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9152U - 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9152U
CN216669152U CN202123383998.2U CN202123383998U CN216669152U CN 216669152 U CN216669152 U CN 216669152U CN 202123383998 U CN202123383998 U CN 202123383998U CN 216669152 U CN216669152 U CN 216669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ring
butt joint
magnetic ring
joint 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839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剑锋
聂卉娟
李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hongyou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you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you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you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839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9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9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9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包括固定机构和检测机构,通过设置了固定机构在第一固定套内部,设置固定丝和限位套,有利于提高对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的固定限位效果,通过设置了连接机构在第一固定套内部,设置第一磁环和防火芯,有利于提高安装固定效果和防火效果,设置第一密封层和限位杆,有利于提高对燃气管等部件的固定限位效果,通过设置了检测机构在第一磁环右侧,设置第二密封层和隔磁层,有利于提高气密效果和磁力隔绝效果,设置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气体检测器,有利于提高对燃气泄露的高精度检测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安装结构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
背景技术
燃气是气体燃料的总称,它能燃烧而放出热量,供城市居民和工业企业使用;燃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煤制气等;燃气在使用时为了使用的便捷性和更换效率等问题,大多采用软管式的连接导管方式,该方式的对空间等需求较小,广泛应用与家庭中的燃气灶等设备。
现有装置的安装部件较为复杂,且容易受空间等因素影响导致安装工作较难开展;现有装置的防护层数大多只有单层,同时现有装置缺少对连接口处的防泄漏部件,从而导致现有装置的安全防护效果较差;现有装置大多采用材料互相挤压时的轴向抓力进行固定,该方式的连接并不牢固,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该装置包括燃气管、第一固定套、固定耳板、第二固定套、固定机构、对接软管和连接机构,所述燃气管外侧设有第一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顶部与固定耳板焊接,所述固定耳板右侧板底部与第二固定套顶部焊接,所述第二固定套内部设有对接软管,所述连接机构设于第一固定套内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磁环、防火芯、第二磁环、检测机构、安装环槽、第一密封层、限位杆、限位滑板、固定套杆和受压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套内壁右侧与第一磁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磁环内环壁与防火芯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套内壁左侧与第二磁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磁环右侧和第二磁环左侧凹槽空间设有检测机构,所述第一磁环左侧和第二磁环右侧均设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环槽内槽壁与第一密封层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层内槽壁分别与燃气管右侧和对接软管左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层和燃气管以及对接软管的顶部通孔均与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外侧与限位滑板内环壁焊接,所述限位滑板与固定套杆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杆内内顶部与受压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受压弹簧底部与限位滑板顶部弹性连接,所述固定机构设于第一固定套内部。
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气密仓、第二密封层、隔磁层、压力传感器、感应薄片和第二气体检测器,所述第一磁环右侧和第二磁环左侧凹槽空间设为气密仓,所述气密仓内槽顶部与第二密封层固定连接,所述气密仓内槽底部与隔磁层螺栓连接,所述隔磁层内部与压力传感器螺栓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顶部感应头与感应薄片底部螺栓连接,所述感应薄片与隔磁层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感应薄片顶部与第二密封层相接触,所述隔磁层内侧凹槽与第二气体检测器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气密仓、第二密封层、隔磁层、压力传感器、感应薄片和第二气体检测器,所述第一磁环右侧和第二磁环左侧凹槽空间设为气密仓,所述气密仓内槽顶部与第二密封层固定连接,所述气密仓内槽底部与隔磁层螺栓连接,所述隔磁层内部与压力传感器螺栓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顶部感应头与感应薄片底部螺栓连接,所述感应薄片与隔磁层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感应薄片顶部与第二密封层相接触,所述隔磁层内侧凹槽与第二气体检测器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固定丝、限位套、密封环、第一气体检测器、电池槽和警报组件,所述第一固定套左侧和第二固定套右侧均与固定环螺栓连接,所述固定环内侧螺孔与固定丝螺纹连接,所述固定丝底部与限位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内环壁分别与燃气管和对接软管外侧滑动滑动连接,所述燃气管和对接软管内侧壁均与密封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内环壁分别与燃气管和对接软管外侧滑动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环后侧与第一气体检测器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套前侧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槽右侧设有警报组件,所述第一气体检测器、压力传感器、感应薄片和第二气体检测器和警报组件均与电池槽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顶部的防火芯厚度为5厘米,且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和限位滑板的移动形程长度与安装环槽槽宽相同,且限位杆与燃气管和对接软管呈垂直关系。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内侧共设有四组固定丝和限位套,且限位套内环壁设有摩擦垫层。
优选的,所述密封环内环壁分别与燃气管和对接软管外侧滑动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环后侧与第一气体检测器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套前侧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槽右侧设有警报组件。
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板材质为金属铝。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层材质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通过设置了固定机构在第一固定套内部,设置固定丝和限位套,有利于提高对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的固定限位效果,设置密封环和第一气体检测器,提高对燃气空间的密封效果和监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通过设置了连接机构在第一固定套内部,设置第一磁环和防火芯,有利于提高安装固定效果和防火效果,设置第一密封层和限位杆,有利于提高对燃气管等部件的固定限位效果,设置限位滑板和受压弹簧,有利于提高对限位杆的调节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通过设置了检测机构在第一磁环右侧,设置第二密封层和隔磁层,有利于提高气密效果和磁力隔绝效果,设置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气体检测器,有利于提高对燃气泄露的高精度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和第一固定套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燃气管-1、第一固定套-2、固定耳板-3、第二固定套-4、固定机构-5、对接软管-6、连接机构-7、固定环-51、固定丝-52、限位套-53、密封环-54、第一气体检测器-55、电池槽-56、警报组件-57、第一磁环-71、防火芯-72、第二磁环-73、检测机构-74、安装环槽-75、第一密封层-76、限位杆-77、限位滑板-78、固定套杆-79、受压弹簧-710、气密仓-741、第二密封层-742、隔磁层-743、压力传感器-744、感应薄片-745、第二气体检测器-74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包括燃气管1、第一固定套2、固定耳板3、第二固定套4、固定机构5、对接软管6和连接机构7,燃气管1外侧设有第一固定套2,第一固定套2顶部与固定耳板3焊接,固定耳板3右侧板底部与第二固定套4顶部焊接,第二固定套4内部设有对接软管6。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连接机构7设于第一固定套2内部,提高连接固定效果,连接机构7包括第一磁环71、防火芯72、第二磁环73、检测机构74、安装环槽75、第一密封层76、限位杆77、限位滑板78、固定套杆79和受压弹簧710,第一固定套2内壁右侧与第一磁环71螺栓连接,提高第一磁环71的固定效果,第一磁环71内环壁与防火芯72螺栓连接,提高防火芯72的固定效果,第二固定套4内壁左侧与第二磁环73螺栓连接,提高第二磁环73的固定效果,第一磁环71右侧和第二磁环73左侧凹槽空间设有检测机构74,提高检测效果,第一磁环71左侧和第二磁环73右侧均设有安装环槽75,提高安装环槽75的限位效果,安装环槽75内槽壁与第一密封层76固定连接,提高第一密封层76的固定效果,第一密封层76内槽壁分别与燃气管1右侧和对接软管6左侧滑动连接,提高第一密封层76的密封效果,第一密封层76和燃气管1以及对接软管6的顶部通孔均与限位杆77滑动连接,提高限位杆77的限位效果,限位杆77外侧与限位滑板78内环壁焊接,提高限位滑板78的位移效果,限位滑板78与固定套杆79内壁滑动连接,提高限位滑板78的位移效果,固定套杆79内顶部与受压弹簧710弹性连接,提高固定套杆79的限位效果,受压弹簧710底部与限位滑板78顶部弹性连接,提高受压弹簧710的限位效果,固定机构5设于第一固定套2内部,提高固定效果,检测机构74包括气密仓741、第二密封层742、隔磁层743、压力传感器744、感应薄片745和第二气体检测器746,第一磁环71右侧和第二磁环73左侧凹槽空间设为气密仓741,提高气密仓741的气密效果,气密仓741内槽顶部与第二密封层742固定连接,提高第二密封层742的密封效果,气密仓741内槽底部与隔磁层743螺栓连接,提高隔磁层743的固定效果,隔磁层743内部与压力传感器744螺栓连接,提高压力传感器744的固定效果,压力传感器744顶部感应头与感应薄片745底部螺栓连接,提高压力传感器744的感应效果,感应薄片745与隔磁层743内壁滑动连接,提高感应薄片745的滑动效果,感应薄片745顶部与第二密封层742相接触,提高感应薄片745的密封效果,隔磁层743内侧凹槽与第二气体检测器746螺栓连接,提高第二气体检测器746的固定效果,第一磁环71和第二磁环73顶部的防火芯72厚度为5厘米,且第一磁环71和第二磁环73呈对称分布,提高第一磁环71和第二磁环73的固定效果,限位杆77和限位滑板78的移动形程长度与安装环槽75槽宽相同,且限位杆77与燃气管1和对接软管6呈垂直关系,提高限位杆77和限位滑板78的限位的调节效果。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环51、固定丝52、限位套53、密封环54、第一气体检测器55、电池槽56和警报组件57,第一固定套2左侧和第二固定套4右侧均与固定环51螺栓连接,提高固定环51的固定效果,固定环51内侧螺孔与固定丝52螺纹连接,提高固定丝52的固定效果,固定丝52底部与限位套53顶部固定连接,提高固定丝52的带动效果,限位套53内环壁分别与燃气管1和对接软管6外侧滑动滑动连接,提高限位套53的固定效果,燃气管1和对接软管6内侧壁均与密封环54固定连接,提高密封环54的固定效果,密封环54内环壁分别与燃气管1和对接软管6外侧滑动滑动连接,提高密封环54的密封效果,密封环54后侧与第一气体检测器55螺栓连接,提高第一气体检测器55的固定效果,第二固定套4前侧设有电池槽56,提高电池槽56的固定效果,电池槽56内槽右侧设有警报组件57,提高警报组件57的固定效果,压力传感器744、感应薄片745和第二气体检测器746、第一气体检测器55和警报组件57均与电池槽56电连接,固定环51内侧共设有四组固定丝52和限位套53,且限位套53内环壁设有摩擦垫层,提高固定丝52和限位套53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设备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将装置与外部电源相连接,即可为本设备提供工作所需的电源;
第二,在进行安装的同时,工作人员先将燃气管1放置进入第一固定套2内侧,同时通过拨动限位杆77向上进行移动,从而使限位杆77带动限位滑板78向上挤压受压弹簧710,然后确保燃气管1右侧能进入第一磁环71内侧的安装环槽75内部,并转动第一固定套2和第一磁环71,从而使限位杆77能先通过安装环槽75和第一密封层76的通孔后再进入燃气管1顶部右侧的通孔,从而使限位杆77能对燃气管1等部件进行限位固定动作,然后在第一磁环71内环壁安装防火芯72;
第三,在燃气管1和第一磁环71的固定动作完成后,通过转动固定丝52进入固定环51内侧,从而使固定丝52能带动限位套53向内侧移动并对燃气管1进行夹紧动作,从而使燃气管1和第一固定套2之间进行固定,再然后通过同样的步骤将第二固定套4和对接软管7进行安装动作,此时将压力传感器744和感应薄片745以及第二气体检测器746安装在气密仓741内侧,然后通过固定耳板3对第一固定套2和第二固定套4进行固定动作,从而第一磁环71和第二磁环73能对压力传感器744等部件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固定耳板3对第一固定套2和第二固定套4进行固定动作,同时通过第一磁环71和第二磁环73的磁性吸附动作,有利于提高对接口处的固定效果;
第四,在通入燃气的时候,通过第一密封层76和第二密封层742对燃气管1和对接软管6接口处进行密封,当燃气在气密仓741内侧出现泄露现象时,通过感应薄片745受到气压推动从而使压力传感器744进行传感动作,从而使压力传感器744同步控制第一气体检测器55和第二气体检测器746从休眠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第一气体检测器55检测第一固定套2和第二固定套4内部的燃气溶度,第二气体检测器746检测气密仓741内部的燃气溶度,有利于提高对燃气气密性的监测效果,同时能通过第一气体检测器55和第二气体检测器746的工作状态来精准判断泄露点,有利于后续维修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检修效果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设置固定丝52和限位套53,有利于提高对第一固定套2和第二固定套4的固定限位效果,设置密封环54和第一气体检测器55,提高对燃气空间的密封效果和监测效果,设置第一磁环71和防火芯72,有利于提高安装固定效果和防火效果,设置第一密封层76和限位杆77,有利于提高对燃气管1等部件的固定限位效果,设置限位滑板78和受压弹簧710,有利于提高对限位杆77的调节效果,设置第二密封层742和隔磁层743,有利于提高气密效果和磁力隔绝效果,设置压力传感器744和第二气体检测器746,有利于提高对燃气泄露的高精度检测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包括燃气管(1)和对接软管(6),所述燃气管(1)外侧设有第一固定套(2),所述第一固定套(2)顶部与固定耳板(3)焊接,所述固定耳板(3)右侧板底部与第二固定套(4)顶部焊接,所述第二固定套(4)内部设有对接软管(6);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5)和连接机构(7),所述连接机构(7)设于第一固定套(2)内部,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第一磁环(71)、防火芯(72)、第二磁环(73)、检测机构(74)、安装环槽(75)、第一密封层(76)、限位杆(77)、限位滑板(78)、固定套杆(79)和受压弹簧(710),所述第一固定套(2)内壁右侧与第一磁环(71)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磁环(71)内环壁与防火芯(72)螺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套(4)内壁左侧与第二磁环(73)螺栓连接,所述第一磁环(71)右侧和第二磁环(73)左侧凹槽空间设有检测机构(74),所述第一磁环(71)左侧和第二磁环(73)右侧均设有安装环槽(75),所述安装环槽(75)内槽壁与第一密封层(7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层(76)内槽壁分别与燃气管(1)右侧和对接软管(6)左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层(76)和燃气管(1)以及对接软管(6)的顶部通孔均与限位杆(77)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77)外侧与限位滑板(78)内环壁焊接,所述限位滑板(78)与固定套杆(79)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套杆(79)内顶部与受压弹簧(710)弹性连接,所述受压弹簧(710)底部与限位滑板(78)顶部弹性连接,所述固定机构(5)设于第一固定套(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74)包括气密仓(741)、第二密封层(742)、隔磁层(743)、压力传感器(744)、感应薄片(745)和第二气体检测器(746),所述第一磁环(71)右侧和第二磁环(73)左侧凹槽空间设为气密仓(741),所述气密仓(741)内槽顶部与第二密封层(742)固定连接,所述气密仓(741)内槽底部与隔磁层(743)螺栓连接,所述隔磁层(743)内部与压力传感器(744)螺栓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744)顶部感应头与感应薄片(745)底部螺栓连接,所述感应薄片(745)与隔磁层(743)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感应薄片(745)顶部与第二密封层(742)相接触,所述隔磁层(743)内侧凹槽与第二气体检测器(746)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环(51)、固定丝(52)、限位套(53)、密封环(54)、第一气体检测器(55)、电池槽(56)和警报组件(57),所述第一固定套(2)左侧和第二固定套(4)右侧均与固定环(51)螺栓连接,所述固定环(51)内侧螺孔与固定丝(5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丝(52)底部与限位套(5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53)内环壁分别与燃气管(1)和对接软管(6)外侧滑动滑动连接,所述燃气管(1)和对接软管(6)内侧壁均与密封环(5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体检测器(55)、压力传感器(744)、感应薄片(745)和第二气体检测器(746)和警报组件(57)均与电池槽(56)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环(71)和第二磁环(73)顶部的防火芯(72)厚度为5厘米,且第一磁环(71)和第二磁环(73)呈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77)和限位滑板(78)的移动形程长度与安装环槽(75)槽宽相同,且限位杆(77)与燃气管(1)和对接软管(6)呈垂直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51)内侧共设有四组固定丝(52)和限位套(53),且限位套(53)内环壁设有摩擦垫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54)内环壁分别与燃气管(1)和对接软管(6)外侧滑动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环(54)后侧与第一气体检测器(55)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套(4)前侧设有电池槽(56),所述电池槽(56)内槽右侧设有警报组件(57)。
CN202123383998.2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 Active CN216669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3998.2U CN216669152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83998.2U CN216669152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9152U true CN216669152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94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83998.2U Active CN216669152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91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97375Y (zh) 一种压力继电器的压力检测装置
CN202132594U (zh) 预警截止阀
CN21666915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燃气对接软管结构
CN214063138U (zh) 一种燃机用具有调节和检漏功能的管道连接装置
CN220303450U (zh) 一种热力管道泄漏的检测装置
CN116105845B (zh) 一种安全巡检用多向测量设备
CN201632809U (zh) 防错气门油封压头组件
CN109854860A (zh) 一种新型管道探测机器人
CN217356518U (zh) 一种燃气表与燃气管道的便捷连接装置
CN211402639U (zh) 用于变电站的六氟化硫密度表校验仪
CN113551155A (zh) 一种蒸汽管路运行综合维护装置
CN103398824A (zh) 排气歧管气密性检测用装置
CN219202490U (zh) 一种燃气泄漏报警装置
CN219102722U (zh) 一种户外燃气管道快速连接器
CN210484624U (zh) 拉杆式气体失压启动器
CN217583352U (zh) 一种稳压器用两级先导式电磁阀
CN220778876U (zh) 一种故障自诊断装置
CN218178210U (zh) 一种天然气运输管道的密封法兰连接件
CN220270725U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9641143U (zh) 一种化工安全检测装置
CN218772438U (zh) 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音响检测装置
CN218525185U (zh) 一种管道燃气防泄漏报警设备
CN220420037U (zh) 一种嵌入式管道内的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CN218956084U (zh) 一种氮封阀疲劳寿命测试装置
CN220488929U (zh) 一种可燃气阀井泄漏监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