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4237U - 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4237U
CN216664237U CN202122952984.1U CN202122952984U CN216664237U CN 216664237 U CN216664237 U CN 216664237U CN 202122952984 U CN202122952984 U CN 202122952984U CN 216664237 U CN216664237 U CN 216664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water
cast
grout
j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529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煌伟
成壅卿
董奇勇
沈华良
冯玉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gda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529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4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4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4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其包括止水组件和端面防水层。其中,止水组件包括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第一止水板预埋在既有混凝土中,第二止水板预埋在现浇混凝土中,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呈第一夹角相连在交接处的交接界面上,以形成开口朝向交接界面的迎水端的容纳槽。容纳槽能够积蓄混凝土结构外流入的流水,防止流水从交接界面的迎水端向既有混凝土和现浇混凝土的下方持续渗透。端面防水层铺设在既有混凝土和现浇混凝土上,以封堵该迎水端,端面防水层降低了进入交接界面的流水量,减轻了流水对交接界面的破坏,提升了既有混凝土和现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盖挖法是一种当地下工程施做时需要穿越公路、建筑等障碍物而采取的新型工程施工方法,为尽量防止因开挖基坑而引起临近建筑物的沉陷,或需及早恢复路面交通,但又缺乏定型覆盖结构,常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其施工流程为: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工。
在施工期间,为便于将地下土方运输出去,在顶盖上会预留出土口。且直到地下施工完成后,才会对预留出土口进行封堵。然而,地下施工速度慢,工期长。新浇混凝土和预留出土口边缘的既有混凝土结合强度不佳,极易形成流水通道。为防止流水沿流水通道缓慢向地下渗入,常在新浇混凝土和既有混凝土之间的交接处设置止水板。为不挤占出土口处的运输通道,目前,止水板常在完成土方运输后,固定在出土口所在通道的侧壁上,即固定在既有混凝土一侧。随后,对出土口所在通道内的空间灌浇新混凝土,凝固的新混凝土将止水板预埋并固定在其中。
此时,止水板能够防止流水从交接界面向新混凝土的下方继续渗漏,但不能对既有混凝土下方的施工结构进行保护,流水会从交接界面向既有混凝土一侧,逐渐缓慢渗透,不断破坏地下的预留钢筋、混凝土等结构,这给地下工程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流水从交接界面向既有混凝土和现浇混凝土下方继续渗透,避免破坏地下主体工程的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既有混凝土和现浇混凝土相互拼接,并在交接处形成交接界面,所述交接界面的一端为迎水端,另一端为背水端,所述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包括:
止水组件,包括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所述第一止水板预埋在所述既有混凝土中,所述第二止水板预埋在所述现浇混凝土中,所述第一止水板和所述第二止水板呈第一夹角相连在所述交接界面上,以形成开口朝向所述迎水端的容纳槽;
端面防水层,铺设在所述既有混凝土和所述现浇混凝土上,以封堵所述迎水端。
可选地,所述既有混凝土形成所述交接界面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现浇混凝土形成所述交接界面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相对且拼接形成槽型交接界面,所述第二止水板预埋在所述第一凸起中,所述第一止水板预埋在所述槽型交接界面远离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止水组件还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止水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止水板的一端相连在所述交接界面上,所述第一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水板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止水板形成开口朝向所述迎水端的第一夹角开口,所述第二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止水板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二止水板形成开口朝向所述迎水端的第二夹角开口。
可选地,还包括注浆组件,所述注浆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止水板两侧的第一注浆件和第二注浆件,所述第一注浆件上开设有第一浆液入口和第一浆液出口,所述第二注浆件上开设有第二浆液入口和第二浆液出口,所述第一浆液入口和所述第二浆液入口均位于所述现浇混凝土外,所述第一浆液出口和所述第二浆液出口均预埋在所述现浇混凝土内,并均临近所述交接界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注浆件包括第一注浆管和多个第一导浆管,所述第一注浆管临近所述交接界面预埋在所述现浇混凝土中,且所述第一浆液出口开设在所述第一注浆管上,所述第一注浆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导浆管一一对应的第一连通孔,各所述第一导浆管的一端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连通孔相连通,另一端则均为所述第一浆液入口;和/或,
所述第二注浆件包括第二注浆管和多个第二导浆管,所述第二注浆管临近所述交接界面预埋在所述现浇混凝土中,所述第二浆液出口开设在所述第二注浆管上,所述第二注浆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导浆管一一对应的第二连通孔,各所述第二导浆管的一端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连通孔相连通,另一端则均为所述第二浆液入口。
可选地,所述端面防水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涂料防水层、土工织物和第二涂料防水层,所述第二涂料防水层铺设在所述既有混凝土和所述现浇混凝土上,以封堵所述迎水端。
可选地,还包括交接防水涂层,所述既有混凝土形成所述交接界面的侧面为凿毛面,所述交接防水涂层涂覆在所述凿毛面上,并能够与所述现浇混凝土相接。
可选地,还包括止水胶,所述止水胶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水板远离所述迎水端的一侧,且贴设在所述交接防水涂层上。
可选地,还包括槽型连接件,所述槽型连接件预埋在所述既有混凝土形成所述交接界面的侧面上,且开口朝向所述现浇混凝土。
可选地,还包括模板组件,所述模板组件包括第一模板、套筒接驳器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预埋在所述既有混凝土中,所述套筒接驳器的预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上,所述套筒接驳器的预留端延伸至所述既有混凝土形成所述交接界面的侧面,所述第二模板能够连接在所述套筒接驳器的预留端上,且预埋在所述现浇混凝土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第一止水板预埋在既有混凝土中,第二止水板预埋在现浇混凝土中,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相连且形成开口朝向迎水端的容纳槽,容纳槽能够积蓄混凝土结构外流入的流水,能够防止流水从交接界面的迎水端向既有混凝土和现浇混凝土的下方持续渗透,避免对混凝土结构下方的施工主体产生破坏;而且,第一止水板和第二止水板相连,为现浇混凝土和既有混凝土之间增加了连接关系,提高了现浇混凝土和既有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
(2)端面防水层能够封堵交接界面的迎水端,降低了进入交接界面的流水量,减轻了流水对交接界面的破坏,提升了既有混凝土和现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中:
1、混凝土结构;11、既有混凝土;12、现浇混凝土;121、第一凸起;
2、止水组件;21、第一止水板;22、第二止水板;23、第一板;24、第二板;
3、注浆组件;31、第一注浆件;311、第一注浆管;312、第一导浆管;32、第二注浆件;321、第二注浆管;322、第二导浆管;
4、端面防水层;41、第一涂料防水层;42、土工织物;43、第二涂料防水层;
5、交接防水涂层;
6、止水胶;
7、槽型连接件;
8、模板组件;81、第一模板;82、套筒接驳器;83、第二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盖挖法施工时,均会预留出土口,以方便地下的土方的运输。在施工收尾时,为封堵该预留出土口,需在预留出土口相连的通道内浇筑混凝土进行填实。也就是说,形成预留出土口相连的通道的周向混凝土为既有混凝土,浇筑在该通道内以对该通道进行封堵的混凝土为现浇混凝土。封堵后,现浇混凝土和既有混凝土相互拼接,并在交接处(即通道内壁)形成交接界面,交接界面的一端为迎水端,另一端为背水端,水流易从迎水端流入交接界面,破坏现浇混凝土和既有混凝土之间的连接,使预留出土口封堵效果变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止水组件2和端面防水层4。
其中,止水组件2包括第一止水板21和第二止水板22,第一止水板21预埋在既有混凝土11中,第二止水板22预埋在现浇混凝土12中,第一止水板21和第二止水板22呈第一夹角相连在交接界面上,以形成开口朝向迎水端的容纳槽。容纳槽能够积蓄从迎水端流入的流水,从而防止流水沿交接界面向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的下方持续渗透,避免了流水对各止水板下方交接界面的持续性破坏,提高了现浇混凝土12和既有混凝土11的连接可靠性。而且,第一止水板21和第二止水板22相连,为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之间增加了连接关系,提高了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1所示,既有混凝土11在左,现浇混凝土12在右,两者在中间(即通道内壁)相接,以形成整体的混凝土结构1,实现对预留出土口的封堵。水流会从交接处(即通道内壁)从上往下流入通道内,即通道内壁的上端是迎水端,下端则是背水端。在混凝土结构1中,第一止水板21和第二止水板22在通道内壁处相连并形成开口向上的V型槽。V型槽的结构简单,存储量大,能够有效地聚集从迎水端进入通道内壁的流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止水板22与第一止水板21为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不易损坏,能够增大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止水板22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止水板21上,第一止水板21和第二止水板22为相互独立为两个部件,便于施工安装,在封堵预留出土口前,避免了第二止水板22对通道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水板21和第二止水板22均为镀锌钢板,钢板外层的镀锌层能够有效地保护钢板不被氧化生锈,提高了止水组件2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如图1所示,止水组件2还包括第一板23和第二板24,第一止水板21的一端与第二止水板22的一端相连在交接界面上,第一板23设置在第一止水板21的另一端,且与第一止水板21形成开口朝向迎水端的第一夹角开口,第二板24设置在第二止水板22的另一端,且与第二止水板22形成开口朝向迎水端的第二夹角开口。也就是说,第一板23进一步延伸了既有混凝土11中的止水组件2的宽度和高度,第二板24进一步延伸了现浇混凝土12中的止水组件2的宽度和高度,从而在增大了止水组件2在通道内壁两侧的止水宽度的同时,增大了止水组件2的容水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23、第一止水板21、第二止水板22和第二板24为一体成型的镀锌钢板,一体成型的结构强度高,钢板外层的镀锌层能够有效地保护钢板不被氧化生锈,提高了止水组件2的使用寿命。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板23在第一止水板21上的连接方式和第二板24在第二止水板22上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螺栓连接、卡扣连接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此不再赘述。
为避免大量流水从迎水端进入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之间的交接界面,在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上铺设有端面防水层4,以对迎水端进行封堵。在本实施例中,端面防水层4铺设在原预留出土口的上方,即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的上方,以阻挡水流从迎水端进入通道内壁。可选地,端面防水层4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涂料防水层41、土工织物42和第二涂料防水层43,第二涂料防水层43铺设在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上。土工织物42的两侧均涂覆有防水层,防水效果好。土工织物42的抗拉强度、抗撕裂强度、耐冲压强度及极限伸长率都较大,能够很好地将第一涂料防水层41和第二涂料防水层43连接为整体,避免端面防水层4在遭受挤压或下方混凝土结构1变形等情况下发生断裂,失去防水效果。
模板结构可以作为混凝土结构1的浇筑边界,以帮助混凝土结构1凝固定型。本实施例提供的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还包括模板组件8,模板组件8包括第一模板81和第二模板83。第一模板81预埋在既有混凝土11中,第二模板83能够连接在第一模板81上,且预埋在现浇混凝土12中。第一模板81和第二模板83相连,提高了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之间的连接强度。具体地,为形成预留出土口,在浇筑既有混凝土11时,第一模板81作为既有混凝土11的上侧浇筑边界,水平预埋在既有混凝土11中。在封堵预留出土口时,第二模板83作为现浇混凝土12的上侧浇筑边界,连接在第一模板81上,且水平预埋在现浇混凝土12中。进一步地,为方便混凝土结构1的浇筑,模板组件8还包括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第三模板作为既有混凝土11的下侧浇筑边界,水平预埋在既有混凝土11中,第四模板作为现浇混凝土12的下侧浇筑边界,连接在第三模板上,且水平预埋在现浇混凝土12中。
可选地,模板组件8包括第一模板81、套筒接驳器82和第二模板8。第一模板81预埋在既有混凝土11中,套筒接驳器82的预埋端设置在第一模板81上,套筒接驳器82的预留端延伸至既有混凝土11形成交接界面的侧面,第二模板83能够连接在套筒接驳器82的预留端上,且预埋在现浇混凝土12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81和第二模板83均由纵横交错的钢筋组成,套筒接驳器82为钢制套筒,其两端可分别套设在第一模板81和第二模板83的钢筋上。在浇筑既有混凝土11时,首先将第一模板81和套筒接驳器82相连并预设在固定的位置,使套筒接驳器82的预留端能够与通道内壁相平齐,且使预留端的套筒开口不会被浇筑的既有混凝土11封堵。因此,预埋的套筒接驳器82不会在通道内壁上形成凸起,影响土方和设备从通道通过。而且,在浇筑现浇混凝土12前,第二模板83能够方便地插入上述套筒开口内以与第一模板81连接,从而增强浇筑成型后的现浇混凝土12和既有混凝土11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对预留出土口的封堵效果。
可选地,既有混凝土11形成交接界面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现浇混凝土12形成交接界面的侧面上设有与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凸起121,第一凸起121的外壁和第一凹槽的内壁相对且拼接形成槽型交接界面,第二止水板22预埋在第一凸起121中,第一止水板21预埋在槽型交接界面远离第一凸起12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止水组件2为一体成型结构。为将第一止水板21设置在既有混凝土11中,需在浇筑既有混凝土11时,将第一止水板21提前预埋进既有混凝土11中。因此,第二止水板22会伸入通道内,这不仅减小了通道的运行空间,且容易受被运输的土方或设备撞击而遭到破坏。在通道内壁上设置第一凹槽,第一止水板21预埋在第一凹槽的槽壁一侧的既有混凝土11中,露在第一凹槽的槽壁外的第二止水板22在宽度方向上受第一凹槽保护,土方沿通道运输时,不会撞击在第二止水板22上。在通道使用完成后,在通道内浇筑现浇混凝土12即可将第一凹槽填满,使得第二止水板22预埋在第一凸起121中。
可选地,现浇混凝土12和既有混凝土11之间还设有交接防水涂层5,既有混凝土11形成交接界面的侧面为凿毛面,以提高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粘结特性,交接防水涂层5涂覆在凿毛面上,并能够与现浇混凝土12相接。交接防水涂层5夹设在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之间,能够有效地将交接界面填充致密,提高现浇混凝土12和既有混凝土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交接防水涂层5为渗透结晶材料,其在潮湿环境中会向通道内壁两侧的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的孔隙中渗透,并形成固态结晶,从而密实现浇混凝土12和既有混凝土11之间的交接处,提高防水性和连接性。
可选地,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还包括槽型连接件7,槽型连接件7预埋在既有混凝土11形成交接界面的侧面上,且开口朝向现浇混凝土12。也就是说,现浇混凝土12通过槽型连接件7与既有混凝土11在交接界面处相连,槽型连接件7的壁面均为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之间有效的相连区域,增大了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槽型连接件7穿过交接界面连接于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之间,能够阻挡水流沿交接界面持续深入,起到防水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靠近迎水端和靠近背水端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一个槽钢,槽钢内填充有泡棉并预埋在既有混凝土11的通道内壁处。在封堵预留出土口时,将槽钢内的泡棉从槽钢的槽口取出,从而将现浇混凝土12浇筑在槽钢内,实现增大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之间接触面积的作用。
为提升新旧混凝土之间的致密性,以增强防水性和连接性,该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还包括注浆组件3。注浆组件3包括分别位于第二止水板22两侧的第一注浆件31和第二注浆件32,第一注浆件31上开设有第一浆液入口和第一浆液出口,第二注浆件32上开设有第二浆液入口和第二浆液出口,第一浆液入口和第二浆液入口均位于现浇混凝土12外,第一浆液出口和第二浆液出口均预埋在现浇混凝土12内,并均临近交接界面。也就是说,在封堵预留出土口后,可继续通过注浆组件3向交接界面附近进行注浆,以弥补浇筑缺陷,提高防水性和连接性。第一注浆件31和第二注浆件32分设在第二止水板22的两侧,能够避免止水组件2对注浆的影响,以全面地密实交接界面。
可选地,第一注浆件31包括第一注浆管311和多个第一导浆管312,第一注浆管311临近交接界面预埋在现浇混凝土12中,且第一浆液出口开设在第一注浆管311上,第一注浆管31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第一导浆管312一一对应的第一连通孔,各第一导浆管312的一端分别和与其对应的第一连通孔相连通,另一端则均为第一浆液入口。多条第一导浆管312均能够为第一注浆管311提供混凝土浆液,能够避免某一条第一导浆管312堵塞后,无法向交接界面处注浆的问题,提升了注浆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注浆管311和各第一导浆管312均为钢制不锈钢管,结构强度高,成本低廉,经久耐用。各第一导浆管312焊接在第一注浆管311上,焊接连接可靠,不易破损。
可选地,第二注浆件32包括第二注浆管321和多个第二导浆管322,第二注浆管321临近交接界面预埋在现浇混凝土12中,第二浆液出口开设在第二注浆管321上,第二注浆管32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第二导浆管322一一对应的第二连通孔,各第二导浆管322的一端分别和与其对应的第二连通孔相连通,另一端则均为第二浆液入口。多条第二导浆管322均能够为第二注浆管321提供混凝土浆液,能够避免某一条第二导浆管322堵塞后,无法向交接界面注浆的问题,提升了注浆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二导浆管322焊接在第二注浆管32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注浆管321和各第二导浆管322均为钢制不锈钢管,结构强度高,成本低廉,经久耐用。各第二导浆管322焊接在第二注浆管321上,焊接连接可靠,不易破损。
可选地,现浇混凝土12和既有混凝土11之间还设有止水胶6,止水胶6设置在第一止水板21远离迎水端一侧,且贴设在交接防水涂层5上。经过止水组件2的止水后,若仍有水继续向下渗流,止水胶6便可作为另一道防水线发挥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止水胶6为遇水膨胀聚氨酯止水胶,其耐久性强、质量变化率低,在长期的时间内不会造成膨胀元流失,使用寿命长。而且,在施工时,不论设置基面是否潮湿、光滑或粗糙,其都能牢固地粘贴在被施工表面,操作方便,效率高。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现浇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既有混凝土(11)和现浇混凝土(12)相互拼接,并在交接处形成交接界面,所述交接界面的一端为迎水端,另一端为背水端,所述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包括:
止水组件(2),包括第一止水板(21)和第二止水板(22),所述第一止水板(21)预埋在所述既有混凝土(11)中,所述第二止水板(22)预埋在所述现浇混凝土(12)中,所述第一止水板(21)和所述第二止水板(22)呈第一夹角相连在所述交接界面上,以形成开口朝向所述迎水端的容纳槽;
端面防水层(4),铺设在所述既有混凝土(11)和所述现浇混凝土(12)上,以封堵所述迎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混凝土(11)形成所述交接界面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现浇混凝土(12)形成所述交接界面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凸起(121),所述第一凸起(121)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相对且拼接形成槽型交接界面,所述第二止水板(22)预埋在所述第一凸起(121)中,所述第一止水板(21)预埋在所述槽型交接界面远离所述第一凸起(12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组件(2)还包括第一板(23)和第二板(24),所述第一止水板(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止水板(22)的一端相连在所述交接界面上,所述第一板(23)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水板(21)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止水板(21)形成开口朝向所述迎水端的第一夹角开口,所述第二板(24)设置在所述第二止水板(22)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二止水板(22)形成开口朝向所述迎水端的第二夹角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浆组件(3),所述注浆组件(3)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止水板(22)两侧的第一注浆件(31)和第二注浆件(32),所述第一注浆件(31)上开设有第一浆液入口和第一浆液出口,所述第二注浆件(32)上开设有第二浆液入口和第二浆液出口,所述第一浆液入口和所述第二浆液入口均位于所述现浇混凝土(12)外,所述第一浆液出口和所述第二浆液出口均预埋在所述现浇混凝土(12)内,并均临近所述交接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浆件(31)包括第一注浆管(311)和多个第一导浆管(312),所述第一注浆管(311)临近所述交接界面预埋在所述现浇混凝土(12)中,且所述第一浆液出口开设在所述第一注浆管(311)上,所述第一注浆管(31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导浆管(312)一一对应的第一连通孔,各所述第一导浆管(312)的一端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连通孔相连通,另一端则均为所述第一浆液入口;和/或,
所述第二注浆件(32)包括第二注浆管(321)和多个第二导浆管(322),所述第二注浆管(321)临近所述交接界面预埋在所述现浇混凝土(12)中,所述第二浆液出口开设在所述第二注浆管(321)上,所述第二注浆管(32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导浆管(322)一一对应的第二连通孔,各所述第二导浆管(322)的一端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连通孔相连通,另一端则均为所述第二浆液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防水层(4)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涂料防水层(41)、土工织物(42)和第二涂料防水层(43),所述第二涂料防水层(43)铺设在所述既有混凝土(11)和所述现浇混凝土(12)上,以封堵所述迎水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交接防水涂层(5),所述既有混凝土(11)形成所述交接界面的侧面为凿毛面,所述交接防水涂层(5)涂覆在所述凿毛面上,并能够与所述现浇混凝土(12)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水胶(6),所述止水胶(6)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水板(21)远离所述迎水端的一侧,且贴设在所述交接防水涂层(5)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槽型连接件(7),所述槽型连接件(7)预埋在所述既有混凝土(11)形成所述交接界面的侧面上,且开口朝向所述现浇混凝土(1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板组件(8),所述模板组件(8)包括第一模板(81)、套筒接驳器(82)和第二模板(83),所述第一模板(81)预埋在所述既有混凝土(11)中,所述套筒接驳器(82)的预埋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模板(81)上,所述套筒接驳器(82)的预留端延伸至所述既有混凝土(11)形成所述交接界面的侧面,所述第二模板(83)能够连接在所述套筒接驳器(82)的预留端上,且预埋在所述现浇混凝土(12)中。
CN202122952984.1U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6664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2984.1U CN216664237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2984.1U CN216664237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4237U true CN216664237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9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52984.1U Active CN216664237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42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22016B1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n impermeable protective membrane underwater on a hydraulic structure
CN102839691B (zh) 无砂水泥管深井降水井口快速封堵方法及其装置
CN112064751A (zh) 一种排水管线的深沟槽施工方法
CN215329049U (zh) 一种整体道床内设排水泵站的轨道结构
CN111206566A (zh) 一种地连墙工字型钢接头止水控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523233B (zh) 通水式拦河围堰施工方法
CN216664237U (zh) 一种盖挖法施工基坑用的新旧混凝土交接处的连接结构
CN109281299A (zh) 一种水利农业灌溉防渗渠道的施工方法
CN117306499A (zh) 基于咬合方式的装配式地连墙、双c型接头及施工方法
WO2023010771A1 (zh) 涵洞变形缝渗漏水引排结构及对变形缝进行修复的方法
CN212908935U (zh) 电缆沟装配单元及装配体
CN211735354U (zh) 一种地连墙工字型钢接头止水控制结构
CN211472517U (zh) 一种桩间超前止水结构
CN113622327A (zh) 涵洞沉降缝渗水修复结构及对沉降缝进行修复的方法
CN117418895B (zh) 一种半装配式明洞防排水系统及其施作方法
KR200434601Y1 (ko) 지하층 바닥 배수구조
CN113374936B (zh) 下穿施工中顶部承插管道的托换保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4577064U (zh) 一种富水区段隧道支护结构
CN217811171U (zh) 顶管安装平台
CN215483081U (zh) 一种重力式挡土墙
CN217870574U (zh) 锁口钢板桩运用于桩间止水帷幕的构造
CN215483082U (zh) 一种重力式挡土墙
CN214194494U (zh) 隔绝江河水渗流的地连墙施工时用的防止砼料绕流的设备
CN211571798U (zh) 一种地下连续墙的连接头结构
CN215562825U (zh) 基础梁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