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54943U - 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54943U
CN216654943U CN202123439361.0U CN202123439361U CN216654943U CN 216654943 U CN216654943 U CN 216654943U CN 202123439361 U CN202123439361 U CN 202123439361U CN 216654943 U CN216654943 U CN 216654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node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wall
fix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93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夏祖
汪连代
郭贵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93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54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54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54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包括阳极板元件,所述阳极板元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安装块的一侧设有U形固定架,安装块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U形固定架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矩形孔,U形固定架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块,两个第一限位块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第一限位块远离阳极板元件的一侧开设有插槽,U形固定架远离阳极板元件的一侧设有活动调节板,活动调节板靠近阳极板元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活动调节板和U形固定架通过复位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属于阳极板技术领域,阳极板元件便于进行拆装,操作步骤简单便捷,方便实际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极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湿式电除尘器是一种用来处理含微量粉尘和微颗粒的新除尘设备,主要用来除去含湿气体中的尘、酸雾、水滴、气溶胶、臭味等有害物质,是治理大气粉尘污染的理想设备,现在湿式电除尘器的集尘阳极板虽然能够达到固定的效果,但是在安装与拆卸的时候很麻烦,使组装的时间和人力增加,同时还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现在湿式电除尘器的集尘阳极板虽然能够达到固定的效果,但是在安装与拆卸的时候很麻烦,使组装的时间和人力增加,同时还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包括阳极板元件,所述阳极板元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安装块的一侧设有U形固定架,安装块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U形固定架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矩形孔,U形固定架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块,两个第一限位块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第一限位块远离阳极板元件的一侧开设有插槽,U形固定架远离阳极板元件的一侧设有活动调节板,活动调节板靠近阳极板元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活动调节板和U形固定架通过复位组件连接。
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两个开设于U形固定架一侧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一侧内壁与活动调节板的一侧通过若干拉伸弹簧连接,U形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且定位杆的一端贯穿活动调节板。
优选的,所述活动调节板远离U形固定架的一侧设有两个限位板,定位杆的一端与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调节板远离U形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贯穿矩形孔,且固定板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内,插杆的一端位于插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设有滑槽,矩形孔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一侧内壁与U形固定架的一侧内壁相连通,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位于滑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U形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指定位置,通过驱动活动调节板移动,使得插杆的一端脱离插槽,解除对第一限位块位置的限定,拉伸弹簧此时处于拉伸状态,通过定位杆和活动调节板的配合,使得活动调节板相对U形固定架平稳的移动,通过限位板的设计,避免活动调节板脱离定位杆,当插杆的一端脱离插槽时,驱动第一限位块移动,使得固定板的一端脱离第一凹槽,且第二限位块从滑槽内滑出,第二限位块进入到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对固定板和第二限位块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固定板脱离矩形孔,进而解除安装块和U形固定架之间的固定关系,通过驱动阳极板元件移动,使得安装块不再位于U形固定架的一侧,即可完成阳极板元件的拆除,操作步骤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U形固定架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阳极板元件;2、安装块;3、第一凹槽;4、U形固定架;5、固定板;6、矩形孔;7、第一限位块;8、插槽;9、活动调节板;10、插杆;11、第二凹槽;12、拉伸弹簧;13、定位杆;14、限位板;15、拉环;16、滑槽;17、限位槽;18、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包括阳极板元件1,阳极板元件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2,安装块2的一侧设有U形固定架4,安装块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U形固定架4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矩形孔6,U形固定架4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块7,两个第一限位块7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第一限位块7远离阳极板元件1的一侧开设有插槽8,U形固定架4远离阳极板元件1的一侧设有活动调节板9,活动调节板9靠近阳极板元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10,活动调节板9和U形固定架4通过复位组件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组件包括两个开设于U形固定架4一侧的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的一侧内壁与活动调节板9的一侧通过若干拉伸弹簧12连接,U形固定架4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13,且定位杆13的一端贯穿活动调节板9。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调节板9远离U形固定架4的一侧设有两个限位板14,定位杆13的一端与限位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驱动活动调节板9移动,使得插杆10的一端脱离插槽8,解除对第一限位块7位置的限定,拉伸弹簧12此时处于拉伸状态,通过定位杆13和活动调节板9的配合,使得活动调节板9相对U形固定架4平稳的移动,通过限位板14的设计,避免活动调节板9脱离定位杆13。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调节板9远离U形固定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15,通过拉环15的设计,便于驱动活动调节板9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5贯穿矩形孔6,且固定板5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3内,插杆10的一端位于插槽8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设有滑槽16,矩形孔6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17,且限位槽17的一侧内壁与U形固定架4的一侧内壁相连通,固定板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8,且第二限位块18位于滑槽16内,当插杆10的一端脱离插槽8时,驱动第一限位块7移动,使得固定板5的一端脱离第一凹槽3,且第二限位块18从滑槽16内滑出,第二限位块18进入到限位槽17内,通过限位槽17对固定板5和第二限位块18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固定板5脱离矩形孔6。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在使用时,U形固定架4固定安装在指定位置,通过驱动活动调节板9移动,使得插杆10的一端脱离插槽8,解除对第一限位块7位置的限定,拉伸弹簧12此时处于拉伸状态,通过定位杆13和活动调节板9的配合,使得活动调节板9相对U形固定架4平稳的移动,通过限位板14的设计,避免活动调节板9脱离定位杆13,当插杆10的一端脱离插槽8时,驱动第一限位块7移动,使得固定板5的一端脱离第一凹槽3,且第二限位块18从滑槽16内滑出,第二限位块18进入到限位槽17内,通过限位槽17对固定板5和第二限位块18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固定板5脱离矩形孔6,进而解除安装块2和U形固定架4之间的固定关系,通过驱动阳极板元件1移动,使得安装块2不再位于U形固定架4的一侧,即可完成阳极板元件1的拆除,操作步骤简单便捷。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板元件(1),所述阳极板元件(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2),安装块(2)的一侧设有U形固定架(4),安装块(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3),U形固定架(4)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矩形孔(6),U形固定架(4)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限位块(7),两个第一限位块(7)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第一限位块(7)远离阳极板元件(1)的一侧开设有插槽(8),U形固定架(4)远离阳极板元件(1)的一侧设有活动调节板(9),活动调节板(9)靠近阳极板元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10),活动调节板(9)和U形固定架(4)通过复位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两个开设于U形固定架(4)一侧的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的一侧内壁与活动调节板(9)的一侧通过若干拉伸弹簧(12)连接,U形固定架(4)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13),且定位杆(13)的一端贯穿活动调节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调节板(9)远离U形固定架(4)的一侧设有两个限位板(14),定位杆(13)的一端与限位板(14)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调节板(9)远离U形固定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贯穿矩形孔(6),且固定板(5)的一端位于第一凹槽(3)内,插杆(10)的一端位于插槽(8)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设有滑槽(16),矩形孔(6)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17),且限位槽(17)的一侧内壁与U形固定架(4)的一侧内壁相连通,固定板(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8),且第二限位块(18)位于滑槽(16)内。
CN202123439361.0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 Active CN216654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9361.0U CN216654943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9361.0U CN216654943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54943U true CN216654943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0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9361.0U Active CN216654943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54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54943U (zh) 一种新型静电除尘阳极板
CN214106218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用除尘装置
CN208944999U (zh) 一种模具内可快拆式脱料装置
CN216462066U (zh) 一种剪板机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21057974U (zh) 一种弱电电缆固定装置
CN218740766U (zh) 一种臭气处理用除雾器
CN216844547U (zh) 一种光束效果均衡的摇头灯
CN211536969U (zh) 板式过滤器
CN215089081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光伏板
CN218963478U (zh) 定位除尘装置
CN220802465U (zh) 多级空气滤清装置
CN220605262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配电箱
CN219889093U (zh) 便于移动拆装的安防用监控器
CN219985025U (zh) 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阴极吊杆的安装机构
CN218049876U (zh) 一种便于多板同时冲孔的空调面板冲孔机
CN213839152U (zh) 一种除尘设备的方便安装的钣金件
CN215088014U (zh) 电除尘器阴极高效振打装置
CN212350594U (zh) 一种用于摆动锯的双头锯片
CN217498858U (zh) 一种便于快速组装和拆卸的全频道感应式水处理器
CN218609076U (zh) 一种植物提取用的震荡装置
CN214243342U (zh) 一种安装便利的智慧电梯物联网终端设备
CN218357506U (zh) 一种用于机车的油水分离器
CN210516833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块
CN219120723U (zh) 一种新风除湿机滤芯的快换机构
CN215816396U (zh) 一种超宽频高性能双极化天线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