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0433U -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0433U
CN216640433U CN202122732479.6U CN202122732479U CN216640433U CN 216640433 U CN216640433 U CN 216640433U CN 202122732479 U CN202122732479 U CN 202122732479U CN 216640433 U CN216640433 U CN 216640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slope
base layer
bank protection
prot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324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树平
严启春
高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Jie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Jie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Jie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Jie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324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0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0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0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顶部铺设有回填土,所述基层的左侧设置有板桩墙,所述基层为左低右高结构,所述基层从低至高由斜坡过渡,且斜坡设置有两个。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斜坡,在水面低时可通过在片石步道上活动来便民生活,生态支撑平台可为水生物提供繁衍场所,人们可在片石步道上近距离与水生物接触,且两个斜坡上分别设置填土生态袋和斜坡防护面,可以给种植植物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从而达到生态护岸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护岸结构忽视了岸坡的生态性、景观性,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符,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治河要求的问题,具备生态护岸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水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护岸工程是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护岸结构型式有墙式护岸及坡式护岸,护岸材料多采用混凝土、浆砌石或干砌石等硬质材料,着重考虑了护岸的稳定性问题,但忽视了岸坡的生态性、景观性,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符,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治河要求。因此,需要急需探索开发一种集安全性、生态性、景观性于一体的生态护岸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具备生态护岸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护岸结构忽视了岸坡的生态性、景观性,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符,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治河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顶部铺设有回填土,所述基层的左侧设置有板桩墙,所述基层为左低右高结构,所述基层从低至高由斜坡过渡,且斜坡设置有两个,两个斜坡由低至高分别为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所述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之间设置有片石步道,所述基层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一斜坡左侧的干砌块石挡墙,所述干砌块石挡墙的两侧均设置有生态支撑平台,所述干砌块石挡墙与第一斜坡之间的空间形成生态水槽,所述第一斜坡的左侧设置有填土生态袋,所述生态支撑平台和填土生态袋均位于生态水槽的内部,所述干砌块石挡墙的表面设置有水道,所述水道与生态水槽连通,所述回填土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二斜坡顶部的斜坡防护面,所述回填土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二斜坡右侧的防汛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回填土的顶部设置有水生植物结构层,所述水生植物结构层位于板桩墙与干砌块石挡墙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生态支撑平台包括混凝土空心块,所述混凝土空心块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混凝土空心块由下而上依次叠合而成,所述混凝土空心块砌合在干砌块石挡墙的两侧,所述混凝土空心块远离干砌块石挡墙的一侧开设有通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斜坡防护面包括三维土工网、护垫、营养覆土和表面覆土,所述三维土工网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片石步道和防汛道固定连接,所述护垫设置在三维土工网的下方,所述营养覆土设置在护垫的下方,所述表层覆土设置在三维土工网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片石步道和防汛道的顶部均设置有铸造石护栏。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生态水槽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数量为若干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斜坡,在水面低时可通过在片石步道上活动来便民生活,生态支撑平台可为水生物提供繁衍场所,人们可在片石步道上近距离与水生物接触,且两个斜坡上分别设置填土生态袋和斜坡防护面,可以给种植植物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从而达到生态护岸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护岸结构忽视了岸坡的生态性、景观性,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不符,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治河要求的问题,具备生态护岸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板桩墙与干砌块石挡墙设置水生植物结构层,区域内的水流被板桩墙阻挡而形成缓流,可以为种植水生植物提供很好的生存条件,而种植水生植物则可以紧固土壤,让水生物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凝土空心块上设置通口,可以为水生物提供休息繁衍场所,有利于水生物的日常生活。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斜坡防护面,通过三维土工网和护垫对营养覆土进行防护,可以有效防止土壤流失,从而让营养覆土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铸造石护栏,当人们在片石步道和防汛道行走时,可通过护栏对行人进行保护,避免行人意外从斜坡跌落。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网,防护网可以将生态水槽分隔为多块区域,可以通过对不同区域划分来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这样可以避免水生植物遮挡整片生态水槽,被隔开区域的水面可以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这样可以为水生物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而且当行人意外跌落至生态水槽中,可以通过攀爬防护网来脱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维土工网示意图。
图中:1、基层;2、回填土;3、板桩墙;4、第一斜坡;5、第二斜坡;6、片石步道;7、干砌块石挡墙;8、生态支撑平台;81、混凝土空心块;82、通口;9、斜坡防护面;91、三维土工网;92、护垫;93、营养覆土;94、表面覆土;10、防汛道;11、水生植物结构层;12、铸造石护栏;13、生态水槽;14、填土生态袋;15、水道;16、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包括基层1,基层1的顶部铺设有回填土2,基层1的左侧设置有板桩墙3,基层1为左低右高结构,基层1从低至高由斜坡过渡,且斜坡设置有两个,两个斜坡由低至高分别为第一斜坡4和第二斜坡5,第一斜坡4与第二斜坡5之间设置有片石步道6,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一斜坡4左侧的干砌块石挡墙7,干砌块石挡墙7的两侧均设置有生态支撑平台8,干砌块石挡墙7与第一斜坡4之间的空间形成生态水槽13,第一斜坡4的左侧设置有填土生态袋14,生态支撑平台8和填土生态袋14均位于生态水槽13的内部,干砌块石挡墙7的表面设置有水道15,水道15与生态水槽13连通,回填土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二斜坡5顶部的斜坡防护面9,回填土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二斜坡5右侧的防汛道10。
参考图1,回填土2的顶部设置有水生植物结构层11,水生植物结构层11位于板桩墙3与干砌块石挡墙7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在板桩墙3与干砌块石挡墙7设置水生植物结构层11,区域内的水流被板桩墙3阻挡而形成缓流,可以为种植水生植物提供很好的生存条件,而种植水生植物则可以紧固土壤,让水生物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图1,生态支撑平台8包括混凝土空心块81,混凝土空心块8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混凝土空心块81由下而上依次叠合而成,混凝土空心块81砌合在干砌块石挡墙7的两侧,混凝土空心块81远离干砌块石挡墙7的一侧开设有通口8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在混凝土空心块81上设置通口82,可以为水生物提供休息繁衍场所,有利于水生物的日常生活。
参考图1和图2,斜坡防护面9包括三维土工网91、护垫92、营养覆土93和表面覆土94,三维土工网9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片石步道6和防汛道10固定连接,护垫92设置在三维土工网91的下方,营养覆土93设置在护垫92的下方,表层覆土设置在三维土工网91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斜坡防护面9,通过三维土工网91和护垫92对营养覆土93进行防护,可以有效防止土壤流失,从而让营养覆土93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
参考图1,片石步道6和防汛道10的顶部均设置有铸造石护栏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铸造石护栏12,当人们在片石步道6和防汛道10行走时,可通过护栏对行人进行保护,避免行人意外从斜坡跌落。
参考图1,生态水槽13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网16,防护网16的数量为若干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防护网16,防护网16可以将生态水槽13分隔为多块区域,可以通过对不同区域划分来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这样可以避免水生植物遮挡整片生态水槽13,被隔开区域的水面可以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这样可以为水生物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而且当行人意外跌落至生态水槽13中,可以通过攀爬防护网16来脱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两个斜坡,在水面低时可通过在片石步道6上活动来便民生活,生态支撑平台8可为水生物提供繁衍场所,人们可在片石步道6上近距离与水生物接触,且两个斜坡上分别设置填土生态袋14和斜坡防护面9,可以给种植植物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通过在板桩墙3与干砌块石挡墙7设置水生植物结构层11,区域内的水流被板桩墙3阻挡而形成缓流,可以为种植水生植物提供很好的生存条件,而种植水生植物则可以紧固土壤,让水生物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在混凝土空心块81上设置通口82,可以为水生物提供休息繁衍场所,有利于水生物的日常生活,通过设置防护网16,防护网16可以将生态水槽13分隔为多块区域,可以通过对不同区域划分来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这样可以避免水生植物遮挡整片生态水槽13,被隔开区域的水面可以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这样可以为水生物提供良好的休息场所,而且当行人意外跌落至生态水槽13中,可以通过攀爬防护网16来脱困,从而达到生态护岸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顶部铺设有回填土(2),所述基层(1)的左侧设置有板桩墙(3),所述基层(1)为左低右高结构,所述基层(1)从低至高由斜坡过渡,且斜坡设置有两个,两个斜坡由低至高分别为第一斜坡(4)和第二斜坡(5),所述第一斜坡(4)与第二斜坡(5)之间设置有片石步道(6),所述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一斜坡(4)左侧的干砌块石挡墙(7),所述干砌块石挡墙(7)的两侧均设置有生态支撑平台(8),所述干砌块石挡墙(7)与第一斜坡(4)之间的空间形成生态水槽(13),所述第一斜坡(4)的左侧设置有填土生态袋(14),所述生态支撑平台(8)和填土生态袋(14)均位于生态水槽(13)的内部,所述干砌块石挡墙(7)的表面设置有水道(15),所述水道(15)与生态水槽(13)连通,所述回填土(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二斜坡(5)顶部的斜坡防护面(9),所述回填土(2)的顶部设置有位于第二斜坡(5)右侧的防汛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土(2)的顶部设置有水生植物结构层(11),所述水生植物结构层(11)位于板桩墙(3)与干砌块石挡墙(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支撑平台(8)包括混凝土空心块(81),所述混凝土空心块(8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混凝土空心块(81)由下而上依次叠合而成,所述混凝土空心块(81)砌合在干砌块石挡墙(7)的两侧,所述混凝土空心块(81)远离干砌块石挡墙(7)的一侧开设有通口(8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防护面(9)包括三维土工网(91)、护垫(92)、营养覆土(93)和表面覆土(94),所述三维土工网(9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片石步道(6)和防汛道(10)固定连接,所述护垫(92)设置在三维土工网(91)的下方,所述营养覆土(93)设置在护垫(92)的下方,所述表面覆土设置在三维土工网(9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石步道(6)和防汛道(10)的顶部均设置有铸造石护栏(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水槽(13)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网(16),所述防护网(16)的数量为若干个。
CN202122732479.6U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 Active CN216640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2479.6U CN216640433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2479.6U CN216640433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0433U true CN216640433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4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32479.6U Active CN216640433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04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5657A (zh) * 2024-01-12 2024-03-19 中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河道装配式构件的配置方法、系统及实体预制挡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5657A (zh) * 2024-01-12 2024-03-19 中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河道装配式构件的配置方法、系统及实体预制挡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74968U (zh) 一种河道水系景观复合式生态护岸结构
CN108589654A (zh) 一种生态砖及其生态护坡系统
CN109914336B (zh) 混凝土挡墙的绿化结构
CN112211159A (zh) 一种生态护岸与生态驳岸组合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6640433U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生态护岸结构
CN211972073U (zh) 一种城镇生态河道断面
CN108612047A (zh) 一种河湖岸坡的生态修护结构
CN108570965A (zh) 自稳式鱼鳞坑生态挡墙
CN208441049U (zh) 一种生态砖及其生态护坡系统
CN208039168U (zh) 一种河湖岸坡的生态修护结构
CN214657144U (zh) 一种适用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新型生态护坡
CN215669234U (zh) 城市公路吸能导水防涝结构
CN215562318U (zh) 生态护岸
CN215165216U (zh) 一种基于斜坡结构的新型波浪式生态海堤
CN215758830U (zh) 拓展的城市滨水系统
CN211621506U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排水渠结构
CN211773309U (zh) 一种植生袋外挂格宾网的生态挡墙
JP2709427B2 (ja) 魚巣付き護岸
CN110258449B (zh)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CN210368989U (zh) 一种城垛式景观挡墙
CN20830042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环保生态墙结构
CN215105238U (zh) 一种复合型坡式护岸
CN110952500A (zh) 一种城市环保建设用挡墙结构
CN210420999U (zh) 自稳式鱼鳞坑生态挡墙
CN215715020U (zh) 一种水利工程护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