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1784U - 磁共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1784U
CN216631784U CN202123076587.9U CN202123076587U CN216631784U CN 216631784 U CN216631784 U CN 216631784U CN 202123076587 U CN202123076587 U CN 202123076587U CN 216631784 U CN216631784 U CN 216631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head
spraying
dust collection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65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启林
张涛
郭亚辉
张高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rp Zhihui Medical Equipment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rp Zhihui Medical Equipment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rp Zhihui Medical Equipment Branch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rp Zhihui Medical Equipment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1230765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1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1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1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磁共振设备;支撑部,支撑部从磁共振设备外部延伸至磁共振设备的腔体内;检测床,检测床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部上,以进入或离开磁共振设备的腔体;清洁装置,清洁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部或检测床上,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检测床;控制部,控制部和清洁装置电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清洁装置和磁共振系统内的其他设备组成一个整体,便于医护人员在每次使用磁共振设备后对患者所在检测床进行清理,同时,清洁装置和控制部电连接,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部实现清洁装置的自动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实现磁共振系统清洁的自动化。

Description

磁共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共振设备清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磁共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磁共振系统的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每天大量的病患扫描,检测床上的患者所在的位置总会留下大量毛发、体液、灰尘等脏污物体,由于检测床的一些结构特征,这些脏污物体很难被完全清理干净,有很多缝隙等死角会逐渐堆积得越来越多。
磁共振厂商会推荐一些清洁方法和清洁装置,但由于清洁方法或清洁装置通常独立于磁共振系统之外,需要独立运行操作,导致医院使用方在实际使用时很少会顾及到清洁方面的需求,或者疏于打扫或者清洁不净,并不能彻底解决检测床上的脏污物遗留的问题,进而导致出现卫生问题或系统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磁共振系统不易清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磁共振设备;支撑部,支撑部从磁共振设备外部延伸至磁共振设备的腔体内;检测床,检测床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部上,以进入或离开磁共振设备的腔体;清洁装置,清洁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部或检测床上,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检测床;控制部,控制部和清洁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清洁装置包括:喷淋部,喷淋部和控制部电连接,喷淋部包括喷淋头,喷淋头用于对检测床进行喷淋;吸尘部,吸尘部和控制部电连接,吸尘部包括吸尘头,吸尘头用于吸收检测床上的固体和液体污物。
进一步地,喷淋部还包括清洁剂存储箱、压力泵和清洁剂导管,清洁剂导管的两端分别和喷淋头和清洁剂存储箱连接,压力泵用于向喷淋头泵送清洁剂存储箱内的清洁剂;吸尘部还包括回收箱、吸尘电机、吸尘导管和过滤网,吸尘导管的两侧分别和吸尘头、回收箱连接,过滤网设置在吸尘头或吸尘导管内,吸尘电机对吸尘导管提供负压。
进一步地,清洁剂存储箱、压力泵均位于支撑部远离磁共振设备的一侧,或清洁剂存储箱、压力泵均位于检测床的下方;回收箱、吸尘电机均位于支撑部远离磁共振设备的一侧,或回收箱、吸尘电机均位于检测床的下方。
进一步地,检测床具有承载面,喷淋头为多个,多个喷淋头围绕承载面设置;和/或,吸尘头为多个,多个吸尘头围绕承载面设置;和/或,吸尘部还包括多个烘干吹风头,多个烘干吹风头围绕承载面设置。
进一步地,检测床包括主体和承载体,主体具有避让口,承载体可升降地设置在避让口处,承载体具有承载面,承载体具有位于主体下方的喷淋位置、位于主体上方的吸尘位置以及和主体平齐的工作位置,喷淋头和吸尘头均设置在主体或设置在承载体上。
进一步地,喷淋头可转动地设置在主体上,喷淋头具有位于承载面上侧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位于主体下方的第一避让位置;其中,承载体位于工作位置的情况下,喷淋头处于第一避让位置,承载体位于喷淋位置的情况下,喷淋头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喷淋部还包括设置在主体下方的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和喷淋头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吸尘头可转动地设置在承载体上,吸尘头具有位于承载面上侧的第二工作位置以及位于承载体下方的第二避让位置;其中,承载体位于工作位置的情况下,吸尘头处于第二避让位置,承载体位于喷淋位置的情况下,吸尘头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喷淋部还包括设置在主体下方的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和吸尘头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检测床还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三驱动部和传动部,第三驱动部设置在主体的下方,第三驱动部通过传动部和承载体连接,以驱动承载体升降。
进一步地,检测床具有供应腔、回收腔和承载面,承载面位于供应腔和回收腔之间,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供应腔内;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回收腔内;薄膜,薄膜缠绕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且薄膜覆盖住承载面。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磁共振设备;支撑部,支撑部从磁共振设备外部延伸至磁共振设备的腔体内;检测床,检测床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部上,以进入或离开磁共振设备的腔体;清洁装置,清洁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部或检测床上,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检测床;控制部,控制部和清洁装置电连接。采用该方案,使得清洁装置和磁共振系统内的其他设备组成一个整体,与现有技术中清洁装置独立于磁共振系统之外需要独立运行的情况相比,这样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在每次或每几次使用磁共振设备后对患者所在检测床进行清理,防止磁共振系统因脏污物堆积从而出现卫生问题或系统问题,保证磁共振系统的清洁,同时,清洁装置和控制部电连接,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部实现清洁装置的自动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实现磁共振系统清洁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磁共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提供的磁共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承载体位于工作位置时喷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的承载体处于喷淋位置的喷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的承载体位于吸尘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2的承载体位于工作位置时吸尘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2的承载体位于吸尘位置时吸尘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提供的磁共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检测床;11、主体;12、承载体;13、承载面;14、供应腔;15、回收腔;21、喷淋部;211、喷淋头;212、清洁剂存储箱;213、清洁剂导管;214、压力泵;22、吸尘部;221、吸尘头;222、回收箱;223、吸尘导管;224、吸尘电机;23、第一转轴;24、第二转轴;25、薄膜;26、第四驱动部;30、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磁共振设备;支撑部,支撑部从磁共振设备外部延伸至磁共振设备的腔体内;检测床10,检测床10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部上,以进入或离开磁共振设备的腔体;清洁装置,清洁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部或检测床10上,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检测床10;控制部,控制部和清洁装置电连接。图1至图8中省去了磁共振设备和支撑部。
通过该方案,使得清洁装置和磁共振系统内的其他设备组成一个整体,与现有技术中清洁装置独立于磁共振系统之外需要独立运行的情况相比,这样设置,便于医护人员在每次或每几次使用磁共振设备后对患者所在检测床10进行清理,防止磁共振系统因脏污物体堆积从而出现卫生问题或系统问题,保证磁共振系统的清洁,同时,清洁装置和控制部电连接,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控制部实现清洁装置的自动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实现磁共振系统清洁的自动化。
具体地,通过控制部可以实现磁共振系统内清洁装置和检测床的联动,检测床10具有待命状态和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下,控制部不会控制清洁装置工作;在待命状态下,控制部会向清洁装置发送工作信号,使清洁装置自动工作,实现磁共振系统检测和清洁的连续性,提高工作效率。
清洁装置包括:喷淋部21,喷淋部21和控制部电连接,喷淋部21包括喷淋头211,喷淋头211用于对检测床10进行喷淋;吸尘部22,吸尘部22和控制部电连接,吸尘部22包括吸尘头221,吸尘头221用于吸收检测床10上的固体和液体污物。这样设置,清洁装置包括喷淋部21和吸尘部22两部分,先喷淋清洗,再吸收污物,提高磁共振系统的自清洁能力,进一步解决检测床10上的脏污物体遗留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喷淋部21还包括清洁剂存储箱212、压力泵214和清洁剂导管213,清洁剂导管213的两端分别和喷淋头211和清洁剂存储箱212连接,压力泵214用于向喷淋头211泵送清洁剂存储箱212内的清洁剂;吸尘部22还包括回收箱222、吸尘电机224、吸尘导管223和过滤网,吸尘导管223的两侧分别和吸尘头221、回收箱222连接,过滤网设置在吸尘头221或吸尘导管223内,吸尘电机224对吸尘导管223提供负压。
在本实施例中,喷淋头211通过压力泵214将清洁剂存储箱212中的清洁剂输送至喷淋头211喷出,吸尘头221通过吸尘电机224来吸收检测床10上的混有脏污物体的流体,并通过过滤网的过滤功能,最终将流体吸入回收箱222中实现对清洁流体的回收处理或二次利用,节省清洁剂的使用,节省资源,同时这样设置,也保证喷淋部21和吸尘部22工作的可靠性。
具体地,喷淋部21和吸尘部22分别独立设置,互不干扰,便于后期维修保养。过滤网设置在吸尘头221内,吸尘头221可拆卸的设置,在吸收过程中,脏污物体会被过滤网拦截在吸尘头221内,流体则会进入回收箱222中,回收箱222和清洁剂存储箱212连接,吸尘部22吸收的清洁流体会进入到清洁剂存储箱212内,并供给喷淋头211实现喷淋,实现对清洁流体的二次利用,在多次使用后,将吸尘头221拆下并对其中的脏污物体进行集中清理,清理完成后再将吸尘头221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剂存储箱212、压力泵214均位于支撑部远离磁共振设备的一侧,或清洁剂存储箱212、压力泵214均位于检测床10的下方;回收箱222、吸尘电机224均位于支撑部远离磁共振设备的一侧,或回收箱222、吸尘电机224均位于检测床10的下方。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磁共振设备周围的强磁环境对清洁装置造成干扰,从而避免清洁装置的喷淋部21和吸尘部22不能收到控制部的信号的情况,保证清洁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同时这样设置也减小了清洁装置占用的空间,使磁共振系统内的各装置更加紧凑,减小占地空间。
进一步地,检测床10具有承载面13,喷淋头211为多个,多个喷淋头211围绕承载面13设置;和/或,吸尘头221为多个,多个吸尘头221围绕承载面13设置;和/或,吸尘部22还包括多个烘干吹风头,多个烘干吹风头围绕承载面13设置。这样设置,提高磁共振系统的自清洁能力,提高了清洗效率,进而提高磁共振系统整体的工作效率。
如图2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检测床10包括主体11和承载体12,主体11具有避让口,承载体12可升降地设置在避让口处,承载体12具有承载面13,用于承载待检患者,承载体12具有位于主体11下方的喷淋位置、位于主体11上方的吸尘位置以及和主体11平齐的工作位置,喷淋头211和吸尘头221均设置在主体11或设置在承载体12上。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体12可升降地设置,并具有喷淋位置、工作位置和吸尘位置,通过承载体12具有的多个位置和清洁装置动作的配合实现对承载面13的清洁,防止检测床10在工作状态的动作和对承载面13的喷淋、吸尘动作出现交叉的情况,保证喷淋部21和吸尘部22的动作在检测床10的处于待命状态的前提下实现,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喷淋位置位于工作位置下方,吸尘位置位于工作位置上方。
如图2至图4所示,喷淋头211可转动地设置在主体11上,喷淋头211具有位于承载面13上侧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位于主体11下方的第一避让位置;其中,承载体12位于工作位置的情况下,喷淋头211处于第一避让位置,承载体12位于喷淋位置的情况下,喷淋头211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喷淋部21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1下方的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和喷淋头211驱动连接。这样设置,保证喷淋部21不会在检测床10工作时进行工作,防止磁共振系统工作时内部各装置之间出现干涉,保证磁共振设备的可靠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喷淋头211可转动地设置在主体11靠近避让孔的边沿,承载体12下降至喷淋位置,此时喷淋部21工作,喷淋头211从第一避让位置转动至第一工作位置,并开始喷淋。具体地,喷淋部21还包括第一连杆机构,第一连杆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转动轴、第一连杆、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和喷淋头211连接,第一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主体11内,在承载体12处于喷淋位置时,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连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杆向靠近承载体12方向移动,从而将喷淋头211转至承载体12的承载面13上,这样设置,操作简单可靠,占地面积小。进一步地,第一转动轴为4个,4个第一转动轴分别沿避让孔的边沿设置在主体11内,喷淋头211、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为多个,第一连接轴为4个,4个第一连接轴分别和4个第一转动轴对应且平行设置。
如图5至图7所示,吸尘头2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承载体12上,吸尘头221具有位于承载面13上侧的第二工作位置以及位于承载体12下方的第二避让位置;其中,承载体12位于工作位置的情况下,吸尘头221处于第二避让位置,承载体12位于喷淋位置的情况下,吸尘头221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喷淋部21还包括设置在主体11下方的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和吸尘头221驱动连接。这样设置,保证吸尘部22不会在检测床10工作时进行工作,防止磁共振系统工作时内部各装置之间出现干涉,保证磁共振设备的可靠性。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吸尘头2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承载体12靠近避让孔的边沿,承载体12上升至吸尘位置,此时吸尘部22工作,吸尘头221从第二避让位置转动至第二工作位置,并开始吸尘。具体地,吸尘部22还包括第二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转动轴、第三连杆、第二连接轴和第四连杆,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和吸尘头221连接,第二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承载体12上,在承载体12处于吸尘位置时,第二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三连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轴转动,最终带动第四连杆和吸尘头221转动,将吸尘头221转至承载体12的承载面13上。这样设置,操作简单可靠,占地面积小。进一步地,第二转动轴为4个,4个第二转动轴分别沿承载体12的边沿设置在承载体12内,吸尘头221、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为多个,第二连接轴为4个,4个第二连接轴分别和4个第二转动轴对应且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检测床10还包括升降机构30,升降机构30包括第三驱动部和传动部,第三驱动部设置在主体11的下方,第三驱动部通过传动部和承载体12连接,以驱动承载体12升降。这样设置,通过升降机构30来控制承载体12的升降,保证承载体12升降的可靠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0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升降杆,两个升降杆交点位置设置有连接件,在主体11腔体的底部以及承载体12靠近主体11腔体的一端均具有导轨,升降杆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两端的导轨上,通过升降杆在导轨上的滑动来实现对升降机构30的长度和高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承载体12的高度的调节。具体地,升降机构30为两组,以保证调节的可靠性和对承载体12的支撑能力。第三驱动部设置在主体11腔体的底部,第三驱动部可驱动两个升降杆的下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调整两个升降杆的夹角,进而带动承载体12升降。
具体地,在主体11所在的腔体内具有挡板,在承载体12处于工作位置时,喷淋头211位于主体11和挡板之间;当承载体12处于喷淋位置时,承载面13和挡板位于同一平面上,以防止喷淋部21喷淋的流体进入主体11的腔体内对其他装置造成影响。可选地,挡板为环形挡板,在承载体12处于喷淋位置时,环形挡板的边沿和承载体12的边沿贴合。
可选地,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和第三驱动部可以为一体结构,组成一个单输入多输出的驱动部,同时连接并驱动喷淋部21、吸尘部22和升降机构30。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检测床10具有供应腔14、回收腔15和承载面13,承载面13位于供应腔14和回收腔15之间,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一转轴23,第一转轴23可转动地设置在供应腔14内;第二转轴24,第二转轴24可转动地设置回收腔15内;薄膜25,薄膜25缠绕在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上,且薄膜25覆盖住承载面13。
在本实施例中,供应腔14和回收腔15均设置在主体11上,供应腔14和回收腔15位于承载面13的两端,薄膜25完全覆盖在承载面13上,通过第一转轴23和第二转轴24的转动实现对薄膜25的替换,解决了无法彻底去污的问题,且结构简单,便于更换,易于后期维护。
具体地,清洁装置还包括第四驱动部26,第一转轴23、第二转轴24均和第四驱动部26连接,以驱动第一转轴23、第二转轴24转动。
本方案实施例中的磁共振系统的清洁工作过程如下:
1、检测床10回到原位,清洁装置自动开始或自定义开始工作;
2、清洁装置中的喷淋部21开始工作;
3、检测喷淋部21喷出的清洗剂是否足够,若是,则清洁装置停止工作,若否,则清洁装置继续工作,直至清洗剂足够;
4、喷淋部21停止工作,清洁装置中的吸尘部22开始工作;
5、吸尘部22停止工作,检测床10清洗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共振设备;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从所述磁共振设备外部延伸至所述磁共振设备的腔体内;
检测床(10),所述检测床(1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以进入或离开所述磁共振设备的腔体;
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或所述检测床(10)上,所述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所述检测床(10);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和所述清洁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
喷淋部(21),所述喷淋部(21)和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喷淋部(21)包括喷淋头(211),所述喷淋头(211)用于对所述检测床(10)进行喷淋;
吸尘部(22),所述吸尘部(22)和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吸尘部(22)包括吸尘头(221),所述吸尘头(221)用于吸收所述检测床(10)上的固体和液体污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淋部(21)还包括清洁剂存储箱(212)、压力泵(214)和清洁剂导管(213),所述清洁剂导管(213)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喷淋头(211)和所述清洁剂存储箱(212)连接,所述压力泵(214)用于向所述喷淋头(211)泵送所述清洁剂存储箱(212)内的清洁剂;
所述吸尘部(22)还包括回收箱(222)、吸尘电机(224)、吸尘导管(223)和过滤网,所述吸尘导管(223)的两侧分别和所述吸尘头(221)、所述回收箱(222)连接,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吸尘头(221)或所述吸尘导管(223)内,所述吸尘电机(224)对所述吸尘导管(223)提供负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剂存储箱(212)、所述压力泵(214)均位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磁共振设备的一侧,或所述清洁剂存储箱(212)、所述压力泵(214)均位于所述检测床(10)的下方;
所述回收箱(222)、所述吸尘电机(224)均位于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磁共振设备的一侧,或所述回收箱(222)、所述吸尘电机(224)均位于所述检测床(10)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床(10)具有承载面(13),
所述喷淋头(211)为多个,多个所述喷淋头(211)围绕所述承载面(13)设置;和/或,
所述吸尘头(221)为多个,多个所述吸尘头(221)围绕所述承载面(13)设置;和/或,
所述吸尘部(22)还包括多个烘干吹风头,多个所述烘干吹风头围绕所述承载面(13)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床(10)包括主体(11)和承载体(12),所述主体(11)具有避让口,所述承载体(12)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避让口处,所述承载体(12)具有承载面(13),所述承载体(12)具有位于所述主体(11)下方的喷淋位置、位于所述主体(11)上方的吸尘位置以及和所述主体(11)平齐的工作位置,所述喷淋头(211)和所述吸尘头(221)均设置在所述主体(11)或设置在所述承载体(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头(21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11)上,所述喷淋头(211)具有位于所述承载面(13)上侧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位于所述主体(11)下方的第一避让位置;其中,所述承载体(12)位于所述工作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喷淋头(211)处于所述第一避让位置,所述承载体(12)位于所述喷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喷淋头(211)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喷淋部(2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11)下方的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喷淋头(211)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头(22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体(12)上,所述吸尘头(221)具有位于所述承载面(13)上侧的第二工作位置以及位于所述承载体(12)下方的第二避让位置;其中,所述承载体(12)位于所述工作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尘头(221)处于所述第二避让位置,所述承载体(12)位于所述喷淋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尘头(221)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喷淋部(2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11)下方的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和所述吸尘头(221)驱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床(10)还包括升降机构(30),所述升降机构(30)包括第三驱动部和传动部,所述第三驱动部设置在所述主体(11)的下方,所述第三驱动部通过所述传动部和所述承载体(12)连接,以驱动所述承载体(12)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床(10)具有供应腔(14)、回收腔(15)和承载面(13),所述承载面(13)位于所述供应腔(14)和所述回收腔(15)之间,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
第一转轴(23),所述第一转轴(2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供应腔(14)内;
第二转轴(24),所述第二转轴(24)可转动地设置所述回收腔(15)内;
薄膜(25),所述薄膜(25)缠绕在所述第一转轴(23)和所述第二转轴(24)上,且所述薄膜(25)覆盖住所述承载面(13)。
CN202123076587.9U 2021-12-08 2021-12-08 磁共振系统 Active CN216631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6587.9U CN216631784U (zh) 2021-12-08 2021-12-08 磁共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6587.9U CN216631784U (zh) 2021-12-08 2021-12-08 磁共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1784U true CN216631784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0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6587.9U Active CN216631784U (zh) 2021-12-08 2021-12-08 磁共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17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0415A1 (zh) 家用机器人
CN215191283U (zh) 一种集成站
CN113576337B (zh) 一种多清洁模式的扫地机器人
CN205514409U (zh) 智能清洁扫地机器人
CN107716464A (zh) 一种变压器专用清洁装置
CN101756674B (zh) 可自动开闭吸尘器集尘袋口的吸尘器集尘袋支架
CN110236458A (zh) 一种智能清扫装置
CN216631784U (zh) 磁共振系统
CN109848079A (zh) 计算机板卡清理装置
CN108405419A (zh) 一种用于医疗妇产科推床的清洗消毒装置
CN207723101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洗功能的塑料粉尘收集装置
CN108498824A (zh) 一种用于医疗妇产科检查床的清洗消毒装置
CN114381371B (zh) 一种用于乳腺癌免疫治疗的腺癌干细胞培养装置
CN113520240A (zh) 一种清扫机器人污水清除装置
CN108645667A (zh) 一种检验科用尿液样本取样设备
CN210520909U (zh) 清理装置、待清理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19423387U (zh) 一种传染病吸痰设备
CN110205963A (zh) 机场施工后的地面清扫车转盘式清扫辊结构
CN206510043U (zh) 一种新型家用机器人
CN215687551U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用垃圾处理设备
CN212521637U (zh) 一种带有除尘功能的电梯轿厢
CN111714038A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
CN218899327U (zh) 一种手持清洁设备
CN220901130U (zh) 一种电气柜保护屏清理装置
CN220371680U (zh) 晶圆传送盒底座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