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2663U - 一种不间断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间断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2663U
CN216672663U CN202122859577.6U CN202122859577U CN216672663U CN 216672663 U CN216672663 U CN 216672663U CN 202122859577 U CN202122859577 U CN 202122859577U CN 216672663 U CN216672663 U CN 216672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module
output
power supply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595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招铭斌
林国荣
黎鉴
董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aiqife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aiqi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aiqife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aiqife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595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26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2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2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不间断电源,包括:蓄电池单元;变压器,其原边具有多个变压连接端,多个变压连接端对应的绕组线圈的数量皆不相同;稳压模块,具有第一市电输入端以及多个控制连接端,稳压模块内置有多个选择单元,用于调整控制连接端与变压连接端的连接状态;逆变模块,具有第一交流输出端、第一电池输入端以及多个选择输入端,第一交流输出端与变压器的副边连接,多个选择输入端用于输出多个电压值;控制模块,分别与变压器、多个选择单元、多个选择输入端连接;供电模块,与蓄电池单元以及市电连接,供电模块用于稳压后给稳压模块、逆变模块、控制模块供电。本实用新型可提供多种电压等级选择并稳压输出,适用于AC220V和AC110V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不间断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间断电源。
背景技术
UPS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部分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源。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UPS就是一台交流式电稳压器,同时它还向机内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事故停电)时,UPS立即将电池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切换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应220V交流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UPS设备通常对电压过高或电压过低都能提供保护。
而目前世界各国民用电压系统电压大体分为两种,一种交流100V~120V系统,另一种为交流220V~240V系统;因此电器设备也有此两种电压系统的产品,有些国家和地区同时存在着两种电压系统,因此存在一种不间断电源不能同时满足两种电压系统输入电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间断电源,所述不间断电源解决了只能基于一种电压系统提供稳定电压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电源,包括:
蓄电池单元;
变压器,其原边具有多个变压连接端,多个所述变压连接端对应的绕组线圈的数量皆不相同;
稳压模块,具有第一市电输入端以及多个控制连接端,所述第一市电输入端用于接入市电,多个所述控制连接端分别与多个所述变压连接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稳压模块内置有多个选择单元,多个所述选择单元用于调整多个所述控制连接端与多个所述变压连接端的连接状态;
逆变模块,具有第一交流输出端、第一电池输入端以及多个选择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的副边连接,所述第一电池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单元连接,多个所述选择输入端共同用于调整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电压;所述逆变模块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所述第一交流输出端输出;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变压器、多个所述选择单元、多个所述选择输入端连接;
供电模块,与所述蓄电池单元以及市电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稳压后给所述稳压模块、所述逆变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电源,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变压器具有多个变压连接端,提供了多种输出电压选择。稳压模块设置有多个控制连接端以及多个选择单元,对应的,每一个选择单元对应控制每一个控制连接端与变压器每一个变压连接端的连接状态,可以在市电正常时通过选择单元控制稳压模块的控制连接端与变压器的变压连接端的通断,从而选择所需并保证所选电压稳定输出,逆变模块用于在市电异常时,将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稳压输出,逆变模块配合稳压模块的多个选择单元,可以对应输出多个电压值,保证了电源的不间断供应,供电模块给各个模块提供工作电压,控制模块用于给各工作电路传输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电源相较于现有的不间断电源系统解决了只能基于一种电压系统提供稳定电压的问题,可提供多种电压等级选择并稳压输出,适用于AC220V系统和AC110V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开机电路,所述开机电路具有第二电池输入端、第三电池输入端、第二市电输入端、工作电压输出端、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第二开关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市电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市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输入端、所述第三电池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蓄电池单元连接,所述工作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并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具有工作电压输入端、基准电压输出端,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给所述控制模块提供基准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
三极管,其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稳压二极管,其正极接地,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集成稳压器,其输入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基准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市电检测电路,所述市电检测电路具有第三市电输入端、第四市电输入端、电压反馈端端、第一基准电压接收端,所述第三市电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市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市电输入端与第四市电输入端共同用于接入市电,所述电压反馈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接收端与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市电检测电路用于采集所述市电的电压数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输出电流检测电路,所述输出电流检测电路具有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第一反馈信号输出端、第二基准电压接收端;所述稳压模块具有第二交流输出端;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稳压模块的所述第二交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市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基准电压接收端与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馈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输出电流检测电路用于采集并放大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输入的电压数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逆变反馈电路,所述逆变反馈电路具有第三交流输入端、第三基准电压接收端、第二反馈信号输出端;所述稳压模块具有第三交流输出端;所述第三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稳压模块的所述第三交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基准电压接收端与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馈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逆变反馈电路用于采集逆变电压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显示电路,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显示电路用于显示直流电数值、交流电数值以及挡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输出电压选择电路,所述输出电压选择电路具有电压选择端、第四基准电压接收端,所述电压选择端用于调整输出电压,所述第四基准电压接收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的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选择电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输出电压选择电路用于调整电压输出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压器的原边设置有多个分接头,多个所述分接头与多个所述选择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稳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逆变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市电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电流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逆变反馈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出电压选择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电源的系统框图。
附图标记:
变压器110、
稳压模块120、
逆变模块130、第一上桥臂131、第二上桥臂132、第一下桥臂133、第二下桥臂134、第一场效应管135、第二场效应管136、第三场效应管137、第四场效应管138、
控制模块140、
开机电路151、供电电路152、
市电检测电路210、
输出电流检测电路220、
逆变反馈电路230、
显示电路240、
输出电压选择电路2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至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电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电源,包括:蓄电池单元、变压器110、稳压模块120、逆变模块130、控制模块140、供电模块。
蓄电池单元;
变压器110,其原边具有多个变压连接端,多个变压连接端对应的绕组线圈的数量皆不相同;
稳压模块120,具有第一市电输入端以及多个控制连接端,第一市电输入端用于接入市电,多个控制连接端分别与多个变压连接端一一对应设置,稳压模块 120内置有多个选择单元,多个选择单元用于调整多个控制连接端与多个变压连接端的连接状态;
逆变模块130,具有第一交流输出端、第一电池输入端以及多个选择输入端,第一交流输出端与变压器110的副边连接,第一电池输入端与蓄电池单元连接,多个选择输入端共同用于调整逆变模块130的输出电压;逆变模块130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第一交流输出端输出;
控制模块140,分别与变压器110、多个选择单元、多个选择输入端连接;
供电模块,与蓄电池单元以及市电连接,供电模块用于稳压后给稳压模块120、逆变模块130、控制模块140供电。
参考图1至图6,稳压模块120的第一市电输入端为LIN-L端,逆变模块130 的第三交流输出端为BLK、RED端。供电模块与蓄电池单元以及市电连接,将输入电压稳压后提供至整个系统各个模块,市电正常时,稳压模块120通过第一市电输入端LIN-L端接入市电,然后通过稳压模块120内置的多个选择单元与变压器的原边相连,本实施例中变压器110设置有五种电压输出值,对应的设有五个变压连接端,稳压模块120对应变压器110的变压连接端一共设有五个控制连接端和五个选择单元,五个选择单元分别为RL1、RL2、RL3、RL5、RL6,选择单元 RL1控制市电的输入,选择单元RL2,选择单元RL3,选择单元RL5根据相应的逻辑与变压器110的变压连接端相连接以实现市电的稳压或者逆变输出,选择单元RL6控制市电或逆变的输出,稳压模块120可以通过五个选择单元选择实现市电电压的稳压输出;逆变模块130连接蓄电池单元,当市电异常时,逆变模块 130将蓄电池单元的直流电逆变转换成交流电通过第三交流端BLK、RED端输出,逆变模块130配合稳压模块120的多个选择单元,可以调整逆变模块130的输出电压,整个过程由控制模块140传输与接收电压信号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电源,变压器110具有多个变压连接端,提供了多种输出电压选择。稳压模块120设置有多个控制连接端以及多个选择单元,对应的,每一个选择单元对应控制每一个控制连接端与变压器110每一个变压连接端的连接状态,可以在市电正常时通过选择单元控制稳压模块120的控制连接端与变压器110的变压连接端的通断,从而选择所需并保证所选电压稳定输出,逆变模块130用于在市电异常时,将蓄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稳压输出,逆变模块130还设有多个选择输入端,可以对应输出多个电压值,保证了电源的不间断供应,供电模块给控制模块140提供工作电压,控制模块140用于给各工作电路传输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间断电源相较于现有的不间断电源系统解决了只能基于一种电压系统提供稳定电压的问题,可提供多种电压等级选择并稳压输出,适用于AC220V系统和AC110V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0的核心处理器可以采用单片机、 DSP或ARM,具体的,本实施例采用的是华大HC32F030F8芯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蓄电池单元中通常包括多个蓄电池、和对应设置的多个蓄电池分路开关,蓄电池通过蓄电池分路开关直接连接到各个电路分别进行配电。
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供电模块包括开机电路151,开机电路151具有第二电池输入端、第三电池输入端、第二市电输入端、工作电压输出端、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第二开关信号输出端,第二市电输入端与第一市电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第二开关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块140 连接,第二电池输入端、第三电池输入端分别与蓄电池单元连接,工作电压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40连接并用于给控制模块140供电。开机电路151的第二市电输入端与第一市电输入端LIN-L端连接通入市电,开机电路还设有一个SW开关,该SW开关一端与电源BAT+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CPU-10端口向控制模块140传输电压信号,开机电路151还设有第二开关信号输出端CPU-15,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CPU-10和第二开关信号输出端CPU-15共同控制控制模块 140工作电压的通断,开机电路151还设有工作电压输出端VDD端与其他电路模块连接。
参考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供电模块还包括供电电路152,供电电路152具有工作电压输入端、基准电压输出端,工作电压输入端与开机电路151的工作电压输出端连接,基准电压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40连接,供电模块用于通过基准电压输出端给控制模块140提供基准电压。供电电路152的工作电压输入端与开机电路151的工作电压输出端VDD连接通入工作电压,供电电路 152设有一个三端集成稳压器,该稳压器型号为78L05,其固定电压为5V,工作电压从工作电压输入端通过,然后流经集成稳压器,稳定至5V后用于给控制模块140提供稳定工作电压,供电电路152的基准电压输出端为VREF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供电电路152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三极管、稳压二极管、集成稳压器。
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其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
三极管,其集电极与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基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稳压二极管,其正极接地,负极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集成稳压器,其输入端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输出端用于输出基准电压。
参考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不间断电源还包括市电检测电路210,市电检测电路210具有第三市电输入端、第四市电输入端、电压反馈端、第一基准电压接收端,第三市电输入端与第一市电输入端连接,第三市电输入端与第四市电输入端共同用于接入市电,电压反馈端与控制模块140连接,第一基准电压接收端与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市电检测电路210用于采集市电的电压数据。市电检测电路210的第三市电输入端为LIN-L端,第四市电输入端为 AC INPUT N端,电压反馈端为CPU-13端,市电检测电路210通过第一基准电压接收端接收工作电压,市电检测电路210通过接线端子CN1与市电连接,市电检测电路210通过电阻衰减电流,采集市电的电压数据后通过电压反馈端CPU-13 接口端输入至控制模块140。
参考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不间断电源还包括输出电流检测电路220,输出电流检测电路220具有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第一反馈信号输出端、第二基准电压接收端;稳压模块120具有第二交流输出端;第一交流输入端与稳压模块120的第二交流输出端连接,第二交流输入端与第四市电输入端连接,第二基准电压接收端与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反馈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40连接,输出电流检测电路220用于采集并放大第一交流输入端输入的电压数据。稳压模块120的第二交流输出端为ACOUT N端,输出电流检测电路220的第一交流输入端为AC OUT N端,第二交流输入端为ACINPUT N 端,第一反馈信号输出端为CPU-8端,输出电流检测电路220并联在稳压模块 120的第二交流输出端AC OUT N端口与市电检测电路210的第四市电输入端AC INPUT N端口之间,输出电流检测电路220采集并放大第一交流输入端输入的电压数据,并通过第一反馈信号输出端CPU-8端口向控制模块140传输信号。
参考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不间断电源还包括逆变反馈电路230,逆变反馈电路230具有第三交流输入端、第三基准电压接收端、第二反馈信号输出端;稳压模块120具有第三交流输出端;第三交流输入端与稳压模块120的第三交流输出端连接,第三基准电压接收端与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二反馈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140连接,逆变反馈电路230用于采集逆变电压信号反馈至控制模块140。稳压模块120的第三交流输出端为AC OUT L端,逆变反馈电路的第三交流输入端为AC OUT L端,第二反馈信号输出端为CPU-7端,第三基准电压接收端为VREF端,逆变反馈电路230的第三交流输入端AC OUTL端与稳压模块120的第三交流输出端AC OUT L端口连接,并通过第二反馈信号输出端CPU-7端向控制模块140反馈逆变电压信号。
参考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不间断电源还包括显示电路240,与控制模块140连接,显示电路240用于显示直流电数值、交流电数值以及挡位。显示电路240通过接线端子CN5外接显示部件,显示电路240中设有一个SW开关,用于控制显示部件和机器工作,CN5上的AC+端与控制模块140 的CPU-22端口连接,CH+端与控制模块140的CPU-11端口连接,DC+端与控制模块140的CPU-18端口连接。
参考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不间断电源还包括输出电压选择电路250,具有一个电压选择端、第四基准电压接收端,电压选择端用于调整输出电压,第四基准电压接收端与供电电路152的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输出电压选择电路250与控制模块140连接,输出电压选择电路250用于调整电压输出值。输出电压选择电路250通过第二基准电压接收端与供电电路152的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接收基准电压VREF,并与控制模块的CPU-3端口连接,另外电压选择端为常闭的电压输出开关端口,开关端口闭合时,输出120V系统电压,开关端口断开时,输出220V系统电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变压器110的原边设置有多个分接头,多个分接头与逆变模块130的多个选择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变压器110的原边具有五个变压连接端,五个变压连接端对应五组不同的绕组线圈数量,五组不同的绕组线圈数量对应位置设置有五个分接头,分别对应五种电压输出等级包括108V、 120V、136V、225V和250V五种电压等级,该五种电压输出等级通过稳压模块 120中的五个选择单元控制选择以实现市电的稳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逆变模块130包括四个桥臂、四个场效应管。四个桥臂,分别为第一上桥臂131、第二上桥臂132、第一下桥臂133及第二下桥臂134,第一上桥臂131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下桥臂133包括第三连接端和接地端;四个场效应管,分别为第一场效应管135、第二场效应管 136、第三场效应管137、第四场效应管138,第三场效应管137的栅极与第一连接端连接,第三场效应管137的源极与第二连接端连接;第四场效应管138的栅极与第三连接端连接;第三场效应管137的源极与第四场效应管138的漏极共同连接于变压器110的副边;第二上桥臂132、第二下桥臂134、第一场效应管135、第二场效应管136对称的设置于副边另一侧。逆变模块130通过第一电池输入端与蓄电池单元连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通过控制模块140控制不同的场效应管导通进行逆变,并配合稳压模块120从而输出不同的电压值以适应系统需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电池单元;
变压器(110),其原边具有多个变压连接端,多个所述变压连接端对应的绕组线圈的数量皆不相同;
稳压模块(120),具有第一市电输入端以及多个控制连接端,所述第一市电输入端用于接入市电,多个所述控制连接端分别与
多个所述变压连接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稳压模块(120)内置有多个选择单元,多个所述选择单元用于调整多个所述控制连接端与多个所述变压连接端的连接状态;
逆变模块(130),具有第一交流输出端、第一电池输入端以及多个选择输入端,所述第一交流输出端与所述变压器(110)的副边连接,所述第一电池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单元连接,多个所述选择输入端共同用于调整所述逆变模块(130)的输出电压;所述逆变模块(130)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所述第一交流输出端输出;
控制模块(140),分别与所述变压器(110)、多个所述选择单元、多个所述选择输入端连接;
供电模块,与所述蓄电池单元以及市电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稳压后给所述稳压模块(120)、所述逆变模块(130)、所述控制模块(140)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开机电路(151),所述开机电路(151)具有第二电池输入端、第三电池输入端、第二市电输入端、工作电压输出端、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第二开关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市电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市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140)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输入端、所述第三电池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蓄电池单元连接,所述工作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140)连接并用于给所述控制模块(140)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供电电路(152),所述供电电路(152)具有工作电压输入端、基准电压输出端,所述工作电压输入端与所述工作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140)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给所述控制模块(140)提供基准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152)包括:
第一电阻;
第二电阻,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
三极管,其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
稳压二极管,其正极接地,负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集成稳压器,其输入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基准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市电检测电路(210),所述市电检测电路(210)具有第三市电输入端、第四市电输入端、电压反馈端、第一基准电压接收端,所述第三市电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市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市电输入端与第四市电输入端共同用于接入市电,所述电压反馈端与所述控制模块(140)连接,所述第一基准电压接收端与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市电检测电路(210)用于采集所述市电的电压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电流检测电路(220),所述输出电流检测电路(220)具有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第一反馈信号输出端、第二基准电压接收端;所述稳压模块(120)具有第二交流输出端;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稳压模块(120)的所述第二交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第四市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基准电压接收端与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反馈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140)连接,所述输出电流检测电路(220)用于采集并放大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输入的电压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逆变反馈电路(230),所述逆变反馈电路(230)具有第三交流输入端、第三基准电压接收端、第二反馈信号输出端;所述稳压模块(120)具有第三交流输出端;所述第三交流输入端与所述稳压模块(120)的所述第三交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基准电压接收端与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反馈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140)连接,所述逆变反馈电路(230)用于采集逆变电压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模块(1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电路(240),与控制模块(140)连接,所述显示电路(240)用于显示直流电数值、交流电数值以及挡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电压选择电路(250),所述输出电压选择电路(250)具有电压选择端、第四基准电压接收端,所述电压选择端用于调整输出电压,所述第四基准电压接收端与所述供电电路(152)的所述基准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输出电压选择电路(250)与所述控制模块(140)连接,所述输出电压选择电路(250)用于调整电压输出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间断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110)的原边设置有多个分接头,多个所述分接头与多个所述选择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
CN202122859577.6U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不间断电源 Active CN216672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9577.6U CN216672663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不间断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9577.6U CN216672663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不间断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2663U true CN216672663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84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59577.6U Active CN216672663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不间断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26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9356C (zh) 独立电源系统
US9000612B2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JP5903622B2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充放電用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EP2393153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WO2008040225A1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US20060099463A1 (en) 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 converter for a fuel cell system
US20220021234A1 (en) Smart switching panel for secondary power supply
KR20140115501A (ko) 배터리 가온 기능을 갖는 전원 변환 장치
WO2022236545A1 (zh) 一种电池系统及控制方法
KR20240058910A (ko) 리튬 파워 배터리의 포메이션 및 용량 그레이딩을 위한 직렬 검출 시스템
JP2014030108A (ja) 電力制御装置、蓄電池、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CN216672663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
CN209982165U (zh) 一种电池组可切换的不间断稳压电源电路
KR20220025414A (ko) 배터리 장치 및 배터리 팩 선택 방법
US7230353B2 (en) Charging circuit i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
CN116316761A (zh) 一种储能柜和储能系统
CN114899936A (zh) 一种配电电路、控制配电电路供电的方法和供电系统
KR101785662B1 (ko) 백업전원 기능을 포함한 배터리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용 배터리 보호 회로장치
WO2022217721A1 (zh) 智慧电池
CN111106667B (zh) 一种供电装置和供电系统
CN117595465B (zh) 一种电池组的主动均衡电路及其保护系统
JPH08130839A (ja) バッテリ駆動可能電子機器の供給電源自動切換装置
CN212992033U (zh) 一种基于多箱电池组的储能电源设备
CN210183090U (zh) 不间断供电电路及不间断供电装置
CN220754413U (zh) 一种交流供电电路及逆变器辅助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