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5899U - 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5899U
CN216635899U CN202123267899.8U CN202123267899U CN216635899U CN 216635899 U CN216635899 U CN 216635899U CN 202123267899 U CN202123267899 U CN 202123267899U CN 216635899 U CN216635899 U CN 216635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liquid
area
spray head
tro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678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四喜
李海平
龙武秦
魏伟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Tuchua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678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5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5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5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印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打印设备存在测试的液体体积范围小,局限性小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打印小车,所述打印小车包括:至少两种喷头,各种喷头依次朝向打印介质喷射液体,且各喷头可喷射的喷液量范围至少部分不重合;横梁,设备沿横梁的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互相独立的调零区以及打印区,当打印小车位于打印区时,喷头对打印介质喷射液体,当打印小车位于调零区时,使打印小车中待喷液的喷头调零归位;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与打印小车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打印小车于调零区与打印区之间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具有测试范围广、适应多种喷射场景的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
背景技术
打印即采用喷射的方式在打印介质上喷射液体(如墨水、涂层、处理液等),在打印介质形成图案、文字等,以对打印介质起到装饰、标识的作用。在打印过程中,需要设定合适的喷射参数(如波形),使液体在打印介质表面形成精准、稳定的打印图案。在设定合适的喷射参数时,通常需要测试液体的性能(如墨水的精度、飞墨、流畅性等性能测试),根据液体的性能以设置合适的喷射参数,如此能够使打印过程中形成精度较高、性能较好的打印图案。
液体性能的测试通常是利用打印设备在打印介质上喷射打印液体,以在打印介质上形成测试图案,将测试图案与参考图案对比,从而得到液体的性能,以此给设置喷射参数提供了依据。
为了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液体性能以及符合多种设备喷射参数,如需要测试不同喷射体积对应的液体性能,或者是对不同种类的液体的性能测试时,通常需要将液体利用多台打印设备喷射打印,以测试不同喷射体积或者不同种类的液体对应的液体性能。这种测试方法能够测试不同喷射体积的对应的液体性能,但是当需要测试喷射体积变化范围较宽的时候,则需要多台打印设备。因此现有的单台打印设备存在测试的液体体积范围较小、适用的液体种类少、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解决单台打印设备存在测试的液体体积范围较小、适用的液体种类少、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打印小车,所述打印小车包括:至少两种喷头,各种喷头依次朝向打印介质喷射液体,且各所述喷头可喷射的喷液量范围至少部分不重合;
横梁,所述设备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互相独立的调零区以及打印区,当打印小车位于打印区时,喷头对打印介质喷射液体,当打印小车位于调零区时,使打印小车中待喷液的喷头调零归位;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打印小车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打印小车于所述调零区与所述打印区之间往复运动。
进一步,所述调零区包括:预调零区以及终调零区;当打印小车位于预调零区时,使打印小车中待喷液的喷头预调零归位,当打印小车位于终调零区时,使打印小车中待喷液的喷头最终调零归位。
进一步,所述打印设备包括:调零机构,所述调零机构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打印小车之间,用于对各喷头调零。
进一步,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接液槽;所述接液槽对应设置于所述调零区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用于安装所述接液槽;且所述横梁架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
进一步,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用于承载打印介质的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且所述承载机构对应所述打印区设置。
进一步,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承载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机构带动打印介质沿与喷嘴列垂直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所述设备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还设有观测区;所述设备还包括液体观测机构,所述液体观测机构对应所述观测区设置,用于对所述喷头喷出的液体进行观测。
进一步,所述喷头的喷嘴列的方向与所述液体观测机构的观测方向垂直。
进一步,所述至少两种喷头包括:第一种喷头和第二种喷头;所述第一种喷头位于打印区朝向打印介质的第一区域喷射第一液体形成第一测试图像;所述第二种喷头位于打印区朝向打印介质的第二区域喷射第二液体形成第二测试图像;所述第一测试图像与所述第二测试图像完全不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于打印小车承载不同型号尺寸的喷头,且每种喷头喷射的液体体积不相同。因此,当需要测试不同的体积下液体性能的适合,对应控制开启相应的喷头,以控制喷射形成不同大小的点。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更换打印设备,在同一台打印设备中,就能够实现打印不同大小的点,由于不需要更换打印设备,同一液体能够同一台设备中测试,减少由于不同设备带来的系统误差,因此,减少了多次测试的系统误差,提高了测试精度。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同一台设备能够实现打印多种不同点的液滴,增大了液体的测试体积范围,减小了局限性。此外,由于该打印设备能够喷射较宽的喷射范围,因此,针对不同的打印介质,需要打印不同的体积的液滴时,能够在单台设备就能完成,提高了设备对应不同大小打印介质打印不同范围墨滴的适用性。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台打印设备存在测试的液体体积范围小,局限性小的技术问题。获得了精准测试液体性能,减少各种点测试的误差,测试范围广、适应多种喷射场景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打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打印设备去掉机壳后的打印设备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打印设备去掉机壳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打印设备去掉机壳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二驱动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打印小车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打印设备去掉机壳后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放置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平台下方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液体观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液体观测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液体观测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打印设备去掉机壳后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打印设备去掉机壳后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液滴观测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二中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图中:
1、工作平台;11、支撑架;110、容纳腔;111、弱电元器件;112、强电元器件;2、打印小车;21、第一种喷头;22、第二种喷头;23、承载架;24、调零机构;241、施力部;242、丝杆;25、架体;3、第二驱动机构;31、动力件;32、带动件;33、放置框;4、第一驱动机构;41、横梁;5、液体观测机构;51、观测空间;52、外壳;53、采集部;54、盖体;55、废液收集机构;56、漏空部;57、安装板;58、调节组件;6、刮液机构;61、接液槽;62、导液结构;7、承载机构;8、放置架;81、放置部;82、架体;83、固定部;84、密封件;9、机壳;10、液体原瓶。
100、第一区域;200、第二区域;300、第三区域;400、第四区域;500、调零区;600、打印区;700、观测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打印设备涉及到打印的液体包括用于打印的白墨、彩墨、光油、涂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下将墨水作为液体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他的液体对于性能测试这方面的原理一致,具体区别在于打印根据材料不同,使用的液体不同,从而需要设置的喷射参数也不相同。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一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测试的液体性能包括:墨点的卫星点数、墨点打印直度、墨点大小的均匀性中的至少一个,当然,为了获取更加精准的液体性能,也可以包括其他的液体测试性能,如流畅度等,具体需要应用于何种测试,在此不再做限定,凡是能表征打印液体性能的参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具体的,液体性能测试是控制单列喷头在打印介质上喷射一次形成的点图像,观测每张点图像对应的特点,以得到墨水的性能。为了验证墨水各种喷射体积下对应的性能,因此利用喷头喷射不同的喷射量,以形成大、中、小三种点,然后观测每种点对应点图像特征。除此之外,还能够用该设备方法检测喷嘴的异常情况。
具体的,结合图1所示,该打印设备包括:
打印小车2,所述打印小车2包括:至少两种喷头,各种喷头依次朝向打印介质喷射液体,且各所述喷头可喷射的喷液量范围至少部分不重合;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喷头,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喷头种类依据可喷射的墨量范围分类;请参见图6,如第一种喷头21的喷墨量可喷射的喷墨量范围为1pl-3pl;第二种喷头22可喷射的喷墨量范围为5pl-7pl(当然,喷头喷射的墨量范围不受此范围的限制)。喷头的可喷射喷液量范围至少部分不重合的意思为喷液量的大、中、小三点可以是一种喷头中的大点与其他喷头的小点一样。当然也可以不一样。此外,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两个不同型号的喷头,包括G5I以及G5两种喷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多种喷头,且每种喷头的个数不受限制。值得注意的是,每种喷头中也可喷射三种不同体积的液滴。安装多种不同的喷头,能够使整个打印设备中对应喷头单次喷射的液体的范围较宽。
结合图2所示,横梁41,该设备沿横梁41的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互相独立的调零区500 以及打印区600,当打印小车2位于打印区600时,喷头对打印介质喷射液体,当打印小车2 位于调零区500时,使打印小车2中待喷液的喷头调零归位;横梁41与打印小车2连接,调零区500与打印区600相邻设置,调零的意思是使对应的喷头的回归起始的打印位置;相当于对待喷液的喷头初始化。对喷头调零第一方面是保证喷头在Z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确定,即对应喷头的高度位置一定。第二方面是确保对应喷头喷嘴的液体处于初始化的状态,避免待喷液的喷头在上一次打印过程中,喷嘴的液体受到影响而滴落而造成空打。
第一驱动机构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打印小车2沿着横梁41于所述调零区500 与所述打印区600之间往复运动;第一驱动机构4安装在横梁41上,第一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与打印小车2连接。
其中,当前的喷液喷头位于打印区600对打印介质喷射液体后,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打印小车2至调零区500,对下一待喷液喷头调零。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由于打印小车2承载不同型号尺寸的喷头,且每种喷头喷射的液体体积不相同。因此,当需要测试不同的体积下液体性能的适合,对应控制开启相应的喷头,以控制喷射形成不同大小的点。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更换打印设备,在同一台打印设备中,就能够实现打印不同大小的点,由于不需要更换打印设备,同一液体能够同一台设备中测试,减少由于不同设备带来的系统误差,因此,减少了多次测试的系统误差,提高了测试精度。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同一台设备能够实现打印多种不同点的液滴,增大了液体的测试体积范围,减小了局限性。此外,由于该打印设备能够喷射较宽的喷射范围,因此,针对不同的打印介质,需要打印不同的体积的液滴时,能够在单台设备就能完成,提高了设备对应不同大小打印介质打印不同范围墨滴的适用性。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台打印设备存在测试的液体体积范围小,局限性小的技术问题。获得了精准测试液体性能,减少各种点测试的误差,测试范围广、适应多种喷射场景的优点。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当前的喷头喷射液体后,需要控制下一个不同种类的喷头进行喷射液体,以测试其他喷液点的时候,此时驱动打印小车2回位,对下一个喷头进行调零。由于不同种类的喷头的起始零点不相同,在需要每种喷头打印前均调零,保证每种喷头喷射处于最佳的状态。由此,本实用新型在能够测试不同宽度范围下的喷射液体性能,喷射多种不同大小的测试图像,以提高测度精度;另外设置第一驱动机构4,每次喷射前都进行调零,进一步保证了液体性能测试的准确性。
此外,结合图2以及图3,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打印小车2沿着图3中箭头X的方向往复运动,因此根据测试液体的性能参数,决定打印小车2要对应液体观测机构5还是对应承载机构7,实现单台打印小车2,就能够测试不同的液体性能。少设置了一个打印小车2,节省了设备的成本。另外一方面,将打印小车2设置一台,每种测试都是针对这台打印小车2 的参数,减少了由于设备带来的系统误差,因此提高了液体性能测试的精确度。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是设置两个打印小车2,对应不同的位置。
优选的,每一种喷头独立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各喷头的控制系统互相独立运行,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控制系统后接切换开关,使具体的控制系统与对应的喷头连接,以实现各喷头独立运行。每个喷头独立运行,使单次测试的喷射液体性能对应单种体积的液体;避免多种喷头一起喷射打印,导致测试结果混淆。此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为了使各种测试结果不混淆,也可以是单次测试每个喷头中的单列喷嘴列的打印情况。如控制喷头1对应的第一列喷嘴以及喷头2的第一列喷嘴进行喷墨。通过打印在打印介质不同的区域,以区分两者的成像,以供测试者获得液体对应的液体性能。
进一步,所述调零区500包括:预调零区以及终调零区;当打印小车2位于预调零区时,使打印小车2中待喷液的喷头预调零归位,当打印小车2位于终调零区时,使打印小车2中待喷液的喷头最终调零归位。
在本实施例中,预调零的包括:控制待喷液的喷头升降,调节对应喷头Z轴相对位置。进入终调零区后,打印小车2稳定,最终对待喷液的喷头进行终调零。由于设置了预调零区,且对待打印喷头预调零,使打印小车2在回位的过程的时间内,进行预调零,加快了调零的速度,便于加快测试液体性能的速度。且还设置终调零区,在打印小车2后终调零,在预调零的位置使喷头的Z轴方向上的位置确定,在终调零的位置对待喷液内的喷头的液体进行调零,也就是对喷头喷嘴的液体调零,确保待喷液的喷头能够回复最佳的状态。加快了调零速度的同时,保证了调零的效果,进一步保证了液体性能测试效果。
进一步,第一驱动机构4以第一速度驱动打印小车2从打印区600运动至预调零区,第一驱动机构4以第二速度驱动打印小车2从预调零区运动至终调零区;其中,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种喷头21喷射液体完毕后,控制打印小车2运动,此时,打印小车 2处于加速的状态;当打印小车2进入预调零区后,打印小车2开始减速,此时开始对下一待打印喷头预调零。更进一步,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打印小车2以加速度的方式从预调零区进入终调零区;其中加速度为负值。
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接液槽61;所述接液槽61对应设置于所述调零区500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喷头在调零的过程中,会产生废液,设置接液槽61承接调节喷头时产生的废液,避免污染工作环境。接液槽61的上端面高于或等于承载机构7的上端面。避免接液槽61的液体飞溅出承载机构7承载的打印介质上,影响测试图像,从而影响液体性能测试效果。
进一步,结合图2以及图6,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调零机构24,所述调零机构24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与所述打印小车2之间,用于对各喷头调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打印小车2从打印区600运动至调零区500,同时调零机构24对下一打印喷头预调零。
在本实施例中,调零机构24包括:调零电机以及丝杆242,丝杆242与安装喷头的架体 25连接,转动丝杆242使架体25升降架体25以带动喷头升降,实现初步调零。
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该设备沿横梁41的长度方向还设有观测区700;所述设备还包括液体观测机构5,所述液体观测机构5对应所述观测区700设置,用于对所述喷头喷出的液体进行观测。调零区500、打印区600以及观测区700覆盖横梁41的下方以及上方的部分区域;具体的,将横梁41沿其长度方向划分为若干区域,其中每一区域分别对应零区500、打印区600以及观测区700。
在本实施例中,该设备由于设置了不同体积的喷头,以及设置液体观测机构5,因此,单台设备能够实现打印相关的液体性能测试,还能够实现对液体飞行情况的观测。由于在打印设备中设置了液体观测机构5,当需要测试液体打印时的飞行情况的时候,只需要将打印小车2移动至液体观测机构5的上方,启动打印小车2喷射液体,使打印小车2对应液体观测机构5进行喷射打印。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不需要搬运液体观测机构5,也不需要多次安装液体观测机构5,因此,每次液体观测机构5的观测部位相对固定,不对产生安装造成的安装误差,从而确保了两次的观测结果之间的误差不再受到多次安装的误差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印设备存在液滴观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技术问题;具有降低了观测误差,提高了液体飞行情况的观测精度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喷头的喷嘴列的方向(与第一驱动机构的方向平行,即图3中箭头X的方向)与所述液体观测机构5的观测方向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单个喷头的喷嘴列的列数对应K、C、M、Y四色墨水,也就是说,喷头喷射液体为单列喷嘴列进行喷射,观测部单次观测到是单列喷嘴列的喷射情况。避免多列喷嘴列一次喷射造成观测混淆。
进一步,结合图2以及图6所示,所述至少两种喷头包括:第一种喷头21和第二种喷头 22;所述第一种喷头位于打印区600朝向打印介质的第一区域喷射第一液体形成第一测试图像;所述第二种喷头22位于打印区600朝向打印介质的第二区域喷射第二液体形成第二测试图像;所述第一测试图像与所述第二测试图像完全不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液体不同于第二液体;液体之间是否相同的判断依据为测试液体的液滴需求。如A液体的性能需要喷射量为7pl;但是B液体的喷射量需求为2.5pl;一般而言,不同种类的液体,光油、白墨、彩墨、涂层之间需要的喷射量均不相同。此时定义两种液体为不同种液体。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也可以是相同的液体。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部分重合,也可以部分不重合,第一测试图像和第二测试图像完全不重合的意思是,第一测试图像与第二测试图像可独立存在,避免第一测试图像和第二测试图像之间互相干扰,从而便于识别测试图像,以提高液体性能的测试精度。
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该打印设备还包括工作平台1,所述工作平台1用于安装所述接液槽61;且所述横梁41架设于所述工作平台1上。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平台1将整个打印设备分成上下两半部分。上半部分共操作区域,下半部分为放置区域;使整个打印设备分区合理,结构紧凑。
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用于承载打印介质的承载机构7,所述承载机构7设于所述工作平台1,且所述承载机构7对应所述打印区600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机构7呈板状结构。喷头的喷嘴列的方向与第一驱动机构4的驱动方向平行。打印小车2的运动方向与喷嘴列的长度方向一致,因此,可以将液体观测机构的观测方向与第一驱动机构4的驱动方向垂直。这样一来,承载机构7可以设置在观测方向的一侧。由于观测方向与液体观测仪的长度方向平行。因此,承载机构7设置在液体观测仪长度方向的一侧,这样一来,使整个打印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与所述承载机构7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机构7带动打印介质沿与喷嘴列垂直的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3驱动承载机构7沿着图3中箭头Y的方向往复运动,带动打印介质与打印小车2往复运动实现往复式扫描。另外,第一驱动机构4的驱动方向与第二驱动机构3的扫描方向垂直,第二驱动机构3的扫描方向与液体观测机构5的观测方向平行,使整个设备的结构更加紧凑。另外,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打印小车2沿着第一驱动机构4的驱动方向运动,还实现打印小车2相对打印介质步进,实现增加打印介质的打印宽幅。因此,设置第二驱动机构3,使打印设备同时还兼具打印的产品的功能,使该打印设备具有多样化的功能。
打印小车2在横梁41上沿第一方向以V1的速度作步进运动,采用第二驱动机构3驱动打印介质以V2的速度与打印小车2往复运动。其中V2大于V1。由于驱动打印介质做速度较高的运动,在需要停止打印的时候,打印介质的质量相对于打印小车2而言小了很多,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更加便于控制打印介质停下,便于控制打印程序,从而有利于保证打印质量。解决现有打印装置存在由于打印小车2质量较大,造成不易控制打印小车2停下,甚至是打印质量不佳的技术问题;另外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只驱动打印小车2做步进运动,不需要过大的动力驱动打印小车2高速运动,易于控制打印小车2停止,且减少了驱动打印小车2的耗能,实现了节能的效果;具有便于控制、高精度打印、节能等优点。
进一步,结合图2以及图5所示,第二驱动机构3包括:动力件31以及带动件32,动力件31与带动件32连接,动力件31驱动带动件32带动打印介质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3包括放置框33,动力件31设置为驱动电机,带动件32 设置为丝杆,丝杆的一端穿过放置框33长度方向的一端并固定在放置框33内,另一端与动力件31连接。第二驱动机构3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与丝杆平行,使丝杆转动带动打印介质往复运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根据需求,动力件31可以设置为气缸,带动件32可以设置为推动杆,带动打印介质沿直线运动。承载机构7设置为板状结构,其下部穿设于丝杆上,且沿着导向件运动,承载板主要用于承载板状结构的打印介质。
进一步,再结合图2以及图4所示,工作平台1至少包括:安装第二驱动机构3的第一区域100,第一区域100位于工作平台1的中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100位于工作平台1的中部,在第二驱动机构3的两侧均形成了放置空间。更具体的,第一区域100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且第二驱动机构3覆盖第一区域100,第一区域100的长度方向横跨工作平台1。因此在工作平台沿第二驱动机构3扫描方向的两侧形成了放置空间,当需要测试液体性能如液滴飞行速度(当然,液体的性能测试不限于液滴飞行速度,需要额外添加设备进行测试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此时,在放置空间上放置液滴观测机构,使液滴观测机构的观测方向与喷头喷嘴列的方向垂直,此时,第二驱动机构3不会限制到液体观测机构5,且液体观测机构5与第二驱动机构3并排,缩减了整个打印设备的体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印设备体积较为庞大、需要较大的占用空间,且空间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具有既能够保证高精度的打印,还能测试液体性能,进一步提高打印的精度的优点。
进一步,液体观测机构5的观测方向与第二方向(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承载机构7运动的方向,即图4中箭头Y的方向)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观测机构5的观测方向与第二驱动机构3平行设置,从而使整个设备的体积更小,结构设计更加紧凑,巧妙,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结合图3所示,打印设备还包括刮液机构6,工作平台1还包括第三区域300,第三区域300用于安装刮液机构6,刮液机构6用于刮除喷头喷嘴表面的余液。
在本实施例中,在喷头喷射前,在刮液机构6的上方调节打印小车2的Z轴的相对位置,此时,使打印小车2的初始位置归0。在这过程中,喷头处的液体也会从喷头中滴落,滴落的墨滴落入刮液机构6处,避免液滴污染打印设备的其他机构,甚至是影响打印质量。
刮液机构6设置于第二驱动机构3背离液体观测机构5的一侧;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打印小车2依次经过刮液机构6、第二驱动机构3以及液体观测机构5。在刮液机构6处,将打印小车2喷头处的液滴清理干净,喷射液滴的时候,上次喷射残留在喷头处的液滴不会影响下一次喷射,进而提高了观测以及液体性能的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结合图3所示,刮液机构6包括刮刀,刮刀的长度方向朝向喷头喷嘴列的方向,刮液方向与扫描方向平行。刮液机构6的下方设置有接液槽61,接液槽61内设置有导液结构62,导液结构62设置为波浪形;液体从喷头处脱离后,沿着导液结构62的斜面滑落至接液槽61的底部。刮液机构6一方面可以用于刮除喷嘴处的积墨并承接废墨。另外一方面,将刮液机构6设置在第二驱动机构3的一侧,利用了刮液机构6的接墨槽承接打印小车2调零时产生的废墨,进一步,使一个机构具有多种用途,节省了原料的使用;保证整个打印机结构紧凑的基础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结合图4所示,工作平台1还包括第四区域400,第四区域400内设有废液收集机构55。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以及图4所示,第四区域400形成缺口,废液收集机构55从缺口处安装废液收集机构55,使废液收集机构55位于液体观测机构5的下方,承接液体观测机构5的废液。将第四区域400和第二区域200紧邻设置,使第四区域400处于工作平台1 的边缘,这样一来,便于废液收集机构55从第四区域400中取下,且同时使其他区域上的机构紧凑设置。
进一步,结合图4所示,第三区域300、第一区域100以及第二区域200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4采用电机驱动丝杆的方式驱动打印小车2运动。一方面,在打印过程中,打印小车2步进增加打印介质的打印幅宽。其次,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打印小车2于液体观测机构5与第二驱动机构3之间往复运动。使打印机在打印以及观测模式中切换,本实施例中,借助第一驱动机构4驱动打印小车2步进的功能,驱动打印小车2至观测机构的上方,实现打印以及观测模式的切换。
进一步,第二驱动机构3可拆卸安装于工作平台1。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打印较小如纸张类的打印介质的时候,采用电机驱动丝杆的方式能够提高打印的精度。当需要打印体积较大质量较大的打印介质的时候,将当前的第二驱动机构3拆卸,更换皮带等驱动方式;整个打印设备适用的打印介质范围较宽,使打印设备适用性更广。
进一步,第二驱动机构3驱动承载机构7沿第二方向往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应用于多Pass往复式扫描中,利用多Pass往复扫描,以提高打印的精度。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将扫描运动采用第二驱动机构3运动,不再使用打印小车2进往复运动,因此,在打印过程中,打印介质沿着与喷头的喷嘴列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由于采用打印介质往复运动,则可以减小了打印小车2在扫描打印过程中的运动路径,因此,当需要测试液体的性能时,液体观测机构5的观测方向可以与第二驱动机构3平行,使液体观测机构5与第二驱动机构3整齐排列,进而缩减了整个设备的体积,减小设备占用的面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在打印的过程中,打印介质放置在第二驱动机构3上后,第二驱动机构3驱动打印介质往复运动,打印小车2在打印介质的单次的往复运动中相对静止对打印介质表面喷射液体。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根据打印介质的不同,如柱状的打印介质,可以设置旋转夹持机构,使打印介质绕着自身的轴旋转,且相对喷头转动,此时,打印小车2不动,对旋转的打印介质实现喷墨打印。旋转夹持机构的旋转轴与第一驱动机构4的驱动方向平行。
进一步,设备还包括进液机构,进液机构从液体原瓶10中吸取液体至喷头,以供喷头喷出液体。
在本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至少两供墨系统,每一供墨系统对应于一种喷头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取消了一级液盒的设置,将液体原瓶10直接取代一级液盒,进液机构从液体原瓶10中吸取原液,避免原液转移至一级墨盒过程中发生变质,或者是在使用过程中,一级液盒体积较大,积攒较多的液体,造成液体沉淀,黏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测试误差。
进一步,结合图7所示,打印设备还包括放置架8,设于工作平台1远离打印小车2的一侧,具体位于工作平台1的下方,放置架8用于放置液体原瓶10;进液机构,进液机构一端与喷头连通,另一端与液体原瓶10连通,进液机构与液体原瓶10可拆卸连接,进液机构用于从液体原瓶10抽取液体至喷头。液体的原瓶是从墨水厂家中购买回来的原瓶。优先选择500毫升的液体原瓶10。避免过多的液体积攒在原瓶的底部,导致了原液发生变质,如黏度发生变化,而影响液体的性能测试。当然,根据实际打印过程中的速度,也可以根据需求放置具体体积的液体原瓶10。
在本实施例中,打印小车2承载有喷头,具体采用压电喷墨式喷头;进液机构采用与现有技术相似的进液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一级液盒,设置放置架8,用于放置液体原瓶10。因此进液机构从液体的原瓶中吸取液体,减少液体在转移的过程中发生变质的可能,同时,也减少了原液与外界空气接触发生变质,另外,减少原液过多在一级液盒中积攒,导致液体黏度发生变化,而导致液体性能测试不够准确,从而导致测试不精准;另外,设置放置架8,直接从液体原瓶10中抽取液体,且进液机构与液体原瓶10可拆卸连接。液体没有通过一级液盒,因此当需要更换墨水的时候,直接将当前打印的液体原瓶10取下,然后更换其他种类的液体原瓶10,便于更换液体;解决了现有打印设备存在更换测试液体繁琐且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具有高精度测试液体性能、便于更换液体、操作简单等优点。
进一步,结合图7以及图10所示,打印设备还包括:支撑架11,支撑架11用于支撑工作平台1,并与工作平台1形成用于容纳元器件的容纳腔110。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1包括支撑腿以及底板,支撑架11设置为矩形状,支撑架11周侧包括四个平面。将所有的电子元器件放置于容纳腔110后,整个打印机的结构紧凑,且外观工整。
进一步,容纳腔110包括第一容纳区,第一容纳区用于容纳放置架8,第一容纳区的开口朝向支撑架11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7以及图10所示,第一容纳区位于支撑架11的一个侧面,开口从支撑架11的侧面,便于操作者从侧面更换液体原瓶10,从而有利于更换液体原瓶10。放置架8的开口与第一容纳腔110的开口朝向一致。将整个容纳腔110分区设置,便于元器件的规整、使整个打印机的结构整齐。
进一步,结合图1以及图7所示,打印设备包括:机壳9,机壳9设于支撑架11,并覆盖容纳腔110(参见图10)。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9围设在支撑架11的外侧,与支撑架11以及工作平台1形成相对密封的密封腔,且机壳9可相对于支撑架11运动。不同的面可以设置为推拉门、或者旋转门等,以开启容纳腔110。放置架8位于工作平台的下方,且安装在支撑工作平台的支撑架11上,放置架8设置位于机壳9的下部,使液体原瓶10位于较低的位置,进液机构从液体原瓶10抽吸液体,才会流至喷头处,避免液体原瓶10放置过高,自动流至喷头处。
优选的,机壳9与放置架8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放置架8的架体82上设置有螺丝安装孔,通过该螺丝安装孔将放置架8 可拆卸安装在机壳9上,当需要放置不同体积大小的液体原瓶10,将放置架8从机壳9上拆下,更换其他型号的放置架8,使放置架8能够适配对应的液体原瓶10。
优选的,机壳9内壁设置有遮光层。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层有抗紫外光的材质制成,或者由不透光的材质制成,设置遮光层,主要是为了防止光线直接照射液体原瓶10,影响液体原瓶10内的液体的性质,造成对原瓶内的液体性能的测试造成影响。
进一步,结合图10所示,容纳腔110包括:与第一容纳区相邻的第二容纳区,第二容纳区用于容纳弱电元器件111。容纳腔110包括:与第二容纳区相邻的第三容纳区,第三容纳区用于容纳强电元器件112。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1还包括互相垂直的支撑腿,位于容纳腔110的中部。互相垂直的支撑腿将整个容纳腔110分区。便于将所有的电子元器件分区管理。第二容纳区位于与第一容纳区相邻的一侧,第三容纳区与第一容纳区平行;将强电和弱电用电器分开,避免强电和弱电用电器之间互相干扰。此外,将所有用电器分区设置,使整个容纳腔110的使用比较工整。用电器不会过度凌乱。
进一步,结合图9以及图10,放置架8包括:架体82以及放置部81,架体82的底部用于安装放置部81,放置部81用于放置液体原瓶10。
在本实施例中,架体82设置为L形状的钣金结构,使架体82的结构稳固,另外,设置架体82安装放置部81,使放置部81的位于整个架体82的底部,便于安装整个放置架8。
优选的,放置架8包括若干独立放置部81,每一放置部81用于放置液体原瓶10。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放置部81放置一独立的液体原瓶10。放置部81的大小与原瓶的大小适配,优选的设置适合500毫升液体原瓶10大小的放置部81。放置部81设置为长方形的框体状,从放置部81的宽度方向限制圆形的瓶子,如果需要放置体积较大的原瓶,还可以将原瓶设置为长方体状,增大原瓶的体积,以便放置架8适配较多体积的原瓶。
优选的,每一放置部81周侧壁均设置有隔热层。
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层设置在放置架8的侧壁,以及放置部81的内部上,减少液体原瓶 10内部的液体与环境进行热交换,从而影响原瓶内部的液体的性质,影响液体性能的测试结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隔热层,减少液体变质的可能,提升了测试的准确性。
放置部81包括框体以及隔板,隔板与框体的之间可拆卸连接,且隔板与框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节。调节隔板与框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此调节放置部81的空间大小。因此,根据打印速度的快慢,根据使用液体的速度大小,可以选择合适的液体原瓶10,使在特定的时间内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且不过积攒过多在原瓶内。进一步,降低了液体变质的可能,提高了液体性能测试的准确度。
进一步,结合图8以及图9,放置架8包括:固定部83,固定部83设置于架体82的上部,用于固定进液机构的管道。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83包括卡接部以及包裹管道的包裹部,包裹部包裹管道,并将包裹部卡接在卡接部,以此实现管道的固定。设置固定部83固定进液机构的管道,使进液机构的管道工整,不会互相干扰,甚至是造成设备不稳定。
优选的,结合图8以及图9,该设备还包括密封件84,密封件84用于密封液体原瓶10的开口。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84设置为盖件,与液体原瓶10相适配。优选的,选择与500毫升液体原瓶10口径相适配的密封件84,密封件84与进液机构的进液管道可拆卸连接,进液管道穿过密封件84,将密封件84盖设在液体原瓶10的瓶口处,以将开封的液体原瓶10密封,减少开封后的液体暴露在空气中,长期会发生变质;进一步提高了液体性能的测试准确度。
上述提及的打印小车2包括:承载架23,承载架23用于承载喷头,承载架23为搭载喷头的架子,采用钣金材料制成。
优选的,每一种喷头沿喷头喷嘴列的方向排列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各种喷头安装在承载架23的承载板上,使喷头相对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遍布承载板的长度方向,使整个打印机构体积较为扁平、紧凑。另一方面,当需要测试液体飞行速度,需要用到液体观测机构5时,喷头的喷嘴列方向与液体观测机构5的观测方向垂直,各喷头沿喷嘴列的方向排列,使液滴观测机构可以同时观测两个喷头喷射出的液体的飞行速度、液滴大小和形状等。加快了观测的速度等。
进一步,所有喷头的喷射面处于同一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使喷头的出液点一致,便于液体观测机构5观测到一致的出液点,减少了液体观测机构5的设备调节需求,进而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同理,相对于其他的液体性能测试而言,喷头的喷射面处于同一平面带来的有益效果一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的,调零机构24与承载架23连接,以驱动承载架23带动喷头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调零机构24的输出端与承载架23的侧壁连接,承载架23的底部用于安装喷头,驱动喷头升降使喷头沿着Z轴运动,在打印之初,升降喷头确定喷头的起始水平高度,确保打印质量。另外,升降喷头,使喷头在打印的时候能够适应多种不同高度的打印介质。
优选的,还包括:架体25,架体25与承载架23连接,并与承载架23配合形成容纳喷头的腔体。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架23设置为框状结构,架体25用于安装承载架23并与承载架23 形成腔体,容纳喷头以及接线部件;使整个打印设备外观整齐。承载架23安装在架体25内部。
优选的,调零机构24包括:丝杆242,丝杆242与架体25连接,转动丝杆242使架体25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调零机构24安装在横梁41的第一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上,丝杆242与架体25的外侧连接,转动丝杆242可以带动架体25升降,从而带动喷头升降。
进一步,调零机构24包括施力部241,施力部241与丝杆242穿出架体25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施力部241设置为圆柱形的,便于人手握住施力部241,通过人手手动调节丝杆242转动,调节打印喷头的高度。当然,施力部241也可以设置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丝杆242转动,带动电机以及喷头升降。
实施方式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结合图2以及图11所示,具体提供液体观测机构5,进一步,液体观测机构5包括:采集部53,采集部53用于在预设时间内采集若干张喷头的喷嘴喷射出的液滴图像;采集部53的采集范围至少覆盖喷嘴的喷射面,采集部53采用相机,其采集范围为自采集部53的轴线向四周散开,从侧面视角呈现一采集角,也就是说,本申请中采用的方式是,采集部53采集的图像为液体从离开喷头的喷嘴开始。
结合图14以及图11所示,液体观测机构5包括供打印小车2通过的观测空间51,观测空间51相对的两侧具有开口,且其中一开口位于观测机构靠近打印区600的一侧;驱动机构驱动打印小车2分别于的两开口进入或离开观测空间51,使位于观测空间51喷射液体,以使采集部53采集液滴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打印小车2对应观测空间51进行喷射液体,使观测机构内的观测空间51件恰好能采集到液体的飞行情况。观测空间51的意思是指,打印小车2在指定的位置对应观测空间51喷射液体。具体的观测空间51的大小与打印小车2宽度大小对应,稍大于打印小车2的宽度。且观测空间51的具体位置对应横梁41的位置设置;使打印小车2沿着横梁41的运动至观测空间51就能够实现对观测空间51进行喷射液体,结构巧妙,控制运动的程序简单。更进一步的,观测空间51的两端带开口,且开口靠近打印区600,本实用新型实施过程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打印小车2位于打印区600打印完毕后,第一驱动架构驱动打印小车2从一侧的开口进入观测空间51;另一种方案是打印小车2位于观测区700喷射液体后,第一驱动架构驱动打印小车2从一侧的开口离开观测空间51,以移动至打印区600以实现打印的功能。因此,如此设置的液体观测机构5使打印小车2沿着横梁41运动,不需要将打印小车2提起,就能实现打印区600以及观测区700的切换,此外,由于喷头在喷射点的零点在提起的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将打印小车2沿着一直线运动,实现不需要重新调零就能够直接切换两个功能,因此,具有操作简单、结构巧妙且测试速度快的优点。
进一步,结合图12以及图13,液体观测机构5包括外壳52,外壳52形成观测空间51。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观测机构5包括主机,主机容置于外壳52内部,外壳52大致呈中空的长方体;且外壳52的长度方向与采集部53的观测方向一致。外壳52将主机包裹以实现保护主机的作用;在外壳52上形成观测空间51,以便打印机构对观测空间51喷射液体。
优选的,液体观测机构5还包括采集部53,观测空间51呈凹口状,采集部53设置于观测空间51的侧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观测空间51呈凹口状,打印小车2卡合在凹口的上方后,采集部53相对的一面挡住了光线直接照射采集部53,以减少了环境光的污染,进一步提高液体飞行的测试结果。
观测空间51的底部低于或齐平于承载机构7承载的打印介质的上端面。承载机构7的上端面至喷头喷射液体的喷射面距离h1;观测空间的底部至喷射面的高度为h2;其中h2大于h1。观测空间51的底部低于打印介质的上端面,因此,观测空间51给打印小车2的运动提供的运动空间,便于打印小车2沿着一直线运动至观测空间51,实现不需要重新调零就能够直接切换两个功能,因此,具有操作简单、结构巧妙且测试速度快的优点。
进一步,结合图15以及图16,采集部53的采集范围覆盖承载机构7的上端面至喷头喷射液体的喷射面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采集范围能够采集到喷头喷射出液体从喷嘴离开直至滴落在打印介质这个过程中的全部运动路径,因此能够观测得到整个液滴在打印过程中的全部变化情况。
进一步,结合图12以及图13,液体观测机构5还包括盖体54,盖体54盖设于观测空间 51。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54与观测空间51适配,将观测空间51盖合,避免在闲时污染了采集部53的镜头,影响下一次的观测质量。
液体观测机构5设置有漏空部56,漏空部56连通观测空间51,喷头喷射的液体从漏空部56进入废液收集机构55。
在本实施例中,漏空部56设置在观测空间51的底部,打印小车2对应观测空间51喷射液体后,采集部53直接观测到液体的飞行情况,之后,打印小车2喷出的液体直接落入废液收集机构55,废液收集机构55承接液体,避免液体四处飞溅,导致环境污染。
此外,采集部53的轴线高于承载机构7的上端面,此时,采集部53的采集范围覆盖喷头喷射液体的喷射面以及漏空部56;具体覆盖漏空部56的上端部。液体从喷头的喷嘴出喷射而出,经过观测空间51从而进入漏空部56,采集部53可以采集整个过程中液滴的运动路径,以观测整个过程中液滴飞行情况。因此,设置漏空部56还具有增加了观测范围,因此,喷射的喷嘴至打印介质表面的高度增加,也能被本设备观测,从而,液体观测性能还能同时测试高落差这种打印方式的液体飞行情况,使整个设备的应用范围更宽。
进一步,液体观测机构5还包括:调节组件58,调节组件58用于调节采集部53与打印小车2的相对位置,以使喷头的喷射面在采集部53的采集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观测机构5还包括调节组件58,调节组件58用于调节采集部53与打印小车2的相对位置。
具体的,液体观测机构5还包括:安装板57,安装板57用于安装液体观测机构5的外壳52,丝杆连接外壳52,驱动外壳52往复运动。调节组件58设置于外壳52长度方向的一侧,调节组价液体观测机构5的外壳52沿着箭头X的方向运动,以使观测空间51对应在具体喷墨的喷头,因此不需要设置过宽的观测空间51,则能够对具体喷墨的喷头实现观测。
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组件58能够调节采集部53距离喷射液体对应喷嘴列的距离。
优选的,调节组件58与外壳52连接,用于根据喷射液体的喷嘴列的位置,以调节采集部53至喷射液体的喷嘴列的距离在预设范围。以保证采集部53能够准确地观测到液滴的飞行情况。
假如采集部53至喷射液体的喷嘴列的距离的预设范围为10毫米,观测第一列喷嘴列的时候,采集部53的观测空间51位的距离为10毫米,第一列喷嘴列喷射后,采集部53观测到对应喷嘴列喷射的液滴情况。然后,控制第二列喷嘴喷射,根据每列喷嘴列之间的距离1毫米控制外壳52带动采集部53运动1毫米,使观测建的观测空间51位至第二列喷嘴的距离保持在10毫米,以使每次观测的距离一致,从而使观测的结果误差较小。由于喷嘴列的距离较小,因此,调节组件58的调节精度较高,将调节组件58设置为电机驱动丝杆242的方式。
实施方式二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设备,结合图1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至少两种喷头中的第一种喷头位于调零区;
对所述第一种喷头进行调零处理;
待所述第一种喷头调零后,控制所述第一种喷头移动至打印区喷射液体至打印介质的第一指定区域;
当第一种喷头喷射完成后,控制第二种喷头移动至所述调零区;
待所述第二种喷头调零后,控制所述第二种喷头移动至打印区喷射液体至打印介质的第二指定区域。
本实用新型由于打印小车承载不同型号尺寸的喷头,且每种喷头喷射的液体体积不相同。因此,当需要测试不同的体积下液体性能的适合,对应控制开启相应的喷头,以控制喷射形成不同大小的点。相较于现有技术,不需要更换打印设备,在同一台打印设备中,就能够实现打印不同大小的点,由于不需要更换打印设备,同一液体能够同一台设备中测试,减少由于不同设备带来的系统误差,因此,减少了多次测试的系统误差,提高了测试精度。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同一台设备能够实现打印多种不同点的液滴,增大了液体的测试体积范围,减小了局限性。此外,由于该打印设备能够喷射较宽的喷射范围,因此,针对不同的打印介质,需要打印不同的体积的液滴时,能够在单台设备就能完成,提高了设备对应不同大小打印介质打印不同范围墨滴的适用性。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台打印设备存在测试的液体体积范围小,局限性小的技术问题。获得了精准测试液体性能,减少各种点测试的误差,测试范围广、适应多种喷射场景的优点。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当前的喷头喷射液体后,需要控制下一个不同种类的喷头进行喷射液体,以测试其他喷液点的时候,此时驱动打印小车2回位,对下一个喷头进行调零。由于不同种类的喷头的起始零点不相同,在需要每种喷头打印前均调零,保证每种喷头喷射处于最佳的状态。由此,本实用新型在能够测试不同宽度范围下的喷射液体性能,喷射多种不同大小的测试图像,以提高测度精度;另外设置第一驱动机构,每次喷射前都进行调零,进一步保证了液体性能测试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当第一种喷头喷射完成后,控制第二种喷头移动至所述调零区包括: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打印小车朝向调零区运动的过程中,控制对第二种喷头预调零。
在本实施中,设置预调零步骤,在控制打印小车归位的过程中,对喷头进行预调零。能够加快调零的速度。
进一步,所述横梁还包括观测区,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液体观测机构;控制第二种喷头移动至所述调零区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第一种喷头运动至观测区;控制液体观测机构在间隔预设的时间内拍摄第一种喷头喷射出的液滴。
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打印小车至调零区前,对第一种喷头喷射的液体观测进行观测,观测其液滴飞行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打印小车,所述打印小车包括:至少两种喷头,各种喷头依次朝向打印介质喷射液体,且各所述喷头可喷射的喷液量范围至少部分不重合;
横梁,所述设备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互相独立的调零区以及打印区,当打印小车位于打印区时,喷头对打印介质喷射液体,当打印小车位于调零区时,使打印小车中待喷液的喷头调零归位;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打印小车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打印小车于所述调零区与所述打印区之间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零区包括:预调零区以及终调零区;当打印小车位于预调零区时,使打印小车中待喷液的喷头预调零归位,当打印小车位于终调零区时,使打印小车中待喷液的喷头最终调零归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设备包括:调零机构,所述调零机构设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打印小车之间,用于对各喷头调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接液槽;所述接液槽对应设置于所述调零区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用于安装所述接液槽;且所述横梁架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用于承载打印介质的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且所述承载机构对应所述打印区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承载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机构带动打印介质沿与喷嘴列垂直的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沿所述横梁的长度还设有观测区;所述设备还包括液体观测机构,所述液体观测机构对应所述观测区设置,用于对所述喷头喷出的液体进行观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喷嘴列的方向与所述液体观测机构的观测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种喷头包括:第一种喷头和第二种喷头;所述第一种喷头位于打印区朝向打印介质的第一区域喷射第一液体形成第一测试图像;所述第二种喷头位于打印区朝向打印介质的第二区域喷射第二液体形成第二测试图像;所述第一测试图像与所述第二测试图像完全不重合。
CN202123267899.8U 2021-12-23 2021-12-23 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 Active CN216635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7899.8U CN216635899U (zh) 2021-12-23 2021-12-23 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7899.8U CN216635899U (zh) 2021-12-23 2021-12-23 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5899U true CN216635899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67899.8U Active CN216635899U (zh) 2021-12-23 2021-12-23 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58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3903A (zh) * 2021-12-23 2022-02-25 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3903A (zh) * 2021-12-23 2022-02-25 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83903B (zh) * 2021-12-23 2024-02-02 东莞市图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63516B1 (ko) 인쇄회로기판을 인쇄하기 위한 잉크젯 시스템
EP1740388B1 (en) A digital printing apparatus
US7241343B2 (en)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apparatus,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0908159B1 (ko) 잉크젯 도포 장치
CN216635899U (zh) 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
KR102597738B1 (ko) 모듈식 프린트헤드 시스템을 가지는 인쇄 장치
CN216579774U (zh) 带打印功能的液体性能测试设备
CN112078254A (zh) 一种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
CN114083903B (zh) 用于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2273617B1 (ko) 워크피스 상에 점성 매체를 분사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4274674B (zh) 带打印功能的液体性能测试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6100954B (zh) 通过测量边缘直线度来引导喷墨打印路径装置及方法
CN203901960U (zh) 喷头的简易打印测试装置
CN106166896A (zh) 墨水防干燥装置
CN114474995B (zh) 喷头间延时切换测试液体性能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5921597U (zh) 墨滴收集装置及打印设备
JP7299426B2 (ja) 印刷機械、および少なくとも1つの印刷モジュールの少なくとも1つのノズルバーをクリーニングする方法
CN113939404B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及其一遍式喷墨打印方法
CN216443308U (zh) 打印装置及液体性能测试设备
KR20140051075A (ko) 개선된 유형의 프린팅 유닛 및 상기 프린팅 유닛을 포함하는 잉크젯 프린팅 장치
CN207808772U (zh) 喷绘机
CN215473896U (zh) 一种自动切换光油喷头打印模式的喷墨打印机
CN212400653U (zh) 一种全自动数码喷墨装置
CN216507464U (zh) 便于更换液体的打印机以及液体测试性能设备
CN116968449B (zh) 一种面向小尺寸面板的喷墨打印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