设置在移动板40两侧的两个齿轮11,所述齿轮11分别与第一条齿41和第二条齿34啮合,所述第一条齿41、第二条齿34以及齿轮11形成第二传动结构,具体的,当移动件30下移,通过第二条齿34带动两个齿轮11转动进而两个齿轮11通过第一条齿41带动移动板40上移;同理当移动件30上移,通过第二条齿34带动两个齿轮11转动进而两个齿轮11通过第一条齿41带动移动板40下移,通过移动板40能够增加夹持臂20的运动行程,通过该第二传动结构实现移动件30与移动板40之间的配合。
为了有效减小弹性件回弹时的碰撞噪音,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内包括有固定于壳体10内壁上的硅胶块14,所述硅胶块14被配置为可与第一缺槽的底壁抵接,避免移动件30与壳体10内其他部件发生碰撞产生噪音。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所示,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位于壳体10内的弹性件12;所述壳体10内设有固定于壳体10内壁上的固定件13;所述结合部32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条形槽35;所述固定件13位于条形槽35内,所述弹性件12位于条形槽35内,所述弹性件12的一端与条形槽35内壁抵接固定,另一端与固定件13抵接固定。所述固定件13包括一柱体以及用以与条形槽35抵接的硅胶垫,该硅胶垫能够起到缓冲回弹冲击的作用,有效减小碰撞噪音;具体的所述移动件30为弹簧,当手机放到承载部31上时,弹簧被压缩,当手机从承载部31拿走后,弹簧回弹,使得移动件30上移,两夹持臂20向上旋转张开,其优势在于,能够在从本手机支架上拿出手机后,帮助移动件30快速复位,便于用户下次直接使用。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部22的表面与承载部31的表面均包括有凹面,进一步地,参照图示结构,夹持部22以及承载部31均为两端直径较大中间直径较小的柱体,通过直径的渐变形成该凹面,凹面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辅助夹持臂20以及承载部31对产品进行限位并固定,防止产品受外力产生位移而从手机支架的两夹持臂20之间脱落,提升本手机支架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件30包括有两个承载部31,在两个承载部31之间包括能够方便手机连接数据线或耳机线的间隔距离,给使用带来方便。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所示,所述夹持部22包括与本体21结合固定的夹持柱24以及套设于夹持柱24上的硅胶套;所述承载部31包括与结合部32结合固定的承载柱以及套设于承载柱上的硅胶套18;硅胶套18能够对手机起到保护和固定的作用,而且防滑效果好,使位于夹持腔内的产品夹持更牢固,也能有效防止手机因硬性接触而表面受损影响美观。而且硅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张力、柔韧性、优良的绝缘性、化学性质稳定、环保安全等特性,当其在与手机抵接固定时,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柱24的表面与承载柱的表面均包括有平面,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起到定位硅胶套18的作用,避免其发生转动影响使用。
为了提高两夹持臂20在展开后的稳定性,减弱空载状态下支架异响,参照图5所示,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有线簧15;所述线簧15的一端与本体21结合固定,另一端与结合部32结合固定。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线簧15包括有两个,该线簧15的一端与本体21的与移动板40的连接处结合固定,另一端与结合部32的两侧壁部中同侧的一个结合固定。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3与图6所示,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有紧固件16;所述紧固件16位于壳体10的背离产品的一侧,所述紧固件16与壳体10结合固定;所述紧固件16上包括有由紧固件16的背离壳体10的表面由向内凹陷形成的球形槽腔。球形槽腔可以适配不同款式的车载固定座、固定夹等,从而扩大该手机支架的应用范围。具体的,当该紧固件16与固定夹配合使得手机支架能够应用于车载场景下作为车载支架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大力捏按固定夹将本手机支架夹持到出风口位置即可简单方便,而且能够稳定固定手机,在车辆振动时也不会掉落,增加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进一步地,关于固定夹与紧固件16的配合方式,该固定夹的靠近紧固件16的一侧形成有球形凸起,将所述球形凸起固定于所述球形槽腔内,可以用来调节支架的角度,且在球形槽腔内铺设有硅胶垫,能够增加球形凸与球形槽腔之间的摩擦力。
参照图5所示,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有位于容纳腔内并由壳体10的靠近产品的一侧壁面暴露出的磁铁17,该磁铁17能够结合部分手机的霍尔感应器,在将手机固定在支架上后,能够自动唤醒手机的导航功能,无需手动点击屏幕,更加便于车载场景下的使用。
另外,在所述壳体10的靠近产品的一侧设置有面盖,该面盖能够遮挡壳体10上的螺丝孔和磁铁17位置,保证手机支架的外观美观简洁。
在一具体地实施过程中,将手机放到本手机支架的承载部31上,在手机重力的作用下,推动承载部31下行,同时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的配合,使两侧边的夹持臂20向下旋转作靠拢夹紧手机的动作并同时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将手机稳定固定在夹持腔内;而向上拿起手机时,由于无手机重力作用于承载部31上,在弹簧的回弹作用下,向上推动移动件30上行,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以及第二传动结构的配合,带动两侧夹持臂20向上旋转作分开动作并同时向下移动,手机支架处于展开状态,上述操作单手即可完成,简单快捷,该手机支架既可以稳定夹持尺寸较小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也可以夹持尺寸较大的电子产品例如折叠屏手机、平板电脑等,兼容性更强。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容纳腔的壳体;
位于所述壳体上的且可相对于壳体上下移动的移动件;以及
两个夹持臂;
两个夹持臂位于所述壳体两相对侧部,且呈对称设置;
所述移动件包括有暴露于壳体外的承载部,以及与所述夹持臂配合的结合部;
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位于壳体内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被配置为可相对于壳体上下运动;
所述夹持臂包括有本体,以及结合固定于本体端部的夹持部;所述本体的远离夹持部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固定于所述移动板上;且该本体与所述移动件的结合部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结构连接;
两个夹持臂的夹持部与承载部所围合形成的空间形成夹持腔,该夹持腔用以对产品进行固定;
所述结合部与移动板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对应配合;
所述移动件被配置为当承载部受作用力向下移动时,移动件可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两个夹持臂同步向下转动,且可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移动板向上运动,使得两个夹持臂同步向上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形成有导向槽;所述结合部上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结合部通过导向柱配置于导向槽上;所述导向槽与导向柱形成第一传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呈U型,所述移动板的两相对侧部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一条齿;所述结合部上形成有第一缺槽,所述第一缺槽的两相对侧壁上形成有第二条齿;所述壳体内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个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第一条齿和第二条齿啮合,所述第一条齿、第二条齿以及齿轮形成第二传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位于壳体内的弹性件;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固定件;所述结合部上形成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条形槽;
所述固定件位于条形槽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条形槽内壁抵接固定,另一端与固定件抵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包括有固定于壳体内壁上的硅胶块,所述硅胶块被配置为可与第一缺槽的底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表面与承载部的表面均包括有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与本体结合固定的夹持柱以及套设于夹持柱上的硅胶套;
所述承载部包括与结合部结合固定的承载柱以及套设于承载柱上的硅胶套;所述夹持柱的表面与承载柱的表面均包括有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有线簧;所述线簧的一端与本体结合固定,另一端与结合部结合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位于壳体的背离产品的一侧,所述紧固件与壳体结合固定;
所述紧固件上包括有由紧固件的背离壳体的表面由向内凹陷形成的球形槽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支架还包括有位于容纳腔内并由壳体的靠近产品的一侧壁面暴露出的磁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79484.2U CN216673067U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一种手机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79484.2U CN216673067U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一种手机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73067U true CN216673067U (zh) | 2022-06-03 |
Family
ID=81790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79484.2U Active CN216673067U (zh) | 2021-11-12 | 2021-11-12 | 一种手机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73067U (zh) |
-
2021
- 2021-11-12 CN CN202122779484.2U patent/CN2166730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120913U (zh) | 一种折叠屏手机保护壳 | |
EP2209289A1 (en) | Universal holder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1617588U (zh) |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 |
CN216673067U (zh) | 一种手机支架 | |
CN215682350U (zh) | 可折叠式移动终端支架 | |
CN210867816U (zh) | 一种角度易调节的车载手机支架 | |
CN212158625U (zh) | 一种具有手机支架的车载导航仪 | |
CN209218166U (zh) | 移动终端支架 | |
CN210609301U (zh) |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的车载手机支架 | |
CN210724928U (zh) | 一种收纳式重力手机支架 | |
CN217508823U (zh) | 一种手机支架 | |
KR200484140Y1 (ko) | 휴대단말기 거치대 | |
CN215871514U (zh) | 一种手机支架 | |
KR20070060191A (ko) | 차량용 홀더 수납형 휴대폰 거치장치 | |
CN215581265U (zh) | 一种手机支架 | |
CN210093278U (zh) | 一种车载重力手机支架 | |
CN211684909U (zh) | 移动终端支架 | |
CN216904973U (zh) | 折叠支架 | |
CN210337790U (zh) |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车载支架 | |
CN215436266U (zh) | 一种手机支架 | |
CN219834199U (zh) | 三轴传动式手机支架 | |
CN211127880U (zh) | 移动终端支架 | |
CN220108038U (zh) | 一种弹夹手机支架 | |
CN211995429U (zh) | 一种手机支架 | |
CN215072518U (zh) | 多连杆隐藏式手机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