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2967U - 离心力摆单元及双质量飞轮 - Google Patents

离心力摆单元及双质量飞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2967U
CN216642967U CN202122653824.7U CN202122653824U CN216642967U CN 216642967 U CN216642967 U CN 216642967U CN 202122653824 U CN202122653824 U CN 202122653824U CN 216642967 U CN216642967 U CN 216642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block
centrifugal force
mass
flywheel
force pendul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538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尙俊
玉春锡
裵重原
王莹
关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Valeo Pyeong HWA Transmission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Valeo Pyeong HWA Transmission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Valeo Pyeong HWA Transmission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Valeo Pyeong HWA Transmission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538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2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2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2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力摆减振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离心力摆单元及双质量飞轮,离心力摆单元包括驱动板及安装于驱动板上的两个或三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沿驱动板的耳部对称分布;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包括质量块、滑动片、滚子、单垫圈、质量块铆钉及减震垫,驱动板的每侧均设有质量块和滑动片,滑动片位于质量块与驱动板之间,驱动板上开设有窗口,单垫圈容置于窗口内,并分别与驱动板两侧的质量块、滑动片连接,且通过驱动板两侧的质量块、滑动片与质量块铆钉安装后产生轴向限位,单垫圈与窗口的内壁之间设有滚子,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在窗口的范围内运动。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力摆单元能够有效降低双质量飞轮的振动,并且同时降低了双质量飞轮的整体成本。

Description

离心力摆单元及双质量飞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力摆减振器,具体地说是一种离心力摆单元及双质量飞轮。
背景技术
从2016年3月30日公布的、公布号为CN105452713A已知一种“离心力摆”,其用于通过机动车发动机的驱动轴引入的扭转振动的减振。该离心力摆具有:能够装配在驱动系的转矩流中的固定盘,尤其是双质量飞轮的输入法兰或者输出法兰;由于离心力而相对于固定盘能够移位的摆质量;以及至少一个在固定盘的盘滚动轨道中和摆质量的摆滚动轨道中被导向的滚子,其用于摆质量相对于固定盘在中间位置和极限偏转位置之间的导向。
从2016年2月17日公布的、公布号为CN105333046A已知一种“离心摆式减振器”,用于吸收振动并且在发动机的输出与车辆的变速器的输入之间传输扭矩。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保持构件的板和具有由至少一个保持构件支撑的至少一个锤的第一组减振器。至少一个锤具有相对于板的预定运动路径。
现有的离心力摆减震效果还满足不了汽车行业的要求,而且制造成本也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减震效果达不到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力摆单元及双质量飞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板及安装于驱动板上的一个或多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所述离心力质量块单元为多个时,沿所述驱动板的周向均布;所述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包括质量块、滑动片、滚子及单垫圈,所述驱动板的每侧均设有质量块和滑动片,所述滑动片位于质量块与驱动板之间,所述驱动板上开设有窗口,所述单垫圈容置于窗口内,并分别与所述驱动板两侧的质量块、滑动片连接,且通过所述驱动板两侧的质量块、滑动片轴向限位,所述单垫圈与窗口的内壁之间设有滚子,所述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在窗口的范围内运动;所述驱动板具有两个耳部。
其中:所述单垫圈的内侧安装有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撞击驱动板而产生噪音的减振垫。
所述单垫圈的外侧设有凹槽B,所述窗口的内壁上对应凹槽B的位置设有凹槽A,所述凹槽A与凹槽B围成容置滚子的空间。
所述滚子两侧表面分别与驱动板两侧的滑动片抵接。
所述质量块及单垫圈上均开设有铆钉孔,所述滑动片的内侧设有缺口,所述质量块、滑动片及单垫圈通过质量块铆钉相连,所述质量块铆钉分别由质量块上的铆钉孔、滑动片上的缺口、单垫圈上的铆钉孔穿过,将所述驱动板两侧的质量块铆接在一起形成离心力质量块单元。
所述滑动片朝向质量块的表面设有勾扣,所述质量块上对应勾扣的位置开设有勾扣孔,所述质量块与滑动片通过勾扣插入勾扣孔中进行连接。
所述驱动板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两个窗口,每个所述窗口内均安装一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
所述驱动板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窗口,每个所述窗口内均安装一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双质量飞轮,包括一级质量及二级质量,所述二级质量为离心力摆单元;所述一级质量包括一级飞轮及安装于一级飞轮一侧的一级飞轮盖板,所述一级飞轮与发动机曲柄轴相连;所述离心力摆单元容置于一级飞轮与一级飞轮盖板围成的型腔内,所述离心力摆单元与一级飞轮盖板之间设有花键毂,所述花键毂与一级飞轮盖板之间设有膜片弹簧,所述膜片弹簧的一端及花键毂与离心力摆单元固接,所述膜片弹簧的另一端与一级飞轮盖板直接抵接或与一级飞轮盖板上的密封垫圈抵接;所述一级飞轮内侧外边缘设有容置弧形弹簧组的弹簧槽,所述弧形弹簧组位于离心力摆单元中驱动板上相邻两耳部之间;所述一级飞轮另一侧的外缘安装有与发动机的马达齿圈相啮合的齿圈。
所述弧形弹簧组与一级飞轮之间组装有弹簧导轨。
所述离心力摆单元与一级飞轮之间设有安装于一级飞轮上的盘毂,所述盘毂的内缘与所述花键毂上安装的止推垫圈抵接。
所述一级飞轮上安装有动平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力摆单元能够有效降低双质量飞轮的振动,并且同时降低了双质量飞轮的整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力摆单元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力摆单元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心力摆单元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实施例一离心力摆单元的双质量飞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在实际车辆中发动机将扭矩传递给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实施例一离心力摆单元的双质量飞轮的轴向截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实施例二离心力摆单元的双质量飞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质量块,2为滑动片,3为滚子,4为质量块铆钉,5 为单垫圈,6为减振垫,7为驱动板,8为窗口,9为凹槽A,10为凹槽B,11为勾扣,12为勾扣孔,13为铆钉孔,14为耳部,15为离心力摆单元,16为发动机,17为变速箱,18为一级质量,19为二级质量,20为发动机曲柄轴,21为弧形弹簧组,22为密封垫圈,23为膜片弹簧,24为驱动板铆钉,25为花键毂,26为发动机曲柄轴安装螺栓,27为一级飞轮,28为一级飞轮盖板,29为内部弹簧,30为外部弹簧,31为弹簧导轨,32为动平衡块,33为齿圈,34为盘毂,35 为止推垫圈,36为缺口,37为定位铆压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离心力摆单元包括驱动板7及安装于驱动板7上的一个或多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离心力质量块单元为多个时、沿驱动板7的周向均布;本实施例的离心力质量块单元为两套,在圆周方向上180°分布,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又实现了在四个离心力摆单元的基础上降低了成本。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包括质量块 1、滑动片2、滚子3及单垫圈5,驱动板7的每侧均设有质量块1和滑动片2,滑动片2位于质量块1与驱动板7之间,驱动板7两侧的质量块1、滑动片2对称设置;驱动板7上开设有窗口8,单垫圈5 容置于窗口8内,并分别与驱动板7两侧的质量块1、滑动片2连接,且通过驱动板7两侧的质量块1、滑动片2与质量块铆钉4安装后产生轴向限位;本实施例的窗口形状与单垫圈5的形状相对应。单垫圈 5与窗口8的内壁之间设有滚子3,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在窗口8的范围内运动。
为防止整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在运动过程中与驱动板7撞击而产生噪音,本实施例在单垫圈5的内侧安装有减振垫6,减振垫6的材质为橡胶。
单垫圈5的外侧设有凹槽B10,窗口8的内壁上对应凹槽B10的位置设有凹槽A9,凹槽A9与凹槽B10围成容置滚子3的空间。本实施例单垫圈5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凹槽B,对应的,窗口8的内壁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凹槽A;本实施例的滚子3为两个,分别容置于两个凹槽A9和凹槽B10围成的空间内,滚子3两侧表面分别与驱动板7 两侧的滑动片2抵接。
质量块1及单垫圈5上均开设有铆钉孔13,滑动片2的内侧设有缺口36,质量块1、滑动片2及单垫圈5通过质量块铆钉4相连,质量块铆钉4分别由质量块1上的铆钉孔13、滑动片2上的缺口36、单垫圈5上的铆钉孔13穿过,将驱动板7两侧的质量块1铆接在一起形成离心力质量块单元。本实施例的质量块1及单垫圈5上分别开设了四个铆钉孔13,利用四个质量块铆钉4将两个质量块1、两个滑动片2及一个单垫圈5连接,质量块铆钉4的连接工艺是铆压。
滑动片2朝向质量块1的表面设有勾扣11,质量块1上对应勾扣11的位置开设有勾扣孔12,质量块1与滑动片2通过勾扣11插入勾扣孔12中进行连接。本实施例质量块1上均匀开设有三个勾扣孔12,对应地,滑动片2上设有三个勾扣11,三个勾扣11分别由三个勾扣孔12穿过,进行质量块1与滑动片2的连接。
本实施例的驱动板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两个耳部14,两个耳部14是非对称结构,为增加耳部14的强度做了高频热处理。本实施例的驱动板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两个窗口8,每个窗口8内均安装一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即本实施例的驱动板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了两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每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均位于两个耳部14的中间位置。
如图5所示,在现有车辆上发动机16输出扭矩传递到变速箱17 的过程中,双质量飞轮起到了传递扭矩以及减振降噪的作用。
如图1、图2及图4~6所示,本实施例的双质量飞轮包括一级质量18及二级质量19,二级质量19为离心力摆单元15。一级质量 18包括一级飞轮27及安装于一级飞轮27一侧的一级飞轮盖板28,一级飞轮27的另一侧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与发动机曲柄轴20的端面进行组装时,需要由发动机曲柄轴安装螺栓26进行连接固定;离心力摆单元15容置于一级飞轮27与一级飞轮盖板28围成的型腔内,离心力摆单元15与一级飞轮盖板28之间设有花键毂25,花键毂25 与一级飞轮盖板28之间设有膜片弹簧23,膜片弹簧23的一端及花键毂25与离心力摆单元15中的驱动板7通过驱动板铆钉24以铆压方式固接为一体,置于一级飞轮27的型腔内;膜片弹簧23的另一端在X轴(即双质量飞轮的轴向)方向上与一级飞轮盖板28直接抵接或与一级飞轮盖板28上安装的密封垫圈22抵接,受一级飞轮盖板 28的挤压力产生弹性力,从而产生F1阻尼,减少整车怠速状态时的噪音;本实施例膜片弹簧23的另一端是与一级飞轮盖板28上安装的密封垫圈22抵接,密封垫圈22的材质可为塑料。一级飞轮27内侧外边缘设有容置弧形弹簧组21的弹簧槽,弧形弹簧组21位于离心力摆单元15中驱动板7上相邻两耳部14之间。一级飞轮27另一侧的外缘安装有齿圈33,齿圈33与整车发动机16的马达齿圈相啮合,从而实现发动机16扭矩传递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弧形弹簧组21包括内部弹簧29及外部弹簧30,实现弧形弹簧组两段或多段刚性,有效降低了刚性从而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外部弹簧30与一级飞轮27之间设有弹簧导轨31,弹簧导轨 31的作用就是防止弧形弹簧组21在运动过程中偏离弹簧槽,以及对一级飞轮27内侧产生过多的磨损。在一级飞轮27内部型腔与弧形弹簧组21的位置涂有油脂,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弧形弹簧组21频繁受到挤压变形,油脂可以有效提高耐久性。
本实施例的离心力摆单元15与一级飞轮27之间设有安装于一级飞轮27上的盘毂34,一级飞轮27内部设置有三个(但不局限于三个)定位铆压销37,与盘毂34以铆压的形式进行连接,盘毂34的内缘由离心力摆单元15中驱动板7的中心孔穿过,并与花键毂25上安装的止推垫圈35抵接,实现在X轴方向上与止推垫圈35配合。
本实施例的一级飞轮27的底面安装有动平衡块32,根据动平衡测试机的测试结果进行调整数量以及是否有无,动平衡块32的作用是进行双质量飞轮动平衡量的调整。
离心力摆单元15置于一级飞轮27内部,在运动过程中与弧形弹簧组21接触。发动机16输出扭矩经过一级飞轮27传递给弧形弹簧组21,弧形弹簧组21将压缩推动离心力摆单元15中的驱动板7运动,再将扭矩传递给花键毂25,花键毂25与变速箱17的输入轴连接,将扭矩传递给变速箱17。离心力摆单元15在整个扭矩传递过程中起到降低振动的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离心力摆单元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驱动板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两个耳部14,两个耳部 14是非对称结构,为增加耳部14的强度做了高频热处理。本实施例的驱动板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窗口8,每个窗口8内均安装一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即本实施例的驱动板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了三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双质量飞轮除上述离心力摆单元中窗口 8的数量、离心力质量单元的数量由两个改为三个外,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Claims (12)

1.一种离心力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板(7)及安装于驱动板(7)上的一个或多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所述离心力质量块单元为多个时,沿所述驱动板(7)的周向均布;所述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包括质量块(1)、滑动片(2)、滚子(3)及单垫圈(5),所述驱动板(7)的每侧均设有质量块(1)和滑动片(2),所述滑动片(2)位于质量块(1)与驱动板(7)之间,所述驱动板(7)上开设有窗口(8),所述单垫圈(5)容置于窗口(8)内,并分别与所述驱动板(7)两侧的质量块(1)、滑动片(2)连接,且通过所述驱动板(7)两侧的质量块(1)、滑动片(2)轴向限位,所述单垫圈(5)与窗口(8)的内壁之间设有滚子(3),所述离心力质量块单元在窗口(8)的范围内运动;所述驱动板(7)具有两个耳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力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垫圈(5)的内侧安装有避免在运动过程中撞击驱动板(7)而产生噪音的减振垫(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力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垫圈(5)的外侧设有凹槽B(10),所述窗口(8)的内壁上对应凹槽B(10)的位置设有凹槽A(9),所述凹槽A(9)与凹槽B(10)围成容置滚子(3)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力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3)两侧表面分别与驱动板(7)两侧的滑动片(2)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力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1)及单垫圈(5)上均开设有铆钉孔(13),所述滑动片(2)的内侧设有缺口(36),所述质量块(1)、滑动片(2)及单垫圈(5)通过质量块铆钉(4)相连,所述质量块铆钉(4)分别由质量块(1)上的铆钉孔(13)、滑动片(2)上的缺口(36)、单垫圈(5)上的铆钉孔(13)穿过,将所述驱动板(7)两侧的质量块(1)铆接在一起形成离心力质量块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力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片(2)朝向质量块(1)的表面设有勾扣(11),所述质量块(1)上对应勾扣(11)的位置开设有勾扣孔(12),所述质量块(1)与滑动片(2)通过勾扣(11)插入勾扣孔(12)中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力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两个窗口(8),每个所述窗口(8)内均安装一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力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三个窗口(8),每个所述窗口(8)内均安装一个离心力质量块单元。
9.一种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质量(18)及二级质量(19),所述二级质量(19)为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离心力摆单元(15);所述一级质量(18)包括一级飞轮(27)及安装于一级飞轮(27)一侧的一级飞轮盖板(28),所述一级飞轮(27)与发动机曲柄轴(20)相连;所述离心力摆单元(15)容置于一级飞轮(27)与一级飞轮盖板(28)围成的型腔内,所述离心力摆单元(15)与一级飞轮盖板(28)之间设有花键毂(25),所述花键毂(25)与一级飞轮盖板(28)之间设有膜片弹簧(23),所述膜片弹簧(23)的一端及花键毂(25)与离心力摆单元(15)固接,所述膜片弹簧(23)的另一端与一级飞轮盖板(28)直接抵接或与一级飞轮盖板(28)上的密封垫圈(22)抵接;所述一级飞轮(27)内侧外边缘设有容置弧形弹簧组(21)的弹簧槽,所述弧形弹簧组(21)位于离心力摆单元(15)中驱动板(7)上相邻两耳部(14)之间;所述一级飞轮(27)另一侧的外缘安装有与发动机(16)的马达齿圈相啮合的齿圈(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弹簧组(21)与一级飞轮(27)之间组装有弹簧导轨(3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力摆单元(15)与一级飞轮(27)之间设有安装于一级飞轮(27)上的盘毂(34),所述盘毂(34)的内缘与所述花键毂(25)上安装的止推垫圈(35)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飞轮(27)上安装有动平衡块(32)。
CN202122653824.7U 2021-11-02 2021-11-02 离心力摆单元及双质量飞轮 Active CN216642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3824.7U CN216642967U (zh) 2021-11-02 2021-11-02 离心力摆单元及双质量飞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3824.7U CN216642967U (zh) 2021-11-02 2021-11-02 离心力摆单元及双质量飞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2967U true CN216642967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3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53824.7U Active CN216642967U (zh) 2021-11-02 2021-11-02 离心力摆单元及双质量飞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29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4571B (zh) 一种限扭减震器
US4185728A (en) Clutch disc with variable deflection rate vibration damper
CN106958621B (zh) 摆式减振装置
CN104487737B (zh) 缓冲减振器和减振组件
KR101386865B1 (ko) 듀얼 매스 플라이휠
US6050383A (en) Damper disk assembly
US20230115866A1 (en) Torsional vibration damper having an axis of rotation for a drive train
KR100422643B1 (ko) 자동차용 플라이휠
US6029793A (en) Damper disk assembly
CN110805649A (zh) 车辆用减振器及车辆
JPH0141848B2 (zh)
KR20120039309A (ko) 비선형 특성을 가지는 직렬 연결 토션 댐퍼
CN109931364B (zh) 基于非线性扭转隔振原理的双质量飞轮
EP3757421A1 (en) Torsional vibration reduction device
CN216642967U (zh) 离心力摆单元及双质量飞轮
CN114233764A (zh) 一种柔性扭转减振离合器
KR100507068B1 (ko) 에어 댐핑을 이용한 이중질량 플라이휠
CN112360923B (zh) 一种减震盘总成及两级阻尼限扭减震器
CN210218477U (zh)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和车辆
CN211624127U (zh) 用于液力联接装置的阻尼系统、液力联接装置和机动车辆
CN113531042A (zh) 一种限扭减振器
CN113124098A (zh) 车辆用减振器及车辆
CN115023561A (zh) 车辆用减振器及车辆
CN112228510A (zh) 具有集成扭矩限制器的减振器及汽车
CN113383180B (zh) 减振传动机构及动力传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